七夕之哥下载
恩,不错哦,谢谢楼主分享啦
2. 找一首歌,电影《志明与春娇》里出现过。
久峰&关芯--《牛郎织女》
曲/词:陈晓春|编:UMI
(男)干一杯 邀明月共醉
微风吹 天阶凉如水
红尘醉 苦酒斟满杯
杯中映着谁 风吹干眼泪
相思从来最凄美
(女)手拉着手成群排着队
架起鹊桥跨越银河水
让牛郎和织女七夕前来相会
(男)甚么门当和户对
甚么匹配不匹配
亿万年前的枷锁
今天依旧敲不碎
不管谁人来反对
此生执迷不后悔
终有天 团聚相互依偎
(男)干一杯 邀明月共醉
微风吹 天阶凉如水
红尘醉 苦酒斟满杯
杯中映着谁 风吹干眼泪
相思从来最凄美
(女)手拉着手成群排着队
架起鹊桥跨越银河水
让牛郎和织女七夕前来相会
(男)甚么门当和户对
甚么匹配不匹配
亿万年前的枷锁
今天依旧敲不碎
不管谁人来反对
此生执迷不后悔
终有天 团聚相互依偎
甚么门当和户对
甚么匹配不匹配
亿万年前的枷锁
今天依旧敲不碎
不管谁人来反对
此生执迷不后悔
终有天 团聚相互依偎
(女)王母娘娘镇压不惧畏
千阻万隔就是不后退
两情相悦从来没有罪
坚贞爱情教人最敬佩
穿过云层电波来作媒
屏幕中面对面嘴对嘴
电话传情一解相思累
透过空气千里能相会
=====MUSIC=====
◎2009七夕之歌◎
◆END◆
该歌曲试听地址:http://www.cz518.net/play.asp?id=4424
3. 闻一多的七夕之歌的背景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众多诗篇中的重要篇章,创作于1925年3月,1925年7月4日载于《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后《大江季刊》和《清华周刊》相继作了转载。
从1922年冬到1925年春,闻一多留学美国。留学期间,他切身体验到了弱国子民在强国所遭遇到的无处不在的歧视与欺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祖国深厚的爱,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身在纽约的他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力作。
1925年5月,闻一多提前结束了留学生活,启程回国。然而,刚刚踏上祖国土地的闻一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是五卅惨案的斑斑血迹。被失望乃至绝望笼罩着的闻一多愤然北上,将《七子之歌》等几首爱国之作投稿给《现代评论》首次发表。
4. 七夕歌谣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夜女歌】(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牵牛织女】(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 织女出其东。 万古永相望, 七夕谁见同? 【七夕】(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马嵬其二】(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秋夕】(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唐/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二郎神·七夕】(宋/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鹧鸪天·七夕】(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鹧鸪天·七夕】(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鹊桥仙·七夕】(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他乡七夕】(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5. 七夕の歌 笹の叶さらさら
酷狗好像有
6. 志明与春娇电影K房里的所有的歌曲
久峰&关芯--《牛郎织女》
曲/词:陈晓春|编:UMI
(男)干一杯 邀明月共醉
微风吹 天阶凉如水
红尘醉 苦酒斟满杯
杯中映着谁 风吹干眼泪
相思从来最凄美
(女)手拉着手成群排着队
架起鹊桥跨越银河水
让牛郎和织女七夕前来相会
(男)甚么门当和户对
甚么匹配不匹配
亿万年前的枷锁
今天依旧敲不碎
不管谁人来反对
此生执迷不后悔
终有天 团聚相互依偎
~~~
(男)干一杯 邀明月共醉
微风吹 天阶凉如水
红尘醉 苦酒斟满杯
杯中映着谁 风吹干眼泪
相思从来最凄美
(女)手拉着手成群排着队
架起鹊桥跨越银河水
让牛郎和织女七夕前来相会
(男)甚么门当和户对
甚么匹配不匹配
亿万年前的枷锁
今天依旧敲不碎
不管谁人来反对
此生执迷不后悔
终有天 团聚相互依偎
甚么门当和户对
甚么匹配不匹配
亿万年前的枷锁
今天依旧敲不碎
不管谁人来反对
此生执迷不后悔
终有天 团聚相互依偎
(女)王母娘娘镇压不惧畏
千阻万隔就是不后退
两情相悦从来没有罪
坚贞爱情教人最敬佩
穿过云层电波来作媒
屏幕中面对面嘴对嘴
电话传情一解相思累
透过空气千里能相会
=====MUSIC=====
◎2009七夕之歌◎
◆END◆
该歌曲试听地址:http://www.cz518.net/play.asp?id=4424
7. 求音乐:关于七夕的歌
关于七夕节的歌曲大全
《鹊桥汇》
《天仙配》
邓丽君《七内夕》
se7en《七夕》
吴容宗宪《七夕雨》
平原绫香《七夕》
郑宇文《七夕情人节》
《鹊桥七夕》
《七夕爱情故事》
《七夕悠》
刘德华《牧笛》
胡瑶《相思月半圆》
《七月七日晴》
《浪漫千年》
《甜蜜蜜》
《最浪漫的事》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肖飞《天天都是情人节》
校园爱情歌曲推荐
《爱》(小虎队的)
《心愿》
《玻璃杯》(唯美)
《我喜欢》(很浪漫!)
《同桌的你》(同桌的朦胧感情)
《一生有你》(坚定)
《美丽人生》(声音很甜)
《栀子花开》
《见习爱神》
《青春纪念册》(毕业)
《星光游乐园》
《十七岁的雨季》(回忆)
《被风吹过的夏天》(适合对唱)
这么多够你唱了吧 预祝七夕快乐~O(∩_∩)O~
8. 七夕歌词许嵩 七夕完整歌词
1、《七夕》歌词如下:
江畔暮雨纷纷 夕阳西沉
津渡烛影深深 是我在等
你歌声犹绕耳 清风在侧
恍然发觉 琴案已蒙尘
当日罗带轻分 缘定今生
时光一去如梭 似你穿针
魁星未拜 禅门苔上屐痕
到访三五痴心人
夜幕垂 鹊桥会 七夕的念想
皎月归 我轻随 烟火对影赏
小城老街上 有情人执手同徜徉
夜幕垂 鹊桥会 七夕的念想
你没归 我独醉 情话无人讲
也就不用讲 且把浓情化作诗两行
江畔暮雨纷纷 夕阳西沉
津渡烛影深深 是我在等
你歌声犹绕耳 清风在侧
琴案已蒙尘
当日罗带轻分 缘定今生
时光一去如梭 似你穿针
魁星未拜 禅门苔上屐痕
到访三五痴心人
夜幕垂 鹊桥会 七夕的念想
皎月归 我轻随 烟火对影赏
小城老街上 有情人执手同徜徉
夜幕垂 鹊桥会 七夕的念想
你没归 我独醉 情话无人讲
也就不用讲 且把浓情化作诗两行
夜幕垂 鹊桥会 七夕的念想
皎月归 我轻随 烟火对影赏
小城老街上 有情人执手同徜徉
夜幕垂 鹊桥会 七夕的念想
你没归 我独醉 情话无人讲
也就不用讲 且把浓情化作诗两行
2、《七夕》是许嵩填词谱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许嵩2014年发行的第五张创作专辑《不如吃茶去》中。2014年7月31日,七夕节前夕这首歌作为专辑的第三首发布曲目首发试听。
9. 七夕之歌中骨肉和脂膏怎么理解
《七子之歌》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其序辞中Alsace-Lorraine译为阿尔萨斯和洛林,位于法国东部。阿尔卑斯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赛和约》后归还。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1]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将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2]
放眼家园国家,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列强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没有忘记那个屈辱的1842年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553年,明朝中叶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在澳门上岸,从广东地方官手中以每年500两白银的代价取得澳门居住权;1573年,他们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澳门的租借居住权,此时澳领土主权仍属于中国。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军,对澳门实施全面管辖。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署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及琉球群岛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界条约》,“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今广东省湛江市旧称)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七子之歌》引言)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宏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10. 帮忙找一首歌
那叫《七子之歌-澳门》,通常叫《七子之歌》,自己在网络上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