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潮汕七夕节

潮汕七夕节

发布时间: 2022-08-05 11:43:10

㈠ 为什么潮汕地区的人把织女叫做“七姐”

原来是潮阳吧友。

不一样,牛郎织女讲的是织女的故事,七仙女董勇讲的是玉帝第七个女儿的故事,两者讲的都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和凡间男子相恋并在一起的事,都很感人的

【董永与七仙女】

传说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宫孤独寂寞而思慕人间生活。一日随六位姐姐往凌虚台游玩,偶见下界卖身葬父的青年农民董永,被他的忠厚老实所打动而萌发爱慕之情。

大姐看穿小妹的心事,不顾天宫戒律森严,助其下凡。临行之时又赠难香一支,以便小妹危急时焚香求助。七仙女来到人间,经土地爷说合,槐荫树作媒,与董永结为夫妻。为了帮助丈夫赎身,七仙女去傅员外家做工。员外故意刁难,限她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

如成,便将董永的长工期限由三年改为百日,否则将三年改为六年。七仙女在机房燃起难香求救,六位姐姐下凡相助,一夜织成十匹锦绢。傅员外只得履行诺言。

董永做工期满后,夫妻双双愉快返家。途中,董永发现妻子已怀孕在身,赶忙去讨水为她解渴。这时,狂风骤起,空中出现天兵天将,传下玉帝圣旨,限七 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宫,违命则将董永碎尸万段。七仙女不忍丈夫无辜受害,只得将自己的来历向董永说明,并在槐荫树上刻下“不怕天规将你我活拆散,我与你天上人间心一条”的誓言,怀着悲愤的心情,返回天庭。

【牛郎织女】

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

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和美丽的爱情,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附:

澄海有一座七夫宫,祀七仙女,旧址与乾三宫并坐。七夫人即配董永的七姐,《五福连》中有一出《仙姬送子》,说七姐上天产子,送回人间。潮汕人十分欣赏她的重情义,一直作为吉祥戏演出,并立庙供奉。

所以潮汕人说的七姐应该不是说织女,而是把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连结在七夕节。也不能否认,之后大家就慢慢把七仙女董永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混淆了。

㈡ 牛郎织女是七月初七吗

七夕节,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是中国的情人节
在这天出生的你,一定会很重感情的!

今天朋友说到了八月一年就去了一大半了,一点电脑上的日历今天已经是七月初五了,上网逛一下看到潮版的网友写了关于七月初七的文章,想上去顶帖,文字打着打着一大堆乱七八糟,想想自己也关于对七月初七的印象,回想以前一年下来好多个节日,每一个对小孩来说都有这不同的意义,例如过年有耋腰钱可以放鞭炮穿新衣服,正月十五看“营神大老热”;清明节对小孩子来说是有饼干吃;端午节可以去看“爬龙船”下水游泳回家不怕被妈妈看出去下水游泳,六月儿童节对我来说好没有任何印象,接下来就是七月初七“婆生”有鸡蛋吃!八月十五有月饼和很多水果吃,八月二十有甜馃吃,冬至有汤圆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时期,童年有很多重不同的体验,但对有好吃的印象还是深刻点。

想起七月初七也是想起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拜神。我想潮汕地区每家每户都一样,家家都有拜神的习惯,不拜神的家庭有如孤老头,那一家人古怪,孤僻,一定和邻居的关系不怎么好,经常拜神的人被称为“念心”,“念心”有如孝顺一样的美称,对神要念心,对长辈要孝顺,大概就是这意思吧!想想家里有多少种神要拜,一、拜祖宗(所有老祖宗的祭日,有多少个祖宗就有多少个祭日);二、天公老爷;三、地主爷(应该是土地公吧);四、灶公;五、五谷母;六、阿婆;还有很多外面的神明,想起来太多了,如祖师公,佛祖公,妈祖,,,,,,,太多了。算了不列的,我也不是很懂这些,只是在那地方长大的,听多了这些名字。

㈢ 七夕节,为什么在潮汕这边竟然是成人礼啊

在潮州不是,潮州的成人礼是15岁时,选个好日子举行成人礼。潮州话叫出花园

㈣ 七夕节民族活动

我这边潮汕地区七夕就是农历七月七,是小孩子的成年日,这一天十六岁的孩子都在这一天出花园。

㈤ 潮汕人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民间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举行的一种成人礼,有15岁男女的家庭,要在旧历七月初七乞巧节这一天,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红肚兜,红木履,表示长大成人,神明保佑,一生平安。

将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而且是饭桌上最先吃的那个。

父母采来12种不同鲜花,浸在水里给孩子沐浴,母亲给孩子扎上自己亲手缝制的新腰兜,兜里一般放着12颗桂圆和2枚“顺治”铜钱。

男出花园者,祭品中要有一只公鸡,女者用母鸡,要请亲族吃酒菜。

(5)潮汕七夕节扩展阅读:

出花园的仪式内容表现出多样统一特征。

其一,出花园的祭品准备。三牲、果品、红圆、红心烛、龙香、元宝、香茶、美酒、“胶掠”(一种圆形的竹编簸箕)等凑成双数件,或两双、四对、或六或八都成;

其二,出花园沐浴用品准备。这一天,母亲要为孩子准备新衣红屐,采新鲜花心 6 对或 12 对(仙草、红花、状元竹、八宝花、榕树枝、桃树枝等)给孩子洗澡,有些地方还要采来五样种子(龙眼干、酒饼、春菜籽、绿豆籽、早稻谷)、投放八枚铜钱,也有人买来新的红肚兜等等。

出花园的举行过程细节繁多,将以上提到的孩子沐浴用品,一律放入“胶掠”里面,待孩子准备洗澡时,将花心放入水中,让孩子浸泡,预示脱胎换骨。洗完澡后,孩子穿上母亲准备好的红肚兜(俗称换肚肠,寓意换新),换上新衣服,穿上红木屐。

紧接着便是拜公婆,母亲请出置放在睡床下的公婆炉,置放在胶掠里面,孩子跪拜公婆神,母亲在旁作祷告语,一般都是感谢公婆神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并答应阿婆,孩子长大成人,会好好做人,万事皆大方得体。

㈥ 潮汕七夕节风俗

潮汕人七月七有“拜公婆”的习俗。这里的“公婆”非指小孩的公公与婆婆,而是指传说中孩童的保护神。“公婆神”亦称 “床神”,在南方则称“公婆”或“公婆母”,有说是指周文王夫妇,因周文王有百子,因此将周文王夫妇当作公婆神进行拜祭,寓意纷繁后代、瓜瓞绵长,祈求小孩安乐易养、吉祥聪明。亦有一说“公婆母”是指宋代潮汕的一位老妪,因曾救过皇子性命,故被朝廷追封为孩童的“保护神”。

因此拜“公婆母”据说肇始于宋代。此外,还有别的传说,就不一一胪列。孰是孰非无从考证,但潮汕人将七夕作为孩子拜公婆的日子,不难明白却有为孩子“乞巧”之意,通过礼拜公婆神,乞望孩子聪明灵巧,活泼伶俐。

拜“公婆”的礼品也有讲究,多是象征平安幸福的吉祥之物,如石榴花、鸡蛋、汤圆等,由此也衍生出一些形象生动的趣谚俗语,如孩子顽皮好动,通常会被说是“公婆拜蟹”,因蟹有“六足而二螯”,因而用来调侃小孩子手不停来脚不歇,调皮捣蛋,折腾不止。

(6)潮汕七夕节扩展阅读:

潮汕人为年满十五岁的孩子“拜公婆”办“出花园”成人礼,亦多选在七夕这一天。孩童在父母等长辈的守护下幸福成长,就犹如生活在“花园”里一样无忧无虑,而到了十五岁“出花园”后便开始迈入青年时期了。有孩子“出花园”的人家会宴请族亲宾客,而孩子在“出花园”当天则要穿新衣、红屐和吃公鸡头。

这一“出花园”礼俗蕴含了多重意义:一是 “孝悌”,通过筵请族亲,让孩子懂得感恩长辈们对自己的养育与呵护;二是“乞巧”,通过吃公鸡头,寓意独占鳌头,寄望儿女成年后能出类拔萃,成为栋梁之材;第三是通过“拜公婆”仪式,“宣告”烂漫孩童时代的结束

必须逐渐学会明白世情俗理。据称孩子“出花园”穿红屐、吃公鸡头习俗,是与明代嘉靖年间的潮州文状元林大钦有关。少年时期的林大钦家贫买不起红鞋,只穿红木屐,一天他路遇一老者,只见老者手抱一只大公鸡,将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的上联铺于地上,蹲守等待应对者,声言谁对出下联便可获赠公鸡。当林大钦不假思索对出 “牝羊颔下须”的下联时

老者赞叹不已,遂兑现诺言将公鸡相赠于他。回家后,林大钦的父母获悉此事很是欣悦,遂宰煮了公鸡,并砍下鸡头给林大钦作为勖勉,以期将来能出人头地。成年后的林大钦果然高中状元,于是乎乡邻便纷纷效仿,在孩子“出花园”时让孩子穿红屐、吃鸡头,经一传十、十传百,这一“例俗”就这样代代相传下来……前几年,潮汕的“出花园”礼俗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㈦ 潮汕地区七月初七煮初七食材敬长辈用那些食材呢

在潮汕,“七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日子:
这一天,是我们中国的 “情人节”,有情人因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相互传情达意;
这一天,已出嫁的女儿也会传承 “走仔会”的习俗带上礼物回娘家看望双亲,与兄弟姐妹团聚。
这一天,满15岁的孩子要举行 “出花园”成人礼;
这一天,即公婆神生日时,即是常说的 “公婆生”凡家中有15岁以下的小孩的人家都要在家中祭拜公婆神
这个拥有多重意义的节日几乎贯串了由成长、恋爱到成家的重要人生节点,被演绎成为一个充满温情的日子。
潮汕地区的成人礼"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成人礼。在潮汕人的眼里,未成年的孩子就像是生活在花园里一样,等到其成年时(虚岁15岁,海陆丰地区是虚岁16岁),就要将孩子“牵出花园”, 表示其已成年能独立生活。

㈧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潮汕地区的习俗——“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民间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举行的一种成人礼,有15岁男女的家庭,要在旧历七月初七乞巧节这一天,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

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而且是饭桌上最先吃的那个。



(8)潮汕七夕节扩展阅读

出花园来源:出花园中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

老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上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一页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牝羊颔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烫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

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以为这是个好兆头,在孩子入学时就给买双红皮屐,给他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

㈨ 潮汕女人出嫁后七月初七都要回娘家吗

在潮汕,“七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日子 这一天,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有情人因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相互传情达意; 这一天,已出嫁的女儿也会传承“走仔会”的习俗带上礼物回娘家看望双亲,与兄弟姐妹团聚。
这一天,满15岁的孩子要举行“出花园”成人礼; 这一天,即公婆神生日时,即是常说的“公婆生”凡家中有15岁以下的小孩的人家都要在家中祭拜公婆神。 这个拥有多重意义的节日几乎贯串了由成长、恋爱到成家的重要人生节点,被演绎成为一个充满温情的日子。
出花园那天,要把孩子当成年人看待,在饭桌上要坐大位,饭桌中间放一盘鸡肉,鸡头朝向孩子,孩子要食鸡头。有句俗话:“已经咬了鸡头”指的是已出花园。
除了鱼、肉、蛋外,还要春菜(取有盈余之意),韭菜(韭与久同,取长寿永久),厚合(与人人合得来),大菜(吃后变得魁梧高大),鱼(意是有人扶助),最必不可少的是一碗用猪肝、心、肠、胃、肺等合成的杂烩汤,孩子一定要吃下,吃不完只有父母可吃,他人不能吃。

热点内容
画书签樱花 发布:2025-07-14 00:21:26 浏览:291
响奏百合吧 发布:2025-07-14 00:06:30 浏览:134
紫丁香与 发布:2025-07-14 00:05:23 浏览:839
牡丹区附小 发布:2025-07-13 23:54:58 浏览:682
七夕礼物套 发布:2025-07-13 23:53:50 浏览:99
七夕购物车 发布:2025-07-13 23:51:06 浏览:566
燕窝百合莲子 发布:2025-07-13 23:50:04 浏览:586
真三亚茶花 发布:2025-07-13 23:50:04 浏览:22
茶花八宝仙 发布:2025-07-13 23:47:12 浏览:955
两百字的花语 发布:2025-07-13 23:44:2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