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作文第一朵杏花

作文第一朵杏花

发布时间: 2022-07-23 01:41:01

『壹』 题目是花儿开了的作文100字

早上,我去买酿皮,迎面扑来一阵淡淡的清香。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邻居家树上的花开了。

望着满树粉红的杏花,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杏花枝头春意闹”。我脑海中又浮现出了许多的疑问,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呢?杏花为什么不是桃红的呢?杏花为什么开得那么早……

走近一看,除了杏花,还有梨花。梨花含苞欲放,它的花苞大而饱满,梨花一开是白色的,与它黄色的花蕊搭配在一起可漂亮了,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不敢抬起头。

再看,有许多的蜜蜂在花上飞来飞去,辛勤地采蜜。也许是梨花的香水瓶找不到了,她才没有杏花那么香。但我却喜欢闻迎春花的香味。

迎春花是深黄色的,黄里透绿。它的香味既不像杏花那么浓又不像梨花那么的淡。

百花竞放,花香阵阵,春天就这样来了。

走在春天里,心情格外好。

『贰』 四年级下册第二篇作文第一朵杏花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怨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容,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
那是一个平常的秋季,我穿了一条妈妈新给我买的白色运动裤,精神抖擞的去上学。到了学校,许多老师与同学都夸我这条白裤子,我心里得意洋洋的,觉得今天特别潇洒。
那天,正好有体育课,我由于兴奋,没有顾及到自己穿的是白裤子,便玩儿了起来。那时,我和几个女生正在玩儿篮球,突然一个身影窜了出来,我没有看清楚,就把球传了过去。说时迟,那时快,求不偏不倚地砸在了他的衣服上,我定睛一看,那位不大友好的同学的浅蓝色衬衫上留下了一个烧饼大的黑印。我急忙道歉,可是他火冒三丈,朝我的腿上就踹了两脚,再看我的白裤子上也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脚印。要是以往,我早就回敬他了,可是这次我却出乎意料地冷静下来,不知是什么力量抑制住了我内心的气愤,继续玩球……放学后,同学们纷纷回家。这是我发现有个同学在心急火燎地找东西。我热情地走过去,一看,正是踢脏我裤子的同学,我转身想走,可又一想:何必呢!就帮他一起找,留他在一旁尴尬。当我热情地伸手相助的时候,迎来的是那位同学感激的笑容,我的心里也荡漾着温暖和快乐。

『叁』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1
课文
1 长城和运河········6
2 美丽的南沙群岛·······9
3 庐山的云雾········12
习作1·····15
练习1·····18
课文
4 微笑着承受一切····23
5 雪儿·········27
6 花瓣飘香·······30
习作2······33
练习2······35
课文
7 菩萨兵·····40
8 李广射虎······44
9 少年王勃·····47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50
习作3·······53
练习3·······55
课文
11 赶海·····60
12 荷花·····63
13 古诗两首·········66
习作4·······71
练习4·······75
课文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81
15 水上飞机······84
16 跟踪台风的卫星······87
习作5········91
练习5········93
课文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97
18 狼和鹿·······101
19 放飞蜻蜓······105
习作6···109
练习6···111
课文
20 恐龙·········116
21 槐乡五月········120
22 海底世界·······124
23 日月潭的传说······128
习作7·····132
练习7·····134
课文
24 寓言两则·····138
25 争论的故事······141
26 剪枝的学问······144
习作8·····147
练习8······150

生字表······154

满意了吧,写了我好久呢

『肆』 课文第一朵杏花所想作文 500

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前后两次向孩子问询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具体时间,第二,赞扬了竺可桢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平易近人的处世原则。你可以记住这个公式——标题的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兴趣。

『伍』 《第一朵杏花》的第6段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朵杏花》是现代作家竺可桢所写,是一篇物候学的小故事。课文主要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前后两次向孩子问询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具体时间,并且郑重记下的故事,赞扬了他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平易近人的处世原则。

课文以第一朵杏花为题,不仅因为故事是围绕第一朵杏花开放的事件展开的。还因为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收到以小事情见大主题的的效果。

(5)作文第一朵杏花扩展阅读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时,杏树的主人正领着她的孩子走过来。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陆』 独幕剧第一朵杏花作文

春天和风已徐徐吹来,大地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乡的小山都穿上了春天的绿装,戴上了锦花的玉簪,美丽极了。
杏花也笑盈盈地开放了,张开了秀气的脸庞,观看这个神奇的世界。
远远望去,满山是一片银白的世界,像雪后一样的美丽,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当你走进杏花丛便会感到心旷神怡,如临仙境一般。这真是人家的天堂啊!
近看,杏花却是粉红色的,白中透红,粉中透红,像搽过胭脂一样漂亮,一簇一簇的,粘在枝条上,像儿童节儿童手中拿的假花一样。一棵棵,一片片,真有花果山的气势。这简直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柒』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教育

怎样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语文千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语文教育要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要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扎实的基础,要教文育人,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材服务;二是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语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国家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德才标准指导今日之教学。未来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的学生如果不具备科技素养,那么,他们将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甚至有被时代远远抛在后面的危险。然而,现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师资素质不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的激发、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无独有偶,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其它方面。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地予以重视,应主动结合学科特点,敢于有机渗透科技教育。小学语文是一个重要学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俗话说“润物细无声”,我认为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应该从细微处人手,以小见大。
一、渗透科技教育内容
科技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质等方面。科学知识和技能是科技素质的基础,它既能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准确地传授科学知识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前提。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行动方式,是人们探索解决问题和发展科学体系的手段。和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稳定性,更普遍的适用性。科学方法在科技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能力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觉能力、分析能力等等。科学品质,主要是科学道德、科学态度、科学探索和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勤奋好学的精神、开拓求实的态度、科教兴国的信念。科学观顾名思义就是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 只有具有科学观的人,才能在今后高科技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用科学家的事迹、科学发展史、科学成就等,对学生进行科学基本道德、科学探索精神、好学求实态度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教学《说勤奋》、《维生素C的故事》、《第一朵杏花》等课文时,教师就要教育学生懂得科学探索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等课文时,教育学生拓展思维,激起学生主动创新、积极尝试的欲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把握人物精神魅力
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科学品德是从事科学活动的灵魂。科学家或科学类文章中的人物,他们的聪明、智慧的思维火花,严谨、勤恳的治学风范,始终如一、孜孜不倦的执着态度,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的科学方法,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勇敢精神,质疑寻思、敢于创新的灵活思想等,无不使学生深受感动和敬佩,无不激励和促动着学生的行为。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体会科学类课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精神实质,是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更能促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涤荡,形成景仰、羡慕的理性情感,从而使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行为得以内化。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这方面的教育。我经常利用教材中一些执着创新、不甘放弃的真实故事,锻炼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的信心。在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说说李时珍之所以能成为药物学家的两大要素:严谨认真与持之以恒,并借机介绍了李时珍为发明新疗法,经常攀悬崖、登峭壁,采集草药,且不顾自己的安危,在身上做试验,经过27年的努力,终于著成了《本草纲目》。让发明人物的品质走进他们的内心,去体味他们思想的深邃、研究的艰辛、毅力的坚强,汲取一种科学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让学生知道,任何事只有目标明确、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三、巧借问题引导设计
所谓“问题诱因”,指的是能够激发和诱引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因素。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情绪激昂,课堂气氛热烈,往往能够掀起教学的“波澜”。教学过程中,教者要能正确处理好教材,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捕捉蕴含在教材中的合理性因素,并作巧妙地设计,创设“问题诱因”,进而借机实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的目的。如在《问银河》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宇宙是如此奇妙,你们又有哪些问题要问银河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在此片段中,我创设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学生的想象也得到了尽情发挥,学生各个说得意犹未尽。在孩子们的心中,宇宙是如此奇妙,“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UFO每小时能飞多少公里?”“地球人什么时候能登上除月球以外的星球?”……你看,我们的孩子多会想啊!我的这个切入口,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力。孩子们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使“问银河”这篇本来比较抽象的课文, 得到了应有的升华。
四、抓住契机培养能力
孩子们具有无穷无尽、用之不竭的“创造力”的源流。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成为扼杀孩子天性和禀赋的“血淋淋的刽子手”。这就需要教师作开掘和诱导,应鼓励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年龄特点优势,通过多种途径,找准培养的最佳时机,使学生的大胆想象,善于求异的创新能力,勤于操作、乐于动手的实践能力,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恰到好处,最大可能的培养,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开掘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
如在教学《人类的“老师”》一课时,学生认识到“人们从动物身上获得启示,发明了许多新事物”后,我并未丢手,而是宕开一笔,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人们摹仿哪些生物的特点,发明了哪些东西?"这一问,使学生思维被激活,思路被打开,很快收集了所掌握的知识,说出了许多类似“根据蝙蝠,发明和制造了雷达”的回答,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激起了主动创新、积极尝试的欲望。紧接着,我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诱导,启发学生思考:你会根据哪些生物给你留下的深刻启示创造、发明出有益于人们生活的东西来呢?在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学生思维活跃,创新的火花频频闪现。例如:有一个学生说,我会根据蚯蚓具有“再生”的特点,制造出一种“再生素”,只要截肢病人一搽上这种药素,他就会在短短的时间内重新长出四肢。这样,便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还病人以幸福和希望。像这样的虽说天真,但又充满智慧的想法,很多很多,无不显示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神奇的创新力。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科学素养,达到了开掘学生科学的创新潜能的目的。
五、举行各类语文竞赛活动
语文竞赛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全不受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限制,它的存在和发展为开展科技教育创设了一个自由而宽松的环境,也为学生中的科技骨干力量——一部分有科技潜力的学生提供了“冒尖”的机会和条件。
1.科学儿歌朗读比赛
朗诵是小学阶段经常举行的一项比赛活动,让学生朗诵爱科学的儿歌宣传科技知识,有利于启迪儿童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爱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为未来的科学技术现代化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2.废旧利用设计比赛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塑料、玻璃、废纸等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存的主要因素,让孩子们从身边的一张纸、一个袋子利用起,打开思维空间,在创造中培养环保意识。
3.设计机器人写说明比赛
兴趣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当学生对现代科技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而且愉快地进行学习。机器人作为一种高科技的产物,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也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因此,我们举行了机器人设计大赛并要求为设计的机器人写上说明,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想象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对自己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双基”为主线,把课堂教学当作教学的主阵地,以课文为媒体,渗透科技教育,综合开发学生潜能,促成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合成提高。

作文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譬如,前年有奥运,去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热点内容
西昌花艺 发布:2025-07-22 14:17:38 浏览:148
丁香种几棵 发布:2025-07-22 14:04:43 浏览:414
荷花变武器 发布:2025-07-22 13:58:54 浏览:782
药百合的诗 发布:2025-07-22 13:46:12 浏览:882
球兰花根系 发布:2025-07-22 13:35:33 浏览:386
樱花大麦若叶 发布:2025-07-22 13:35:25 浏览:930
玫瑰半扎法 发布:2025-07-22 13:33:13 浏览:73
皇家兰花喜来登大酒店 发布:2025-07-22 13:25:34 浏览:627
兰州百合花园 发布:2025-07-22 13:17:32 浏览:414
一朵落花让我感受到什么 发布:2025-07-22 13:11:48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