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周紫芝
『壹』 鹧鸪天是李清照的词还是周紫芝的词
鹧鸪天是词牌名,有许多诗人词人都写过。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姜夔)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儿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鹧鸪天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鹧鸪天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夏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
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
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鹧鸪天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鹧鸪天 (晏几道)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鹧鸪天 (晏几道)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鹧鸪天 (晏几道)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鹧鸪天 (晏几道)
斗鸭池南夜不归,酒阑纨扇有新诗。
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
今感旧,欲沾衣。可怜人似水东西。
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鹧鸪天 (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 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 不妨随处一开颜。
无知造物心肠别, 老却英雄似等闲!
鹧鸪天 (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 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 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栌呕哑, 酒如清露鮓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 笑指船儿此是家。
鹧鸪天 虚怀若谷 (鬼才田七)
木秀成林风摧残,堆过伟岸激流滩;
行高于人众必非,虚怀若谷法自然。
酬勤路,岁月难,物尽天择中庸展;
适者生存飞鸿度,魑魅魍魉胜广寒。
鹧鸪天 七夕愿 (吴静琳)
牛郎织女鹊桥牵,山伯英台化蝶恋;
情深似水长流意,笑羡鸳鸯赛神仙。
相知许,携手愿,静海琳心孔雀演;
诗风琴韵柔云赋,真爱永驻天地间。
鹧鸪天 (刘韧 杨少彭)
鹤发红光似童颜,钻坚耐劳潜微研;
戏剧人生点滴触,刚正不阿艺术艰。
坎坷路,天地间,慈眉善目感悟仙;
四代同堂载福兆,乾坤展现风采见。
『贰』 伤感离别经典语录
1、 毕业前夕,就要各奔东西,相隔那么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你坐在窗前,背对着我说,也许我一辈子都不会再遇到像你一样的人了。我急忙擦眼睛怕眼泪掉下来被你笑话,不过我现在真的和你想的一样。
2、 没有枯涩的泪水,也没有遗憾,离去的人根本不知道那即将是一场告别。带着微笑远离,是最幸福的一种离别。所有的不舍,留给等待的那个人。一天将尽,离别之后,明日我们还会相见吗?明日,也许是天涯之遥。
3、 今生注定与你缘浅份博,虽然不能长相厮守,至少你我彼此拥有过,所以并不会因此而遗憾!我对你的爱早已放在心里最深处,这样的结局我也不曾后悔爱上过你,如果真有来生我愿意在奈何桥边等待千年换来生与你的擦肩而过!
4、 李老师,请留步。我们舍不得您,非常非常舍不得您,但是我们必须告诉您,我们必须离开您,我们必须去工作,去谈恋爱,去奋斗,这件事十万火急,我们一天也不能等,请您接受我们离开前最后的问候。
5、 人的一生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磕磕跌跌一直走着泥泞的路,数不完的坎坷,但也有看不完的风花雪月。有人把所有的压抑都埋在心底,只会让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知己好友或师长,心情会顿感舒畅。打开心窗,阳光倾泻,让心灵变成风筝自由飞翔,俯视那一幅幅美好的人生美景。
6、 许久后的清晨,薄雾轻纱,鸟语花香,在充满温馨的校园中漫步,好似自己与外面的繁华告别,只是身处在这沉睡的校园中,人生百味,犹如烈酒在心头冲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今天又是一天,我又比她多活了一天,但是却又多了一天的惆怅。
7、 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放手的。曾经以为不能放手的东西,只是生命瞬间的一块跳板;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一个过渡,你跳过了,一切就变得更精彩。人在跳板上,最痛苦的不是跳下的那一刻,而是跳下之前,心里的挣扎、犹豫、无助,无法向别人倾诉。闭上眼睛,鼓起勇气,跳了,就过去了。
8、 人生那就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演员,只不过,有的人顺从自己,有的人取悦观众。天空这样蓝,日光这样温暖,在鸟的歌声中,我们凭什么去叹息。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
9、 离别使人在悲伤和艰难的同时消耗掉许多能量,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去尝试离别。然而,既然要去爱别人,与人相知,那也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分手打交道,所以痛苦有时是难免的。
10、 或许,离别时,你可以微笑着挥挥手,向离去的人道声“珍重”,而那刹那间的心痛,是否可以做到毫不在乎?曾经的种种是否也会成为你心中的一种牵挂?落花不是无情物,繁花散尽时你是否也会满心凋零?看庭前话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别离时,你是也能做到那去留无意的洒脱?
『叁』 送别的诗有哪些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____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____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____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____张泌《寄人》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____苏轼《鹊桥仙·七夕》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____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____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_李白《赠汪伦》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____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____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____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____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____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____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____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____陆龟蒙《别离》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____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____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____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____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____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____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___李白《送友人》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____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____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____晏几道《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____佚名《送别诗》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____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肆』 关于友谊的诗句
1、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____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5、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____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____苏轼《鹊桥仙·七夕》
11、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____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12、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1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_李白《赠汪伦》
15、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____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16、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____黄庭坚《品令·茶词》
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___李白《送友人》
18、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____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19、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____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20、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____佚名《旧题苏武诗 / 别诗四首·其一》
2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2、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____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23、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4、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____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25、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____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26、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____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27、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____杜甫《贫交行》
28、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29、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__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0、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____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31、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____柳恽《江南曲》
32、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____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33、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____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34、故人何在,水村山郭。____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35、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36、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____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7、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____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38、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9、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____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40、故人何在,烟水茫茫。____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41、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____张九龄《答陆澧》
42、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____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43、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____吴文英《无闷·催雪》
44、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____王维《少年行四首》
45、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____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46、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____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47、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____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48、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____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49、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50、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____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51、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____苏轼《卜算子·感旧》
52、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____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 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5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54、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____吕岩《梧桐影·落日斜》
55、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____吴伟业《遇旧友》
56、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____韦庄《章台夜思》
57、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____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58、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____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59、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____张籍《没蕃故人》
60、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____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61、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____吴文英《声声慢·友人以梅兰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韵得风字》
62、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____张炎《解连环·孤雁》
63、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____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64、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____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65、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____高适《夜别韦司士》
66、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____苏轼《送顿起》
『伍』 寒风萧瑟的诗句
描写秋风萧瑟的诗句
秋风透着习习凉意,钻进敞开的窗子,轻抚脸颊,带来几分凄美的感觉。
描写秋风萧瑟的诗句(一)
1、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2、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刘基《眼儿媚·秋思》
3、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4、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5、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何景明《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
6、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7、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杜甫《禹庙》
8、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9、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0、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11、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12、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13、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4、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15、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描写秋风萧瑟的诗句(二)
1、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薛昭蕴《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2、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3、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4、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5、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李白《太原早秋》
6、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7、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8、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李白《塞上曲》
9、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李白《渌水曲》
10、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1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3、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14、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15、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描写秋风萧瑟的诗句
1、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3、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4、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5、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6、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7、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8、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王国维《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9、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10、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11、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12、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13、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14、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15、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16、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
17、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18、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马戴《落日怅望》
19、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0、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陆』 送给朋友祝福的古诗
送给朋友、祝福朋友的诗句:
1).君有奇才我不贫。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5).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6).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9).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1).布衣之交不可忘。
12).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13).人生乐在相知心 。
14).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15).于患难风豪杰。
16).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17).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18).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19).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20).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21).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22).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23).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24).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25).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26).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27).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28).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29).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30).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31).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32).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33).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柒』 文人有哪些
屈原 (约前340~约前277)
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谮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 -- 「端午节」。重要著作有《离骚》、《九章》、《天问》等赋,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李白(701-762)
「子之文章,杰力人上。地辟天开,云蒸雨降。播产万物,玮丽瑰奇。大巧自然,人力和施 ? 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尤壮。大骋阙辞,至于如此。意气飘然,发扬俦伟」【宋曾巩《代人际李白文》】。
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的,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为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贺之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然而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建立伟业,成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曾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为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咏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迈诗句。永王军队为唐肃宗消灭后,李白也受牵连入狱,后来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岁时,李白还请求从军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却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愿,六十二岁时在他的族叔当涂县(安徽马鞍山)令的李阳冰家。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当大梦初醒来,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诗(《古风》59首); 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苏 轼
中国的唐诗宋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宝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要是探讨词文学的代表人物,不能不谈到苏轼。苏轼改变了当时写词的风格,就和同一时代的王安石变法一样,对当时和后世以巨大的影响。本书以清.王鹏运的《四印斋所刻词》为底本。以清.朱孝臧《缰村丛书》本为主要依靠,共选苏轼的词作九十五首,集中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和思想。
还有很多呢。。。。。。。。。。
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国势渐趋富强。但是,在文学上,直承南北朝的浮艳文风,依然占着统治地位。
北周时代苏绰在文风改革上曾提倡过复古,隋文帝在公元五八四年,又继续诏令“公私文翰,并宜实录”。还惩罚了文表写得华艳的泗州刺史司马幼之。后来治书御史李谔上书指斥南朝文风是“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文帝又把这篇奏书颁示天下。这两次诏令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文坛风气,但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隋朝前期,有一些原是北朝的诗人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曾经写了一些较好的边塞诗。质量虽然不够高,但这类作品在较短时期内先后出现,的确反映了一些新的风气。这里也多少说明了庾信、王褒诗风的影响。
卢思道(约530—582),主要生活在北朝。他的诗曾得庾信的赞美。《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杨素(544—603)是隋朝开国大臣,非一般的文人。但诗写得很不错。他的《出塞》描写塞外荒寒景色:“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领兵出塞同突厥作战的生活体验。这首诗曾得到虞世基、薛道衡等著名诗人的酬和。他的《赠薛播州十四首》,回忆身世,怀慕知己,颇有隐微难言之痛。史传说这组诗“词气宏拔,风韵秀上”,是有一定根据的。
薛道衡(539—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人。曾官至襄州总管,播州刺史,后因迕逆炀帝,被害。他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昔昔盐》是他的最著名的作品:
垂柳复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风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诗虽然是写思妇悬念征人的传统主题,又夹杂了一些齐梁轻靡的词句,但是“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联,却能透过环境细节的描写,刻划出思妇孤独寂寞的心境,显出了艺术上的独创性。他的七言长诗《豫章行》,描写了闺中思妇缠绵悱恻的感情,结尾点出“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深刻地揭示了妇女内心的悲哀和恐惧。他和杨素的《出塞》中“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寒夜哀笳曲,霜天断雁声”等句,也有边塞的悲壮气氛。他还有一首著名的小诗《人曰思归》:
入春才七曰,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以计算归期的细微思想活动,委宛地表达思家的深情,颇有含蓄不尽的风味。
以上诗篇可以看出隋初诗风的确多少显示南北文学开始合流的一点新气象。在形式格律上,隋诗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其中七言诗形式的发展尤为显著。除了前面提到的卢思道、薛道衡的七言歌行而外,如隋炀帝的《江都宫乐歌》,形式上比庾信的《乌夜啼》更接近唐代的七律,而无名氏的《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其悠扬的声调,更宛然是唐代很成熟的七言绝句了。
但是,在整个隋代,齐梁影响都是比较根深蒂固的,不仅来自南朝的诗人江总、虞世基、虞世南等,带着很深的积习,而且北朝文人之趋慕南朝文风,也是长期形成的风气。隋炀帝即位以后,更有意识提倡那种荒淫享乐、粉饰太平的宫体诗风。《隋书·文学传叙》说:“炀帝初习艺文,有非轻侧之论,暨乎即位,一变其风。”其实他早年的“非轻侧”,只是为了迎合他父亲隋文帝的意旨。他骨子里对南朝文化一向非常醉心,他“好为吴语”,“三幸江都”,带头写了《宴东堂》、《嘲司花女》等等宫体诗,其他醉心南朝宫体的文人,也就更肆无忌惮地写起轻侧浮艳的诗歌来了。隋初诗坛的那点清新刚健气息,本来就薄弱,经这种齐梁诗风的冲击,很容易就被冲散了。
总的说来,隋诗是从南北朝向唐诗过渡的最初阶段。
唐朝。
张九龄,字子寿
李白,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
杜甫,字子美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刘禹锡,字梦得
李商隐,字义山
骆宾王,字观光
王勃,字子安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
杜审言,字必简
陈子昂,字伯玉
沈全期,字云卿
王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
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
王昌龄,宇少伯
贺知章,字率真
王之涣,或作王之奂,字季凌
刘长卿,字文房
高适,字达夫
柳宗元,字子厚
孟郊,字东野
韩愈,字退之
李贺,字长吉
贾岛,字浪仙,号无本
元稹,字微之
张籍,字文昌
杜牧,字牧之
宋朝。
辛弃疾 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
欧阳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
周邦彦 1056~1121年,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
吴文英 1212~1272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人。一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时显贵,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其词典丽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谐。今传有《梦窗词》。
<<--
李清照 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王灼云: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阁巷荒谣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碧鸡漫志)
<<--
史达祖 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人。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今传有《梅溪词》。其词工于咏物。
<<--
王安石 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
王沂孙 ?~约1290年,南宋词人。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会稽人。宋亡,归隐,在西湖结社唱和。有《花外集》、一名《碧山乐府》。碧山词多咏物,寄托遥深,哀婉动人。
<<--
晏几道 约1040~1112年,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颖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
<<--
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性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原有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类书《类要》,今存残本。后人称之为“词人宰相”。
<<--
苏轼 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在政治上属旧党,累遭贬黜。其文汪洋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家。
柳永 ?~约1053年,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
姜夔 1155~1121?年,字尧章,鄱阳人。号白石道人,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四库全书提要: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
秦观 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商邮(今江苏)人。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坐元佑党籍。绍圣后累遭贬调。文辞为苏试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长短句》。
<<--
贺铸 1052~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辉县)人。孝惠皇后族孙。元佑中通判泗州、太平州,后退居吴下。其词题材较丰富,风格也多所变化,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善于融化前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韵。今传《东山词》一卷、《贺方回词》二卷。
<<--
张先 990~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都官郎中。晚年往来于杭州、吴兴间,过着优游的生活。词作与柳永齐名,号称“张三影”。今传《安陆词》、又名《张子野词》。
<<--
张炎 1248~?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杭州)人。张俊六世孙,宋亡,落拓而终。他的词尤以咏物词名重当时,其作词圣“清空”之说,词有《山中白云》及词学专著《词源》传世。
<<--
陆游 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
李煜 (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