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朵菇
A. 安徽地区有什么菌菇
选准时机。 一般在春秋中旬的雨后最适合采摘。枞树菇目前无法人工培育,只有到山野去采摘。
2.
选好地点。 枞树菇喜阴凉,湿润的环境,所以在山林的迎风面有较大的发现几率。作为菌类,枞树菇的菌丝常年生在在地下,只有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才长出。而且枞树菇的菌丝经常和枞树、杉木、荆棘等植物根系共生,所以在树底下或者...
3.
菇路。 因为它的菌丝在地下常年存在,所以地表上的菌体容易按照一种类似弧线的形状集中连片生长,宿松人习惯成为“菇路” 。所以只要发现一个枞树菇,就可以四下张望,仔细寻找附近的区域,一般也可以发现很多的枞树菇。
4.
安全事项。 在山林采摘,由于草丛林可能暗藏蝮蛇等毒蛇,所以要注意穿靴子上山,而且手中要准备一根木条,先探视草丛后再采摘。最好结伴去采摘。
B. 市面上卖的白色的汤圆状的蘑菇叫什么菇
那是双孢菇
双孢菇(俗称圆蘑菇,洋蘑菇),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科,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稻草、麦草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我国现在栽培的品种有AS2796,As3303,浙农1号,等.
养料: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基本条件。
温度: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8℃。
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85%-95%,过干或过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酸碱度(PH):双孢菇宜偏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杂菌。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7—8,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土粒的PH值应在8—8.5。每采收完一期菇喷水时加少许石灰,以保持PH值,抑制杂菌孳生。
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光照: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
双孢菇鲜食最佳,不宜久放,规模种植时,可做成罐头,出口换汇。大面积发展双孢菇,必须考虑深加工问题,否则,产品积压变质,就会造成损失。
价值和效益
双孢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效果。鲜菇蛋白质含量为35%—38%,营养价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称。深受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青睐。
安徽省临泉县利用秸秆和牛粪做培养料,大面积发展双孢菇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农户型菇棚一般每平方米第一年投资40元左右,第二年投资15元左右,每平方生产鲜菇10—15公斤,每公斤收购价格6—8元。
牛粪的准备
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都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是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晒粪场没有特别的设施要求,通风向阳的空地即可。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晒成牛粪饼。切记:晾晒时不要随意翻动,越翻动越不容易晒干,即使晒干最后也是粉状不易储存。
牛粪晒干后,用编织袋包装储存备用,有条件的可以室内储存,防止霉变。
牛粪的晾晒不是高深的学问,各地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根据季节的不同,灵活运用晾晒方法,归根结底是把牛粪晒干成饼状以便储存。
C. 像黄色网中间长着一朵蘑菇请问是什么东西
黄裙竹荪,有毒,不能吃呀。白的就是美味。
黄裙竹荪
Dictyophora mulicolor Bork.et Br.
提示:此菌有小毒,不可以食用。
中文学名 :黄裙竹荪
中文别名 :黄网竹荪、仙人伞
界 :植物界
门 :真菌门(Eumycota),有资料归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亚门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纲 :腹菌纲(Gasteromycetes)
目 :鬼笔目(Phallales)
科 :鬼笔科(Phallaceae)
属 :竹荪属(Dictyophora),有资料归为仙人伞属
种 :黄裙竹荪 (Dictyophora mulicolor Bork.et Br.)
分布 :分布于中国江苏、湖南、安徽、云南、广东、台湾、香港、海南、西藏等地区
黄裙竹荪黄别名:网竹荪、仙人伞。子实体中等至较大,高8-18cm。菌盖钟形,具网格,其上有暗青褐色或青褐色粘性孢体,顶平,有一孔口。菌幕柠檬黄色至桔黄色,似裙子,具菌托,苞状,从菌该边沿下垂长6.5-11cm,下缘直径8-13cm,网眼多角形,眼孔直径约2-5 mm,菌柄白色或浅黄色,海绵状,中空,长7-15cm,粗 1.6-3cm。
夏季在竹林、阔叶林地上散生。分布于我国江苏、湖南、安徽、云南、广东、台湾、香港、海南、西藏等地区。
此种多有毒,不宜采食,可供药用。将子实体浸泡于浓度为70%的酒精中,作为外涂药用,可治疗脚癣。
D. 安徽的蘑菇有哪些
你好 蘑菇,是这个植物的泛称,种类有许多,因此别名也有许多。蘑菇分有毒和无毒(可食)两大类。此篇写的是可食类。可食品种有洋蘑菇、鸡腿蘑菇、蘑菇蕈、肉蕈……京西的俗名很多,有京蘑、松蘑、肉蘑、草蘑、平蘑和喇叭张…… 蘑菇,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科。子实体群生或丛生,菌盖直径7-12厘米,初扁半球形,后平展,表面不沾,有白色、灰色、黄色或浅褐色。菌肉质厚,紧密,为白色或浅黄色。菌褶初为浅红色,后变紫禢色,稠密。菌柄近圆柱状,与菌盖同色。菌环生菌褶中部,白色膜质,易消失。担子顶生两个担孢子,椭圆形,紫褐色。 蘑菇在全国广为分布。京西广袤的山场,蘑菇资源极为丰富。夏末秋初,正是拾蘑菇的好季节。山区农家几乎家家都存有干蘑菇,逢年过节取出即可烹制美味佳肴。平时亲朋友好友光临,或是上级干部下乡,一般都能吃上蘑菇炒肉、小鸡炖蘑菇等家乡美味。
E. 雷达菇学名是什么
这个雷达菇应该是当地地方俗称。在菌类学名里面没有这个名称。最好能够提供图片。以便辨认。
目前国内野生食用菌有将近上千种,但是能够人工种植的只有五六十种。所以这种菇是否能够人工种植。还需要根据学名来确定。
目前许多野生菌类还在人工驯化或者研究开发之中。还有很多珍贵的野生菌类等待开发。
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原本资源丰富的地区生物多样性也日趋降低,包括食用菌在内的生物生存压力在不断的加大,带来了生存危机,有的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因此,食用菌的资源收集保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实际上野生食用菌的引种驯化就是很好的保育方式,属于异地保育。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在食用菌引种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这些种类仅占我国大型真菌总数的0.7%,此项研究仍有巨大潜力。如能在子囊菌(如虫草、羊肚菌)、共生菌(如松茸、牛肝菌) 和一些我国特有的食药用菌的引种驯化与栽培方面取得突破,培育出具有知识产权的菇类品种,资源优势就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F. 安庆宿松有一中菌.在那里叫六面子菇.请问学名叫什么
俗称三九菇,学名是松乳菇,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4-10(15)cm,扁半球形,中央粘状,伸展后下凹,边缘最初内卷,后平展,湿时粘,无毛,虾仁色,胡萝卜黄色或深橙色, 喜生于松树丛中,有或没有颜色较明显的环带,花纹酷似松树的年轮。后色变淡,伤后变绿色,特别是菌盖边缘部分变绿显著。菌肉初带白色,后变胡萝卜黄色。乳汁量少,桔红色,最后变绿色,菌褶与菌盖同色,稍密,近柄处分叉,褶间具横脉,直生或稍延生,伤后或老后变绿色。菌柄 长2-5cm,粗0.7-2cm,近圆柱形并向基部渐细,有时具暗橙色凹窝,色同菌褶或更浅,伤后变绿色,内部松软后变中空,菌柄切面先变橙红色,后变暗红色。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形成菌根。 分布于我国浙江、香港、台湾、海南、河南、河北、山西、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甘肃、青海、四川、湖北、云南 、新疆、西藏等地区。-----湖南(湘西北地处云贵高原东麓,属武陵山中心地带,是其主要的产地.) 可食用。味道柔和,后味稍辛辣,味好。往往产量大,便于收集、加工、销售。子实体含橡胶物质。此菌是外生菌根菌,可与松杉、铁杉、冷杉、高山松马尾形成菌根。 此菇又名“重阳菌”、“雁鹅菌”,每年的九月至十月生长,越是雨季、气候越潮湿,草丛中就长得越多。重阳菌炖猪肉可算是菜肴中就极品,香甜可口,回味无穷,味道极其鲜美。重阳菌炖土鸡,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高,是秋季进补的佳肴。 据说生长重阳菌的地方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马尾松树、沙性壤土、雨水,采集较为困难,产地老百姓一般夜间打手电上山,采下后应用冰袋降温,一般只可保鲜三天,所以弥足珍贵。相传1945年8月广岛原子弹袭击后,唯一存活的植物只有松菌,目前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 有关资料记载,重阳菌是一种珍贵的真菌,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还含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PP等元素,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及治疗糖尿病、抗癌等特殊功效,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重阳菌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王子”。 听当地人说,重阳菌以十月中上旬采集的肉质最肥厚,更具口感,特别的浓香,极润滑清爽。
G. 菌类的分类
(1)食用意义上的分类
①食用种类 人工栽培的种类多是作为食物直接食用,采集的野生菌也多是如此,这占食用菌的大多数。如人工栽培的香菇、双孢菇、木耳等;野生的牛肝菌、鸡油菌等。
②药用种类 是指子实体或菌丝体直接或经加工提取后的产品可作为药用。如灵芝、天麻等子实体均可切片后作为饮片服用;云芝、茯苓的子实体和菌丝体都可提取加工成中成药;槐耳、冬虫夏草和蛹虫草工业发酵的菌丝体也都可加工成多种药剂等。
③食药兼具种类 多数食用菌类均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如猴头对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密环菌对肝炎有较好的辅助疗效,榆耳对痢疾有特效。
(2)营养方式上的分类
①木腐菌 如香菇、滑子菇、木耳等,多以阔叶木本植物的木屑(材)作为栽培基质。野生条件下,常生长于干枯木上。
②草腐菌 如草菇、姬松茸等,不能利用木质材料,而主要以草本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的秸秆(如麦秸、稻草、玉米芯等)为主要碳源。在野外常见于腐熟的厩肥和腐烂的草堆中。
③粪生菌 如双孢菇、大肥菇等,野生条件下,常见于发酵后的牛粪、马粪的粪堆上;栽培时只可利用草本秸秆,而且需要添加大量的马粪、牛粪、鸡粪、厩肥、化肥等含氮量丰富的原料。
④土生菌 野生条件下,多发生于林地、坡地、水沟旁的地面上。有的其发生处土层下面有其生存的基质(枯枝、腐根等),如鸡腿菇、竹荪等,这类菌较容易人工栽培;而有的则距其生长基质很远,如羊肚菌,这类菌多数不易人工栽培。
(3)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所要求的温度
①高温菌类 其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常在25℃以上),菌丝体的生长要求温度也高于其他菌类。如草菇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适温为30~32℃,其菌丝生长的适温达32~35℃。
②中温菌类 其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适宜温度在15~25℃,这类菌的菌丝体生长适温一般在20~25℃,食用菌中这类温型比较多,如香菇、银耳、鸡腿菇、猴头等。
③低温菌类 其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较低的温度,一般低于15℃,高于这一温度则不易形成子实体或不能正常发育。如金针菇和滑菇等。
(4)子实体形态结构上的分类
①伞菌类 顾名思义,伞菌是具有伞状子实体的那些种类,这些伞状的子实体明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两大形态结构,且菌盖的下方生有刀片状的菌褶,菌褶的两侧生有它们的“种子”——担孢子。大多数常见的食用菌为伞菌类,如双孢菇、香菇、金针菇、滑菇等,伞菌多为肉质。
②多孔菌类 多孔菌类的子实体形态多样,有伞状、扇形、块状等多种形状,质地有肉质、半纤维质和木柱质等,但是,它们形态学上的共同特点是:在菌盖下方都有管孔状的繁殖结构。如肉质伞状的牛肝菌、鸡油菌,木柱质扇形的灵芝,肉质块状的猴头和齿菌。
③胶质菌类 胶质菌类的子实体多耳状或叶状,有的呈脑状,质地上多为胶质,如木耳、毛木耳、银耳、金耳、榆耳、血耳等。它们的繁殖体——担孢子,都着生于子实体的表层内,有的生于耳片的一侧,有的则生于两侧。
④子囊菌类 除上述形态学上的几大类群外,尚有一些种类,很难划分形态类群,这些多是人工尚未栽培的种类,如钟形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的酷似羊肚的羊肚菌,菌盖酷似马鞍形的马鞍菌,还有不规则块状的块菌。这些菌从分类地位上都距上述三大类群较远,属于子囊菌亚门。
(5)原基形成和发育对光的需求
①喜光型 在散射光的刺激下,促进子实体分化、发育,如香菇、草菇、滑菇、猴头菌、侧耳类、木耳类。
②中间型 对光线反应不敏感,有无散射光均可发育,如双孢菇、大肥菇。
③厌光型 无需散射光刺激均可形成子实体,如茯苓、块菌等地下生的菌类。
食用菌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在此不一一而举。
H. 拉家常安徽蘑菇怎么做好吃
用料
鸡腿 4个
红辣椒 三个
蘑菇 100g
土豆 两个
油 少许
盐 少许
酱油 生抽 老抽
蒜 三颗
红酒 一杯
小鸡炖蘑菇(安徽版)的做法
准备工作:将鸡腿去骨,放入红酒酱油盐腌制半个小时。葱切段,蒜剥皮,辣椒切片。
锅中倒入油,等油热了之后,依次放入葱蒜和辣椒,爆炒出香味
将鸡腿肉放入锅中,将鸡腿煎到变了颜色
倒入老抽、生抽、糖和盐,加入没过鸡肉的水,中火煮
汤快收干时加入土豆蘑菇
汤收干出锅~
I. 有没有知道在安徽地方生产的一种俗名叫三九菇(绿面菇)学名叫什么或者有谁能提供一点资料
一种野菇,当地称三九菇,一堆一堆生长在树旁,味鲜美无比,宜汤宜菜,很难找,必须眼明察秋毫心细如发丝的人才能找到
应该是“三九菇” 一般是农历三月和九月才有的。
只在三月和九月生长,因而得名.这种蘑菇可以卖到十几元一公斤
安徽安庆宿松就有,太湖也很多地!!
J. 这种磨菇叫什么名有毒吗
那是双孢菇 双孢菇(俗称圆蘑菇,洋蘑菇),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科,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稻草、麦草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我国现在栽培的品种有AS2796,As3303,浙农1号,等. 养料: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基本条件。 温度: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8℃。 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85%-95%,过干或过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酸碱度(PH):双孢菇宜偏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杂菌。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7—8,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土粒的PH值应在8—8.5。每采收完一期菇喷水时加少许石灰,以保持PH值,抑制杂菌孳生。 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光照: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 双孢菇鲜食最佳,不宜久放,规模种植时,可做成罐头,出口换汇。大面积发展双孢菇,必须考虑深加工问题,否则,产品积压变质,就会造成损失。 价值和效益 双孢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效果。鲜菇蛋白质含量为35%—38%,营养价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称。深受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青睐。 安徽省临泉县利用秸秆和牛粪做培养料,大面积发展双孢菇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农户型菇棚一般每平方米第一年投资40元左右,第二年投资15元左右,每平方生产鲜菇10—15公斤,每公斤收购价格6—8元。 牛粪的准备 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都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是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晒粪场没有特别的设施要求,通风向阳的空地即可。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晒成牛粪饼。切记:晾晒时不要随意翻动,越翻动越不容易晒干,即使晒干最后也是粉状不易储存。 牛粪晒干后,用编织袋包装储存备用,有条件的可以室内储存,防止霉变。 牛粪的晾晒不是高深的学问,各地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根据季节的不同,灵活运用晾晒方法,归根结底是把牛粪晒干成饼状以便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