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过七夕
⑴ 韩国人过七夕节么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又名乞巧节或七巧节。
中国、韩国和日本人都会庆祝七夕,但日本人由於明治维新时改用西元,所以七夕也改在阳历7月7日庆祝。
⑵ 韩国有七夕节吗
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来是中国的习俗,内后传到了韩国,恭愍容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
韩国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得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韩国七夕的另一个重要事宜就是祭祀,祭祀可分为家庭祭祀和集体祭祀两种。韩国女性要在祭台放上干净的井水,牛郎织女不再成为祭祀对象,她们主要是为了祈求亲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则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
韩国的七夕饮食也有讲究,传统食品有面条、麦煎饼,还有蒸糕。
⑶ 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会过七夕情人节他们都是怎样过的
韩国。情侣多会先看个电影,吃个烛光晚餐,过浪漫的二人世界。
⑷ 日本韩国过七夕节的习俗简介。过去和现代有什么变化
偶学日语的,可以介绍一下日本的七夕。
在日本,七夕节始于圣武天皇天平六年。在古代这一天人们把写着诗歌、心愿的色纸系在竹竿上。
以前是过旧历7月的七夕,可是那时候是秋天了,夜晚的银河很漂亮。可是人们却把它改在了公历七月,经常看不到银河。现在的七夕,已经转变为观光和商业服务了,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⑸ 韩国的情人节一共有几个
韩国的情人节每年一共有12个。
在韩国,一年中竟然有12个情人节。韩国把每月的14日都贴上了情人节标签,巧立名目地起了各种名字。
1月14日为"日历节",这天是情侣们互赠定情物最诚心的一天。
2月14日为"西方情人节",这天女朋友得首先向男朋友赠送巧克力糖,否则男友不会赠物。
3月14日为"白日节",这是表示纯洁无暇的日子,也就是韩国传统的情人节。
4月14日为"樱花节",情侣们最喜欢在这时候结伴前去观赏樱花。
5月14日为"玫瑰节",韩国的男子汉们要给女孩子们送上鲜花,表达爱意,一般以红玫瑰为主。
6月14日为"情人音乐节",这天,情侣间要彼此互唱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情歌。
7月14日为"戒指节",这天,情侣们要互换互赠合购的一对"情侣戒"。
8月14日为"跳舞节",这天街头空地也能成为情人们的舞池。
9月14日为"照相节",这天,双双去景点等地去拍摄情侣照的情人会比往常稍多些。
10月14日为"喝酒节",韩国许多女性的酒量也不小,这天女友在男友面前不会轻易认输。
11月14日为"电影节",这天,情侣们很乐意上电影院消费。
12月14日为"金钱节",这天,已婚男人要和妻子商讨一年中赚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要交多少钱出来给妻子理财,所以今天是"金钱不分家"的示爱日子。
其中,首推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后来又从它衍生出了每月的14日都定为情人节,虽然都是以爱情名义,但是每个日子都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比如1月14日是"日记日",恋人要在这天向另一半送上礼物表达爱意;3月14日是"白色节",来源于日本。韩国的恋人们还流行庆祝相识100天、200天、300天,以及1000天,再加上两人的生日、初遇周年纪念日等等,林林总总算下来一年有12个情人节,多得让人头昏脑胀。
⑹ 外国人怎么过中国七夕节外国的七夕风俗有哪些
外国人怎么过中国七夕节?外国的七夕风俗。七夕,大家知道是中国的情人节,是中国人过的节日。其实不然,在这中西文化渐渐融洽的当代,外国人也都会过中国七夕情人节了。小编告诉你日本的七夕风俗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便把农历七月初七改为公历七月七日庆祝。阴历的七月七日被称为“旧七夕”。 竹枝上的愿望 日本自江户时代起,在七夕这天就有一种特殊风俗。日本人会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带一根线的纸签上,然后把写好的这张纸签系在竹枝上,通过这样去祈祷自己的愿望会实现。 据说一开始,是孩子们想利用这个节日向织女祈求一双巧手。传说中,织女心灵手巧,七夕这天她与牛郎夫妻相会,心情自然大好,这时候向她祈求,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织女的责任越来越大,她不仅要负责赐给孩子们巧手,还要负责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如爸爸不要再那么严厉,妈妈多买些零食等等。 朝鲜的七夕风俗 孩子们以牛郎和织女为素材作诗。 向北斗七星祈求长寿与幸福。 蜘蛛网占卜法。韩国的七夕风俗跟中国的有一些不同。在韩国,织女是在天上管针线活的神,因此,妇女会向织女祈求赐予自己优秀的手艺。 七夕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一段时间以后,如果桌上摆的饮食上结上蜘蛛网的话,就认为是天仙答应了她们的愿望。也有另一种说法,妇女在酱缸台上摆放早晨担的第一桶井水,在盘子里装着灰抹平放在上面,祈求自己有针线活的手艺。第二天如果灰上有痕迹,就代表祈求实现了。 中国七夕情人节已经渐渐被国外认可。外国也有他们自己的习俗了。
⑺ 有几个国家过七夕节
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称乞巧节,也是华人的传统节日。
除了其他国家的华人地区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也过七夕节。
⑻ 七夕情人节的由来韩国也有七夕情人节之说吗!!!
简介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由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 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
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韩国——重祭祀讲究饮食
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来是中国的习俗,后传到了韩国,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 韩国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得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韩国七夕的另一个重要事宜就是祭祀,祭祀可分为家庭祭祀和集体祭祀两种。韩国女性要在祭台放上干净的井水,牛郎织女不再成为祭祀对象,她们主要是为了祈求亲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则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 韩国的七夕饮食也有讲究,传统食品有面条、麦煎饼,还有蒸糕。
⑼ 韩国有七夕吗
有,
韩国的七夕节
韩国的七夕节也与爱情无关。据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是中国习俗,後传到韩国;高丽时代,恭湣王跟蒙古王後一起祭拜牵牛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发给百官们。
韩国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著灵巧的手,织布织得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
其另一个重要事宜就是祭祀,分为家庭和集体两种。女性要在祭台放上乾净的井水;牛郎织女不再成为祭祀对象,她们主要是为了祈求亲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则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
李子迟最後说:正因为日本和韩国的七夕节都与爱情无关,所以七夕就不应该叫「东方的情人节」,而只能叫「中国情人节」。
⑽ 韩国有七夕节吗
韩国有七夕抄节,七夕的日子是农历7月初7。
韩国七夕节的习俗有祈拜织女星、祭祀、晒书曝衣。
1、祈拜织女星
韩国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得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
2、祭祀
韩国七夕的另一个重要事宜就是祭祀,祭祀可分为家庭祭祀和集体祭祀两种。韩国女性要在祭台放上干净的井水,牛郎织女不再成为祭祀对象,她们主要是为了祈求亲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则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在中部地方有“迎接七夕”的风俗,这是一种让巫婆祈求子女安然无恙的仪式。
3、晒书曝衣。
七月是炎热天气逐渐消失的时期,也是农家繁忙的农活结束后等秋收的时期,少许过着清闲的时间。所以过了阴雨季节后的这时候,农家有着把夏天阴雨季节期间的潮湿衣服和书拿出来晒干的风俗,这名叫晒书曝衣,所以,这天各家各户的院子都堆满了拿出来晒的衣服和各种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