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拈起一朵花开

拈起一朵花开

发布时间: 2022-07-08 12:49:24

1. 禅的佛教禅七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
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于人,或靠信徒之供养。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与制度文化之差异,隋唐以前的中国僧众,有些必须靠帝王、大臣们之信仰供养,才得以维持生活。
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便是中国初有禅宗的开始。传至六祖以后,四方学者群集,禅宗一派,如日东升,光茫万丈。其中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禅师,首称趐楚。改变东来规范,创立丛林制度的,就是马祖和百丈师徒。百丈创立丛林清规,主张以自耕自食为主,以募化所得为辅的丛林生活制度,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警训。
而禅堂为选佛堂,立限七日以资选佛,自宋以来渐成禅宗特则;精进禅七并与参禅一旨相合,而行于天下。禅宗丛林,每逢冬日农事已了,更无其它杂务,便举行克期取证的修行,以每七日为一期,叫做打禅七。在禅七中,比平日更要努力参究,往往每日以十三、四支长香(约现今80~90分),作为用功标准。大约睡眠休息时间,昼夜合计,也不过三、四小时而已。后世各宗派,鉴于这种苦修方法的完美,就兴起各种七会,如念佛七等。有这样苦志劳形,精勤求道的精神,日久月长,无疑的,必能造就超格之人才。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些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印度禅师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来,时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众,造桥建庙,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无量。当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时,梁武帝问他说:“我所做的这些佛教事业有无功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劳,怎么会毫无功德?所以,他对达摩祖师的回答,并不满意。
其实,从深一层面来说,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报,应属福德,并非功德。在禅的立场看,达摩祖师所说,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却不得梁武帝的欣赏,因此,达摩乃转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禅的高妙,确实不能以一般的见解去论断的。像梁武帝的这种用心,只求为善得福,并不是禅宗的究竟目标,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报而已,在禅师的眼里,是与开悟的道无关。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学,壮年在龙门香山出家,后入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不准许,神光遂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腰。达摩见他确实真诚求法,允许入内。并问他:『汝究竟来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达摩喝道:“将心拿来,吾为汝安!”
神光愕然地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这时居然说道:“吾与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佛道。若能会心,佛性当下开显。
我们一般称达摩为中国禅宗始祖,而慧可就是二祖。
后来慧可传三祖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
神秀博通三藏,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讲经说法,教化四方,当时的人,莫不以其为五祖的传人。这时却从南方来了一个惠能,根性甚利,虽处南蛮犹獦獠之地,求法热忱,并不落人之后。
当他见到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
当时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五祖经他这一反驳,知道这人是顿根种姓,非常人所及。为了考验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暂避众人耳目。
后来,四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于提出一偈: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五祖送到江边说:『我操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于今天谁才能直探禅门本源?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

2. 等一朵花开,念一世情怀什么意思

纯情不滥情,百花丛中只等待属于我的那一朵花开放,然后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呵护、关爱它,绵绵的情谊值得这一世怀念。

3. 拈花一笑的典故

解 释 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出 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拈花一笑”是禅宗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释迦拈花”。
释迦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佛经记载,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这就是“迦叶微笑”。
这师徒两人神神怪怪的行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微笑”。
紧接着,释迦牟尼讲话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意思是说:徒儿们听好了,我有绝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刚才已经传授给迦叶同学了啦。你们要学,就问他去吧!
据说,这也就是禅宗的起始。禅宗的特色就是:传道授学,讲求心领神会,无需文字言语表达。我太懂禅学,但我喜欢禅宗的意境,那对世间美好的领悟,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花,我喜欢去默默的领悟花的语言!
我喜欢昙花的刹那灿烂。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时间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全部的梦想和激情,壮烈与喝彩,顷刻间挥洒净尽,淋漓快意。
望尽了烂漫辉煌的一刻,终有落樱缤纷。残红善舞。你本来是灿烂过的,因此不怕被遗忘;你本来是热烈过的,因此甘于安守一份不可言喻的静默。就这样,你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笑靥如你,真情如你,希望如你,生命亦如你。
我喜欢兰花的清幽。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片叶子,就一朵或几朵白色的小花,却历经千年,依然悠远飘逸。习惯了寂寞,不以无人而不芳。淡淡的,一体青凝不染尘。一种从容的生活状态,不是甘于平庸而是细腻地去感受生活中并不缺少的快乐。远离了喧嚣繁杂,空谷晨钟,不是自耳畔响起,而是自心田深处某个被遗忘的角落。青青一线,暗香浮动。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人生亦是如此,或绚烂如夏花,或如秋叶飘零,不管成败荣辱,从容面对吧。
生命如同四季,风露荣枯。知春、识秋,拈花拂雪,活出个淡雅人生

4. 佛主拈花一笑间悟道,他悟出了什么

净空法师---佛菩萨,我们讲十法界,最高的是佛,菩萨、声闻、缘觉,下面六道众生,有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皆是一真法界之全体。



所以禅宗拈花微笑,拈一朵花,拈一个树叶,给你表示表示,这是什么?整个宇宙,整个法界,全体,入不二法门。

我们往下看,「惜彼未知净宗之妙,端在当相即道,即事而真」,这是净土无比殊胜、无比的方便,「故不必拨相求道」,要把这相灭掉。禅宗不能著相,天台、贤首都要把相放下,才能见到真的。净宗不然,梦中见相真的,定中见相也是真的,所以它不必要离事见真,不需要拨相求道。「且此经纯是《华严》事事无碍境界,一花一香无非帝网之珠」,有些经上讲一花一尘,尘是尘土,更小的,真的无非帝网之珠,用帝网来表自性。这个帝是帝释天,就是忉利天,忉利天宫上的罗网,佛常常举这个比喻,华丽。人间现在也能做到相似,大的庆典,布置的会堂也是相当庄严。所以一花一香无非帝网之珠。「一一圆明」,圆是圆满,明是光明;「一一胜妙」,样样都圆满,样样都殊胜,样样都妙好。「一一皆是一真法界之全体」,这一句话特别重要的是全体两个字。全体到什么程度?我们今天讲物质最小的,原子。原子还不是最小的,粒子、夸克,现在讲量子,好像没有比量子更小的,每一个量子里头有圆满的宇宙。告诉我们真相,真相是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找不到大小,找不到对立,完全是一体,小中包含大,大中包含小。大包小我们能理解,小包大不能理解。一直到现在机械发明了,可以能够从科学仪器里面观察到,像全息照相,就是小中有大。把一张照片把它剪碎,剪成很小很小的,放在激光下面,你所看到的是完整的,是一张完整照片,张张都完整。科学给我们找到这个证据,小里头有大。所以叫入不二法门,大小不二,没有小,没有大,大小是错觉,不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连空有都不存在。你不能说它是空,不能说它是有;也可以说它有,也可以说它空。微妙,所以叫不可思议!思是什么?不可思,你不能去想;议是什么?议是去讨论、言说,你不能说,说不出。整个宇宙里头一切法没有真假,没有大小,没有好坏,乃至於说没有善恶。有没有佛菩萨?没有。佛菩萨,我们讲十法界,最高的是佛,菩萨、声闻、缘觉,下面六道众生,有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一一皆是一真法界之全体。所以禅宗拈花微笑,拈一朵花,拈一个树叶,给你表示表示,这是什么?整个宇宙,整个法界,全体,入不二法门。

「圆明具德,不可思议。」圆是圆满,明是光明,具足万德万能。这个万字不是数字,含的意思没有边际,我们讲无量无边就是这个意思。没有办法去想,没有办法说,议是议论,你把思议统统放下,你就见到,见到这个境界叫成佛,见到圆明具德。见到具德,圆明还差一点,菩萨;圆明具德全迷了,凡夫。

5. 悟空传讲的是什么啊。看不懂

该书讲述了悲剧英雄孙悟空以及唐僧等人对命运的抗争,作者以现代人的角度重新解读《西游记》的某些情节,通篇弥漫的是思考。悟空传说的故事,是打破冥顽的故事。

“也许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了。”而长大的代价是什么,是开始发现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界限。原本无拘无束的少年突然面对这样的界限难免会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又会怎么样?

(5)拈起一朵花开扩展阅读:

《悟空传》是分三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是猪八戒和阿月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二是孙悟空与紫霞热烈却又压抑的感情,三是唐僧与小白龙之间哀婉的情意。故事在猪八戒、孙悟空、唐僧三者之间不断的转换,每个故事好像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它们共同拼接成了完整的故事。

《悟空传》将孙悟空分解为两个形象,一个是失忆的、迷茫的、只为加功德分而西游取经的孙悟空,一个是个性张扬、不拘束缚、备受妖界崇拜的齐天大圣。唐僧是一个不烧香却拆庙的信徒,他的心中充满怀疑,人性乃至神性的弱点和黑暗都让他困惑。

与此同时,他又和矛盾的自我相较量,发出了“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的誓愿。在《悟空传》中,如来是绝对的反面人物。

花果山因为孙悟空与天庭的战斗被毁,这是孙悟空的“原罪”,如来利用他的内疚,趁其放松警惕的时候将之压入五指山下。爱情在《悟空传》中大放光彩,小说中的人物在爱情中得到更加全面更加世俗化的表现。《西游记》中的道德圣徒的不谈爱情,在《悟空传》中成为永不变心的生死恋。

有人甚至说《悟空传》的主线是爱情,其中,小白龙对唐僧的爱情,紫霞与悟空的爱情,猪八戒与阿月的爱情行等等都写得刻骨铭心。爱情成为唯一神圣的东西,它取代了去西天取经的神圣地位。这种神圣的爱情,既是对《西游记》的合理想象和再创造,又是作者小说理念的必然现实。




6. 形容一朵花开的词语,要优雅优美,花枝招展这类太俗了,不要有花这个字

描写花美的成语:争奇斗艳 繁花似锦 万紫千红 含苞待放 姹紫嫣红
描写专花香的成语:香属气袭人 四季飘香 花香四溢 芳香醉人 暗香疏影
描写花多的成语:百花争艳 百花竞
放 百花丛生 百花闹春 百卉千葩
清新淡雅、清醒脱俗、略施粉黛、清风当止、蝶恋情深、黛玉迷情、香沁袭人、梅开二度、满山映红、我见犹怜、争奇斗艳、百媚奇葩、香沁满园婀娜多姿、绚丽绽放、万紫千红、含苞待放、娇艳欲滴、赏心悦目、如痴如醉,亭亭玉立!含苞待放!艳而不俗!多姿多彩!傲霜而开!婀娜多姿、绚丽绽放、万紫千红、娇艳欲滴

7. 手捻一朵花,身后云舒卷什么意思

原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版说,为人做事能视权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

8. 秋天抒情作文200字短文急用

古句:“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流传千年的语句,让许多人不加思索的认可,但大家可曾想过,一片叶子的飘下真的能代表秋天的到来吗?

我认为,一片叶子的落下未必就是秋天。

一片叶子落下可以是小鸟的踩踏,可以是风雨的吹刮。这种种原因就可以无条件的否定“一叶落知天下秋”的理由。“落下”只是叶子的表面,而它落下的含义,大家可曾细想过?

举出这个例子,我主要是为了说明一片叶子的落下其实并不代表什么,千万不要被四季规律蒙蔽了双眼,阻碍了我们的思想。凡是事物都有其特殊性,都有别人想不到的一面。

名人海伦凯勒。一个全球都认识的人。她从小就双目失明和聋哑,在一个完全无声的黑暗世界里,她有着珍爱生命、乐观看待的坚强信念,不向命运屈服,这种精神造就了他的辉煌。“叶子”落下代表着失明和聋哑,但并没有因此而进入秋天--放弃。或许“人不可貌相”就这么来的吧!

那年汶川地震突然袭击,无情的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对于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不久后,奥运会即将在我国举行。在外国人的眼里以为我国在这次的奥运会上成绩上也许会不理想。结束后,我国的表现让全世界人佩服,我们突出的成绩将悲情的泪水掩盖,换来喜极而泣的笑容。所以,一件事情并不代表那肯定的结局。

天气炎热,代表夏天来了?蚂蚁搬家,是快要下雨了?一朵花开,代表春天来了?如果太相信表面,只会给它“无意”的欺骗。

要记得,若数落叶了,并不已是秋天。一片叶子的落下,也许只是风的追求

热点内容
茶花养殖基地 发布:2025-08-03 09:26:10 浏览:60
荷花创意美术 发布:2025-08-03 09:23:44 浏览:501
PS做盆景花 发布:2025-08-03 09:23:42 浏览:723
衡阳西湖公园樱花 发布:2025-08-03 09:23:11 浏览:210
玫瑰花都有什么品种 发布:2025-08-03 09:18:13 浏览:662
经期百合可以吃吗 发布:2025-08-03 09:18:05 浏览:524
玫瑰花推销 发布:2025-08-03 09:04:47 浏览:148
魔发师花卉 发布:2025-08-03 08:39:52 浏览:641
济南园林花卉 发布:2025-08-03 08:32:41 浏览:765
花语英文翻译 发布:2025-08-03 08:29:19 浏览: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