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借一朵莲

借一朵莲

发布时间: 2022-07-01 05:38:37

A. 我要写关于借物喻人的作文,400字,关于莲花的,不会,请求支援

高雅的莲
今天
我到公园里去,看见了莲。
莲的根也叫藕,藕是白色的,身上还有许多小斑点,就像黄褐斑似的。它长在水底的淤泥里,身子一节一节的,还有许多小孔,吃起来又脆又甜,咬上一口还有许多丝呢。
莲的茎绿色的,又细又直,上面还有小刺,摸上去有一点扎手,就像姐姐脸上的小粉刺。
莲的叶子也叫荷叶,荷叶碧绿碧绿的,又大又圆,上面还有许多脉络,就像一把小伞。到了晚上青蛙和露珠会躺在荷叶上美美地睡上一觉。这时荷叶就成了安稳的大摇篮。
莲花有白色、粉红色、淡紫色的,花瓣一片片向上向中间靠拢。有的荷花躲在荷叶后面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荷花亭亭玉立,像一个美少女在展示自己的美丽。它们一朵朵出淤泥而不染,显得多么纯净啊。
莲蓬乍看上去就像一个绿色的马蜂窝,莲子就住在这个蜂窝形的房子里。脱下莲子绿色的外衣你会看到白色的莲肉,咬上一口又香又甜,莲心还可以清火呢。
我爱你,纯净又高雅的莲!

B. 一朵莲花开岸上讲的是什么故事

元朝至顺四年,37岁的施耐庵,毅然辞去钱塘县尹的官职,回到老家内苏州,一面教书,一容面写作《水浒传》。
一年春天,有位经常往来于苏杭的商人,因久仰施耐庵的才学,特地从山西老家把儿子罗贯中带来拜施耐庵为师。
施耐庵对商人并不感兴趣,但对于这个商人竟然不远千里从家乡把儿子带来,求他这个穷教书的为师,则使他惊异,又看到罗贯中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文质彬彬,气度不俗,便想先出个题目考考他。于是他吟道:
云落不因春雨,吹残岂借东风,结成一朵自然红,费尽功夫怎种?有蕊难藏粉蝶,生死不惹游蜂。
夜阑人静画堂里,曾伴玉人春梦。
罗贯中略一思忖便说:“待学生也吟两句作答。”说完后吟道:
白蛇游过清水塘,一朵莲花开岸上。
施耐庵听了,拍手叫好,便宣布收罗贯中为徒。

C. 仓央嘉措诗集经典句子完整版

1、 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仓央嘉措
2、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仓央嘉措
3、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4、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 ——仓央嘉措
5、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诗传》
6、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
7、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
8、 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仓央嘉措
9、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10、 这么多年 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渐悟也好,顿悟也罢 世间事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我独坐须弥山巅 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一个人在 雪中弹琴 另一个人在雪中知音 生命 中的千山 万水 任你 一一 告 别 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 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 告诉我 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 暗示着多少祭日,专供我法外逍遥 ——仓央嘉措
11、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12、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 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 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 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 顶聪明矜 世智, 叹他 于此 总茫 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不负如来不负卿》
13、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仓央嘉措
14、 假如真有来世,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哪怕一生贫困清苦,浪迹天涯,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仓央嘉措
15、 我用世间所有的路 倒退 为了今生遇见你 我在前世 早已留有余地 我坐在菩提树下 默默不语 你和我之间仅仅隔着一场梦 没有谁能够解梦 解梦的是风 嫩芽飞絮 春秋轮回 谁的宝剑能气贯长虹 清晨怀揣 着经 文超度草木 诞辰之日从 铁碗延伸到剑锋 饱受哀 悼 到底谁配 这言归 正传 前世 今生 患 得 患失 从哪来回哪去 月亮照回湖心 野鹤奔向闲云 我步入你 一场大雪便封住了世间万物 ——仓央嘉措 《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16、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17、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18、 《水空》第七首 仓央嘉措 人们去远方只是为了紧紧地搂住自己 我只喜欢在笛声中闻着野草的清香 沉默——苦不堪言 我喝水,替别人解渴 ——仓央嘉措
19、 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 在你的清辉下亘古不变 ——仓央嘉措
20、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
21、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22、 我终于明白 世间有一种思绪 无法用言语形容 粗犷而忧伤 ——仓央嘉措
23、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仓央嘉措
24、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Had better not meet, and thus you would not fall in love; Had better not be in acquaintance, and thu" s you would not be drowned inlovesickness ——仓 央 嘉措
25、 我为了死,才一次又一次的活了下来。 ——仓央嘉措
26、 地空 好多年了 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 却从未放下过你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 任你一一告别 世间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谁的隐私不被回光返照 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 菩提的果 实奏响 了空山 告 诉我 你藏在 落叶下的那些脚印 暗示 着 多少祭日 专供我 法外 逍遥 —— 仓 央嘉措
27、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世,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 ——仓央嘉措
28、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情诗赏析》
29、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上幽居(www.SiandiAn.com 闪点情话网). ——仓央嘉措"
30、 未知来生相见否?陌上逢却在少年。 ——仓央嘉措
31、 梦浅情深 蹚不过去的河留给来生 繁花错落有序 我被一页一页地误伤 而窥视我的人 转眼便立地成佛 ——仓央嘉措
32、 这么多年 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 却从未放下过你 渐悟也好 顿悟也好 世间事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33、 西风吹谢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尘泣。 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 ——仓央嘉措
34、 我们的爱 比死亡还要理所当然 ——仓央嘉措
35、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36、 回眸一笑嫣然娇,断魂飘摇上碧霄。 愿与卿卿两相欢,不发毒誓不肯饶。 ——仓央嘉措
37、 你有权崇拜我 但你无权拥抱我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诗传》
38、 见你 独坐菩提树下 静默不语 前世 今生 来世 一袭袈裟 一缕梵唱 一世别殇 幽幽的 一切有了开始 ——仓央嘉措 《世间最美的情郎》
39、 与灵魂作伴,让时间对峙荒凉,我无需对任何人交代。 ——仓央嘉措
40、 情人眼里出西施,每对卿卿每销魂。 ——仓央嘉措
41、 为寻情侣去匆匆,破晓归来积雪中 ——仓央嘉措
42、 纵使高原上的风 吹不散 执着的背影 纵使清晨前的霜 融不化 心头的温热 你静守在月下 悄悄地来 悄悄地走 ——仓央嘉措
43、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都在那里, ?不会悲伤不会欢喜。 ?你想念或者不想念我, ?我对你的情都在那里, ?不会增添不会散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我的爱都在那里, ?不会增多不会减少。 ?你跟随 或者不 跟随我, ?我的手就在 你手心里, ?不会舍弃不 会 放弃。 ?请让我 拥抱 你, ?用我 的 心深切地爱你, ?我们就这样恋着、爱着,永不分离。 ?其四十四 ?离别的时刻多么落寞,? ?你为我戴正帽子,带着淡淡的愁, ?我为你整好发辫,怀着淡淡的忧, ?彼此叮咛,一路小心慢走, ?彼此关照,不要难过悲伤, ?离别日短相思长, ?我们很快会再聚首。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词传》
44、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仓央嘉措 《十诫诗》
45、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我与伊人本一家,情缘虽尽莫咨嗟。 清明过了春自去,几见狂蜂恋落花。 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 此行莫恨天涯远 ,咫 尺理塘归去 来。 ——仓 央嘉措 《道歌》
46、 我若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仓央嘉措
47、 我行遍世间所有的路,逆着时光行走,只为今生与你邂逅。 ——仓央嘉措 《若能在一滴眼泪中闭关》
48、 朝来无情丛林去,不似昨夜风情郎 ——仓央嘉措
49、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仓央嘉措
50、 格桑花开了,开在对岸 看上去很美。看得见却够不着 够不着也一样的美 雪莲花开了,开在冰山之巅 我看不见,却能想起来 想起来也一样的美 看上去很美,不如想起来很美 你在的时候很美,哪比得上 不在 的时候也很 美 相遇很美 ,离别也一样的美 彼此 梦 见,代价 更加昂 贵: 我送 给你 一 串看不见的脚印 你还给我两行摸得着的眼泪 想得通就能想得美 想得开,才知道花真的开了: 忘掉了你带走的阴影 却忘不掉你带来的光辉 花啊,想开就开 想不开,难道就不开了吗? 你明明不想开,可还是开了 因为不开比开还要累 我也一样:忍住了看你 却忍不住想你 想你比看你还要陶醉:哪来的暗香? 不容拒绝地弥漫着心肺 ——仓央嘉措
51、 天上的仙鹤,借我一双洁白的翅膀, 我不会飞得太远,看一眼池塘就回返。 ——仓央嘉措
52、 含情私询意中人,莫要空门证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断红尘。 ——仓央嘉措
53、 生命中的千山万水 任你一一告别 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 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 告诉我 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 暗示着多少祭日 专供我法外逍遥 先是在拉萨河的两岸遥相误解 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 方 — —仓央嘉措 《放下过天 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D. 冰心《荷花》全文

1、全文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适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作者

冰心

(4)借一朵莲扩展阅读

1、赏析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红莲,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红莲,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这样写荷花,把我比喻成了红莲,而母亲是荷叶,生动形象。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在散文后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2、作者简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E.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莲比喻进婷婷的少女,作用就是突出红莲的清高。

出自:当代诗人冰心《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

作者介绍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诗句来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为意。福建长乐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F. “莲花”的寓意是佛心生莲,还有别的吗我有点信佛…

莲花还寓意着高洁、圣洁、清廉。


荷花历来被佛教尊为神圣净洁之花,并且极力宣传并倡导学习荷花的这种清白、圣洁的精神。除此之外,周敦颐在名篇《爱莲说》中也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誉。
另外,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表明荷花具有天然之美。

荷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为官清正,不与人同流合污,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

(6)借一朵莲扩展阅读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
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G. 我要一篇关于莲的作文

第一篇
莲花的尊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今天,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的我和周老先生一样,只爱荷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老先生对莲花的赞美。荷花又名莲花、芙蓉、芙蕖、菡萏,是百花中名称最多的花之一。荷花为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我喜欢荷花不仅仅是因为它舞姿优雅动人,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用途广泛具有实用价值。而是因为它象征着在污浊环境中仍能洁身自好的人;象征着追求自由、理想、不受世俗羁绊的独立的自主的生活。

我不想过着为了怕影响朋友的感情不说出她的缺点的虚伪生活;我不想过着面对种种人情而做自已不耐烦的事情的生活;我不想过着这世间独一无二的“送人情,还人情”的烦琐生活。

我渴望可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自已想学习的时候就学习,想听音乐的时候就听音乐反正,我渴望的是能够过着自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生活,不受拘束。但这决不是在纵容自己的惰性,是让自己愉悦地学习,正如陶渊明所言:“但使愿无违”。

荷花生长在河塘中央,只供别人欣赏却不受周围环境的一点沾染。我就是喜欢它的这一品行,我要做一个具有荷花这一品行的人。记得周老先生说过:“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体现君子的美质,高洁傲岸,洁身自好,又不孤芳自赏,姿态从容大方而又令人肃然起敬。如果所有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国民素质何愁不提高?社会文明怎能不进步?外国人就再不敢小视我们,对我们更加要“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回想中国历史,那一条条不平等的辱国条约,我们作为中国人怎能能无动于衷呢?老一代人经历的凄惨生活,中国以前所承受的欺辱事件,被迫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原因只是我们中国人不能活出自我,被人欺侮,蹂躏。如果我们人人都做到荷花般的品行,那么我们的国家就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再也不用在外国人面前抬不起头,就可以在世界强者之林中一枝独秀,就可以成为世界强者之林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只要人人都可以活出自我,就永远都不会有高贵低贱之分,只有平等,只有和谐我力求这样的社会风貌,力求这样的生活,也力求自已做一个像荷花那样的人

水中仙子——荷花。我要做一个像你这样的人,做一个心灵像你一般高洁的人,踏踏实实,坦坦荡荡,活出自我,活出尊严!

第二篇
莲花的启迪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在古代历代社会中都受到人们的好评。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莲为指向标,学习莲的高贵品质。然而在如今这个社会,莲仍然是不会被淘汰的,它永远是人们心中理想的君子。

情境一

在一所校风极差的学校里,有学生甲和学生乙,学生甲是非不分,什么坏习惯都学过来,搞得自己像个流氓,后来他没毕业。很多人问他缘因,他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假如我在名校读书,定会大有出息”。学生乙是个懂是非,爱憎分明的人。他却成功地考上了名校。很多人也来问他,他说:“‘出淤泥而不染’是我的座右铭,我是一直凭借着它,才在这样的环境下闯出来的”!

情境二

一所名校,里面尽是人才。学生甲全段第一,学生乙名列第二。一次期末考试,学生乙终于超过了甲。校长在广播里点名表扬,很多老师同学都向他投去了佩服的目光。他感到很自豪,然而把自信化为动力,一直第一,直到毕业。人们说他是天才,他说:“‘濯清涟而不妖’不论赢得了怎样的成就,都应该虚心面对才好,不能夸大”!而学生甲则排在了前五名外。人们奇怪地问他,他一脸沮丧地说:“难道真是我太自大了吗”?

从以上两个情境可以充分说明,莲之品质对我们学生的影响。假如你班的风气差,别急,“出淤泥而不染”会使你显得更加优秀。如果你的成绩一流,觉得不自在,别怕,“濯清涟而不妖”会使你走得更高更远!

其实,莲之品质不仅在校园,在任何背景下,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让我们不要放开莲之品质,因为莲不会被淘汰!

第三篇
莲花之韵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记

远远传来一阵幽幽的清香,仿佛是甜甜的,令人有一种想轻轻咬一口的冲动。那香味儿牵着我来到一方小小的池瑭,是它散发出来的香气么?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红衣翠扇映清波”的美景。这一方池塘都被那青得仿佛会流出水来的圆圆的荷叶占据了,那么袅娜可爱!荷叶儿上面还有着晶莹剔透的“珍珠”!几只蜻蜓飞来,把荷叶当成停机场。我想蜻蜓们一定很快活吧!“置身于带有清香的荷塘之中,我们的确很快活!蜻蜓用翅膀跳出的舞蹈回答了我。

在荷叶与荷叶相连的空隙处,几条小鱼儿相互嬉戏在荷花遮阳伞下,多么快乐!“是的,我们相互在荷花遮阳伞下游戏,的确很快乐!”鱼儿们用摆动的身体回答了我。

荷花——花中仙子,她全身无不透着一股艺术家和舞蹈家的气质。那娇嫩雅致的花朵透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仿佛是一位笑颊粲然的舞蹈着的少女!那微微上弯的粉红的花瓣儿,那黄得可爱的蕊儿,丝毫不会比牧丹差!但却比牧丹朴实得多!荷叶现在变成了荷花的褶裙,在微风的吹拂下有种“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干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的诗情画意。

莲之韵——韵在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

莲之韵——韵在于荷叶甘于做配角的无私奉献。

莲之韵——韵在于莲藕“中通外直”的豪迈直爽。

莲之韵——韵在于“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坚贞与坚韧。

莲之韵——韵在于“亭亭净直”的端庄大方。

莲之韵——永驻我心!

第四篇
莲花
喜欢莲花,缘于自己与生俱来的天性。

小时候,随着父母住在乡下,记得屋后的池塘里,夏日总是开满了莲花。早晨起雾的时候,我常常偷跑出去看莲,每次赤脚站在清凉的露草中,远远地看着那些在薄雾中盛开的莲花,心里都会溢满了小小的快乐。

那个时候,我是个乖巧的孩子,从来都不敢走近莲池一步,莲花对于我,有着一种遥不可及的圣洁与美丽。许多年过去了,“盛夏、蝉声、清雾、莲影……”仍然是记忆中一幅永不褪色的童年场景。

上学后,学了《爱莲说》,对莲花更是情有独钟。记得少女时代的我,非常痴迷于绘画,暑假的时候,常常支着画架在池边一坐就是一上午,那满池亭亭玉立的莲花,成了我画板中永远不变的风景。

再后来读到席慕蓉,才了解原来在这世上,还有一个和我一样酷爱画莲的女子。每每翻看她的诗集,看到那些关于莲花的诗句与插图,都会为她温婉细腻的清美所感动。那种带着莲花香气的真与纯,总是令我心神荡漾,不能自已。我想,我和她在心灵上一定是相通的,因为我们所爱的,不仅是莲花的美丽,更有莲花的气节。

工作后,流落于城市,莲花离我慢慢远了。偶尔看见,也是在公园或是花店里,总感觉那里的莲少了一种灵性,不如记忆中的莲花来得清雅了。慢慢地,莲花作为一种实物,退出了我的生活,但是心中的那株莲花,却因为世事的浸润与磨烁,日复一日变成茂盛起来。

这些年来,因为心中的那株莲花,总是不肯委身于俗流,被喻为不合时宜的人。虽然也为此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泪,但却始终执着不悔。我总认为,较之世俗的那些名与利,内心的洁净与清明才是我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近日开始学禅道,才了解原来在佛教中,莲花亦是非常圣洁的宝物。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哞”,若翻成白话就是“祈求心中的莲花开放”。根据佛经记载,之所以把莲花喻为佛教的象征,就是因为它具有五种特性:非常的纯净、非常的细腻、非常的柔软、非常的坚韧、非常的芳香。佛经说,如果一个人能将这五种特性在内里开放,他就是一个心有佛法的人。那么,我是不是也算是一个心怀慧根的人呢?

教义太深,我想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去参透它,但我决不后悔在心中种下一株莲花。我相信,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是因为我们受到了污染,所以我们才会处在一个被污染的世界里。要想把这个世

第五篇
莲花
小时候,我住在爷爷家。那时他常教我背古诗。每当读荷花荡,轻饶泛兰塘。花娇映江雨,雨笑熏风香……关于莲的诗句时,我就感到十分羡慕,羡慕那些诗人可以看到如此美的景色。同时也憧憬着有一天也能像他们那样目睹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莲花。

爷爷家附近没有莲池,但他为了满足我的要求不知从何处搬来一口大水缸。爷爷说要用家这口水缸来种莲,并说了,要种莲花还要用到一个成熟的莲藕。

因此,我一直期盼着,终于等到了莲藕上市了。我立即央求奶奶赶快去买莲藕。爷爷从买来的莲藕中挑了不肥不瘦的几根。他把藕最顶端又细又短的一节给折下来。然后他便在水缸底部铺一层泥土,并在水缸里倒上水让水漫过缸面。待这些程序做好了以后。爷爷就把藕节给插进泥土里。

此后,我每天都守在缸前等待着莲赶快生长起来,一直等到第二年春天,莲茎才开始伸到水面上来。起初,莲茎十分细,跟手指头差不多。荷叶也是紧紧地合拢在一起的,形状很像一个牛角。“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由此而来的吧。

过了几天,荷叶才开始慢慢地舒展开来。它的茎也随着变粗变高。连不蔓不枝,一支茎只长出一片叶子,所以,远远看去就像撑着的雨伞一样。有的荷叶长得根水面一样高,就像漂在水面中的一叶扁舟,又好像是清清的水面上镶着一块绿玛瑙一样。当我用水泼在莲叶上时,它就像是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任由着水的怎样泼洒,叶子上总不会被沾染上半点儿水分,一滴滴的小水珠滴在叶子上面时,它就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一样在光的反射下,还会闪闪发光。

夏天到来了,莲长得更快了。隔几天不见,忽然一次,我发现在叶子下面竟冒出了一朵莲花来。这是一朵白色单瓣莲花。白中还透着点粉红,就像小姑娘脸上的红晕。单一点也不显妖艳。相反,却是纯洁得让人感到窒息。尽管没有了…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景物,但却别有一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味。

尽管隔了很多年没有再见过莲,但小时候那缸小小的莲花依然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H. 借荷花喻人的作文400字

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有人借荷香淡淡抒发清闲散淡情怀,有人借荷花艳艳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倾诉相思苦情……凡此种种,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
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还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而那调皮的蜻蜓,扇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不像牡丹一样雍容华贵,不像梅花那样迎寒吐芳,也不像兰花那样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阵阵芬芳,送丝丝清凉。啊!我爱荷花,爱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风亮节!由荷花,我想到了于谦。

I. 赞美一朵荷花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J. 借荷花喻人的作文200字

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有人借荷香淡淡抒发清闲散淡情怀,有人借荷花艳艳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倾诉相思苦情……凡此种种,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

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
旁,犹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还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
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而那调皮的蜻蜓,扇
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不像牡丹一样雍容华贵,不像梅花那样迎寒吐芳,也不像兰花那样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阵阵芬芳,送丝丝清凉。啊!我爱荷花,爱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风亮节!由荷花,我想到了于谦。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自小有远大的志向。长大以后,他考中进士,做了几任地方官,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深得皇上的赏识。后他担任河南巡抚,奖励生产,救济灾荒,比较注意人民疾苦,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太监王振专权的时候,贪污成风,地方官进京办事,总要先送白银贿赂上司,只有于谦从来不送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
去?”于谦甩动他的两只袖子,笑着说:“只有清风。”他还写了一诗,表明自己的态度,诗的后面两句是:“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其实,不管就个人喜好,还是荷花本身的魅力,以及它的品质,荷花都不得不成为我的心爱。

热点内容
樱花家族到底是不是山 发布:2025-08-09 14:24:20 浏览:224
樱花冷暖空调 发布:2025-08-09 14:22:55 浏览:467
今年情人节玫瑰 发布:2025-08-09 14:19:51 浏览:969
六爻梅花婚姻 发布:2025-08-09 14:19:40 浏览:996
西式情人节图 发布:2025-08-09 14:18:22 浏览:402
樱桃情人节键帽 发布:2025-08-09 14:16:49 浏览:840
时刻花艺 发布:2025-08-09 14:09:55 浏览:111
玫瑰花折发 发布:2025-08-09 14:03:49 浏览:23
临海盆景群 发布:2025-08-09 14:03:04 浏览:139
盆景花卉种子 发布:2025-08-09 14:02:10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