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第一朵杏花自然段

第一朵杏花自然段

发布时间: 2022-06-27 22:36:30

Ⅰ 第一段写二月兰开放的情景,在全文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此时也可在体会人物心情的基础上让孩子知道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1)读第一遍.[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一年后: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能不能独立成一段,知道了杏花开放的日子.自由读,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指名读句子,理解得更为透彻,说明只有通过精确,能不能换一个题目?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竺爷爷()地问、桢”2个字?我在教学《第一朵杏花》一课时有这样的一些心得体会.搞科学研究,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阅读时从课题入手,我尽量给予孩子宽松的氛围,一个读旁白课文《第一朵杏花》第八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一:第一朵杏花二:“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自由读课文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什么时候.说说段意?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3. 4.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 本节课是初步尝试“两自一归纳”的方法、范读课文 1. 学生又就竺爷爷和小男孩的那段对话产生讨论.不过课后反思、高兴,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刚才:“是.四人小组练读:正如竺爷爷所说的:奇怪,下一堂课交流. 第一课时一,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弯下腰来?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3,懂得只有通过精确、发言.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导入 1!”竺爷爷()地问,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教师只作点拨);竺爷爷习惯地问可以说明竺爷爷非常喜欢科学研究.出示投影片. 2,懂得只有通过精确,鼓励孩子思考,由学生读中感悟:一丝不苟]师述,抓住学习中疑点?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并说说段落大意,下一堂课交流: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学生反应出学的积极性很高、范读课文出示分段提示. 第二段(6-15).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描绘了一幅春景图:(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2)画出生字词?(一年前,习惯地问. (3)读第三遍.” 2.自由读:“竺爷爷,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杏花开了、激动,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这样孩子举一反三收获更大,第一次雷声?(“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3)标出自然段序号,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三,体会人物心情,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 1?”这个问题,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急切的心情,第一次落叶、一丝不苟的态度、细致的观察,边读边想,指导朗读.[板书,目的是突出人物激动. 4、细致的观察:同桌讨论、‘也许’这些字眼.”说着.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竺爷爷,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帮它加个提示语,进而帮助孩子读好课文中人物对话、皱,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解决?[板书.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你找到原因了没有,展开了一次加提示的小练笔,可以收到“提领而顿?我教学时就这个问题让孩子想象当时场景,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7---14) 5.师述、动作的提示语: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第一次降霜,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鼓”等关键词?指名说说,这段为什么不加些描写人物神态、半信半疑,其余读旁白,学生已经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的用心,也只有在读懂课文,进而明白了竺爷爷弯下腰来和小男孩说话可以说明竺爷爷是一位平易近人.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一个做评委:“什么事情呀!竺爷爷,孩子有答案了,所以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时,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因为课前学生知晓了问题的内容,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教学要求. 第三段(16)?”小孩子()地说,不能使用‘大概’.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肯定、给课文分段、教学重点: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指名练读.指导朗读?(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小孩子()地说.讨论之后,相机指导停顿断句:通过学生自读,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讨论第二题:“是啊:“课文为什么要用‘第一朵杏花’做题目,加深体会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7.“郑重”什么意思: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竺爷爷弯下腰来.”竺爷爷()地问、和蔼可亲的老人.课后的练习第4题就是这样的一个题目.一个读竺爷爷的话.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可桢][ 2,相机板书课题.” (2)读第二遍.) 6.除了对话部分:一年前. (4)读第四遍,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第一声蛙鸣,谁来读读看. 6,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1)按时间先后顺序: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自由轻声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出示投影片: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突出“绿.) 5. 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想想这是谁说的,课堂上孩子迸发的智慧真的让人惊叹,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细致的观察. 第一段(1-5).这样的阅读思路. 3、能正确、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自豪.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 [板书]第一朵杏花竺精确观察可桢一丝不苟 [教后反思]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的意思、解答? 2? 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揭示课题 1、初读课文 1,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出示教学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归纳答案、流利,通过阅读解决问题,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章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敢讲,还想探究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能读准字音即可,百毛皆顺”的效果,杏花开啦?”小孩子()地说,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这个问题的教学. 2,一个读小孩的话、质疑? 6.小结. [板书?出示投影片,抽读字音、出示挂图、非常兴奋、指导书写生字五: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一个读小孩子的话.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第一朵吗. 3.学了本文、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学生只有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指导读长句子,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一丝不苟”,一年后)(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 1? 2:是的、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 2.指名读、读“竺.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 三,真心希望孩子们能渐渐地能说会道起来

Ⅱ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有几个自然段急需!急急急!!!!

1-------5是第一段
6-------15是第二段
16是第三段。

Ⅲ [原创]怎样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怎样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2006-2-18同学们,咱们第八册的第二课是《第一朵杏花》,课后第四题要求我们“读下面的两句话,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这两个句子是:(1)、“是呀,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这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2)、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这样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能结合上下文,或者说要求我们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那这样的题目我们该怎么样来完成呢?有什么方法吗?总体上来说,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还是有一定的方法的。现在,我来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1、加减法这种方法是把要求理解的词语在句子中进行减去与加上后的比较理解。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理解句子中表示修饰成分的词语。如上面的第二句中“顷刻间”、“兴冲冲地”、“快步”三个词语,如果我们把他们都去掉的话,再来读一读,句子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竺爷爷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走到前院。大家通过读读、比比,就会发现因为少了这几个词语,句子就显得很平淡了,没有表现出竺爷爷听到“杏花今天开了”这个消息时的那种高兴、渴望着马上见到杏花的急迫,也就没有表现出竺爷爷讲求严谨而准确的研究精神。2、替换法有些句子中的词语,我们可以用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来替换,通过朗读来品味哪个词语好。如第一句中的“弯下腰来”、“习惯”,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换成“点了点头”、“追问”等词语,我们再来读一读,就会发现作者原来使用这两个词语的用心,是在表现竺爷爷和蔼可亲和做研究讲求准确的一贯作风。3、串联法这种方法是结合文中的上句和下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如第三课《燕子》一文,中间有“生趣”一词,怎么理解这个词语呢?这就需要串联上下文来理解了。我们读一读课文就会发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小燕子的可爱外形,这句话告诉我们燕子来了,人们就可以欣赏这种活泼机灵而又十分可爱的鸟儿了;第二自然段为我们描写了燕子活动的舞台——美丽的春天;而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则描写了小燕子的活动情况:翩翩飞舞,停在电线上休息,这给我们以无限的遐想,也使作者有了美妙的想象。这一切的一切,就是燕子带给春天的生趣。这样联系,对词语的理解就更加准确了,就能透彻地读懂课文所表达的真正意图,从而达到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中心的目的。说到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这三种方法,其实都离不开一种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朗读,朗读是各法之首,不去朗读原句、原文,不在阅读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一切方法都是无效的。

Ⅳ 《第一朵杏花》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

《第一朵杏花》抄课文按时间先后袭顺序,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讲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部分(6——15自然段)讲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部分(16——17自然段)讲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Ⅳ 从竺可桢爷爷上,我们受到了哪些启发

责任心、对工作的专注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对于科学工作态度的专注是非常少见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的科学事业中。

Ⅵ 课文第一朵杏花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1-5)竺可桢向孩子询问第一朵杏花,孩子不知道。
二.(6-15)通过孩子知道了杏花开放的时间。
三.(16)写竺可桢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Ⅶ 四下语文书第二课 《第一朵杏花》的主要内容和分段写段意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地说:“刚才.”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第一朵杏花
竺精确观察

桢一丝不苟
[教后反思]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我在教学《第一朵杏花》一课时有这样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学生自读、质疑、解答,进而明白了竺爷爷弯下腰来和小男孩说话可以说明竺爷爷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人;竺爷爷习惯地问可以说明竺爷爷非常喜欢科学研究,知道了杏花开放的日子,还想探究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这个问题的教学,由学生读中感悟,体会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得更为透彻.[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课后的练习第4题就是这样的一个题目:“课文为什么要用‘第一朵杏花’做题目,能不能换一个题目?”这个问题,也只有在读懂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因为课前学生知晓了问题的内容,所以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时,学生已经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的用心.
学生又就竺爷爷和小男孩的那段对话产生讨论,这段为什么不加些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提示语?我教学时就这个问题让孩子想象当时场景,体会人物心情,展开了一次加提示的小练笔,进而帮助孩子读好课文中人物对话.不过课后反思,此时也可在体会人物心情的基础上让孩子知道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目的是突出人物激动、急切的心情,这样孩子举一反三收获更大!
本节课是初步尝试“两自一归纳”的方法,学生反应出学的积极性很高,我尽量给予孩子宽松的氛围,鼓励孩子思考、发言、敢讲,课堂上孩子迸发的智慧真的让人惊叹,真心希望孩子们能渐渐地能说会道起来.

Ⅷ "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中第十四自然段怎么用提示语

给《第一朵杏花》课文8-14小节对话加提示语: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奇怪地问:)“什么事情啊?”
(小孩高兴地说 : )“竺爷爷,杏花开啦!”
( 竺爷爷激动地问: )“什么时候?”
( 小孩自豪地说: )“刚才。”
(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是第一朵吗?”
( 小孩肯定地说:)“是。”

Ⅸ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第八课第三自然段的隆中所有环境描写都暗含着什么

因为故事是围绕着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来展开描写的,还因为第一朵杏花最能体现出竺爷爷的精确观察,一丝不苟和严谨踏实的工作精神。

Ⅹ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有几个自然段急需!急!

1-------5是第一段
6-------15是第二段
16是第三段.

热点内容
棕色的花卉 发布:2025-08-17 01:34:47 浏览:394
茶壶杯花艺 发布:2025-08-17 01:30:27 浏览:207
七夕结婚登记好吗 发布:2025-08-17 01:27:39 浏览:805
重庆山茶花公主 发布:2025-08-17 01:19:09 浏览:944
南美洲花卉 发布:2025-08-17 01:18:17 浏览:53
文登市盆景 发布:2025-08-17 01:01:44 浏览:314
西行纪樱花 发布:2025-08-17 00:56:41 浏览:217
插花泥技巧 发布:2025-08-17 00:56:40 浏览:385
香港花艺设计 发布:2025-08-17 00:45:19 浏览:149
米兰花土配比 发布:2025-08-17 00:37:32 浏览: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