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赏联
A. 七夕节相关诗句、对联
1、诗来句
(1)迢迢牵牛星自,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2)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5)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6)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埜《夺锦标·七夕》
(7)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2、对联
(1)上联:云汉秋高,凉生七夕;下联:天街夜永,光耀双星
(2)上联:银河横阻相思路;下联:喜鹊频添重聚桥
(3)上联:织女三更传爱语;下联:牛郎七夕渡银河
(4)上联:银汉迢迢,一夕欢娱,双星难止千行泪;下联:红尘滚滚,百年好合,佳侣欣倾万缕情
(5)上联:云汉秋高,织女停梭槎泛海;下联:天街夜永,牵牛迎辇鹊填河
B. 《七夕》 罗隐 赏析
赏析:
这首诗的特点是用对比写法,第一句写天上的景物,第二句写人间的情状,有景物,又有欢笑,构成天上与人间相对照。二联专写人间,不提七夕,在“锦绣篇”里暗指咏七夕。三联又是对照写法,“香帐簇成”指天上,“金针穿罢”指人间。
“铜壶漏报”二句指天上。此外,第一联写人间“欢笑”,与第四联写天上惆怅相对。一乐一悲,构成映衬。再像写谢女的空出箧子来装檀郎的锦绣篇,写人间男女在七夕的欢乐,又与牛郎织女的临别惆怅构成映衬。
在这样的映衬里,就是衬出天上不如人间了。再就写天上或人间的词句来看,首句、五句、七句、八句写天上,二句、三句、四句、六句写人间,即四句写天上,四句写人间。但这首诗题为《七夕》,应以写牛郎织女相会为主,因此使人感到作者还是看重人间,所以这样安排。
作者写人间的欢乐胜过天上,在当时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
出处: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译文:
缠绕角星河荷花天,一家欢笑设红席。
应倾向女儿珠宝箱,全画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属针穿过罢任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破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2)七夕赏联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晚唐诗人。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罗隐
C. 有关“七夕”“重阳”的对联
【七】色云彩漫天开
【夕】照余辉踏浪来
【情】怀依旧景物改
【人】在天涯心何在
【节】竹摇响相思曲
【祝】福随风任飘絮
【福】寿安康求天庇
【有】缘自然他乡遇
【情】到深处无怨尤
【人】事沧桑却何求
【终】老一世随性修
【成】败到头且自由
【眷】恋往事已烟云
【属】意何处但任恁
心无旁骛,鹊桥也把相思渡
情有所钟,玩偶还将蜜意传
一双木偶,左男右女心相印.
两个恋人,你意我情爱永恒.
香满春台 乘逢七夕求相娶;
声和凤侣 羞道今朝是嫁时。
乞巧
化生
双星节
九华灯
槎泛海
鹊填河
翠梭停织
银汉横秋
五夜照天汉
双星会女牛
桥填闻噪鹊
河渡眷牵牛
郭公果膺寿考
杨妃私语长生
天街夜永双星会
云汉秋高半月明
晨起曝衣凭小阁
宵来设果拜中庭
云汉秋高,凉生七夕
天街夜永,光耀双星
好语到来,云軿星驾
巧思乞到,瓜果几筵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半个七夕月,添烛照天明,天不老,情难绝,鹊桥上系同心
千古双星事,减字慰心清,地怎荒,意未尽,葡架下听爱声
D. 《七夕 》古诗赏析是什么
《七夕 》古诗赏析是: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宋的这种主理的诗,对那些喜好唐诗的人来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但诗如能用简捷的句子,深刻地表达一种哲理,也不能不说有其特殊的妙趣。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
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别出新裁,表达了作者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前两句设问: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怎么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这里的“须”字,是一种怀疑和否定,从正面来解释,就是没有必要来邀请织女作这一切。这两句来得非常奇,出人意料,因为很多人把把牛郎织女的神话作为美妙的故事来接受,对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从未提出过质疑。以为神胜过人,天上的仙女自然比人间的一切都要聪明许多。但诗人却对此表示怀疑。前两句的这种怀疑只涉及到神话故事本身,但这已足以造成悬念。这两句为诗的末联所发的奇论,做了有力的铺垫。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己多”。这两句是说:每年人们都要在七月七日晚上向天上的织女乞求赐予刺绣、纺织等的聪慧、智巧,但实际上,人间的智巧己经是很多了,多得有点可怕。诗人在这里并非是在赞扬人间的机巧,而是来了一个大转弯,诗人此时想起的不仅仅是人间创造幸福的巧智,还有行恶的智巧:有巧取牵夺,互相倾轧,以及繁复、杂多而又绞尽脑汁的勾心斗角。诗人赋予末一行诗中的“巧”的含义已经不同于第三行诗中“巧”的含义。恰是这种新的含义,不无道理,但又非常出人料想地拓宽了诗思的领域,这就便诗的情思和哲理向更深处开掘,一使诗具有了横空出世、奇崛诡辩之美。当人间充分运用他的机巧来进行勾心斗角的时候,要邀织女来已无意义。从四句诗的整体和诗情的深入来看,诗人的愤世嫉俗之情表现得很是恰当、巧妙、深刻。
杨朴在那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种思想和见识是很深刻的,加之诗语简练、晓白、朴实,就使诗思凝重、洗练,富有趣味。
E. 七夕节对联大全
【七】色云彩漫天开
【夕】照余辉踏浪来
【情】怀依旧景物改
【人】在天涯心何在
【节】竹摇响相思曲
【祝】福随风任飘絮
【福】寿安康求天庇
【有】缘自然他乡遇
【情】到深处无怨尤
【人】事沧桑却何求
【终】老一世随性修
【成】败到头且自由
【眷】恋往事已烟云
【属】意何处但任恁
心无旁骛,鹊桥也把相思渡
情有所钟,玩偶还将蜜意传
一双木偶,左男右女心相印.
两个恋人,你意我情爱永恒.
香满春台 乘逢七夕求相娶;
声和凤侣 羞道今朝是嫁时。
七夕节,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属于咱们中国“情人节”。今年的“中国情人节”恰逢闰七月,于是出现了38年一遇的双七夕现象。今选录七夕对联数副供朋友欣赏。
乞巧
化生
双星节
九华灯
槎泛海
鹊填河
翠梭停织
银汉横秋
五夜照天汉
双星会女牛
桥填闻噪鹊
河渡眷牵牛
郭公果膺寿考
杨妃私语长生
天街夜永双星会
云汉秋高半月明
晨起曝衣凭小阁
宵来设果拜中庭
云汉秋高,凉生七夕
天街夜永,光耀双星
好语到来,云軿星驾
巧思乞到,瓜果几筵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如下一副诗对,上下联皆是一首五言六句诗,每句相对却又十分工整,写出了七夕节时人们的心境与世间的风俗:
天界舞流萤,牛郎夜点灯,鹊桥七夕下,偎语到天明,银汉浅且清,隔水渡疏星
人间看群星,织女日纺丝,彩虹二心里,相思在岁中,红尘歌又舞,举火照众生
还有一副对联,则是以词入联,整副对联就如同一首词的上下阙,文藻华丽,对牛郎织女的爱情作了高度评价:
半个七夕月,添烛照天明,天不老,情难绝,鹊桥上系同心
千古双星事,减字慰心清,地怎荒,意未尽,葡架下听爱声
当然,有赞美爱情的,就有诉离愁悲苦的,下面这副也有如填词的对联,就对爱人两地分离表达了无限惆怅:
他乡逢七夕,惆怅佳期又一年,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离人伤两地,缱绻柔情直半载,待梦里水乡,偷取浮生,日日良宵
七夕对联大都出自民间书斋画坊,鲜有用于名胜景点的,不过在江苏无锡吴文化公园中,有一座灵鹊桥,桥联就借用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典故,还拉进了三国时的诸葛亮、庞统帮忙:
织女牛郎,阅尽此间春色去
卧龙凤雏,借得银河鹊桥来
天上幽期,人间乞巧,光转银绳垂玉露-----
--------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
明月皎皎,白露团团,牵牛渡水,帝女停梭,朗朗星桥翩翩鹊-----
天上幽期,人间乞巧,光转银绳垂玉露
千年守望,一朝相逢,泪飞河汉沐金风
金风玉露,桂影荷香,点点相思无眠夜
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
天上幽期,人间乞巧,光转银绳垂玉露
梦中欢会,河畔凝眸,泪垂彩锦掷金梭
疏星残梦,梭影瑶池,缕缕相思天河畔
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
明月皎皎,白露团团,牵牛渡水,帝女停梭,朗朗星桥翩翩鹊
素心幽幽,银河澹澹,鸿雁传书,鱼笺寄恨,盈盈珠泪剪剪风
帝女合欢,盈盈泪水天桥溅
牵牛含笑,脉脉情思喜鹊传
上联:两地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
下联:七夕已至,今宵织女要停工
一水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
七夕已至,今宵织女欲过桥
F. 有关七夕的对联或律诗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白居易 《七夕》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恨河梁。
——魏曹丕《燕歌行》
诗经·小雅·大东》有: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岐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报箱。”
大意是说:银河两岸的牵牛星、织女星,徒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问,脉脉不得语。”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王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盆。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 祖咏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乐府诗集 卷四十五清商曲辞二 七日夜女歌九首】
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长河起秋云,汉渚风凉发。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金风起汉曲,素月明河边。七章未成匹,飞燕起长川。
春离隔寒暑,明秋暂一会。两叹别日长,双情若饥渴。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画夜长悬丝。
灵匹怨离处,索居隔长河。玄云不应雷,是侬啼叹歌。
振玉下金阶,拭眼瞩星兰。惆怅登云轺,悲恨两情殚。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
紫霞烟翠盖,斜月照绮窗。衔悲握离袂,易尔还年容。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 南北朝 谢惠连】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欵情难久?洝?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沉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七夕 唐 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白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 长恨歌(唐)白居易 】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 七夕 (唐)罗隐 】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 七夕(唐)宋之问 】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 七夕 (唐)曹松 】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 秋夕 (唐)杜牧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七夕二首 (唐)刘禹锡 】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 七夕 (唐)沈?缙?】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 七夕诗 (唐)赵璜 】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 七夕 (唐)祖咏 】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 七夕 (唐)杨朴 】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 七夕 (唐)徐凝 】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 菩萨蛮 (宋)苏轼 】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闻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 鹊桥仙 (宋)秦观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鹧鸪天 (宋)晏几道 】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 二郎神 (宋)柳永 】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 古别离(宋)庚肩吾】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
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 行香子 (宋) 李清照 】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G. 七夕的对联都有那些
天上幽期,人间乞巧,光转银绳垂玉露
千年守望,一朝相逢,泪飞河汉沐金风
金风玉露内,桂影荷香,点点相思无眠容夜
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
天上幽期,人间乞巧,光转银绳垂玉露
梦中欢会,河畔凝眸,泪垂彩锦掷金梭
疏星残梦,梭影瑶池,缕缕相思天河畔
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
明月皎皎,白露团团,牵牛渡水,帝女停梭,朗朗星桥翩翩鹊
素心幽幽,银河澹澹,鸿雁传书,鱼笺寄恨,盈盈珠泪剪剪风
帝女合欢,盈盈泪水天桥溅
牵牛含笑,脉脉情思喜鹊传
上联:两地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
下联:七夕已至,今宵织女要停工
天界舞流萤,牛郎夜点灯,鹊桥七夕下,偎语到天明,银汉浅且清,隔水渡疏星
人间看群星,织女日纺丝,彩虹二心里,相思在岁中,红尘歌又舞,举火照众生
半个七夕月,添烛照天明,天不老,情难绝,鹊桥上系同心
千古双星事,减字慰心清,地怎荒,意未尽,葡架下听爱声
H. 对联七夕节至雨纷纷, 牛郎织女鹊桥会。 若问情人在何处, 情到深处自
上联:对联七夕节至雨纷纷,牛郎织女鹊桥会。 若问情人在何处,情到深处自然浓。
下联:回联贪执扰心迷噔噔,虚妄无明两相连。勿了业障难除却,空色分别在梦中。
横批:起床,迟到啦。
I. 关于七夕的对联
【七】色云彩漫天开
【夕】照余辉踏浪来
【情】怀依旧景物改
【人】在天涯心何在
【节】竹摇响相思曲
【祝】福随风任飘絮
【福】寿安康求天庇
【有】缘自然他乡遇
【情】到深处无怨尤
【人】事沧桑却何求
【终】老一世随性修
【成】败到头且自由
【眷】恋往事已烟云
【属】意何处但任恁
心无旁骛,鹊桥也把相思渡
情有所钟,玩偶还将蜜意传
一双木偶,左男右女心相印.
两个恋人,你意我情爱永恒.
香满春台 乘逢七夕求相娶;
声和凤侣 羞道今朝是嫁时。
七夕节,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属于咱们中国“情人节”。今年的“中国情人节”恰逢闰七月,于是出现了38年一遇的双七夕现象。今选录七夕对联数副供朋友欣赏。
乞巧
化生
双星节
九华灯
槎泛海
鹊填河
翠梭停织
银汉横秋
五夜照天汉
双星会女牛
桥填闻噪鹊
河渡眷牵牛
郭公果膺寿考
杨妃私语长生
天街夜永双星会
云汉秋高半月明
晨起曝衣凭小阁
宵来设果拜中庭
云汉秋高,凉生七夕
天街夜永,光耀双星
好语到来,云軿星驾
巧思乞到,瓜果几筵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如下一副诗对,上下联皆是一首五言六句诗,每句相对却又十分工整,写出了七夕节时人们的心境与世间的风俗:
天界舞流萤,牛郎夜点灯,鹊桥七夕下,偎语到天明,银汉浅且清,隔水渡疏星
人间看群星,织女日纺丝,彩虹二心里,相思在岁中,红尘歌又舞,举火照众生
还有一副对联,则是以词入联,整副对联就如同一首词的上下阙,文藻华丽,对牛郎织女的爱情作了高度评价:
半个七夕月,添烛照天明,天不老,情难绝,鹊桥上系同心
千古双星事,减字慰心清,地怎荒,意未尽,葡架下听爱声
当然,有赞美爱情的,就有诉离愁悲苦的,下面这副也有如填词的对联,就对爱人两地分离表达了无限惆怅:
他乡逢七夕,惆怅佳期又一年,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离人伤两地,缱绻柔情直半载,待梦里水乡,偷取浮生,日日良宵
七夕对联大都出自民间书斋画坊,鲜有用于名胜景点的,不过在江苏无锡吴文化公园中,有一座灵鹊桥,桥联就借用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典故,还拉进了三国时的诸葛亮、庞统帮忙:
织女牛郎,阅尽此间春色去
卧龙凤雏,借得银河鹊桥来
天上幽期,人间乞巧,光转银绳垂玉露-----
--------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
明月皎皎,白露团团,牵牛渡水,帝女停梭,朗朗星桥翩翩鹊-----
天上幽期,人间乞巧,光转银绳垂玉露
千年守望,一朝相逢,泪飞河汉沐金风
金风玉露,桂影荷香,点点相思无眠夜
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
天上幽期,人间乞巧,光转银绳垂玉露
梦中欢会,河畔凝眸,泪垂彩锦掷金梭
疏星残梦,梭影瑶池,缕缕相思天河畔
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
明月皎皎,白露团团,牵牛渡水,帝女停梭,朗朗星桥翩翩鹊
素心幽幽,银河澹澹,鸿雁传书,鱼笺寄恨,盈盈珠泪剪剪风
帝女合欢,盈盈泪水天桥溅
牵牛含笑,脉脉情思喜鹊传
上联:两地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
下联:七夕已至,今宵织女要停工
一水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
七夕已至,今宵织女欲过桥
J. 关于七夕的诗句。
他乡七夕
唐代: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专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属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白话文:身在他乡恰逢乞巧,看着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羁旅愁绪更甚。远离故土,不见妻子月下穿针,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怀念家乡。微风拂过带走盛夏的炎热,新月当空,初秋已快来临。是谁在忍着心中愁痛偷偷的看着银河?就是那遥远天际的牵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