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节快乐牛郎织女

七夕节快乐牛郎织女

发布时间: 2022-06-24 11:59:28

七夕节和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织女”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七夕节。每到过节时,古代女性会向着天上的织女星和牛郎星许愿,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与美好的姻缘。

Ⅱ 牛郎织女相会那天叫什么节

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民间习俗

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斗巧

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Ⅲ 和《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有关的节日是什么它的日期是什么

七夕节。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与该传说相关的节日是七夕节。

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我国古代星官体系中,牛宿星官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

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

“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因此“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Ⅳ 七夕节快乐结束束牛郎和织女会说些什么

我觉得他们之间会说,一些来年,再见或者是希望下次早点见面,因为这次见面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

Ⅳ 牛郎织女会七夕的故事是怎样的

相传很早的时候,伏牛山下有个聪明忠厚老实的看牛娃,人们叫他牛郎。牛郎听说伏牛山中卧着一头老黄牛,病得快要死了。他觉得那头老牛很可怜,就翻山越岭跑到那里,果然见到一头皮包骨头的老病牛,可怜巴巴地在一块大石头上卧着。牛郎说:“牛大伯,请你跟我走吧!”老黄牛睁开眼看看他,没说话,又合上了眼。他看那老黄牛无精打采的样子,心想它可能是饿了,就去割草给老黄牛吃。他割了一捆又一捆,老黄牛总是吃不饱。就这样,他连喂了老黄牛三天,老黄牛终于开口对他说:“后生仔,多谢你救了我。我本是住在天宫里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地上没有五谷,我偷了天仓的谷种撒下来,惹怒了玉帝,他一脚把我踢下天庭。我摔坏了腿不能动弹,在这里可怜地躺了几千年了。我的伤很重,要用百花上的露水涂洗一百天才会好。”牛郎听了,决定留在山上为老牛治伤。他饿了吃些野果,渴了喝些山泉。每天早晨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牛治伤,夜里和老黄牛躺在一起。这样整整治了一百天,老黄牛的伤好了,就跟着牛郎回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黄牛形影不离,他们成了相依为命的好朋友。

牛郎长大了,哥嫂要与他分家。牛郎不要房子不要地,只要了老黄牛和一辆破车,到村外搭了一个草棚安了家。老黄牛从嘴里吐出一粒葫芦籽给牛郎,牛郎把它种在门前。第二天发芽了,第三天长藤了,牛郎马上搭了个葫芦架,没过几天,满架子就铺上了葫芦藤。老黄牛对牛郎说:“你夜里藏在葫芦架下,就能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们也能看见你。要是哪位仙女连着偷看你七个夜晚,就表示她愿意做你的妻子,我就拉着车子带你上天,把她接来与你成婚。”

这天夜里,牛郎站在葫芦架下向上望去,真的看见一群仙女在御池洗澡。临走时,有一个仙女向下偷看他一眼。第二天夜里,牛郎看见那个仙女独自来到御池边,大着胆子看牛郎。第三天夜里仙女向牛郎微微笑,第四天夜里向牛郎点头,第五天夜里端出一篮子蚕,第六天夜里又搬出一架织布机,到了第七天夜里,仙女手拿布梭向牛郎招手。就这样他们两人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经过了七个夜晚的眉眼传情,相互爱慕。不久,从天上飞来一只喜鹊,停在老黄牛的头上,吱吱喳喳地叫着。老黄牛明白这是仙女派来传信的天鹊,就叫牛郎套上车,老黄牛四蹄腾空,一会儿就驮着他来到御池。牛郎和织女一起抬起织布机放到车上,织女挎着蚕篮和牛郎一起上了车。老黄牛又腾起四蹄,不一会儿就把他们驮回了家。

牛郎和织女成亲了,大家都来贺喜。织女把带来的蚕分给姐妹们,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绸缎。第二年,织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他们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幸福又和睦。

不料这事终于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很生气。有一天,牛郎正在犁地,忽听晴空一阵响雷,只见老牛流着泪对牛郎说:“我把织女接下天来与你成亲,犯了天规,现在天鼓在响了,我已难活,我死后王母娘娘会来拆散你们夫妻俩。你记着,我死后你把我的皮剥下,肉吃了能脱凡成仙,皮做成靴子穿上就能腾云登天。”老黄牛说完倒下死了。牛郎哭了一阵,就照着老黄牛说的话做了。

七月七那天,牛郎正在锄地,两个孩子哭着跑来对他说:“爸爸快回去,妈妈被一个老太婆拉走了。”牛郎扔下锄头,穿上靴子,一手拉一个孩子腾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照脚下一划,一条波浪滔滔的大河出现在牛郎面前。牛郎拉着孩子站在河边哭,哭声惊动了玉帝。玉帝见一双孩子怪可怜的,就让他们一家人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从此,每年到了七月七日的夜晚,人们就会看见满天喜鹊向银河扑去,它们互相咬着尾巴,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拉着一双儿女在桥上和织女相会。

Ⅵ 牛郎织女节日是哪一天

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习俗:

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

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Ⅶ 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什么关系

牛郎织女是中华民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一共是四个爱情故事,一个是《白蛇传》,还有一个是孟姜女哭长城,还有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就是第四个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从牵牛星和织女星这两个星星的名字演化而来的一个故事也是我们每一年的七夕节,就是因为有牛郎织女的传说,才会有我们每一年的鹊桥相会七夕节。

Ⅷ 牛郎织女是什么节

牛郎织女是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习俗: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

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七夕

Ⅸ 七夕牛郎织女的典故怎么来的

牛郎织女传说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即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t天毕,载施之行”的诗句。
后世经过不断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传说,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一论断说明了诗歌创作的直接源起,即“物之感人”。而外物又包括自然界的“物象”和人事界的“事象”。随着传说的逐渐定型故事化、普及化,以及相关风俗的流传,牛郎织女故事逐渐浸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影响日深的人事“事象”
而《诗经·小雅》中的《大东篇》云:“维天有汉,蓝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说明牛郎织女传说最初是作为两颗星星的名字出现的。《左传·昭公九年》中云:“及武王克商,薄姑、商奄,吾东土也。薄姑齐也,商奄鲁也。”以上两则文献,证明“大东”乃指齐地。而山东省淄博市的沂源县,介于齐鲁两地之间,在地理位置上当属大东的核心地区。
七夕之夜牛郎织女会天河的故事情节是从天象演义而来的,是上古观天象的反映。织女是七月之星,在男耕女织的古代,此时正是妇女夜以继日纺织的时候。那么牵牛之得名又跟时令有何关系呢?《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八月仲秋之月,饲养的牛、羊等牧畜体格渐丰,可以作为祭祀之物。此时的黄昏时分,明亮的织女星已经离开头顶向西滑落,而银河东岸与其相对的另一颗星则随其后升上天顶,被视为牺牲之月的标志,并被顺理成章地命名为“牵牛”。正是基于对星宿的神化与人格化,结合农耕生活才产生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因此,沂源人民在七夕节这天仰望星空向牛郎织女拜祭的时候,都不忘从织女那里祈求纺织的手艺,希望能有像织女一样灵巧的双手、善良聪慧的心灵,祈祷爱情幸福美满。故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D6

Ⅹ 七夕节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吗

七夕节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回节,也有人答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热点内容
樱花团子 发布:2025-08-18 05:27:46 浏览:458
齐鲁牡丹香 发布:2025-08-18 05:22:16 浏览:917
桌上的盆景 发布:2025-08-18 05:16:47 浏览:471
99朵玫瑰包装 发布:2025-08-18 05:07:16 浏览:258
麦蓝菜花语 发布:2025-08-18 05:00:31 浏览:195
百合新城户型 发布:2025-08-18 04:59:11 浏览:393
算盘子盆景 发布:2025-08-18 04:56:17 浏览:165
兰花盆刻 发布:2025-08-18 04:56:08 浏览:990
夜兰花清肝 发布:2025-08-18 04:54:41 浏览:11
床上摆玫瑰花图片大全 发布:2025-08-18 04:46:31 浏览: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