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观星象
① “昨夜老夫夜观天象…”完整版是什么啊
没有标准答案。
比如:老夫昨日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光芒大盛。紫气东聚,牛斗冲天狼,斗柄东指。故我推测此乃紫气东来,福禄降临之像。掐指一算,推测近期汝南东部将有大事发生,且为天降鸿福,财宝降落之喜事。
古代的“夜观天象”更多的也是指这些天文上的一些观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由于长期的积累,变发现了比如某一“星座的移动”,竟然跟季节的变化相关等情况。
比如,四千年前我国有一部叫《鹖冠子》的古书上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下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是以黄昏时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判断当令的季节。
这是在说“北斗斗柄的指向”:指向西的时候就是秋天了,指向东是春天。而这种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就叫做“观象授时”。由于在没有历法的时代,这种计时方式,曾经为古人使用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也的它也是有科学性的。
② 七夕传统习俗
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1][2][3][4]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5][6][4]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8][9][10][11]
中文名
七夕节
外文名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别名
七姐节、七巧节、七姐诞、乞巧节、双七
节日时间
农历七月初七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快速
导航
民间习俗
历代发展
应节食品
文学记述
传承保护
节日影响
历史渊源
节日起源
纪录片 乞巧节跳巧舞舞姿翩跹 飞针走线拨算盘
2.8万次播放 | 01:53
+ 关注
自然天象崇拜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简单来说,古人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古代分星与分野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在古代星宿体系中,“牛宿”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13] [14]
牛郎织女星象
人们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来已久,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汉书·律历志》:“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尸子》:“天左舒而起牵牛,地右辟而起毕昴”。《天官书》[正义]:“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为吴之分野也”。《开元占经》卷61引石氏曰:“牵牛生于列泽之邑,以主越国”。按:牵牛星是吴、越之地的分野星。牵牛婺女”最初的含义是粤地用以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佢诞辰。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14] [15] [9] [13] [16]
③ 七夕节来历七夕节,来源是中国古代的天象崇拜无限想象七级双栖来源
七夕节来历七夕节,原来中国古代天上崇拜无限想象七级,不是的,七夕节是牛郎织女的节日。
④ 七夕节的由来以及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专七日穿七孔针于属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在福建,七夕节时,姑娘们还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在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女人们有乞盼儿子、乞盼长寿、乞盼美丽和乞盼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占卜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者称“输巧”,“输巧”者要将自己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⑤ 七夕观星的方向
牛郎星:位抄于天鹰座,呈银白色,直径相当于太阳的1.6倍,位于银河的东岸。
织女星:位于天琴座,比牛郎星更大更亮,足有太阳的33倍大,位于银河系西岸。
牛郎和织女分居银河的两岸,相距14光年,终生无缘见上一面,“七夕鹊桥相会”只是人们善良的一厢情愿。
“七夕”观星象的最佳时间是7月29日__8月3日,晚上10点左右,织女星出现在头顶附近,随后逐渐西去。牛郎星的位置稍稍偏低。
⑥ 七夕节的天象是怎样的
8月11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传说内中,牛容郎织女这天会在银河鹊桥相会,该日也逐步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因此每到七夕之夜有情人总爱仰望星空祈祷爱情忠贞不渝。
据省天文学会专家称,牛郎、织女两颗星是夏季星空中的两颗亮星,如果想观赏这两颗星可以在晚上9时后,仰头90度,或躺在室外的长椅上望向星空,明亮的织女星首先出现在天顶附近,随后在其偏南方向还有一颗一等星的牛郎星。
当晚10时30分左右,月亮就已坠入西南方地平线以下,此时的银河以及牛郎、织女两星将更加清晰明亮。在远离城市灯光的郊外,观察者只要抬头仰望夜空就会发现在两星的中间隔着一条横贯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银河),其中牛郎星在河东,织女星在河西,它们在“隔河相望”。
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日乃七夕佳节'朕昨日夜观星象'半夜'牛郎织女托梦于朕'告诉朕'人间有两人相亲相
改是不需要了 不过我觉得吧 现在还有时间 你去弄个像样点的道具 来写你的 旨
⑧ 牛郎和织女星属于什么星座
牛郎星:位于天鹰座,呈银白色,直径相当于太阳的1.6倍,位于银河的东岸。 织女星:位于天琴座,比牛郎星更大更亮,足有太阳的33倍大,位于银河系西岸。 牛郎和织女分居银河的两岸,相距14光年,终生无缘见上一面,“七夕鹊桥相会”只是人们善良的一厢情愿。 “七夕”观星象的最佳时间是7月29日__8月3日,晚上10点左右,织女星出现在头顶附近,随后逐渐西去。牛郎星的位置稍稍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