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中秋节情人节等节目
① 一年当中有哪些节日节日里有哪些活动
一年之中的节日: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节日活动:
6、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放纸鹞
②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分别有哪些习俗要详细。
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2、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
3、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主要是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为了纪念死亡的介之推,用寒食表示纪念。
4、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5、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
6、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
7、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8、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9、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10、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
③ 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情人节的来历与习俗
【春节的由来】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版,通过了使用权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习俗】
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贴年画,守岁,放爆竹,长辈给压岁钱,食俗:蒸年糕,包饺子……
④ 逢年过节的传统节目
端午赛龙舟,包粽子江边祭屈原;重阳登高采茱萸;清明节上坟;元宵节吃汤圆挂灯笼;二月二龙抬头炒豆子;腊八粥;三月三放风筝,对歌;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⑤ 清明节、寒食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情人节。帮忙排下序!
1春节 2(清明 寒食)3情人节(乞巧节)4(中秋 重阳)
因为我国传统节日有些都是阴历,所以有些节日没办法,清明是四月初五,寒食在清明前后(纪念介子推),中秋八月初十五,重阳节9月9日
⑥ 春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七夕的顺序
按时间顺序排列为来:春节源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七夕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⑦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情人节、中秋节、重阳节按照时间顺序怎么排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抄,元袭宵农历正月十五,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中秋农历八月十五,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清明约为公历4月5日(有时为4月4日),情人节2月14日,
顺序为,春节,情人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⑧ 清明节、端午节、情人节、中秋节、重阳节各有什么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