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活动单页

七夕活动单页

发布时间: 2022-06-22 23:46:23

七夕节活动有哪些比较不错

第十二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 13届“中国黄山七夕情人节” 河南鲁山——中央电视台七夕专题节目《乡约》活动 2019年广州乞巧文化节 江西新余2019新余七夕民俗文化周 七夕节的时候,大家要去哪里庆祝这个浪漫的节日了,其实也不必纠结,因为在这个节日,我国很多地方都会举办着很多的活动,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七夕节都有哪些比较不错的活动吧!
第十二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
牛郎织女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沂源县东南部的燕崖镇,国家4级旅游风景区。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景区主要景点织女洞,牛郎庙、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牛郎织女民俗展览馆、叶籽银杏、织女泉、九重塔、玉皇庙、无声殿、姊妹泉、祈愿阁等人文景观和各种石刻碑林。被别列为“牛郎织女传说之乡”。

第十二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将于2019年8月7日—8月9日(农历七月初七至七月初九)在沂源县牛郎织女景区举行。本届七夕节以“浪漫七夕•爱在沂源”为主题,组织举办第12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开幕式暨“浪漫七夕•爱在沂源”文艺演出、“爱的传承”民间艺术团剧目展演、“爱的飞扬”2019大学生暑期艺术节、“爱的邂逅”时装走秀暨广场舞汇演、“爱的印象”非遗及美陈展示、“爱的瞬间”爱情主题摄影展、“爱的时光”七夕邮局、“爱的滋味”七夕美食、“爱的祈福”七夕庙会、“爱的颂歌”情歌对唱共十项主题活动。

13届“中国黄山七夕情人节”
黄山翡翠谷又名情人谷,位于黄山仙都峰与罗汉峰之间,谷口在上张村后。黄山已经举办了十二届情人节活动。

第十三届“中国黄山七夕情人节”将于8月7日(农历七夕)在翡翠谷景区开幕。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邓小平同志登黄山40周年,据悉,此次景区将推出“叠千纸鹤•颂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祝福语”、“网红秀场”、“开幕式”、“相亲大会”、“七夕音乐晚会”等多项精彩活动。届时还有被少男少女们所喜爱的相亲大会。

河南鲁山——中央电视台七夕专题节目《乡约》活动
河南鲁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至今仍有不少相关牛郎织女的遗址和文化,还有一个村就叫牛郎庄。尧山花海景区位于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尧山镇境内,得益于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植被覆盖,尧山清爽宜人,是夏季避暑胜地,花海盛开之后,则既可避暑又能赏花。

2019年中央电视台《乡约》七夕节专场活动将在8月7日当天鲁山县精准扶贫基地——尧山花海举行。

2019年广州乞巧文化节
有着“中国乞巧第一村”之称的天河珠村,作为2019年广州乞巧文化节的主会场,将以“传承乞巧民俗文化”为基础,弘扬以“乞巧”为核心的传统节俗和地方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七夕这个充满浪漫的传统节日里,除了传统民俗的体验外,不可或缺的还有为单身男女夺身定造、充满仪式感的“相亲大会”。

8月3日,“遇见红船,预见爱”——2019七夕鹊桥青年联谊会以及“缘聚天河•情定七夕”——2019年天河区第十届单身青年交友联谊,届时将先后在海心沙红船码头、珠江红船、珠江游船“信息时报”号举行,据活动执行方介绍,联谊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希望借助联谊,为青年朋友们提供表达情感共享平台,找到“爱的归属”,让天河成为家的港湾。

江西新余2019新余七夕民俗文化周
七夕民俗文化周活动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新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爱在七夕节,情定仙女湖”为主题,从7月22日开始,到11月底结束。

活动期间将举办首届爱情故事歌曲诗词“十百千”评选、中国(新余)七夕文化高峰论坛暨仙女湖爱情湖泊旅游峰会、“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七仙女选拔赛、“爱在七夕节•情定仙女湖”婚恋交友活动以及鹊桥村民间七夕晚会等活动。

好了,大家收好这些活动的信息吧!这些活动精彩纷呈,相信大家一定是可以度过一个美好的七夕节的啊!

❷ 七夕有什么活动

1.穿针乞巧

所谓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古老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带有一定比赛意味。女孩子内通过比赛穿针,容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的又快又好,那她乞到的巧就最多,就算赢了。输了的人要准备礼物送给赢的人(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出自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
2.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相对于穿针乞巧,出现的时间要晚一些,根据现有历史文献记载,大致出自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谋的《荆楚岁时记》中,有关于喜蛛应巧的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这里的喜子就是蜘蛛,过去蜘蛛的民间别称就是喜蛛,叫做喜从天降。
3.祭拜七姐

在福建闽南、浙江温岭、台湾和广州等地区,有七月七拜七姐的传统习俗。当然,各地的叫法略有差异,广东叫做“拜七姐”,闽台地区和浙江温岭一带叫“拜七娘妈”。古时候年轻女子在七月七这天,向“七姐”或“七娘妈”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

❸ 武汉七夕节有什么活动

8月23日武汉东湖落雁景区上演七夕鹊桥会 由落雁景区主办的“2009武汉东湖落雁景区七夕鹊桥会”将在8月23日举行现场活动。 今年七夕节,武汉市的单身男女有了一个邂逅浪漫姻缘的好去处。据悉,由落雁景区主办的“2009武汉东湖落雁景区七夕鹊桥会”将在8月23日举行现场活动。据了解,本次鹊桥会活动将设置相亲牌寻缘、通讯录相亲、鹊桥婚礼、真情大表白等环节以及富有七夕文化特色的文艺表演。东湖落雁景区内的鹊桥相会、化蝶园、比翼鸟等一系列融爱情文化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景点,更是适合传情示爱的浪漫场所。该活动于今天启动报名工作,截止至8月12日。凡是单身男女均可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未婚证明(户口本个人单页复印件或单位开具的未婚证明)。报名咨询电话:027-86430462。

❹ 七夕的活动列表

2006七夕情人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以七七中国情人节为契机,密切公司与新老业主、客户之间的关系,树立公司口碑,增强客户对于及公司的认同,为项目积累客源。

参加对象:所有本公司的情侣业主均可参加

活动主题:“岁月无声、真爱永恒”中齐业主七夕情人节心动Party

活动时间:2006年7月31日星期* 19:30-----21:00

活动地点:**酒店一楼阳光厅

活动形式:酒会Party

活动规模:**人左右

活动内容:
1、 情侣(夫妻)游戏类:
1) 吸乒乓球表演赛(面向家庭)
主题: “吸引力”的秘密
所获奖项:最具吸引力奖
组织方式:随机从现场全体人员中抽取幸运家庭四户,每户选择一人负责用吸管将乒乓球从一处吸起放到另一处,一人负责用手拿好乒乓球,最后一人负责拿着托盘或者小篮盛放吸起的乒乓球,时间三分钟,吸的最多家庭为胜者。本比赛分为两轮,每轮四户,获胜者均可获得最具吸引力奖,
责任人:现场主持
比赛监督:现场客户报名或者随机抽取

2) 女士盖上红盖头为男士打领带。
主题: 我们的爱如此默契
所获奖项:最佳默契情人奖
组织方式:随机抽取4对情侣或者夫妇,女士用红盖头盖住头部,蒙面为男士打领结,有偷看者算为违例,取消比赛资格速度最快、打的最好的为胜者。本比赛分为两轮,每轮四对,获胜者均可获得最佳默契情人奖
责任人: 现场主持
比赛监督:现场客户报名或者随机抽取

2)最佳拍档(情侣站报纸)
主题: 爱情的智慧魔力
所获奖项: 最聪明爱情奖
组织方式:随机抽取4对情侣或者夫妇,首先情侣或夫妻双方站于报纸之上,然后不断将报纸对折,报纸面积越来越小,但站在报纸之上的夫妻双方的任何一只脚都不能着地,且不可以借助外力、外物,否则视为违例,自动退出比赛,最后所剩的一个为优胜者。本比赛分为两轮,每轮四对,获胜者均可获得最聪明爱情奖
责任人: 现场主持
监督: 现场客户报名或者随机抽取

4)合作猜字游戏
主题: 心有灵犀一点通
所获奖项:最灵犀情人奖
组织方式:随机抽取或者自愿报名四对情侣,一人背对屏幕,一人面对屏幕,面对屏幕者用动作表演屏幕所示,也可以用语言提示,但在提示语言中若涉及到具体的屏幕所展示的图片或文字,则视为违规;背对屏幕者说出屏幕所示内容,时间一分钟,说出正确的最多的为胜者。本比赛分为四轮,获胜者获得最灵犀情人奖。
责任人: 现场主持
监督: 现场客户报名或者随机抽取

2、 美丽的爱情传说 (此部分内容待定)
1) “缘”来的时候。
随机抽取客户或者业主,讲述自己与她或者他的的第一次美丽的相识。
所获奖项:最美丽邂逅奖
责任人:现场主持

2) 我们那样谈情说爱。
随机抽取客户或者业主,讲述自己与她或者他的的最美丽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
所获奖项:最动人爱情奖
责任人:现场主持

3、 浪漫婚纱秀
主题: 那一刻,走向永恒
所获奖项:最浪漫情人奖
组织方式:本婚纱秀分为金婚秀、银婚秀、新婚秀三组,每组3对,由主持人按出场顺序组织出场,每组时间5分钟。
责任人:现场主持
评选方式:首先由客户现场评选,如无法分出,则由主持人现场抽取。

4、 才艺大比拼:
1) 歌唱类(戏曲、流行音乐)
2) 魔术类
3) 小品类
所获奖项:最佳明星奖 最佳才艺奖 最佳新星奖
责任人:现场主持
评选方式:首先由客户现场评选,如无法分出,则由主持人现场抽取。

说明:胸卡号的使用办法。1、对于所发放胸卡号登记在册,并用四方形纸卡另外备份一份。活动开始后,将情侣或者夫妻类卡号放入抽奖箱,由主持人现场抽出相应数量卡号,请持同样卡号者上台做游戏。2、在活动中穿插抽奖活动,由主持人从装有相关卡号的抽奖箱中现场抽取幸运客户。

❺ 七夕节有什么活动

广东——七娘会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真假难辩;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也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小儿女作节日礼物的)。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 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 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 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诚如清诗人汪仑(传说中的鱼名)《羊城七夕竹枝词》听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台湾——拜“床母”

台湾七夕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只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江苏——七夕香桥会

在江苏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 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 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湖南、浙江——妇女洗发、接露水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胶东——拜七姐神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 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 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 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 祭祀织女。

中国西南——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广州——迎仙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陕西——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广西——七夕储水

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山东——种巧菜作巧花

山东荣城有两种活动,一种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麦芽,一种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面粉塑制各种带花的食品。

绍兴——南瓜棚下听悄悄话

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❻ 七夕节的主要活动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中国的七夕节,近些年被演绎成中国的情人节来过。其实七夕节也被称作为乞巧节,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且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乞巧节是很被重视的,特别是被广大的女性们。关于七夕节的风俗多种多样,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关于七夕节的那些风俗传统活动吧:
七夕节
种生求子
这是旧时候的一些习俗了,要在七夕节的前些日子,在土里种下粟米的种子,几天后就会长出小嫩苗了。然后就像是孩子玩积木游戏一般,把一些类似于小木屋子啊,或者一些类似于家里花花草草之类摆起来,打造成一种小村落人家的样子,被称之为壳板。或者是将绿豆红豆小麦等等放在碗里或盆里催芽,等到长出嫩芽之后,在七夕节这天,用一些红绳扎起来成一束,整个行为被称为种生。
拜织女
七夕节的风俗活动基本上都是女子们的事情,而且大都是年轻一些的女子喜欢做的事情。一般都是几个相处的很好的女孩子聚在一起,相约在七夕节那天相聚,一起做这些仪式。一般都是在七夕节月亮升起之后,就像是我们招呼自己的好友闺蜜在一起聚会一般,鲜花装点环境,桌子上什么酒啊茶啊水果啊之类,统统摆在桌子上。但有几类是必须要摆放的,那就是所谓的“五子”,即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这五类,这五类算是一种祭品的,绝对不可缺少。等到相约的一群人都到齐之后,点上香炉,面对织女星的位置,在心里默念自己的希望或者心事。这种仪式其实是女子们祈求织女保佑自己心想事成的一种美好希望吧。
拜魁星
在民间有传说,说是农历的七月初七日是天上的魁星生日。所以在这一天的那些学子们,或者家里有学子的家庭,就会祭拜魁星的,保佑自己学业有成、考运亨通,能够光宗耀祖有一个好的前程。
七姐诞
这个节日在别的地区不常见,这是属于广州地区女子们的七夕风俗。这个风俗只能是未婚女子参加,已婚女人是不能够参加的,所以这个节日也被称作为姑娘节。一般是几个未婚的女孩子聚在一起祭神,摆放上牲醴、红蛋、酸姜,用来祭拜天上的织女星。
染指甲
这个风俗一直沿袭至今,一般在我们的西南一带有这样的七夕风俗。在七夕节的这天,年轻的女子们成群结队的在一起,用树的液浆用来兑水给自己洗头发,据说这样做能够永远保持年轻美丽,未婚女子这样做,能够尽早的找到自己中意的郎君。还会有一些花花草草的汁液,拿来染指甲,可以自己给自己染指甲,也可以相互的染。据说这种行为,是一种神秘的生育信仰。

洗发、接露水
这些习俗在我们国家的湖南以及江浙一带比较盛行,据说女子在七夕节这天洗头发,用的水都是银河里的圣水,这样织女神就能够包邮这些女子心想事成。另外在七夕节的早上,女子们还会用脸盘去接露水,据说在七夕节这天的露水,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彼此流下的眼泪,如果用来洗眼睛,会使眼睛明亮漂亮的。
结扎巧姑
这是流行的我们国家的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这天的晚上,女子们要结扎穿着花衣的草人,俗称为巧姑。在这天晚上不但要供奉新鲜水果,还要把豆苗或者青葱剪下来,投入到手里捧着的一碗清水里,用来占卜巧拙之命。有些地区还会举行剪窗花之类比赛谁的手巧的活动,是女子们非常热衷的。

吃巧果
不管在哪个地区举行的气息风俗,都会有一些食物进行供奉的,所以延续下来就有一种风俗叫做吃巧果。主要的做法就是用面粉加糖做成各种格式的面果子,在油里炸。也有不少手巧的女子,会把面捏成一些七夕节里相关的任务形象,这是非常受大家喜欢的。

❼ 七夕情人节的民俗活动有什么

情人复节有很多习俗活动,可制以简单的给你介绍一下。
其中比较流传的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兰夜斗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染指甲,七姐诞等。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
兰夜斗巧起源於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以上仅为常见的民俗活动介绍 。

❽ 七夕节的民俗活动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诗词
唐 - 林杰 -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杰
【题目】:乞巧
【内容】: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作者简介】: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赏析】: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❾ 七夕节有什么活动

七夕节有哪些民俗活动:

  1. 穿针乞巧。穿针乞巧是一种很早就流传的七夕节民俗活动,始于汉,流于后世。穿针乞巧讲的是在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有的也用五孔针或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全部快速穿过的女子称为“得巧”。穿针是古代女红中的一种基本技能,但七夕穿针乞巧的技术含量较高,能完成的女子就当真是心灵手巧了。

  2. 喜蛛应巧。喜蛛应巧这也是一种较为古老的七夕节民俗活动,起于南北朝之时。喜蛛应巧指的是在七夕之夜人们捉蜘蛛放在小盒子中,等到天亮时再看蜘蛛网的稀密程度,并以此判断是否“应巧”。蜘蛛网越密说明其巧越多,相反,越稀说明其巧越少。

  3. 投针验巧。投针验巧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民俗活动,指的是在七夕节的中午女子们在太阳下放一盆水,等水面平静后,将自己平时所用绣花针投入水中,然后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草、鸟兽之影,或成鞋、剪刀、水茄等影的都是乞得巧的;如果针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则是手拙的征兆。

  4. 种生求子。种生求子这也是一种较为古老的七夕节民俗活动,指的是七夕前几天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七夕当天将长出的豆芽(称巧芽)取代针抛到水面乞巧。也有用蜡制成婴儿玩偶,在七夕当天由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5. 为牛庆生。为牛庆生是一种较为古老的七夕节民俗活动,儿童会在七夕当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6. 拜织女。拜织女是纯属少女少妇们的一项七夕民俗活动,一般都是预先约好朋友或邻里们联合举办。七夕当天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还有鲜花、束红纸在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需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到主办家中。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7. 吃巧果。吃巧果是七夕民俗活动中最普及的一个,七夕的应节食品也以巧果最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巧果。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❿ 七夕节的活动有哪些

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不过,古人乞巧不独七夕,正月及八九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以后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称作乞巧市。
《荆楚岁时记》记载古代女子在七夕夜的“闺中秘戏”,“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是指一种小型蜘蛛。《东京梦华录》则说:“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曾提及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热点内容
丁香茶有什么好处 发布:2025-08-20 19:20:54 浏览:643
情人节的霸气句子 发布:2025-08-20 19:12:50 浏览:372
室内盆栽组合 发布:2025-08-20 19:06:44 浏览:528
养玫瑰枝叉 发布:2025-08-20 19:01:50 浏览:387
樱花校园器公主版最新版 发布:2025-08-20 19:01:50 浏览:632
鲜兰花菜 发布:2025-08-20 18:47:29 浏览:32
魔法战争樱花 发布:2025-08-20 18:45:47 浏览:545
盆栽展成都 发布:2025-08-20 18:37:07 浏览:520
情人节手联手 发布:2025-08-20 18:32:03 浏览:709
松桃六月六情人节 发布:2025-08-20 18:27:44 浏览: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