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郭沫若
① 静夜(郭沫若)
本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极为相似,都是在( 现实 )的基础上,转而进入( 想象 )的世界.
② 把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写成散文天上一游
噢 你不觉得天上一游这个题目就没有诗意吗?散文很有诗意的。我感觉这个题目不好。
③ 郭沫若诗两首
1.牵牛花开放了,好像叭叭叭吹着的喇叭,正在向你诉说心事呢!/
牵牛花开放了,好像一只只快活的吹着理想之歌的小喇叭./
2.笼中的小鹦鹉,好像一个满腹经论的小哲学家.
笼中的小鹦鹉,好像一个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小战士./
3.月光照在地上,似乎是为大地铺上一层朦胧的纱.
月光照在地上,地上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我就像一棵小树,总要单独迎接风雨的挑战/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就像一只笨手笨脚的小熊,什么也做不好
想象:
月光照在地上,朦朦胧胧的一片,在月光照耀的另一边,玉兔正在那儿捣药呢..
牵牛花开放了,……好像演唱队吹奏的喇叭
笼中的小鹦鹉,好像一个渴望自由空间的孩子。
月光照在地上,就像清蝶的衣衫,散落在地上的白雪。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好像一只落单的孤雁徘徊在苇塘边上。
1、牵牛花开放了,好像吹起了无数只小喇叭.
2、笼中的小鹦鹉,好像一个乖巧的孩子.
3、月光照在地上,好像洒满了白银.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好像一只失去了舵手的小船.
1 牵牛花开放了,好像吹响了行军的号角.
2 笼中的小鹦鹉,好像身着彩衣呼之欲出的丑角.
3 月光照在地上,好像银光无限的碧岸.
4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好像放飞的风筝,牵挂虽然在他们手中,但我的目光却越看越远了.
牵牛花开放了,好象撑开着无数的小雨伞.
笼中的小鹦鹉,好象威风凛凛的小战士.
月光照在地上,好象打开了一面巨大的银镜.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好象小树要单独迎接风雨的挑战.
呵呵,我也是中学生,我刚学了这课,下面这个答案在学校里是公认的好.
1).牵牛花开放了,好像在奋斗的泪泉中吹起的号角.
2).笼中的小鹦鹉,好像渴望自由的小天使.
3).月光照在地上,好像撒着冷冷的霜.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好像夕阳下的断肠游子
④ 天上的街市是不是木兰诗
天上的街市不是木兰诗,一个现代诗,一个乐府诗。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该诗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为点着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是一首“沉静调”的清朗隽美的夜歌。就在写作《天上的街市》的半个月之前,郭沫若在致郁达夫的一封信里表示自己向慕“平和洁净”的诗的世界,呈现在《天上的街市》里的,正是一幅“平和美丽清净”的想像世界的图画。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诗人通过互喻,将天与地连成一体。“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无数明亮的灯与星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⑤ 反映牛郎织女神话的诗篇,只有题目和作者就行,作业急用,帮帮我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见于记载者,即
《诗·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歧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焕彼牵牛,不以服箱。”
从汉代以来,描写牛郎织女传说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二首
【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
【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七夕
【唐】温庭筠
鸣机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荡生池波。
神轩红粉陈香罗,凤低蝉薄愁双蛾。
微光奕奕凌天河,鸾咽鹤唳飘飖歌。
弯桥销尽愁奈何,天气骀荡云陂阤。
平明花木有秋意,露湿彩盘蛛网多。
七夕诗
【唐】赵璜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七夕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
【宋】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瞳渡。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幕暮?
⑥ 牛郎织女本文写了哪六个情节
有以下六个情节:
1、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和老牛相依为命。
2、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妻。
3、牛郎织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老牛却死了。
4、王母抓走了织女,牛郎带着孩子去追。
5、王母用玉簪画出天河。
6、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只有在七月初七才能在鹊桥相会。
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①劳役②,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③。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④七日,鹊首无故皆髡⑤,相传是日河鼓⑥与织女会于汉⑦东,役乌鹊为梁⑧以渡,故毛皆脱去。
注释
①机杼:机,织布机;杼,即梭,织布的梭子。②劳役:辛苦操作。③织衽:织布机上的经线叫衽。织衽就是拿纬线而贯经线的意思。④涉秋:入秋。⑤髡(k n):古代刑法之一,剃掉头发,使成秃头叫髡。⑥河鼓:星名,即牵牛。⑦汉:天汉,即银河。⑧梁:桥。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机杼( ) ②织衽( ) ③涉秋( ) ④髡( )
2.加点字的解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是非功过不能相抵 D.如是再三
3.我们的古人既善于想象,又精于观察,由“_____,_____”这一自然现象便推断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
4.牛郎织女的故事为后世所传颂,到了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郭沫若先生笔下,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诗为证,这首诗就是《____________》。
5.织女贵为天帝之女,因婚后废织衽而被天帝所罚,对于天帝这一作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谈一谈你的想法。
6.后世的人们根据这一神话传说,而编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的爱情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的内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zh ②r n ③sh ④k n
2.C
3.“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
4.天上的街市
5.答案举例:人人都应该勤劳地工作,谁要是懒惰,谁就应受到惩罚,连天帝之女也不能例外。
6.略。
译文
天河的东岸住着织女,她是天帝的女儿,年年在织布机前投梭织布,劳苦操作,织成了云锦天衣。天帝怜念她独居无偶,允许将她嫁给河西的牛郎。哪知道她婚后却把织作的事情荒废了。天帝恼怒,责令她仍旧回到河东去住,只允许她一年一度和牛郎相会。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乌鹊的头顶突然秃去。(这是什么缘故呢?)相传这天牵牛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乌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上走过去,所以乌鹊头上的毛都被踩脱
⑦ 鹊桥仙*七夕 范大成 翻译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网络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⑧ 为什么说:“鲁迅与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
从外在方面来看,鲁迅与郭沫若的确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他们都是留日的“洋学生”,都有弃医从文的经历,都兼具作家与学者的身份,并且都是新文坛上的“巨头”,是左翼文化战线的“旗帜”。二人的成就世人共睹,自不必多言,虽然两人都堪称大家,但走的路皆然不同:鲁迅是官僚——教师——职业作家;而郭沫若则是职业作家——革命家——职业官僚。虽然鲁迅和郭沫若走的是完全相反的道路。但是放在特定的时空中,两人又有重合之处。1927年对于鲁迅先生是一个重要转折。鲁迅先生下定决心辞去教职,到上海专业从事作家,作品数量为前二十年的两倍,而且频频掷出“匕首”“投枪”文章的厚重、犀利已臻极致。鲁迅的创作无疑是以生命中最后十年为最重要。可巧的是,郭沫若的创作也以1927年为分水岭。这之前他写出《女神》、《星空》等优秀的作品,但1927年后,他就完全转向创作所谓“革命文学”。
在现代文坛上,郭沫若(1892-1978)是一位经常被人与鲁迅(1881-1936)相提并论的知名人士。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和鲁迅一道,被人并称为左翼文坛的两大巨头。到了40年代,他又和鲁迅一样,被人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大陆解放后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郭沫若一向被放在仅次于鲁迅的位置,甚至被人与鲁迅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就连官方对他的“盖棺定论”,也是参照鲁迅而作出的———“他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知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而在一本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现代文学史教科书上,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说法:“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和历史剧作家。他是鲁迅在本世纪初热切呼唤、终于出现的摩罗诗人,又是新中国的预言诗人。”
⑨ 《天上的街市》的翻译
翻译: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于1921年10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9)七夕郭沫若扩展阅读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瑰丽的想象来探索人生真谛,追求美好的未来。这种幻美的追求与人生的思索曾激起过同时代人的深切共鸣。巧妙的联想,奇特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是这首诗的特色,也是它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的原因。
题目本身就充满着神奇瑰丽的想象色彩,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一个想象的绮丽的境界。第一节“明星”与“街灯”的视角相同,为全诗奠定了想象的基调由现实生活中的街市,联想到天上的街市,“街灯”与“明星互喻,天上地下的美景相映生辉。
第二节写想象中的街市,与人间街市一样有店有物,但又比人间的“珍奇”,且富足无比。以“美丽”、“陈列”二词略加点染,衬托出天上仙境繁华迷蒙的背景,并用“缥缈”的似有若无,时隐时现来进一步唤起人们的想象。
三、四节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如此“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如果成为一系列静物陈设在那里,而没有人物在其间活动,则其妙不足。此二节中,诗人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绘,由“天河”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
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受王母怒责,每年仅有可怜的一次“七夕”之会,但在《天上的街市》中,诗人借助大胆的艺术想象来改造神话题材,以神话传说中的主人公作为抒发理想的对象,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天上享受着美好的生活,骑着牛儿,提着灯笼,涉过银河,在美丽的天街闲游,“浅浅的天河”成了牛郎织女生活中的一道风景,永远“胜却人间无数”,永远令人心驰神往。
诗人摒弃了牛郎织女的一切悲剧因素,把造成不幸的障碍化成美好生活的陪衬,给诗中的幻景罩上一层迷人的色彩。结尾“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更是烛照全诗的点睛之笔,显得意味无穷。
⑩ 天上的街市诗中把天上街市想象描绘得这样美好、恬静,表现了什么
《天上的街市》诗中把天上街市想象描绘得这样美好、恬静,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原文: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0)七夕郭沫若扩展阅读:
《天上的街市》创作背景:
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统治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浪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作者简介:
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
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天上的街市》赏析:
第一节“明星”与“街灯”的视角相同,为全诗奠定了想象的基调由现实生活中的街市,联想到天上的街市,“街灯”与“明星互喻,天上地下的美景相映生辉。第二节写想象中的街市,与人间街市一样有店有物,但又比人间的“珍奇”,且富足无比。
以“美丽”、“陈列”二词略加点染,衬托出天上仙境繁华迷蒙的背景,并用“缥缈”的似有若无,时隐时现来进一步唤起人们的想象。三、四节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如此“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如果成为一系列静物陈设在那里,而没有人物在其间活动,则其妙不足。
此二节中,诗人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绘,由“天河”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受王母怒责,每年仅有可怜的一次“七夕”之会。
但在《天上的街市》中,诗人借助大胆的艺术想象来改造神话题材,以神话传说中的主人公作为抒发理想的对象,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天上享受着美好的生活,骑着牛儿,提着灯笼,涉过银河,在美丽的天街闲游。
“浅浅的天河”成了牛郎织女生活中的一道风景,永远“胜却人间无数”,永远令人心驰神往。诗人摒弃了牛郎织女的一切悲剧因素,把造成不幸的障碍化成美好生活的陪衬,给诗中的幻景罩上一层迷人的色彩。结尾“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更是烛照全诗的点睛之笔,显得意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