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杨慎七夕

杨慎七夕

发布时间: 2022-06-18 18:24:34

1. 有几句名句想问一下意思和出处!

1. 〖解释〗 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

2. 〖解释〗 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出处〗 陶渊明的《移居》

3. 〖解释〗 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出处〗 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4. 〖解释〗 雄鸡啼鸣,昂首啄开了新的一页日历,正在此时,一轮残月却仍悬于西天上方,清冷的月光伴随着早行人的脚步踏上旅途。
〖出处〗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5. 〖解释〗 青山也不会把河水遮挡住,毕竟是要向东流去的
是指无论外界的影响怎么样,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
〖出处〗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 〖解释〗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出处〗 李白的《行路难》

7. 〖解释〗 三十年来风尘仆仆,所成就的功名,轻微如尘土;带兵沙场南征北战八千里,看到的只是天上的云和月。
〖出处〗 岳飞《满江红》

8. 〖解释〗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出处〗 孔子《论语》

9. 〖解释〗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出处〗 白居易《暮江吟》

10.〖解释〗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出处〗 秦观 《鹊桥仙》

11.〖解释〗 落花并没有忘记树根的哺育,带着无限的眷恋深情地告别树根,宁化作春泥而护树根,以回报树的养育之恩。
〖出处〗 龚自珍《己亥杂诗》

12.〖解释〗 我劝玉皇大帝重新振作精神,不受阵规束缚降生各种人材。
〖出处〗 龚自珍《己亥杂诗》

解释不知道要不要寓意,所以没有写。

2. 烟霄微月澹长空整首诗是什么意思

  1. 全文

    七夕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2. 《七夕》是一首七绝。牛郎与织女的欢情和离恨,年年都在七月七日这一个晚上,这是天帝造成的。对牛郎织女寄予无限同情与怜悯。

  3.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3. 妙趣对联的故事

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请先生,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又一年七夕,三餐依旧是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客舍凄凉,恰似今宵七夕。”学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李某又失约,先生再传学生作对:“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李某见了,代其子对曰:“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到了重阳,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作对:“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李某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后汉尚记得滚瓜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李某顿时语塞,赫然而退。

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一个进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门前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联曰: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才人王某读罢,在对联上寥添数笔,其联顿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财主见了又羞怒,只得把对联撕去。

王羲之的书法因为太出名,每年他写的春联一贴出,就会被人偷偷的撕走。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种事后,王羲之灵机一动,贴出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人们一看写的不是吉祥话,就没有撕走,这副对联得以保全。到了大年三十,王羲之拿着事先写好的另外半副对联出来,将原先的半副对联补全。人们一看,原来写的是“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无不赞叹王羲之的才华。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之前,在乡里就因为有才气而出了名。有一个姓石的乡绅,不服蒲松龄的才学,要与他一比高低。这天 ,他们碰在一起 。石乡绅看见一只小鸡死在砖墙后面,便出个上联难为蒲松龄:
细羽家禽砖后死
蒲松龄一听,这是糟蹋我这年轻人呀!我也得给他点颜色看。他装作无能的样子说 :“我不会对对子。既然乡绅逼着我对 ,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着看 ,请乡绅帮我一字一字录下来,要不,过后我自己也忘了 。”石乡绅差点乐出声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对,说不定出什么洋相呢!他满口答应下来。蒲松龄大智若愚,一本正经地说,石乡绅幸灾乐祸,一本正经地记——
“粗对细,行吗?”“行。”记个“粗”。
“毛对羽,行吗?”“行。”记个“毛”。
“野对家,行吗?”“行。”记个“野”。
“兽对禽,行吗?”“行。”记个“兽”。
“石对砖,行吗?”“行。”记个“石”。
“先对后,行吗?”“行。”记个“先”。
“生对死,行吗?”“行。”记个“生”。
“完了,你念念。”
石乡绅拿过来就念:
粗毛野兽石先生
刚念完 ,发现这是用“ 先生”与“乡绅”的谐音糟蹋自己,顿时面红耳赤,自认晦气。从此,再也不敢与蒲松龄比高低了。

4. 杨慎《渔家傲滇南月节词》的写作手法

渔家傲·滇南月节词
[明] 杨慎
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树树齐开了,艳李夭桃都压倒,妆点好,园林处处红云岛。
彩架秋千骑巷笊,冰丝宝料银 小,误马随车天欲晓。灯月皎,洁鸡三唱星回卯。
二月滇南春讌婉,美人来去春江暖,碧玉泉头无近远,香径软,游丝摇曳杨花转。
沽酒宝钗银钏满,寻芳争占新亭馆,枣下艳词歌纂纂,春日短,温柔乡里归来晚。
三月滇南游赏竞,牡丹芍药晨妆竟,太华华亭芳草径,花餖飣,罗天锦地歌声应。
陌上柳昏花未暝,青楼十里灯相映,絮舞尘香风已定,沉醉醒,提壶又唤明朝兴。
四月滇南春迤逦,盈盈楼上新妆洗,八节常如三月里,花似绮,钗头无日无花蕊。
杏子单衫鸦色髻,共倾浴佛金盆水,拜愿灵山催早起,争乞嗣,珠丝先报鈒梁喜。
五月滇南烟景别,清凉国里无烦热,双鹤桥边人卖雪,冰碗啜,雕梅点蜜和琼屑。
十里湖光晴泛艓,江鱼海菜鸾刀切,船尾浪花风卷叶,凉意惬,游仙绕梦蓬莱阙。
六月滇南波浪渚,水云乡里无烦暑,东寺云生西寺雨,奇峰吐,水椿断处余霞补。
松炬荧荧宵作午,星回令节传今古,玉伞鸡初荐祖,荷芰浦,兰舟桂楫喧箫鼓。
七月滇南秋已透,碧鸡金马新山瘦,摆渡村西南坝口,船放溜,松花水发黄昏后。
七夕人家衣暴袖,彩云新月佳期又,院院烧灯如白昼,风弄袖,刺桐花底仙裙皱。
八月滇南秋可爱,红芳碧树花仍在,园圃全无摇落态,春莫赛,玫瑰绿缕金针
釒豸。
屈指中秋餐沆瀣,遥岑远日天澄氵爪 ,七宝合成银世界,添兴快,凉砧敲月胜清籁。
九月滇南篱菊秀,银香玉露香盈手,百种千名殊未有,摇落后,橙黄橘绿为三友。
摘得金英来泛酒,西山爽气当窗牖,鬓插茱萸歌献寿,君醉否,水昌宫里过重九。
十月滇南栖暖屋,明窗巧钉迎东旭,咂鲁麻香春瓮熟,歌一曲,酥花乳线浮杯绿。
蜀锦吴绫熏夜馥,洞房窈窕悬灯宿,扫雪烹茶人似玉,风弄竹,霜天晓角寒生粟。
冬月滇南云护野,曹溪寺里梅花也,绿萼黄须香趁马,携翠斚,墙头沽酒桥头泻。
江上鸣蟾初冻夜,渔簑句好真堪画,青女素娥纷欲下,银霰洒,玉鳞皱遍鸳鸯瓦。
腊月滇南娱岁晏,家家饵块雕盘荐,鸡骨香馨火未焰,梹榔串,红潮醉类樱桃绽。
苔翠氍毹开夜宴,百夷枕粲文衾烂,醉写宜春情兴懒,妆阁畔,屠苏已识春风面。

5. 中秋关于中秋节的诗

  •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作》

  • 4.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5.物景近中秋,客意孤绵绵。——张舜民《试院感怀》

  • 6.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 7.好是中秋夜,无尘有月明。——姚合《和友人新居园上》

  • 8.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张祜《题于越亭》

  • 9.不是南风解留客,世间无此好中秋。——项安世《中秋阻风二首·四无边岸贴天流》

  • 10.中秋光景好,中州烟水奇。——邵雍《秋怀三十六首·中秋光景好》

  • 11.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 12.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王守仁《月夜二首·其二》

  • 13.中秋自昔赏金波,爽气初凝暑顿过。——刘攽《中秋望月》

  • 14.久病头如石,中秋月似盆。——苏泂《中秋扶病对月》

  • 15.千里澄江空更阔,中秋素月古犹今。——曾几《题徐子礼自觉斋时子礼为江阴抱麾之行》

  • 16.中秋自古月华好,何况浮云扫碧天。——喻良能《次韵伯寿兄中秋玩月》

  • 17.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宋方壶《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 18.此时何事最关情,团圆独对中秋月。——胡宏《中秋对月忆伯仲》

  • 19.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 20.且道今霄明月色,何曾减却半分圆?——杨万里《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中秋无月莫尤天》

  • 21.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 22.连年客里作中秋,今岁还家又无及。——章甫《中秋次韵》

  • 23.中秋把酒对嫦娥,处处团圆天下悦。——卫宗武《和吟友月夜遇风雨不见薄蚀韵》

  • 24.欲知真歇与真休,一轮皎洁中秋月。——张继先《休歇歌》

  • 25.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朱敦儒《朝中措·胸中尘土久无奇》

  • 26.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 27.入楼早月中秋色,绕郭寒潮半夜声。——方干《寄杭州于郎中》

  • 28.何人不赏中秋闰,几度能逢八月双。——王穉登《十三夜莲蓉湖与周锡臣张鸣教对月有怀安茂卿》

  • 29.中秋天气随宜好,来访南园会隐家。——邵雍《访南园张氏昆仲因而留宿》

  • 30.百年看月几回盈,那得中秋度度明。——袁宏道《中秋对月同散木作》

  • 31.人间共赏中秋月,酒社诗家意味长。——黄庶《中秋夜月》

  • 32.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吴潜《水调歌头·今岁月和桂》

  • 33.遇着中秋时节近,剪绒花勣斗鹌鹑。——朱有炖《元宫词·金风苑树日光晨》

  • 34.中秋素月偏离毕,九日黄花未散金。——曾几《重阳》

  • 35.霜月铺角滟瓦沟,忆曾尽醉作中秋。——程公许《又省闱锁宿十月三日夜月独酌·霜月铺角滟瓦沟》

  • 36.雪屋银山满上头,年年伟观近中秋。——李处权《观潮二首·雪屋银山满上头》

  • 37.中秋璧月圆,宜赴广寒约。——卫宗武《次韵酬李黄山》

  • 38.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39.寻常明月不易见,如此中秋能几来。——史嵩之《中秋对月》

  • 40.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 41.月到中秋故故无,今霄月好莫渠孤。——杨万里《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月到中秋故故无》

  • 42.黄鹤楼前作重九,水精宫里过中秋。——杨万里《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君诗日日说归休》

  • 43.月近中秋白,风从半夜清。——高士谈《不眠》

  • 44.三湘刁斗倍凄清,举目中秋月正明。——郁达夫《中秋口号》

  • 45.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 46.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朱彝尊《红娘子·袖薄吹香过》

  • 47.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吴融《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 48.千家门闭中秋月,只有愁人独自看。——杨慎《中秋》

  • 49.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阴。——邵雍《中秋月》

  • 50.明月近中秋,云扫天宇净。——陆文圭《和陆振之见赠韵》

6. 爱情悲伤的古诗词

1、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2、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3、断魂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郑文焯《玉楼春》
4、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5、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杨慎《鹧鸪天》
6、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8、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陈子龙《点绛唇》
9、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宋之问《七夕》
1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11、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陈子龙《诉衷情》

7. 求对联以及对联出自于哪里的故事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
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
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
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
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
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天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
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
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
传诵一时。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
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
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
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
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
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
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
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
瞪口呆。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十一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十二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
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
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十三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
老,为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十四
清朝侍学士荣光,因争设津浦铁路车站,受到舆论的谴责。津门某报撰联云:
芝光争设车站,求荣反辱面无光。该报悬赏征对,应者纷然,佳作有:胜保妄
谈兵,未胜先骄身莫保。又一联:载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联语所述均
为实事,且与上联工力 悉敌,一时传为笑谈。

十五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
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
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被尊为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
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十六
苏昆名丑杨三在演白蛇传时,讽刺了李鸿章的卖国行为,后被李迫害致死。
观众十分气愤。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李二先生。

十七
俞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惊部:项字何谓?其女道:项羽若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

十八
李某为官,巧立名目, 搜刮钱财,百姓无不恨之入骨。其死后有人戏作
一联曰:早死一时天有眼,再留三日地无皮。

十九
王某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行节俭画,过淡
泊年。邻居在上下联各添一字:早行节俭事,不过淡泊年。观者为之捧腹。

二十
某生家贫,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中举后,亲友纷纷前来巴结,趋之若
鹜。书生感慨万千,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
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
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二十一
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垅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
过。农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秀才满口应承。农夫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张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田让路。三年后,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水,傍晚河工约会笑而返,才恍然大悟,
续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二十二
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一个进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门前
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联曰: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了,媳
夫人,妻媳皆夫人。材人王某读罢,在对联上寥添数笔,其联顿成:父进土,
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财主见了又羞怒,只得
把对联撕去。

二十三
汤某与友上街游玩,见酒店吊着一盏方灯,四面都写着酒字,出对曰:一
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时夜已深,报更者出,友曰,我对矣:三更鼓,两
面锣,汤汤汤汤。

二十四
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宴请先生。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又一年
七夕,三餐依然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学
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李又失约。
先生再传学生作对: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李某见了,又代其子对曰:
黄花如有约,重旭以后待何迟。到了重阳,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
作对: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李某在旁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后汉记提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李某顿时语塞,郝然而退。

二十五
有一贪官,为表其清白,于衙门书联:爱民如子,执法如山。夜里,有人
在其联下续上二行: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
山乎。众人看了,无不发笑。

二十六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
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
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
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二十七
蒋介石竞选总统时,续范亭戏作一联: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
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此联把蒋介石的丑态勾画得维妙维肖,人们
无不拍手称快。

二十八
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
贝时璋、吕淑湘等人。途是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
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8. 趣联巧对的故事

又短抄起来有方便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 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 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 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 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 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天水底天。苏小 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 日月争光。 刘伯 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 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 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 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 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 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 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 完,二人相视大笑。



徐晞上任, 守令率诸生相迎。 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 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 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明人解缙, 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 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 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 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 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 瞪口呆。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 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十一

戴大宾五岁时, 应童子试。 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 道:“阁老”。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十二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 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 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 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 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十三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 老,为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十四

清朝侍学士荣光,因争设津浦铁路车站,受到舆论的谴责。津门某报撰联云:芝 光争设车站,求荣反辱面无光。该报悬赏征对,应者纷然,佳作有:胜保妄 谈兵,未胜先骄身莫保。又一联:载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联语所述均 为实事,且与上联工力悉敌,一时传为笑谈。

十五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 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 普天同 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被尊为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 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十六

苏昆名丑杨三在演白蛇传时,讽刺了李鸿章的卖国行为,后被李迫害致死。观 众十分气愤。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李二先生。

十七

俞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峰 从何处飞来。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惊部:“项字何 谓?”其女道:“项羽若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

十八

李某为官,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百姓无不恨之入骨。其死后有人戏作 一联曰:早死一时天有眼,再留三日地无皮。

十九

王某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行节俭画,过淡 泊年。邻居在上下联各添一字:早行节俭事,不过淡泊年。观者为之捧腹。

二十

某生家贫,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中举后,亲友纷纷前来巴结,趋之若 鹜。书生感慨万千,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 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 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 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二十一

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垅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 过。农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秀才满口应承。农夫 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张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 田让路。三年后, 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水, 傍晚河工约会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续 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二十二

有一财主, 父子花钱各捐了一个进士, 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门前 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联曰: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了,媳 夫人,妻媳皆夫人。材人王某读罢,在对联上寥添数笔,其联顿成:父进土,子 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财主见了又羞怒,只得 把对联撕去。

二十三

汤某与友上街游玩, 见酒店吊着一盏方灯, 四面都写着酒字,出对曰:一 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时夜已深,报更者出,友曰,我对矣:三更鼓,两 面锣,汤汤汤汤。

二十四

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宴请先生。 一连数载, 李某均不践约。又一年 七夕,三餐依然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学 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李又失约。先 生再传学生作对: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李某见了,又代其子对曰:黄 花如有约,重旭以后待何迟。到了重阳,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 作对: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李某在旁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 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后汉记提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李 某顿时语塞,郝然而退。

二十五

有一贪官,为表其清白,于衙门书联:爱民如子,执法如山。夜里,有人 在其联下续上二行: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 山乎。众人看了,无不发笑。

二十六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 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 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 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二十七

蒋介石竞选总统时,续范亭戏作一联: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 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此联把蒋介石的丑态勾画得维妙维肖,人们 无不拍手称快。

9. 蝶恋花·小雨初晴逥晚照的注释译文

⑴蝶恋花:原为唐教坊曲名“鹊踏枝”,后用为词牌名,改名为“蝶恋花”,取义于南朝梁元帝 “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双调六十字,仄韵。
⑵逥(huí):同“回”。晚照:夕阳的余晖;夕阳。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⑶金翠:金黄、翠绿之色。晋陆机《百年歌》之五:“罗衣綷粲金翠华,言笑雅舞相经过。”
⑷倒影:物体倒映于水中。《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或倒景于重溟,或匿峰于千岭。”李善注:“山临水而影倒,故曰倒景也。”芙蓉:荷花的别名。《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洪兴祖补注:“《本草》云:其叶名荷,其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
⑸垂垂:低垂貌。唐薛能《盩厔官舍新竹》诗:“心觉清凉体似吹,满风轻撼叶垂垂。”袅袅(niǎo):纤长柔美的样子。明杨慎《升庵诗话·余延寿折杨柳》:“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袅袅垂来久。”
⑹青钿(tián):此指铜钱。
⑺流落:漂泊外地,穷困失意。唐钱起《秋夜作》诗:“流落四海间,辛勤百年半。”
⑻到了:到底;毕竟。唐吴融《武关》诗:“贪生莫作千年计,到了都成一梦间。”
⑼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楚辞·大招》:“嫭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稚朱颜只。”王夫之通释:“稚朱颜者,肌肉滑润,如婴稚也。” 小雨初停云消散,夕阳余晖照庭院。金碧楼台,芙蓉池中倒影现。微风习习,杨柳亦依依。无数嫩荷尖尖角,好似铜钱真娇小。
如此园林,风景无限美。流浪归来,毕竟无心去欣赏。独自坐到天黄昏,悄悄庭院无一人。惆怅凄苦心烦闷,朱颜已改人垂老。

10. 古代有趣的对联故事

一、杨继盛巧对趣话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麽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老学生。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小进士。

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聪颖如此,将来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学生们作阵交战的游戏玩耍。正玩在兴头上,不料先生突然回来,大家慌忙四处藏匿。先生大怒,挨个地罚跪,并出对,藏形匿影。叫学生对,先对出者免罚,对不出的继续罚跪。只见杨继盛微微一笑,答对:显姓扬名。

先生脸上的怒气,顿时一扫而光,惊呼:“此乃绝对也!”伸手将杨继盛拉起来。从此,杨继盛擅对出了名。在私塾从师十年间,杨继盛还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体元来做客。刚好家里没有酒,到酒店去买,凑巧酒也卖完了。辛体元出了上联戏道:无酒是穷主。

只听见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回答:有儿为名臣。辛体元眼光一扫,原来应对竟是小继盛,不禁啧啧称赞。杨继盛长大后,果然成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员外郎。

二、卖柴童妙对进家塾

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

施盘九岁那年,他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著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恰好此时,私塾的主人张都宪坐轿回家,发现了小施盘,张都宪问他,站在这里干什么,小施盘嗫嚅地,说出了自己想进私塾读书的愿望。

张合宪一听,哈哈大笑说:“穷小子也想进我家私塾念书,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经小施盘再三恳求,张都宪这才说:“这样吧,我出一上联,只要你能对上,我可以破例让私塾老师收你。”张合宪出的上联是: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这上联连用四个“弓”字,两个“月”、“弦”字。张都宪认为这下子,一定难倒这个卖柴童。没想到,小施盘听了上联,笑嘻嘻地说“学费我出不起,对对子,可难不倒我。”他略加思忖,便对出下联: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施盘对出的下联,连用四个“锦”字,两个“霞”、“川”字,完全符合张都宪上联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对“新”、“残”,用“东”、“西”对“上”、“下”,十分工整,张都宪只好让他进私塾念书了。

三、切瓜分客

明代年轻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蜚声乡里。

有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爷爷见了,笑着说:三跳,跳下地。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哧”一声,飞上天去了,他马上对了一句:一飞,飞上天。

爷爷听了很高兴,连连赞好。

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联对,忽然乌云密布,接著,括起大风,一会儿,就下起大雨,雨点“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上联的意思是说,这会儿,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

这样,联意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这样,下联就不大好对。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两个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一时沉默。

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亲切瓜,客人们吃瓜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左右横看,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上下竖着,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

四、小于谦答对显文才

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水乐进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幼年时就勤奋好学,志向高远。读书过目即诵,对句出口皆成。有一次,于谦的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髻上学,一天,被一个叫兰古春的僧人看到了。兰古春针对他的模样,就戏弄他说: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立即应对:狗嘴何曾出象牙。兰古春自讨没趣,匆匆而去。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今后不能再替我梳双髻了。过了数日,兰古春恰巧又路过学堂,看到于谦的头发梳成三岔,于是再次戏道:三角如架鼓。于谦随声就应:一秃似擂槌。

兰古春赞其才思敏捷,对于谦的老师说:“这孩子长大后,必定是国家的楝梁。”有一年清明节,于谦随家中大人去祖坟扫墓,路过凤凰台时,他的叔父,出了个上联让他对,联文是:今朝同上凤凰台。

于谦马上应对:他年独占麒麟阁。好掺和啊,知道挑这些字我都没打大人们听了,对这一抱负甚大的对句惊喜不已,他的叔父说:“此小儿,乃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啊!”

扫墓返回的路上,经过一座牌坊,上面写著三个字:癸辛街。于谦的叔父说:这三个字的地名,前面两个字属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要对个地名对,恐怕不容易。”不料,小于谦用(三国演义)中,所写到的陕西地名,对道:子午台。

他的叔父和族人们,听了更加惊讶欣喜,因为这一地名,前两字正好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中的两个字,与(癸辛街)恰成一佳对。

过了两年,于谦成了县学生员。当时,有一巡按,到他家乡的一座寺院游玩。随从官员中,有一人指着殿中佛像道: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一时无人对出。于谦刚好也在场,他随口应道: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众人无不拍手称妙。

五、焉知鱼不化为龙

明代学者邱浚,字仲深,琼山人。幼年在学堂念书,一天,大雨滂沱,有的座位漏雨,大家争坐不漏雨的座位,当时和邱浚争座位的,是一个当地显贵的儿子,两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老师看见了说:“你俩不要争,我有一句五字联,能对上的坐好位。”接着念道:细雨肩头滴。

显贵的儿子一听,目瞪口呆,对不上来,邱浚却胸有成竹地,对道:青云足下生。老师听了,只好把不漏雨的座位,让给邱浚。显贵的儿子不服气,放学回家,将争座位的事,向父亲哭诉。显贵听了大怒,即差人把邱浚叫到家里来,一见面,就气急败坏地喝道:谁谓犬能欺得虎!

邱浚鄙视一笑,从容答道:焉知鱼不化为龙?显贵一听,吓了一跳,知小邱浚非等闲之辈,长大后定有出息,无话可说,只好放他回去。

邱浚长大后,果真大有出息。他于景泰年间中进士,授编修,成化年间为国子祭酒。孝宗即位,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他天性好学,反对“文尚险怪”,熟悉国家典故。

他认为夏德秀编写的《大学衍义》中,治国平天下的条目不够完备,于是博采群书,加以补充,称为《大学衍义补》。晚年右目失明,乃坚持阅读,披览不辍。

热点内容
盘锦海棠谷别墅 发布:2025-08-21 17:17:02 浏览:55
小鹿叮叮与一朵 发布:2025-08-21 17:12:43 浏览:399
宜宾盆景土 发布:2025-08-21 17:06:13 浏览:562
樱花萨克斯曲 发布:2025-08-21 17:00:56 浏览:562
一朵云我的阿惹妞 发布:2025-08-21 16:50:16 浏览:288
关於情人节的文章 发布:2025-08-21 16:32:07 浏览:232
清慈禧花卉图 发布:2025-08-21 16:27:08 浏览:9
盆栽拍摄技巧 发布:2025-08-21 16:19:32 浏览:340
花浪一朵朵播出 发布:2025-08-21 16:09:03 浏览:794
郑州有花艺学校 发布:2025-08-21 15:51:49 浏览: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