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钟国情人节是哪天

钟国情人节是哪天

发布时间: 2022-06-13 15:57:52

Ⅰ 中国的情人节有哪两天是的

正确答案是元宵节与上巳节。
一个是春节后的灯节,一个是春游的节日。
正月十五的灯节春寒料峭,还不能说是恋爱的好时机,但古时候,大家闺秀走出家门的机会基本上被限制了,屈指可数的偶遇就可能产生爱情。
观灯就是全家出动上街的场合,有心人遇到可意的对象,进而演化出故事,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很多。
再就是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这个上巳节,可能是真正的情人节。
古代没有后来逐步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的充满仪式感的婚姻成就程序之前,就是依靠这个节日繁衍后代的。
就像动物世界里面讲的,大草原上又是郁郁葱葱,到了动物 的季节。
古人在这个节日,实际上是一个时间段,类似今天的小长假,可以为了繁衍的需要,自行与意中人结合,所谓约束人们的一系列规范,都让位于人类繁衍这个最重大主题。
今天看来,这是怎样一个场景呢?!
我们人类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留下节日与历史。边远地区的泸沽湖走婚就是这种古老节日的现代遗存,从走婚的形式可以依稀想象古人在这个节日里的豪放与快意,远胜今人几条街吧!
现在也只能在怀古的书籍里面了解这些老节日,早已经不再流行,甚至陌生了。倒是公历的2月14日情人节继承了他的本土精神,节日的纪念时间变了,虽是舶来洋节,但人类的繁衍精神是共通的。

Ⅱ 情人节是哪一天

外国的情人节是2月14号,咱们中国的情人节是农历的七月七日。不知道你想问哪个情人节?

Ⅲ 中国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

对于中国情人节,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元宵节(正月十五);另一个是七夕节(本称乞巧节,七月初七)。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七夕节更倾向于是一个女子过的节日,其内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乞巧是女孩子向上天乞求智慧灵巧,因此不能单纯地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就把七夕附会成“情人节”。严格意义来说,元宵节的“情人节”功能胜于七夕节。中国的情人节应该是正月十五,不仅仅是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的日子,也是古时情人幽会的日子——中国的情人节。

Ⅳ 情人节有哪几天呢

--------------------------------------------------------------------------------

情人节:2月14
七夕节:7月初7
中国的情人节:正月15
还有,最重要的,别忘记了,你们的"恋爱纪念日"

Ⅳ 中国的情人节究竟是在哪一天

中国的情人节是7夕,也就是7月初7。 再给你说点别的吧,懂多点。 告诉你吧,一年12个月里每月的14号就是一个情人节,也就是有12个不同的情人节。 每个情人节都有不同的意义和故事!额,给你简单说一下吧。 记情人节1月14日 西方传统情人节2月14日 白色情人节3月14日(台湾、韩国、日本比较就行的情人节) 黑色情人节4月14日(呵呵,其实黑色情人节是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单身贵族过的节日,在这一天单身的人穿黑色的衣服喝黑咖啡,一切都是黑色的,寓意“让爱情见鬼去吧!) 有事,待会补充

Ⅵ 真正的中国情人节是哪一天

农历七月七日通常被人称作中国情人节。


中国情人节的由来:


1、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


2、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简单来说,古人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古代分星与分野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在古代星宿体系中。



5、“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6)钟国情人节是哪天扩展阅读:


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习俗:


1、香桥会: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


2、接露水: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拜七姐: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在新中国成立前,“七夕”是靓女们的盛大节日。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广东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

Ⅶ 情人节是哪天

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起源于基督教,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则将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视作情人节。日期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2021年的七夕节在阳历的8月14日。

同时每年的3月14日被定为白色情人节,是西方情人节的一种。

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也被称为网络情人节,1月14日被称作日记情人节,12月14日称为拥抱情人节(也称校园情人节),5月14日被称为玫瑰情人节,6月14日被称为亲亲情人节,7月14日被称为银色情人节(带意中人回家介绍给父母长辈的日子),4月14日被称为黑色情人节(又名单身节,是一个诞生认识的非正式节日。),8月14日被称为绿色情人节(提倡绿色环保和乐活精神的情人节,西方节日的一种。)

Ⅷ 中国情人节是哪天有什么来历

七做一回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而“乞巧”之举则成为最为普遍的节俗活动。《荆楚岁时记》一书中描述此俗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等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更为有趣的是,由于魏晋文化的繁荣,此时的登楼晒衣改为了登楼晒书。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的时期,虽然其习俗基本上和魏晋相同,但其规模和盛况远远超过了前朝。比如七夕期间以锦彩结成楼殿,“嫔妃穿针,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的场景,在《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可以窥见一斑。特别是吟咏七夕的诗篇更比比皆是,仅全唐诗中就有仅千首。比如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执针线。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间不相见。”祖咏同题诗亦云:“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明清时期,七夕做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清代,七夕的主要活动则是家家陈瓜果等食品和焚香于庭,用以祭祀牵牛郎、织女二星乞巧。

时至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

热点内容
一朵小山花 发布:2025-08-22 06:16:20 浏览:865
黄杨盆景料 发布:2025-08-22 05:58:01 浏览:869
花卉棚盆景 发布:2025-08-22 05:23:46 浏览:957
兰花蟹药用 发布:2025-08-22 05:14:25 浏览:175
铁兰花的剑 发布:2025-08-22 05:10:16 浏览:595
梅花笺 发布:2025-08-22 05:03:49 浏览:196
深圳盆景葡萄 发布:2025-08-22 05:02:19 浏览:232
你听过荷花吗 发布:2025-08-22 04:26:38 浏览:166
丁香茶的味道 发布:2025-08-22 04:26:04 浏览:18
兰花豆贴纸 发布:2025-08-22 04:21:30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