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情人节视频
❶ 苗族春社的由来
春社节,是苗族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春分的翌日,生活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北部红水、拱洞、白云一带的苗族同胞,都要欢度春社节。
春社节是一个流动性节日,前后四天时间。第一天,人们聚集到红水河岸,以斗鸟、斗马、赛马等传统体育竞技活动为主,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参加各种竞技活动,晚上转移到振民村居住;第二天,人们汇集在振民沟,以男女青年唱情歌、赶坡会为主,晚上住高武村;第三天,人们集中到八迷河口,举行隆重的撒糖活动,晚上住培基村;第四天,钟情男女相互送别,相约八月秋社再会,晚上各自返回家乡,从此挂起苗笛,收回心思,一心生产。
春社节,苗语称为“兴暇”,兴是清闲、游玩、约会的意思,暇是社稷、祭祀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苗族同胞利用春社祭祀社稷、纪念先人之机,欢聚一堂,分享快乐,传播友谊,播种爱情。因此,春社节是苗族青年的“情人节”。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因为编写《苗族芦笙》一书,我来到红水乡开展社会调查,有幸参加了春社节,目睹了活动全过程,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❷ 东方情人节的节日习俗
东方情人节指的是贵州省台江县苗族姊妹节,又称为“姊妹饭节”,它的节日习俗如下:
台江苗族姊妹节是贵州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苗族青年男女穿着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山、杨家、偏寨,欢度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苗语叫“浓嘎良”。节日以青年妇女为中心,以展示歌舞、服饰,游方,吃姊妹饭和青年男女交换信物为主要活动内容,节日内容丰富独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
据《苗族古歌》记载,苗族聚居的地区过去都过姊妹节,如今大部分地区已消失,唯有台江县还完整地保留着这一习俗。而台江的姊妹节习俗,要数施洞姊妹节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
施洞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十三至十六过姊妹节,约定俗成不变。到农历三月十三,各村寨的姊妹们都上山去采撷南烛木叶、姊妹花等花草树叶,制作黑、红、黄、蓝、白五色糯米饭。十四日前晌,姑娘们都下田里去捕鱼捞虾;后晌,姑娘们每人拿来一大碗彩色糯米饭、两个鸭蛋和一些钱用来买鸭。因为鸭能过河,象征能过到彼岸与情人成双。这一切准备齐全了,年龄相近的姑娘们都分别各自集中到一户人家里(最好是没有男孩子或男孩子很小的人家,这才好接待外地来的男朋友),然后夜里就在那儿与外地来的男人们共吃姊妹饭。饭后,大家相约到村中的广场上或巷子中去唱歌谈情,通宵达旦。
三月十五至十七是节日的正式活动时间,也是热闹的高潮。白天,姑娘们都身穿漂亮的衣裙,佩戴着华丽的银饰,到郎西(地名,汉译杨家坪)去观看斗牛、斗雀;同与自己一道吃姊妹饭的男子们跳芦笙和跳木鼓舞;夜里,又像十四夜那样,男女相聚在村中广场或巷子中唱歌谈情。
这时,姑娘们(分作不同年龄的许多批)用竹篮盛着各人的彩色糯米饭团和鱼、肉、鸭蛋等礼物,赠送给两天来陪伴她们的男子们。到来年姊妹节时候,这些青年男子们,集体筹钱买了礼物(绣花丝线、绸缎等等)盛在姑娘们去年赠送礼物的竹篮里,带回赠送给姑娘们(叫还竹篮)。如此经过多次的你来我往,使相互间的了解加深,进而产生并倾诉爱慕之情。
节日期间晚上,男男女女相聚于游方场上对唱情歌,谈情说爱。男方向女方讨姊妹饭,姑娘们在姊妹饭里藏入信物以表达对男方的不同感情。节日结束后,小伙子要回家了,姊妹们用竹篮盛装五色糯米饭,饭里藏匿松针、椿芽、辣椒等爱情标识,把自己的心思乃至爱情送给男子,一切尽在不言中。
❸ 海南的三月三节为什么会被称为苗族的情人节
三月初三也被称为苗族的“情人节”、“对歌节”。苗家姑娘来到歌场边,往往都由她们的阿婆给穿戴银饰花环后才上场。因为一年一度的对歌节,不但是喜庆春耕播种,也是苗家青年男女寻觅心上人的大好时机,所以,对歌不光是吹木叶,跳团圆舞,它也包含着美妙欢乐与人生哲理。
在三月初三日这天,苗族姑娘都换上节日盛装,年轻的小伙子则口衔木叶成群结队地来到对歌场,庆祝春耕播种的同时,大家还在人群中寻找心上人。
白天,天空明净无云,太阳柔和而温暖,鸟儿的欢叫声与小溪淙淙流淌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支美妙的春的乐章,使人犹如走进梦幻一般。
当山地边飞来一阵阵动情的歌声时,从大路上、田埂上、山腰上来了一群群穿着盛装的男男女女,年轻的后生嘴衔木叶边走边吹,漂亮的姑娘打着花伞边走边唱……
夜晚,在那皎洁的月光下,苗家男女你一群我一伙,自由自在的对唱情歌。
在情歌绵绵的对唱场,几个苗家后生在邀一个美丽丰满的姑娘对歌,而那姑娘只是微微地一笑,却闭口不唱。
她在暗自从周围物色对手,姑娘瞄准一个后生对唱后,没被选中的对唱的后生便自动退出,另找对象求歌去了。那些悦耳动情的歌声搅动了人们的心,仿佛喝了一碗醇香有包谷烧,心都醉了……
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
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
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指定情”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
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
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至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娘的“隆闺”外唱开门歌。
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
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
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
“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指、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❹ 3月3日在苗族是个什么日子
三月三是苗族的情人节,这一天苗族姑娘穿着盛装,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展回示她们的美丽。小答伙子们也等着这一天,他们有机会认识很多姑娘,和她们对歌,如果相互喜欢的话,马上就可以拉回家去。
所以歌会散了之后就可以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拉拉扯扯的。 这一天不但是苗族的歌会,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也有这样的节日。 “记得那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这是很老的一首歌,大概是说哥哥姐姐们在这一天谈恋爱去了,而小孩子也没闲着,这一天也是他们的节日,他们的活动是放风筝。
其实三月三是汉文化圈内的节日,只是汉族人经历动荡又喜欢赶时髦,这一传统逐渐丢失了,反而在少数民族中得以保存。 《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在一天,是男女们相会的时候,在这一天,没有经过“六礼”而婚娶的,也是允许的。据考证这一天就是三月初三。这一风俗在什么时候中断的我不知道,大概学者是可以考证出来的。但三月初三外出踏青相会恋爱的习俗是保留下来的,到了唐代还有,杜甫有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❺ 这个是苗族情人节男女示爱的节日用广东话怎么写
哩个系苗族情人节,男女示爱既节日
❻ 农历三月初三是苗族的情人节,为何这样说呢
每个民族都自己的风俗习惯 苗族人认为三月三是春暖花来的日子寓意好就定了那天情人节
❼ 姑娘节的苗族情人节
“四八”抄姑娘节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的情人节。唱山歌,吹木叶,听苗笛,都是多情的苗族儿女表达火热爱情的方式。让我们先到巫水古桥上听听阿哥阿妹的山歌吧。
幽幽密林,云蒸雾绕,正是幽会的绝好地方。苗族木叶调的多情缠绵,赛过了鸟儿的鸣声。
苗族阿哥还有追妹的绝招,一张嘴同时吹两只笛子。
其实,对女性的尊重一直潜藏在苗族人的内心深处。当地人带我们去黄桑苗族乡的一个叫“崇拜”的村子。 沿着溪流而上,在陡狭的沟谷下,找到了一块女阴石。这是苗族女性崇拜的图腾。
绥宁县副县长、文化学学者张千山说:“苗族人到这里来求子祈福。”
传说流传至今,演变成了苗族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除了吃黑米饭外,苗族群众还用喝烧米酒、唱大歌等活动来庆祝。这天还成了苗族青年男女的“情人节”。白天他们会在林间僻静之处的茶棚内互对情歌,互诉衷情。这种合唱形式的山歌叫“歌 ”。苗寨群众从小人人会唱。婚嫁、待客时唱,吃饭、喝酒时唱,甚至连饮茶、担水时也唱,它已经融入于我县苗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锹“歌”演唱起来韵律优美、抑扬顿挫,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目前正在申报省十大文化遗产。
❽ 苗族姊妹节是“情人节”吗
都说是姊妹节了怎么又问是否情人节?
苗族女都是同志?
❾ 苗族的6.6是什么节
六月六苗族人民自己的情人节
那是遥远的何年代,已无人去问津,良上住着一户陈姓人家,夫妻俩膝下有一独女陈莲花,生得眉清目秀,真可称貌美如花,二位老人虽穷,对女儿莲花那可是爱旭掌上明珠。当地财主马富风这陈莲花越长越漂亮,起了歹心,林强霸她为媳。也是行船遇顶头风,陈老爹租了这财主20亩田来种连遇天干火旱而致欠收,连租谷都交不齐,别说糊口了。马富趁机‘发善心’——交不起租子别着急,可以用莲花干活来抵。陈家无可奈何,陈莲花只得进马家干活抵债。陈莲花在马家干活不久,见马家长水生不仅干活勤快,而且为人心地善良,时时关心自己,便爱上了他。真是“自古红颜多薄命”,这陈莲花的舅舅贾仁义见外甥女越长越俏,也在暗暗打着鬼主意——要陈家把莲花放给他家做儿媳妇,俗话说‘表哥表妹,天生一对嘛’。
一边是狠心的财主,一边则良亲舅大的亲戚,还有一边是在马家干活爱上的水生,这莲花被逼上了梁山,为逃避马贾二家的纠缠,只得和水生商量,决定逢六月六赶场悄悄逃走,到异地他乡去过自己的生活。逃走的消息不慎走漏,马贾二家都来抢亲。当水生和陈莲花刚刚会合,走到良上桥上的时候,马贾二家请不的打手从两头赶来,看着二人插翅难飞,焦急万分站在桥上的样子,两边的打手都大笑起来:‘飞吧,看你们飞上天上去吧,还不跟我们回去婆家享清福。’眼见莲花就要被抢走,一阵狂风大作,把莲花手中的雨伞吹开了,水生急忙上前帮忙收伞。谁知接着一声巨雷天昏地暗,狂风把正在收伞的水生和莲花连伞带人一齐吹上了天空。
云端里传来一阵山歌声,歌声中咒骂马家心狠手毒想霸民女实在可恨;嘲笑贾家不是好人,暗害亲戚竹篮打水一场空;向赶场众人道明他们为了坚贞的爱意去逃生,向往自由自在的决心;同时还问候双亲莫挂念,儿女来年鹅鸭糯米敬双亲。”从此,一到六月六,青年男女就会聚集在二人驾伞飞升的桥边、河沙坝对山歌,以示纪念二人,沿袭到今,六月六也就成了良上苗族人民自己的“情人节”。
❿ 中国有几个情人节
1、“来七夕”节
在我国自,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又称为中国情人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节的来历
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2、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此称谓古来已久。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
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
,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