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之星

七夕之星

发布时间: 2022-06-07 13:19:41

七夕节的来历

牛郎和织女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之一,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
七夕之夜牛郎织女会天河的故事情节是从天象演义而来的,是上古观天象的反映。织女是七月之星,在男耕女织的古代,此时正是妇女夜以继日纺织的时候。那么牵牛之得名又跟时令有何关系呢?《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八月仲秋之月,饲养的牛、羊等牧畜体格渐丰,可以作为祭祀之物。此时的黄昏时分,明亮的织女星已经离开头顶向西滑落,而银河东岸与其相对的另一颗星则随其后升上天顶,被视为牺牲之月的标志,并被顺理成章地命名为“牵牛”。正是基于对星宿的神化与人格化,结合农耕生活才产生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因此,沂源人民在七夕节这天仰望星空向牛郎织女拜祭的时候,都不忘从织女那里祈求纺织的手艺,希望能有像织女一样灵巧的双手、善良聪慧的心灵,祈祷爱情幸福美满。故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Ⅱ 七夕是怎么来的

七夕之夜牛郎织女会天河的故事情节是从天象演义而来的,是上古观天象的反映。织女是七月专之星,在男耕女属织的古代,此时正是妇女夜以继日纺织的时候。那么牵牛之得名又跟时令有何关系呢?《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八月仲秋之月,饲养的牛、羊等牧畜体格渐丰,可以作为祭祀之物。此时的黄昏时分,明亮的织女星已经离开头顶向西滑落,而银河东岸与其相对的另一颗星则随其后升上天顶,被视为牺牲之月的标志,并被顺理成章地命名为“牵牛”。正是基于对星宿的神化与人格化,结合农耕生活才产生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因此,沂源人民在七夕节这天仰望星空向牛郎织女拜祭的时候,都不忘从织女那里祈求纺织的手艺,希望能有像织女一样灵巧的双手、善良聪慧的心灵,祈祷爱情幸福美满。故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Ⅲ 中国七夕节怎么来的

七夕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3)七夕之星扩展阅读:

七夕节的民间习俗:

1、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

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2、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听悄悄话。

在浙江绍兴一些农村,七夕夜会有许多靓女,偷偷躲在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静之时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待嫁的少女日后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4、净水视影。

江苏一带的乞巧活动是取净水一碗于阳光下曝晒,并露天过夜。即捡细草棒浮于水中,视其影来定验巧拙。也有许多年青女子采用小针看水底针影来应验智愚的。其他地区的汉族也多采用这种方式来应验巧拙智愚。

5、结红头绳。

结红头绳,七夕风俗之一,据说如果家里如有体弱多病的孩子,家长们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长寿。

Ⅳ 牛郎织女是哪个朝代的人

汉代以前或者汉代时期的。汉代汉武帝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流传很广了。
《诗经·小雅》中的《大东篇》云:“维天有汉,蓝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说明牛郎织女传说最初是作为两颗星星的名字出现的。
到了东汉时期,无名氏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从中可以看出,牵牛、织女已是一对相互倾慕的恋人。

Ⅳ 七夕是什么时候..具体寓意呢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节日最早起源于中国汉代,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节日产生了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并远传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因受外来文化影响,洋节逐渐流行中国,媒体炒作,七夕节在当代又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文化歌颂了忠贞不渝的婚爱观,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它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不同于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爱情观。在农耕社会中,家庭不但是一个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而且是社会构成的细胞,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弘扬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倡导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坚贞爱情的婚姻爱情观,在当前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Ⅵ 今天是七夕望着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不禁想起迢迢牵牛星中的哪两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译文: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

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

《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赏析

此诗描写天上的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

开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遥远,又是那样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

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大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

“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可见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Ⅶ 为什么说织女是七月之星

牛郎和织女,在古代文献中,最初是作为两颗星星的名字而出现的。这两颗星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中的《大东》篇,诗中将牛郎称为牵牛。

古人之所以关注天上的星星,是因为星星在夜空中位置的变化可用来标农时、记时令,而牵牛、织女两星则是作为秋天到来的标志受到古人瞩目。

这一点,在《经余必读》这部上古农事历中就说得很明白,它说道:

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

一句“织女正东向”,就蕴含了牛郎和织女会天河这一故事的全部秘密。

织女星为全天第五大亮星,在北方高纬度夜空则是最亮的一颗星星,而且由于织女星纬度较高,一年中大多数的月份都看得见。因此,高悬天顶、璀璨夺目的织女星非常引人注目,古人很早就根据它的方位变化观象授时了。

根据天文学者的推算,《经余必读》时代农历七月的黄昏,织女星升到了一年当中的最高点,即到了夜空最靠近天顶的地方,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这颗皎洁耀眼的明星,便端端正正地高悬在人们的头顶上了。

“织女正东向”的意思是指由织女星的东边两颗较暗的星星形成的开口朝东敞开。那么,东方是什么呢?古时候的人们只要抬头看去,就会一目了然了。黄昏的夜空,在织女的东南方,在灿烂银河的东岸,不是别的,就是那颗让织女朝思暮想的牵牛星。

七月黄昏,夜空中这种银河直贯南北、织女高悬天顶、牛郎织女相映成辉的景观给古人留下深深的印象。《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意象就是这种独特天象的形象写照,而七夕之夜牛郎和织女会天河的故事,自然就是从这种天象演绎而来。也就是说,追本溯源,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原本与人间男女的爱恨情仇无关,而只是上古天文学观象授时知识的反映。织女、牵牛两颗星星的得名,也是源于其观象授时的功能。如上所述,织女是七月之星。

Ⅷ 七夕的典故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Ⅸ 七夕节怎么来的

七月七,七夕节,乞巧节
传说农历七月七日夜晚,天上的牛郎与织女相会,天下妇女于
当晚穿针引线,向织女星乞求技巧,称为乞巧。
枟荆楚岁时记枠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
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
于瓜上,则以为得。”织女星在银河西,与河东牵牛星相对。枟诗
经.小雅.大东枠唱道:“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班固枟西都赋枠云:
“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直到枟文选.洛神赋枠注引曹植
枟九咏枠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牵牛织女之星各处一旁,七月
七日乃得一会。”可见,汉代已经把牵牛与织女并称而且说成是夫
妇。神话中的牛郎与织女是被王母娘娘生生拆散的一对恩爱夫
妻,深受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男女的同情,就连天下鸟鹊在七月七
日夜晚都飞到银河衔接为桥,帮织女渡河与牛郎相会。名曰“鹊
桥”。牛郎织女被人们视为勤劳智慧的化身。所以民间年年纪念
他们,姑娘们向织女乞巧,就是崇拜智慧,崇拜文明,这是文明之礼。

Ⅹ 推荐点短片的言情小说把!!!

《七夕之星情》,《七夕之梦逝》,《七夕之我心恋紫》,《七夕之舞动我心》,《七夕之爱因有你》……话说七夕系列的小说几乎没什么关系,纯短篇。

热点内容
情人节餐厅预订 发布:2025-08-23 02:11:02 浏览:821
七夕软件园 发布:2025-08-23 02:10:52 浏览:287
孕妇梦见盆栽植物 发布:2025-08-23 02:09:29 浏览:325
七夕青蛙在哪里点 发布:2025-08-23 02:09:22 浏览:324
兰花透瓣 发布:2025-08-23 02:08:48 浏览:211
情人节女孩接受花意味着 发布:2025-08-23 02:07:16 浏览:971
女人不同年龄的花语 发布:2025-08-23 01:58:06 浏览:523
红豆樱花糕 发布:2025-08-23 01:47:33 浏览:935
最新荷花粉 发布:2025-08-23 01:46:53 浏览:988
盆栽cao 发布:2025-08-23 01:36:12 浏览: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