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侃七夕节
A. 调侃七夕节的一段话
七夕,你比巴西少一夕。
B. 七夕节是什么意思
七夕,来源于神话故事,相传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版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权是一位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七夕节里,凡间的姑娘媳妇们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七夕节的传统活动就是女孩子们用彩线穿上绣针,比谁的针线活做得好,同时,摆上瓜果贡品,乞求织女能赐予心灵手巧。所以在中国古代,七夕节是名副其实的妇女节。
时至今日,传统的七夕节再次被人重视,已不再是因为这是女性专属的节日,而是被重新赋予新的含义——中国情人节。而正因如此,七夕这个传统节日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而在当今社会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散发出美丽而动人的浪漫气息。
C. 跪求调侃七夕节现代人的打油诗
天上一昼夜,地上是一年;
牛郎与织女,日日都相见。
可怜人世间,为此泪涟涟;
每逢七夕节,花钱互欺骗。
D. 七夕青蛙是什么梗
在七夕节来临之际,有很多人会给自己的单身好朋友在一些平台上点一只七夕青蛙,因为青蛙叫的声音谐音“孤寡”,因此这个七夕青蛙,很多人就会点一只来调侃自己的好友,青蛙的主要任务就是叫,孤寡青蛙是网上租来笑话自己的朋友的。
原话是:“您好,我是您亲友为您预定的七夕蛤蟆,现在我要开始叫了: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
(4)聊侃七夕节扩展阅读:
七夕习俗:
1、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2、玩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河南开封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3、姑娘洗发
姑娘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让女性年轻美丽,而且还可让未婚的少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
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E. 七夕节的幽默
我喜抄欢的女孩提醒我昨天是所谓的中国的情人节,你说这意味着什么?我也没耽搁,立马把心里话对她说了,结果我说完以后她告诉我她给好几个人发的相同的短信。我真的无奈了,怎么会是这样呢?哈哈,算了,因为她还没有给我问题的答案^_^
F. 调侃七夕节的幽默句子有什么
1、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前年七夕我是单身,去年七夕我是单身,今年七夕还是单身。
2、七夕要到了,是时候回天上跟月老谈谈心了。
3、今天是情人节,可和我又有何关系,从来都是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4、收到七夕节礼物鸭,今天也是只开心鸭。
5、七夕,是牛郎和织女约会的日子,你们一对对的没事跟着瞎凑什么热闹?
6、情人节只要你一个电话,我立马到你身边。
7、快七夕了,如果七夕你觉得孤单,就把灯关了放一部恐怖片,过一会你就觉得你不是一个人了。
8、七夕情人节你们缺灯泡吗,坐着吃饭不说话的那种。
G. 七夕节说点什么好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当日子清苦而平淡时,仪式感能让你心怀期望,消除困顿;当日子奢华而浓烈时,仪式感能让你心有所定,化解沉迷。”——李思园。
我们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有时难免枯燥无聊,我们和另一半相处了太久,有时难免平淡无味。所以,生活中要有仪式感,只有这样才能让爱情保鲜,让生活充满色彩。
有太多的人认为,感情里,甜言蜜语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因为甜言蜜语似乎显得很轻浮,只有真实的行为,才能代表一个人的内心。
其实,甜言蜜语作为爱情的调味品,是不能不存在的,只是说的人需要付出自己的真心。
有时候,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需要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02
据传说,七夕节这天,王母娘娘准许牛郎织女通过喜鹊搭建的鹊桥来相会。牛郎织女一年就只有七夕这天能够相会,象征着爱情的坚贞不渝。
我们都知道,七夕情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对情侣们意义非凡。所以,七夕节这天,不要忘了对另一半说这三个字——我爱你。
我们平时很难找到机会表达,没有恰好的时机,也没有刚刚好的机会。
刚在一起的情侣,还没有度过羞涩期,所以往往很少向对方大胆的说出心中的爱,可能还处在彬彬有礼的阶段,对对方总是含蓄而委婉。
在一起很久的情侣,或许已经对炽热的爱情失去了激情,两个人习惯了平淡的感情生活,再也找不回热恋时期的疯狂。
夫妻之间更是缺少浪漫,生活的柴米油盐已经给两人重重的负担,两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奔波劳累。
所以,要想对对方表达心意,就应该把握住节日的机会,自然而然的表达,既是真情流露,又是你们关系的催化剂,会让你们的关系更近一步。
七夕节是个特殊的日子,不管是情侣还是夫妻,都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勇敢的对方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大胆而炽热,热情而勇敢,这样会让还在恋爱期的对方更确定你的心意,在婚姻生活中的对方更坚定你的真心。
其实说出这三个字不难,平时说,可能显得刻意,在七夕节向对方表白,应情应景,能带给对方真正感动。
我们永远都不要因为害羞而错过了机会,不要因为害怕而弄丢了最爱的人。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抓住机会,大声对那个人说出“我爱你”。时光匆匆,人生苦短,在该好好表达的时候就好好表达,在该好好对待的时候就好好对待,永远都不要等到以后再说。
H. 七夕节的由来和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的由来
传说古时候有个善良的年轻人,名叫牛郎。他的父母早逝,常遭兄嫂欺负,连家产都没得分,只留给他一条老牛,但这老牛可不是一般的牛哦,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变的,因为触犯了天条,所以被玉帝贬到凡间为牛,它看善良的牛郎受人欺负,所以决定要帮他。一天,它忽然开口告诉牛郎,东边山下有个湖,每天都有七个仙女到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使那仙女无法返回天宫,就会留下来作他的妻子。听了老牛的话,牛郎果然偷偷藏起一位仙女的衣裳,等到仙女们洗完澡要回天宫时,年纪最小的织女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急得哭了出来,这时牛郎捧著她的衣裳出现,要求织女答应作他的妻子才把衣裳还她,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便答应了,两人婚后生了一双子女,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但老牛却死了,在死前它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剥下它的皮,遇到困难时就会派上用场,这是它最后能留给牛郎的唯一一件东西。而织女嫁给牛郎的消息传回天庭后,玉帝大怒,遂派王母娘娘把织女给抓回来,牛郎为了找回织女,想起了老牛的叮咛,就披上牛皮靠著牛皮的神奇魔力追上他们,此时王母娘娘心一急,拔下头上的簪子往空中一划!马上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牛郎和一双儿女在河边大哭,其深刻的感情也令玉帝动容,所以特赦他们全家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于是每年到了七夕,就有无数的喜鹊飞上天去,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一家渡河相会,说七夕当天晚上一定会下雨,这就是牛郎织女重逢后喜极而泣的泪水。
七夕节习俗
节日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各地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
胶东地区: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福建:
在福建,妇女、女孩子们摆设香炉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还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和织女用的脂粉。祭拜双星后,即把献给织女的脂粉分成两半,一半投向屋顶给织女,一半自己梳妆美容。相传与织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丽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摆设,寓有求生育之意。妇女们并吃茶食瓜果,玩乞巧游戏。
陕西:
在陕西,七夕夜女孩子们则要用稻草扎成个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织女),并让她穿上女孩子的绿袄红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们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种好的豆芽、葱芽(即“种生”,妇女们称巧芽芽),剪下一截,投入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
I. 简介七夕节的特点是什么,分析七夕节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
1、开展各种乞巧活动。
2、举办花灯节,情侣结伴逛花灯。
3、进行焚香祭拜。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
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