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周记七夕节

周记七夕节

发布时间: 2022-02-07 00:44:08

七夕节简介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
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Ⅱ 七夕节的日记怎么写

今天来是七夕节,中国的自情人节
惦念着提早回家,因为小露一早又问我:妈妈,你晚上几点下班回家啊?每次听到我总是有些不忍。
昨天早晨跑步、中午游泳,晚上走了几站地,都快把我累坏了。今天中午倒是没游,想休息休息,就去上班了,困得要死。汗,勉强呆了一个小时,就回来了。。下班后磨蹭了会儿,依旧是走到五道口坐城铁,下车走了一段路坐371,还算顺利。晚上帮小露搓澡,还挺听话的,约好明天一早起来跑步,我准备在回龙观的大道跑了,不能总在小区里跑,施展不开,或者说得给自己点压力了。

渴望哪天去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步,渴望去天安门跑步。汗,先好好练习一下吧。

Ⅲ 七夕节。

送她花吧,送一朵就行了。女孩子都爱这个。然后再给他买瓶她爱喝的饮料就行了。

Ⅳ 七夕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在七夕节订婚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你到时间送乐维斯钻戒给女友求婚多好呀!你不知道乐维斯还有“以我之名,冠你指间,一生相伴,一世相随”的寓意吧。很浪漫的一个钻戒品牌,每一枚乐维斯都需要男士的实名制定制,额~~~希望你跟女友白头偕老呀,呵呵。。。。。

Ⅳ 七夕节的故事

相传在以前,牛郎是个放牛郎,后来爱上织女,王母抓了织女,便有了七夕。

Ⅵ 周记《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500字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元宵,猜了灯谜,还到公园里观了灯。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
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清明、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Ⅶ 关于七夕节

2006年天时大不一般———1日7时过后,手表和挂钟需拨慢1秒,今日因此成为年来最长的一天;恰逢农历闰七月,今年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七月七”,将出现38年一遇的7月31日、8月30日“双七夕”,意味着国人可享受两个“七夕情人节”。2005年12月31日,记者从广东省天文学会获悉,今年我国公历多一秒、农历多一月,分别被称为“闰秒”和“闰月”。
2005年,地球自转变慢导致全球需增加1秒,由于我国使用的“北京时间”处于东八区,比零时区早8小时,因此我国的“闰秒”加插在今日7时的最后1秒钟上,才能维持精确的时间。
如果差了这1秒钟,一些高精度的系统就无法和世界其他实施闰秒的国家相衔接,航天、电子通信、电力、金融及交通等行业可能出现“卡壳”;汇率变动的时间单位介于秒和毫秒之间,进行证券交易时1秒钟的误差,也可能影响到交易的结果。
协调世界时首次增加闰秒发生于1971年,截至1998年已调整22个闰秒。此后,世界时与原子时竟破例长达7年相差不及0.9秒,全球也就无需增加闰秒。
农历一年约355日,比地球年少11日左右,每3年累积下来就相差约一个月,此时需增置一个闰月。具体闰哪个月要视节气而定,有闰月的年份也叫闰年。

热点内容
七夕的玖瑰 发布:2025-09-10 08:04:07 浏览:479
情人节的天鹅 发布:2025-09-10 07:58:48 浏览:8
开远花艺 发布:2025-09-10 07:58:42 浏览:393
老舍养荷花 发布:2025-09-10 07:54:52 浏览:321
七夕花字 发布:2025-09-10 07:47:35 浏览:773
煎梅花大排 发布:2025-09-10 07:44:51 浏览:448
废品变盆栽 发布:2025-09-10 07:43:09 浏览:297
傅海棠著作 发布:2025-09-10 07:38:32 浏览:535
七夕吻图片 发布:2025-09-10 07:37:58 浏览:914
摇摆荷花 发布:2025-09-10 07:29:17 浏览: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