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追一朵花梨花配乐
❶ 寂寞空庭春欲晚
寂寞空庭春欲晚的结局里康熙和良儿他没有在一起。但是良儿死了后把小老虎给了康熙。把自己的唯一最珍贵的东西留给康熙。让康熙有个寄回托。这是电视剧的安排了。现实里是不会有这样事情的。康熙也没有时间,做这些事情对吧。愿有情人终答成眷属吧!
❷ 男主是康熙的儿子女主是神医这本书叫什么
1.宸宫
讲的一个被情人背叛的人重生,到了情人的儿子做皇帝这一代,她开始复仇
结果与情人的儿子相恋,也成为了皇后(结尾很含蓄但令人回味无穷)好看啊~
着实是与众不同的穿越小说。
2.大宫-雏菊曲
女主的娘被皇帝和她爹喜欢,在她父母死后,皇帝把她接入宫中抚养,待她如父,被很多皇子喜欢上,女主很有心计,在宫中布好了自己的网。结果后来几经变故,她成为了皇帝的妃子,凭着宠爱与心计,她当上了皇后,利用自己女人的资本和手段压下皇子的不满,改圣旨,让幼子继位,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垂帘太后。很好看,女主是我喜欢的类型,可她抛弃了自己所爱的人,为了权力失去了很多,我哭了好久,是很能打动人的悲剧。
3.我的后半生
女主是王爷的王妃,因王爷反叛她成了寡妇,可皇上爱她,对她宠爱至极,最后她成为皇后,幸福的过了后半生。简直就是成人版的童话啊,看得我享受的不得了,如此痴情至极的男主,前所未有前所未有啊。
4.且试天下
女主先是游戏江湖,武功造诣登峰造极,与男主在江湖上相识十多年。最后却发现女主是文武双全的公主,男主是另一国早己定下的下任王。公主继位成女王,在经历争夺天下时,男主突然发现江山不及女主的万分之一,最终将江山拱手让人,与女主成为了神仙眷侣。情之深,扣人心弦,很好看,我看了一下就入迷了。
5.帝王业
女主是宰相之女,本与皇子青梅竹马,却嫁为将军夫人,与将军相爱,也助将军成就帝王大业。女主真的很坚强勇敢,聪明又美貌。真的是不可多得令人喜爱至极的女子,不看可惜啊~~
6.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
文中的康熙真是我看了那么多书中最痴情的了,他爱女主终生不悔,宠之极爱之切,女主穿越成了他的苏麻姑姑,但很年轻,终生不老,作者文笔很柔和,感情很细腻,好书!
7.帝王妻
女主在姐姐死后成为了姐夫的妻子,最初嫁人的缘由就是查明姐姐死的真相,报仇血恨,最终与她的夫君相爱,很搞笑,女主不羁却不放荡,到了后面男主宠的女主让我鸡皮疙瘩直起(肉麻啊~)不过真的很温馨,喜欢这文的结局啊,花好月圆。
8.妍惑
女主是人与狐的结晶,父母都死去,但她有亲人宠爱,成为公主,也被誉为天下第一美人,她心狠手辣,却与太子生命相连,还有第二男主也是爱她至深,他们有前世今生的桥段却不俗套。女主对两个都有情,她终身未嫁,男二也终身未娶,太子成了皇帝,却终身未立后。怎么说这本书呢?很特别,文笔很好的,女主也让我又爱又恨。
9.法老的宠妃
这本书讲拉美西斯与女主的爱情,很动人,背景不同你可以看到很多特别的东西,不一样的文化,作者文笔很好,对埃及也了解很深,他们的感情有点曲折。我劝你要看就只看第一部,现在作者在写第三部,可我看了第二部就觉得有点纠结,当初作者就出了第一部出名的,是个完整的故事,可后面我觉得纯粹是凑字数,就看第一部就很好,很感人~~~~~~~~
10.醉玲珑
很好看,女主帮着男主统一大业,十年以后让位给深爱她的男二号,与男主做了神仙眷侣。情节也不见得有多出众,但就是会让人入迷,我看了3遍,原因估计是文章一个又一个得高潮,很动人心魄,不会腻,好看!!强烈推荐。
11.七色之旅
还在连载吧,是我少量追看都无悔的文章,情节很新颖。女主穿越在不同的七个国家,我至今没搞清楚男主是谁,但里面喜欢女主的男主很多很多,而且都是我大爱的,里面的男性真的很好啊!各有各的特点,但都痴情。羡慕女主啊~~~已经出了几部,够你看了,强推!12.奸妃
最近在看,反正蛮吸引人就是了,不过看名字大概就知道讲的什么了。不过帝王无情,但男主好像不是帝王,在江湖上,听说很痴情。嗯嗯,文笔不错,情节脱俗,蛮好看的。
12.宫女涅盘:女主为了选秀的时候不被选上,在自己的脸上贴了一个痦子,还是长毛的那种。皇帝本来觉得这是一个绝色佳人,结果看了那个痦子郁闷的要死~只不过女主还是被太后留用了!后面才知道,不管女主把自己搞成什么样子,她都会留在皇宫里的。她与皇宫里的好几个重要人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这里不仅仅有妃嫔之间的争斗,还有女官,还有太皇太后,还有太后,还有皇帝错综复杂的关系~女主也是参加选秀,但是最后却到了浣衣局,然后又差点被诬陷成害某个妃嫔小产的罪人而活活打死,不过还是她真实身份给了她一个幸运,让她活了下来,并一步步的走上了后宫争斗这条路。
13.后宫虐杀——落尽梨花春又了:看名字就知道了,原本不想进宫的女主被逼的走进后宫:作者在描述这部小说时说道:“我感叹于那些命运不能自己做主的可怜女子,在不能避免的明争暗斗中,多少原本单纯善良的娇憨少女转变成心狠手辣的冷血罗刹。”“她一心只想安然度日,宫里争宠夺爱她向来都是淡淡的,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宫里众妃对她诸多迫害后
❸ 寂寞空庭春欲晚第一集刚开始的时候老康熙看到一朵梨花时怎么两边眼睛发光,难道知道良儿死了
寂寞空庭春欲晚第一集刚开始的时候老康熙看到一朵梨花时怎么两边眼睛发光,难道知道良儿死了?应该是的,一种怀念。
❹ 纳兰性德的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这首词的名字叫什么
鬓云松令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东风,彻夜梨花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点评:《鬓云松令》是《苏幕遮》的别名,过于颓靡,倒不如《苏幕遮》清袭雅致。《苏幕遮》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为“西戎胡语”。
容若写了很多月夜怀人之作。此词据载应作于康熙十六年前,属于容若早年的作品,柔情婉转,语辞轻倩,似丽人姿容初展,风神微露。当时容若词中即显出好用明月梨花的等清冷意象偏爱,直至后来迭遭变故,明月梨花的意象更多,蕴意也更繁复。
回忆里,在花径泄露春光,枕头都留有余香的美好日子里,与伊人在黄昏时见面,絮语温馨情意绵绵。清初满族上进的贵族子弟,每日晨昏定省弓马骑射,汉文满文蒙文都要学。一天的功课安排很紧。惟有黄昏时分才有空闲,这也是为什么容若词中屡屡出现黄昏夕阳的字眼,除了《采桑子》里有“月度银墙”之语,《落花时》又写:“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可知容若与伊人相会也多在晚间。
“刬地东风,彻夜梨花瘦。”写与伊人分别后,如今夜间的景况。东风彻夜无息,吹落一地梨花。一夜过尽后再看满树梨花竟似瘦减不少。此处明是写花,暗在写人,指经历风波后伊人的消瘦飘零。“刬地”是尽是是意思。谓风全无停息,吹落一地梨花。一夜过尽后看起来满树梨花竟似瘦减不少。此句一般刻本做“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据《草堂嗣响》考证,应为“刬地东风,彻夜梨花瘦。”我觉得词意更切,故从此说。
如今夜色沉凉,月光照在院中的红豆蔻上,那红豆蔻无忧无虑开的正盛,让人触景伤情。远处萧声微动,触动情肠。这个月下独立花径的人,从他鼻子到眉间有一种伤心流出来。遗憾是因为——他留不住,生命里最想抓紧的美好。情感毕竟不同于花开花谢循时轮回的植物,感情这东西,一旦错过了花期,就很难再有第二季。
容若以反问“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结句,清丽而沧桑。断肠明月照梨花。容若心田苍白,清冷如雪。显然是因为:“月似当时,人已不似当时。”这一句后来容若词中频出,竟是一语成谶。
❺ 康熙来了20090709
SHE最新作品 <梦田> http://www.boosj.com/506350.html
S.H.E - 梦田(电台版)
词:三毛 曲:翁孝良
爱的3温暖
52geci By AnDysHe911
大家好
我们是S.H.E
介绍我们最新单曲 『梦田』
这是我们最近要出版的新书
『爱的3温暖』的主题曲
这首歌是当年齐豫和潘越云合唱的不朽经典
二十几年来
一直在华人世界里
不断的被传唱着
每个人心里一亩
一亩田
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
一个梦
一个梦(每个人都有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我心里的一亩田 的一亩田 心里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 种什么
种桃种李 种春风
开尽梨花
(开尽梨花)
春又来
Rap:
只看有了什么
不想还少什么
其实
我们拥有很多
都很富有
让心洁净宽阔
种下爱
种下梦
总有一天会丰收
这次我们重新诠释这首歌曲
作为我们新书的主题曲
因为歌中要传达温暖 与希望的感觉
跟我们这本图文书的氛围非常契合
也是我们出版这本书想要传达给大家的理念
所以就选择重唱这首歌
来表达我们这本书的情感
希望大家也都能够感受到
这首歌的温暖与希望
以及幸福的感觉
啦啦啦... 非完整版,敬请期待!希望你对我答案满意!
❻ 中国乐器的歌,很悲,在酷狗的歌词里面都是梨花梨花的,反正是纯音乐,QQ音乐里面的名字是两个字的。
纳兰心事有谁知
1.我是人间惆怅客
北京后海宋庆龄故居里,有两棵明开夜合花,那是三百多年前,由一位少年公子亲手栽种的。他的父亲是一代权相纳兰明珠,康熙皇帝是他的表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富贵的相门公子,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谜团。
为什么他出身豪门,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留在人世间的词作却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之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纳兰性德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并很快成为康熙皇帝身边最亲近的红人。然而,对于如此荣耀的地位与处境,他为什么会极力地排斥甚至鄙视,人在朝廷,却心在“江湖”?
纳兰一生用情极深,对生命中先后出现的三名女性倾尽了所有的爱,最后她们为何却又纷纷离他远去?留给纳兰的只有彻骨之痛。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面对大喜大悲的坎坷经历,纳兰的心就像是一碗黄连熬成的苦汁,苦不堪言,并最终为情所累,生命在三十一岁这年戛然而止,犹如苍穹中划过的流星,短暂而震撼。
纳兰性德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世佳作,梁启超说他是“清初学人第一”。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盛赞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那么,纳兰性德为什么能赢得后人如此的青睐?通过读他的词,我们又能看出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清朝最有传奇色彩的词人,他给自己的评价是惆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他对人间伤心事有特殊体会,这是清初第一才子纳兰性德。先讲个小故事。乾隆末年,有小说-悄-悄流行。就是《红楼梦》,据说当时抄本可以卖到几十金。今天还有十一种之多。我要讲的是这书与纳兰性德的关系。发现二者关系的是乾隆皇帝。乾隆晚年时和砷拿来《红楼梦》给乾隆看,乾隆感叹说是明珠家的事。这是纳兰明珠,是康熙朝的名相。为什么乾隆这样认定呢?清代许多人认为贾宝玉的原形是纳兰性德。 “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世传为明珠之子作,明珠之子何人也?余曰,明珠之子,名成德,字容若。”(清俞樾《小浮梅闲话》)纳兰与《红楼梦》有没有关系呢?我个人觉得这是小说,是允许虚构的。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我们不能随便下断语,但二者间至少有许多相似之处。纳兰到底有什么身世?乾隆为什么认定是他家的事?三百年过去了,纳兰的名气越来越火爆。纳兰的故事还不断拍成电影电视。纳兰迷亲切称之为公子。.
(纳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喜欢他呢?)我给他的魅力归纳四句话: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相门翩翩公子指他出身高贵,京城缁尘,琐事多。故居在西城区什刹海的后海。今天仍然相当繁华,故居在今天的宋庆龄故居。有恩波亭,据说在当年的渌水亭故址上建造的。当年,纳兰在这儿宴饮。今天还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的富贵与风流。“乌衣门第”,本来指南京的乌衣巷,本是大家族聚集处。乌衣巷指的是王谢家族集居处。纳兰是认为自己与王谢家相比的地方。王导谢安是当时著名的宰相,纳兰的父亲明珠能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呢?我认为不亚于东晋的王谢两家的。纳兰明珠是当时的名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往上推,更不得了。这是满洲正黄旗。纳兰属于海西女真,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当时孟古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后来生下皇太极,尊她为孝慈高皇后,纳兰的曾祖父与康熙的曾祖母是亲兄妹。我们可以看到纳兰族的尊贵。
(纳兰明珠担任内务府总管、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博,在相长达二十年,为康熙立下大功,一直权倾朝野。纳兰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纳兰出生在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同一年,早八个月康熙出生。康熙只比他大八个月,后来亲点他为自己的贴身保镖。除了对纳兰的肯定,也可能是潜意识里对表兄弟有天然的亲情在里面。可是,这个公子一生充满惆怅。这位相门公子怎么充满惆怅?这就要说到,纳兰的第二个特点,江湖落落狂生。奇怪的是他偏偏对自己的贵族门第一点不在乎,江湖指的是与在朝相对的在野。父亲是在朝的高官,纳兰就是时刻想流浪江湖的隐士,有证据。纳兰在信中写过:“人各有情,不能相强,使得为清时之贺监,放流江湖,”不要学东方朔,要学贺知章。贺知章选择告老还乡,唐玄宗苦留不住,派了太子率大臣们专门贱行。东方朔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有才华,可惜的是汉武帝把他当作俳优来牛看待。只能是毫无独立人格的弄臣。我们就明白纳兰的选择,不愿意毫无人生自由,希望像贺知章做个狂客。纳兰不仅在文字里这样表现,实际行动也是这样。纳兰性德的朋友是“皆一时俊升,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不是富家子弟,是江湖文人。像顾贞观就是这样的文人。还有遗民文人。纳兰的朋友竟然有许多不愿意与清合作的遗民文人。纳兰没有在乎这种交往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他身在相门,心向江湖,落落寡合。这是他一生最大矛盾,与最大悲剧。三是清初第—才士,贾宝玉在书中是“愚顽怕读文章”的人,有小才,与妹妹们写诗,总落在后面,而纳兰性德是清初第一才士。
(仅仅凭借写词的才华就能评价他是清初笫一才士吗?杨雨老师的这个说法的根据是什么呢?)我说公认,是说明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认为。有三大证据:—是专家认可,二十世纪有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与王国维都有经典评价。梁启超评价是“清初学人第一”,作为学者达到无人企及的地位。王国维都承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能与北宋词人相媲美的只有一个人。有人认为研究纳兰的称为兰学。可以看出在学术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是传世之作。在十九岁时,就开始编印了《通志堂经解》,二十二岁时完成,有一千八百多卷,共一百四十多种。这是学术界备受瞩目的新秀,文学创作是诗词文兼上。有三百多首词与诗,三十一岁的短暂生命留下这么宝贵的遗产。在民间受欢迎吗?三是粉丝团庞大。百姓心中受欢迎看一首诗,写这首诗的是曹寅,与纳兰是文友。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这是纳兰的词集名字。说明他的词当时是无人不传唱。这是不是互相吹捧?还有许多证明。当时传写,遍于村校邮壁。连小学校旅馆的墙上都在题写。只有北宋的词人柳永可以比。纳兰的词也达到这样的井水吃处,无不争唱的地步。二人的词还传到国外,朝鲜有评价, “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这是第三个特点。四是千古伤心词人,几百年后,在民间还有庞大的粉丝团,那么他的词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纳兰的词到底有什么特点,后人会如此喜欢呢?)我个人总结四个特点,一是真情,情感特别充沛,容易引起强烈共鸣。二是自然,像“人生若只如初见”,读来似乎天然。自然是表现特点。王国维说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三是追忆,纳兰似乎总在往事的回忆中。追忆是基本思路。四是伤心,很多人都这样评价, “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我们读来,也会被感染,甚至也不忍读下去。这样的出身相门的翩翩公子,应该生活在温柔富贵乡,却有人生几大悲剧。一是仕与隐的矛盾,二是三次爱情的悲剧,初恋的失败、与卢氏的婚姻、与沈宛的爱情。许多词是为初恋写的,后来这段恋情夭折了,第二次最令他一生忠情的是卢氏,婚姻只三年,卢氏难产去世了。许多悼亡词是为她而写的。纳兰的词对她的追忆成了后半生的爱情主旋律。卢氏去世后,爱情生活是长期的空白,直到与沈宛相遇,才重新燃起了对爱情的向往。纳她为外室,不过很快发现爱情不能替代,只有卢氏是唯一爱情,任何人不能替代。最后以痛苦结束。了解了他一生悲剧人生,我们才体会到他词中的痛惋。纳兰三十一岁的生命在清的文坛上像流星一样划过。纳兰因病去世,正是妻子死后八年的日子。卢氏去世八周年的忌日里,他追随妻子去世。我想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纳兰不会再伤心了,可以与爱妻卢氏永远厮守在一起了。他的词为人们留下伤心的理由。情感的共鸣是没有时空阻隔的。
❼ 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啥意思
释义:为了她甘愿做梦中之人,于是整日对着她的画像呼唤,希望能以至诚打动她,让她像“真真”那样从画中走出来与我相会。
出处:清代·纳兰性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原文: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译文:
春天的景致又到了梨花零落的时候,夕阳西下,黄昏降临,却不知道人间尚有人相思惆怅,不能自已。
曾经浓情蜜意,海誓山盟。为了她甘愿做梦中之人,于是整日对着她的画像呼唤,希望能以至诚打动她,让她像“真真”那样从画中走出来与我相会。
(7)康熙追一朵花梨花配乐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纪念亡妻所作,卢氏卒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梨花期已过,词至早当作于康熙十七年。
二、赏析
上片“春情”二句谓梨花开放时已近暮春,虽然漂亮,但是不久就零落殆尽。但“春情只到梨花薄”,并不单指梨花因为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稀薄,而意在梨花盛开于美好的春天,来不及欢喜就被风吹落了。
以春光比喻相处的美好时光,用凋谢的梨花来指代心中的爱人,暗示妻子年纪尚轻,不幸亡故,语句略带怨意。“斜阳”二句责问斜阳为何匆匆下山,天色垂暮,而不管自己还在为妻子招魂,希望能复其精神,延其年寿。由怨生怒,语似无理,实为情深之故。
下片写思忆。当年与妻子的定情诗句,特地另外写在银笺上,还密密地打着同心结,以示对妻子的爱心永远不变。该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自然过渡到下片直抒胸臆,词意一气贯注,酣畅淋漓。
❽ 请问《寂寞空庭春欲晚》第一集刚开始的时候老康熙追着一朵梨花时,慢慢变年轻。这段画面同时放的那个背景
找到了吗???我也好想知道
❾ 求清初(康熙十一年左右)流行的诗词及纳兰性德早期作品(康熙十一年左右)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又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又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又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又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又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又(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鬓云松令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青衫湿 悼亡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清平乐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又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又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又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又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又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又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又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又
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
舞鹍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又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箫。
又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采桑子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又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河传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浣溪沙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幡。不禁辛苦况相关。
又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又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轻绡,那将红豆寄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又
风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又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摊破浣溪沙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又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又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鹧鸪天 离恨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生查子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又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荷叶杯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忆江南 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玉连环影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按:此调谱律不载,或亦自度曲)
浣溪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
浣溪沙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南乡子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天仙子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蝶恋花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谒金门
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一镜湿云清未了,雨晴春草草。
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金人捧露盘 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
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想芙蓉湖上悠悠。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
梦江南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标格早梅知。
清平乐 忆梁汾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绕砌蛩螿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
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金缕曲 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又 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翦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点绛唇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百字令 宿汉儿村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浣溪沙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浣溪沙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浣溪沙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浣溪沙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相见欢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南歌子 古戍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浪淘沙 望海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好事近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采桑子 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南楼令 塞外重九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蝉、空满衾裯。霜落乌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蝶恋花 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菩萨蛮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下阙第二句纳兰手迹作“忍共”。)
菩萨蛮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又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又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清平乐
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
清平乐 发汉儿村题壁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清平乐 弹琴峡题壁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于中好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于中好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于中好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
生查子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满庭芳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燐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踏莎行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浣溪沙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渔父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点绛唇 咏风兰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眼儿媚 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临江仙 孤雁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卜算子 新柳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临江仙 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采桑子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减字木兰花 新月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望江南 咏弦月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浣溪沙 姜女庙
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钿尘网上蛛丝。
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
又 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于中好 咏史
马上吟成促渡江,分明闲气属闺房。生憎久闭金铺暗,花冷回心玉一床。
添哽咽,足凄凉。谁教生得满身香。只今西海年年月,犹为萧家照断肠。
采桑子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点降唇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庚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朝中措
蜀弦秦柱不关情,尽日掩云屏。已惜轻翎退粉,更嫌弱絮为萍。
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看尽一帘红雨,为谁亲系花铃?
天仙子 渌水亭秋夜
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触损金波碎。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南月落城乌起。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浣溪沙
伏雨朝寒悉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虞美人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风流子 秋郊射猎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清平乐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琵琶仙 中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菩萨蛮
晓寒瘦著西南月,丁丁漏箭余香咽。春已十分宜,东风无是非。
蜀魂羞顾影,玉照斜红冷。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
于中好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于中好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水调歌头 题西山秋爽图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沈。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映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岁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明月棹孤舟 海淀
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偏舞。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
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赤枣子
风淅淅,雨织织。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临江仙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酒泉子
谢欲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