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内容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内容

发布时间: 2022-02-01 12:09:55

❶ 要一篇以《我们的节日》写一篇作文。

祖国的文化像一条长河,源远流长,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长河里的水,是烈士们的鲜血;长河里的泥沙,是劳动人民辛勤的累积;长河里的水草,那是改革开放后漫山遍野绽放的鲜花。在这条中华长河里,每隔着一段都系着一根五彩的丝带,那便是我们的节日。
啊!那条翠绿的丝带的什么节日呢?噢,那是清明节到了!家家户户插柳戴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人们欣欣向荣,热爱自然的精神。你瞧那边,人们坐在柳树下,孩子们戴着用柳枝做成的“花环”、“项链”、“手镯“……共同谈论着生活的锁事。他们沐浴着春天和煦的阳光,沐浴着一切的一切,难道还有比这样更为惬意的画面吗?
快看那条金黄的丝带吧!那就是中秋节。晚上,当那轮金黄的圆月向人们微笑时,人们就围坐在一起,观赏天空中那美轮美奂的秋月。皎洁的月光,把人们带入了朦胧的幻想之中。唯美的秋夜,展现的是梦一般的韵味。人们思念远方的亲人,就像一坛美酒,越是沉甸,味儿越浓。古今中外,多少赞美中秋的文字。不由得令人想起了家喻户晓的《静夜思》。李白床前的月光,仿佛是秋夜飘降的霜露一样。四句简单的诗句,浸透了一缕思乡的月光,一颗游子的心。
咦,那儿怎么会有一条用汗水凝成的丝带?噢,那是教师节!
那是无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节日!不由得令人升起一种敬畏之情。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我们对这个节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要知道,我们成长的同时,老师——红烛也在燃烧着自己,为了我们,为了社会,为了祖国而无时不刻地、满怀激情地燃烧。他们不厌不倦,默默无闻,但他们的行动却证实了一切。他们分明是了无痕迹的匠心与朴实无华的光芒啊!
……
这些意味深长的节日,不仅仅是我们的节日,还是祖国的节日,乃至世界的节日!

❷ 《我们的节日 七夕——天下有情人》和撒贝宁一块主持的那女的是谁来着

方琼(1974年1月4日—),河北人,1999年5月,开始主持河北电视台的全新娱乐栏目《激情99》,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河北地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方琼也因此成为了河北家喻户晓的人物。2003年到北京进修,主修影视编导专业,在中央电视台主持了《选择》和《三星智力快车》等栏目,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优秀主持人之一。

❸ 谁有作文《我们的节日》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里,有许多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等等和现代性的节日。但我觉得,最能代表我国繁荣昌盛的节日,就是“国庆节”。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上,庄严地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以于本日成立了!”但是,在这个开国大典的背后,凝聚了多少中华儿女辛勤的汗血!

从1840年至1949年,在这百年沧桑的岁月中,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抵御日本鬼子的进攻,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帝制,为了解放沉睡在黑暗中的中华民族,为了让人民能够过上真正的好日子,更为了老百姓能够真正地当家作主拥有自己的国家,他们矢志不渝、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先烈们的血染红了南京雨花台的雨花石,映红了井冈山的每一寸的土地,更鲜艳了我们胸前的红领巾!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❹ 我们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1.春节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3.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4.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被称为端午节,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习俗: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榕枝、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

5.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7.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来源: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习俗: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阳酒。

8.除夕

时间:农历一年最后一天

释义: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习俗:北方:包饺子、蒸馍。南方: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

❺ 我们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自2008年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春节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十五
上巳节 三月初三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 4月5日前后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夕节 七月初七
中元节 七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十五
重阳节 九月初九
寒衣节 十月初一
下元节 十月十五
腊八节 腊月初八
冬至节 12月22日前后
祭灶节 腊月廿三或廿四
除夕 腊月廿九或三十

❻ 作文 我们的节日

中国的节日有很多。而且,每一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的动人传说。祖先们一代又一代的延续着这些传统。就是这样,这些节日流传到现在。随着时光流逝,在节日大家庭中,也加入了些新生儿。可分成两类:西方节日和中国节日。不过,这些节日的背后有一些小秘密。读完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我从中了解到往日我不知的,关于节日的资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错,这首诗正是苏东坡的《守岁》。谈起着首诗,第一个想到的必定是春节那喜气洋洋的幸福情景。每当除夕日的夜幕降临时,鞭炮声、欢笑声就开始荡漾在空中,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亿万烟花鞭炮如同一条条火龙一齐穿上了天空。震动了大地,照亮着天空。连星星也暗淡下来,月亮也躲起来了。我最喜欢的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这个节日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我又长大了一岁,又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在春节期间,人们多喜欢在自己的房间中挂上几只中国结。给来年加上一点喜悦的色彩。中国结,又名盘长结。起源于古时期,那时没有文字。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上不同的结来表示事件。这就是“结绳记事”。它内涵浓郁的民族气息,外观也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东方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这也是《我们的节日》教我的。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没有理由忘记自己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一碗腊八粥、一顿年夜饭、龙舟竞渡、中秋赏月、踏青、祭祖、登高,每一个节日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看了《我们的节日》后,我知道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个节日的由来与风俗,让我受益匪浅。
“元旦”、“三八”、“五一”、“六一”,这些世界性的节日走进我们的生活,使我国的节日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表明我国对人权的尊重和夺世界闻名的接纳。从书中了解到:我国的节日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表明了我们中国的迅速发展。
《我们的节日》讲述的传统节日,让我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地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为我国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地伟大复兴而尽自己的力量。

❼ 我们的节日怎么写

我国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清明,端午,各种节日有各种节日。风俗,春节是中华人民炎黄子孙全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襄樊至今,例如扫尘,贴春联,春花,贴福字,年画,爆竹等,还有包饺子的习俗,从古到今。人们的进步不是固守已有的传统,尽管21世纪后人们过春节,更多的是自由,快乐,还有吉祥,平安,团圆和喜庆的观念一直没有改变过。作为中华人民最有代表性,最有魅力的传统节日,我们保留的是它的概念,进行的是他的理念出现一般都过四天分,没有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四天,大年三十那天吃了。朋友吧,我们都去出去玩到了晚上12点的时候就开始放爆竹,表示去除一年的晦气,第二天就是初一,今天你早上一般吃汤圆,大家都穿上新衣服,要是新的一年到了,准备又开始过新的一年了,第三天就是初二,大家都上街去买东西,和回老家看望亲人等第四天就是初三,人们大多都到山上去扫墓,中国还有清明传统节日,在很多人认为清明节就是扫墓,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只是怀念故人,还有亲近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节日精神是将生死并置签名作为结起,最早出现于先秦,后来由于注入了扫墓,踏青等习俗活动才逐渐成为简。日清明作为一个独立的节日,大约形成于唐朝,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人们一直认为清明下雨是好事端,午是一个敏感应对气候时节令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节日。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系列中国人强烈认同的节日文化,并作为习俗传承了下来。端午自古有许多名称,古人有的端午节用兰草,林玉的习俗,所以称为浴兰节。端午前后总是出嫁儿女回娘家。时候,端午节又可以俗称儿女杰,虽然有些端午节风俗在今天已经没有了实际成功,但是粽子是中华最有深厚文化的一种不可缺少的一种习俗,强化了端午节的爱国传统文化。中国有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中秋又称中秋节,团圆节,中秋节一般都要吃月饼之前一般要先拜过月亮,中华人民的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我相信这四个节日一定会越来越闻明

❽ <我们的节日>

我们中国也没有罗密欧和朱立叶,没有情人节,有的饿是牛郎和织女,有的是七夕;我们中国没有耶酥,没有圣诞节,有的是屈原,有的是端午节!
保护中华传统节日,传承中华节日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❾ 七夕是我们的节日吗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起源于汉代,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针乞巧。七夕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今天大家又称其为“中国情人节”。
望采纳

热点内容
糖艺百合花 发布:2025-07-31 00:08:28 浏览:191
一朵莲花博客网易 发布:2025-07-30 22:57:15 浏览:876
fgo情人节活动挑战本 发布:2025-07-30 21:58:47 浏览:477
北京梅花表专柜 发布:2025-07-30 21:51:48 浏览:406
正月十五和情人节的水果店水果要怎么摆式吧 发布:2025-07-30 21:33:58 浏览:455
茶花精油的作用与功效 发布:2025-07-30 21:17:31 浏览:163
扇牡丹国画 发布:2025-07-30 20:55:10 浏览:536
长寿草盆景 发布:2025-07-30 20:51:29 浏览:938
生命是一朵长开不败的花 发布:2025-07-30 20:45:55 浏览:343
小兰花产地 发布:2025-07-30 20:35:27 浏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