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职场人
⑴ 七夕节情感大调查曝光:哪个城市的职场单身率最高
东莞、深圳、广州职场单身率分列全国前三甲
《调查》对一线城市及15个新一线城市职场白领进行了问卷调查,全国职场单身率为53. 56%。
对此,《调查》指出,职场白领每天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分配在工作上,在工作场合中认识异性的几率自然高于其他途径;而亲友介绍依然是交友的主要渠道之一,父母朋友对于子女/朋友的终身大事的关心,在职场白领交友的助攻方面增加了更多的机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友也是职场白领认识异性发展恋情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调研问卷中90后/95后比例过半,但对于贸然的搭讪还是作为下下策。
⑵ 七夕一年一会,牛郎织女都犯了什么职场大忌
缺乏计划的实践,就像无头苍蝇一般瞎飞乱撞,往往是花费你的大量精力,却没有多少回收,这不仅会让你感到身心俱疲,更糟糕的是,这样容易降低你下次付出实践的积极性,所以,在参与实践之前,精英们都会先花一些时间制作出周密的计划,仔细揣摩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经过多次修改之后,认为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才正式的付出实践。同时,他们又及其注重效率,做事绝不拖拖拉拉,总是提倡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手里的任务。
⑶ 中年职场人的五大尴尬是什么
中年职场人本身也有尴尬的时候,因为虽然工作经验已经不少了,但是正是因为工作经验比较多,才容易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普通的新职员出现这些情况没有什么影响觉得很正常,但是出现在一个老人的身上就很不正常。
要跟得上年轻人的步伐,在职场上也要和年轻人尝试打成一片,年轻人有时候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很正常的。而且他们自己的想法也不见得都是不可行的,你工作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要说经验那确实你不缺少,但是要说灵感,你可能已经被自己的工作方式所局限住了,多跟年轻人沟通,有利于保持年轻健康的心态,也有利于适应职场上的变化,对于上了岁数的中年人来说是个好事情。
⑷ 职场人是什么意思
你好!就是一般的上班的人,没有特殊的意思与其相对的就是有不上班的,比如全职太太什么的!祝你好运~做女人难,做职业女性就更难,做个能被异性认可的职业女性就难上加难了。 职业女性时常容易被推到一个两难的位置。你能干他会说你不淑女,你淑女,他又要误会你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更何况职场上的名利一向被视为男性的禁脔,女性若想觊觎,哪怕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也总会有些含沙射影的流言甩都甩不掉。职场女性承受着与大老爷们相同的生存压力,有时还不得不按照男权社会的要求来调适自己,要想得到男性同事的认可,怎堪一个累字了得! 不过,女性涉足职场遭受性别歧视的同时,也具有性别优势,你的婆婆妈妈也许正是同事们乐意接受的关心体贴,你的犹豫谨慎也许正是工作所需的冷静……这里头的辩证法不亚于一本厚厚的哲学书。 一味的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倒不如正视现实,化被动为主动,做一个办公室里的好女人。在职场上都能得心应手的女性,能将那些看似极难伺待的异性同僚们“收拾”得服服帖帖,那将来“收拾”起丈夫或恋人来,简直就如烹小鲜了。这就难怪人们要把经过职场打磨的白领丽人,视作钻石中的钻石了。 美丽,是职业女性赢得异性同事好感的第一件武器。只是这里所说的美丽,并不是仅仅指长相,美丽对职场女性来说更大程度上是指一种气质,拥有自信、自尊、自强等气质的女性是男同事眼中的形象差不了,这就不难理解一个临近退休的女性也可以在职场上表现得光彩照人。如果只把美丽理解成性感,其结果往往是招来的性骚扰比赢得的尊重要多得多。 职场没有性别的区分,竞争也越来越模糊了性别。所以,能力是职场女性赢得男性同事青睐的第二件武器。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女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了,作为同事,如果你能多干一些,那男同事就能少干一些,所以,你不必责怪男同事没有“骑士风度”,更不能依赖着有谁来“英雄救美”。 办公室的好女人不会羡慕那隔着好几床被子都能感觉到一颗豌豆的公主,时不时地将“我们女孩子怎么怎么着”之类的话挂在嘴上来矫情,她会很干练地把那颗豌豆找到并扔掉。 每一位职业女性想必都能列举出诸如乐观、善解人意等许多赢得异性同事青睐的“秘密武器”,这些“秘密武器”各有各的不同,即使是古龙也没办法搞个兵器谱之类的排行榜。就算这里头没有哪一款是适合你,你也可以骄傲地宣称:我就是我,真实的我就是最有力的武器!
⑸ 七夕情人节,年收入多少才符合职场择偶标准
调查显示,超7成职场男女每天加班;北京上海单身男女脱单主要靠职场社交,相亲网站成事业单位单身青年首选脱单途径;事业单位女青年和外企男青年最受异性欢迎,东北地区择偶偏爱国企人;IT男择偶最看脸,外企单身青年最看收入;女性择偶设收入最低门槛,七成女性要求伴侣年收入10万以上。
单身男女都很拼
超7成单身男女每天加班
职场单身人群中,仅3成表示从不加班,7成表示每天都要加班。就加班时长而言,单身男性比单身女性略长。在加班的单身人群中,近3成男性平均每天加班时间超过2小时,比女性多出1成。
企业不同,加班的情况会有不同吗?调研显示,外企单身男女加班占比为76%,国企单身男女加班占比72%,私企单身男女加班占比为77%,央企单身男女加班占比为83%,事业单位单身男女占比仅为64%。
在广州天河区工作的外企人士经理段女士表示:“外企竞争十分激烈,无论男女我们都需要拼尽全力,才能够在工作中立足,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我在工作中会更加努力,加班只是其中一个方式之一。”
北京上海单身男女脱单主要靠职场社交
相亲网站成事业单位单身青年首选脱单途径
圈子小、工作忙,职场中的单身男女会选择何种方式脱单?报告显示,31%的单身男女找对象主要靠亲戚介绍,23%的单身男女选择通过职场社交脱单,20%的单身男女会积极寻求婚恋网站的帮助,15%的单身男女选择通过同学聚会脱单,12%的单身男女选择参与相亲活动脱单。
在选择婚恋网站脱单的单身男女中,事业单位的单身男女占比最多,其次为国企、外企的单身男女;从地域上来看,北京、上海地区单身男女脱单首选职场社交,亲戚朋友介绍则被深圳、广州地区的单身男女视作第一选择,武汉、沈阳地区的单身男女更喜欢通过婚恋网站脱单。
事业单位女青年和外企男青年最受异性欢迎
东北地区择偶偏爱国企人
企业性质不同对婚恋有影响吗?调查显示,单身男性在择偶时优先选择事业单位、国企工作的女性;而单身女性择偶时则优先选择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男性。从地域来看,东北地区单身男女择偶时首选国企工作的异性,北京的单身男女首选事业单位工作的异性,而深圳、广州、上海的单身男女则更偏爱外企工作的异性。
IT男择偶最看脸
外企单身青年最看收入
职场白领择偶时优先考虑的地方是什么?数据显示,职场白领在择偶时优先考虑性格、外貌、生活习惯。从年龄差异看,70后择偶最在意收入,80后择偶最看脸,90后择偶最看重生活习惯。从企业差异看,国企员工在择偶时优先考虑外貌,外企单身男女认为收入更重要,事业单位的单身男女则优先考虑性格。从职业来看,IT男择偶最看脸,男性创业者择偶时最看重女生的兴趣爱好,金融男则最看重学历;公职人员女性最看脸,人事女择偶最看重收入。
对此,在深圳创业的80后刘先生表示:“我个人在创业的过程中非常的辛苦,大量的时间都扑在工作,所以择偶的时候我更看重女生的兴趣爱好,能不能跟我产生共鸣,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个真的很重要”
乐观开朗最受异性欢迎
顾家孝顺也是明显加分项
哪种性格最受异性欢迎?据调查显示,最受职场男性欢迎的女性性格加分榜分别是:乐观开朗+5分,顾家孝顺+4分,温柔恬静+3分,独立自主+2分,细致体贴+1分;最受职场女性欢迎的男性性格加分榜分别是:乐观开朗+5分,细致体贴+4分,独立自主+3分,顾家孝顺+2分,认真勤勉+1分。可见乐观开朗的人最受异性喜欢。
女性择偶设收入最低门槛
七成女性要求年收入10万
男生挣多少才能过职场女性择偶的最低门槛?调研显示,年收入10万是职场白领女性择偶的“最低门槛”,7成职场女性要求对方的年收入不低于10万,3成职场女性将最低标准设为30万。在对收入有要求的一线城市职场女性中,近8成要求对方收入30万以上。从企业差异看,要求男性收入不低于30万的职业女性中,外企女性占比为36%,国企女性占比为30%,事业单位女性为27%,私企女性占比为7%。
30岁以上单身脱单积极
男性比女性更急于寻找恋爱对象
调查显示,39%的单身男性表示不急于改变单身状态, 55%的男性正在积极寻找恋爱对象或急于找到合适结婚对象。54%的单身女性不急于改变单身状态但持开放态度,只有37%的女性正在积极寻找恋爱对象或急于找到合适结婚对象。
在30岁以上的单身男女里,分别有47%的女性和70%的男性在积极寻找结婚对象。
⑹ 十种最受欢迎的职场新人 前辈喜欢哪类人
不同企业新人对前辈的称呼不尽相同 叫老师好,还是叫哥、姐好?事业单位:哥、姐比较多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华先生表示,事业单位一般叫前辈××姐或者××哥,有职务的就叫职务。他说,初入单位是跟着别人称呼的,所以也不至于担心称呼错前辈,让他不高兴。在机关工作的潘先生表示,有领导职务的前辈一般叫某科、某局、某书记,而非领导职务的或者比较熟悉的人就叫姐或者哥多一点。另外,也有叫阿×和老×的。 民企:总、工较普遍 同样在民营企业工作的陆先生表示,公司里称呼前辈,一般会叫××哥、××姐、××总、××工(工程师)。年轻比你大的,熟一点的就叫哥姐,比较客套一点的就是总、工。陆先生说,总是泛称,一般用于领导职位,无论其职位高低。作为销售工程师,陆先生在单位一般被称作陆工。对于称呼这门学问,陆先生也有自己的心得。他说:看上去老一点的就叫姐,和自己差不多的,就先请教对方怎么称呼她好,万一叫姐人家不高兴,你可以解释说,‘姐’表现的是一种气场,不是年龄,这样就可以解围了。 外企:英文名是首选 国内企业和单位对前辈的称呼,更多体现的是国人对长者的尊敬。具有欧美背景的外企对前辈的称呼,则较为轻松和平等,上级和下属之间、同事之间,英文名是首选称呼。在一家外资食品公司工作的陈先生表示,公司的员工习惯称呼前辈的英文名或者昵称,在公司里,同事们都称呼他的英文名Tomson。 专家:入乡随俗是基本原则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甚至差别可能还比较大。例如,许多欧美企业,注重平等、民主,等级差别不明显,多以英文名称呼前辈,显示大家一种平等的关系,所以职场新人尽可放心直呼其英文名。而日资企业一般等级差别明显,注重对上司权威的尊重,称呼前辈最好在其姓后面加上其职位,如加藤课长,至少要称呼加藤先生。而有些私企注重营造一种公司即家的比较亲近的人际氛围,所以在称呼上可能会称兄道弟。 有人会问:是否可以通过特别一点的称呼来拉近与前辈的距离?特别一点的称呼的确对拉近与前辈的距离有帮助,但他个人还是建议不要轻易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