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干嘛的
⑴ 七夕节的时候人们会干什么
1、穿针乞巧:古代女子会在这一天穿针引线,以此祈盼自己是个手巧的女子。
2、种生求子:在七夕前几天,种下绿豆、红豆等谷物,等七夕那天长出苗,再以彩线绑起来,以此为“种生”。
3、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夜晚的时候放上一张小桌,桌子上置茶、酒、水果、桂圆、红枣、花生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民间习俗:
1、对月穿针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2、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七夕节
⑵ 七夕节干什么
七夕节
听老人们讲 : 牛郎 ,织女的传奇故事
东方尚英 : 艳阳红
( 回答 )
⑶ 七夕节是干什么的么
七夕被人们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女孩们对着天空朗朗明月,摆上瓜果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手,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所以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晚上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⑷ 七夕节要做什么事
1.穿针来乞巧
穿针乞巧是七夕自节最早的节日习俗,始于汉朝,流传于世,深受历朝历代女孩子们的喜爱,只因古时候男女大方十分严苛,动辄就是性命之忧,因此女子只能穿针求上天庇佑。
2.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的方式,仅仅是稍晚于穿针乞巧,起于南北朝,小小的蜘蛛也在一夕之间变的可以预料祸福。其实稍微拓展一下,根据蜘蛛结网的形状预料祸福的方式最经典的应该是玄学了,农民家庭的孩子们小时候应该也听过类似的话。
3.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穿针乞巧的变体,在明清两朝很是盛行,但是两者终究大有不同!这个过程是,将针投于水中,等到针浮在水面,观其影子的形状,若是像花,像云,细的像线又或是粗的像锥子,都算是乞巧成功。这个乞巧,求 的是织女!
4.种生求子
七夕到来之前,在小木板上洒下粟米的种子,待它生长就像现在的小模型一样,放上家具做出家舍的样子称为“壳板”,而在不同朝代,因为种子的不同,也有叫“五生盆”或“生花盆”的。
另外将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东西做出样子,放入水中浮游称为水上浮,也有将婴儿的玩具放入水中,以求子嗣被叫做化生。其实说到底只是求个心安罢了。
⑸ 七夕节该干什么啊
1. "七夕"节。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今年为公历8月16日)的夜晚,是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被称作 "中国情人节"。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这个节日的活动内容以乞巧为主,主要参与者又是少女,因而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中国内地很流行的“微博求偶”。不少“油菜花”(“有才华”的谐音)的网友挖空心思想出一些新奇的招数,把今年的中国情人节过得跟往常不一样。 在网络上看到,16日晚上白云山山顶广场大榕树下将有一场七夕萤火虫主题活动。“小时候住在乡下,夏天的晚上,总能看到很多萤火虫提着美丽的小灯笼飞来飞去。”他说,“听说萤火虫象征着烂漫忠贞的爱情,我打算领她去放飞萤火虫,给她一个惊喜。”而有自称“单身公害”的网友“坏坏地”向大家贡献出了七夕的整蛊攻略:“建议大家组团看电影,专买单号票,把情侣隔开。”更多的人在微博里高声呼唤:“上天,赐我个媳妇吧!”
⑹ 七夕节可以干什么
七夕节干什么都可以,只是正常的一个周天,如果没有特殊的活动,就正常在家休息,做一顿美食吃,还是比较不错的。
⑺ 七夕节是干什么的
七夕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称七巧节、女儿节,现在也被人们成为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是目前人们最为认可的中国情人节,主要就是织女和牛郎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一波粉丝。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最早在南北朝的时候出现,到了唐宋时期受到广大文人墨客的称颂,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个与爱有关的节日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
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早的活动,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这种方式始于汉代,后流传于世。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