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一朵情花下载
Ⅰ 宋词是一朵情花的目录
庙堂与江湖
亡国之叹如一江春水:李煜
隐士出名也风流:林逋
宋徽宗不是个好皇帝:宋徽宗
泪为苍生美人流:贺铸
包黑炭,六亲不认:包拯
那年山寨,草寇亦风情:宋江
宋代女子的现代生活
小资私生活实录:李清照
寡妇门前是非多:李清照
前生名妓后生尼:琴操
风尘难没,侠女本色:严蕊
烟花深处有香软的怀抱:李师师
断肠女,夭风流:朱淑真
中国青楼文化的顶点
大雅大俗,尽藏青楼:柳永
殊途同归,生命轻与重:柳永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
并刀如水,谁未曾年少:周邦彦
功名利禄如云烟粪土:晏几道
千年不散的唯有爱情
一树梨花压海棠:张先
凤钗钩沉,往事如风:陆游
爱情是生命的一条曲线:苏轼
醉卧花市,月夜灯如昼:欧阳修
记否,那次铭心的回首:辛弃疾
一碗汤圆一段情:姜夔
文人的天空
我为澶渊献人生:寇准
世事洞明,人情未必练达:朱熹
当世不知我,后世当谢我:王安石
水缸相公那些事儿:司马光
传统文人的理想生活:晏殊
我借一生悟聪明:苏轼
无望复中原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
只恨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
清明浩荡,肝胆皆冰雪:张孝祥
儒冠误身,英雄无路:辛弃疾
一叶扁舟,踽踽独行:蒋捷
天地男儿的军旅梦:刘克庄
山河不在,早生华发:元好问
词外谈诗
幸福就是醉倒在旖旎的春色中
一生所求只为“更上层楼”
长短各有,相辅相成
山河破碎,一块烙在心底的伤疤
Ⅱ 宋词是一朵情花中的花至荼靡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如何理解
所谓开到荼縻花事了,荼靡花是最后开的一种花。所以是指宋词至美,却也是最后的绽放了吧。
Ⅲ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清] 上彊村民)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
作者:[清] 上彊村民
译者:姚敏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9-2
页数:781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清代词学大师上彊村民,为指导子侄之辈掌握宋词精髓,耗费10多年心血,与友人、学生反复探论、数次增删修订,从浩如烟海的宋词中,精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柳永、陆游等81位文学大师的283首经典词作,终于编成风行海内外的《宋词三百首》。
翻开本书,透过至真至纯、如梦如幻的宋词,犹如置身千年前繁花似锦、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之中,抚琴、调香、赏花、听风、采菊、交友、把酒问青天……
在令人心旷神怡的阅读中,直抵生活美学的真正源头,不知不觉提升精神境界和美学趣味。
【编辑推荐】
作家榜版《宋词三百首》五大特色:
1、全译全注全彩,283首经典词作
作家姚敏,以上彊村民重编定稿本为底本,全译全注译文优美
2、精校精编精排,179幅传世名画
新增词人小传、题解、注释、生僻字注音、历代传世名画
3、马未都亲笔作序,千字长文导读
“《宋词三百首》作家榜经典文库版,是喜爱宋词的读者的福音”
4、带您直抵生活美学的真正源头
您会遇见内心向往的生活,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烟消云散
5、图文并茂读词赏画,提升境界必备
宋代汝窑式封面设计,收藏级全书装帧,适合年龄段阅读
【名人推荐】
◆宋人在其三百年间,依宋词而活,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把国家的枯荣兴衰,都通过宋词表达,传唱民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著名文化学者 马未都
◆很多以前背诵的诗词,随着阅历的增多,也更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
——音乐诗人 李健
◆我本来就喜欢唐诗宋词、尤其宋词,把朝代想象好以后,青花瓷、狼牙月、梧桐芭蕉、烟雨江南那些意境就出来了。
——填词圣手 方文山
◆相较唐诗,我更中意宋词。因为宋词更讲究跌宕起伏,有一种顿挫之感。
——歌坛词圣 林夕
◆小时候觉得风花雪月更能触动到我,长大后却越来越喜欢苏东坡、陆游。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他们都写在诗词里面。
——著名主持人 董卿
◆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在生命的时时刻刻,一定有很多因为热爱诗词而坚守自我灵魂的人。
——著名文化学者 郦波
◆宋词的文字、意境和音乐的美,没有一个文学品种比得上。
——著名学者 周国平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
——现代著名学者 陈寅恪
◆宋词是一朵情花。无论是才子佳人还是市井百姓,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江湖浪人,他们的爱情都是平等的,他们都在这一字一句间释放情感,吟唱着心中期待的爱情。一首首宋词,写尽了世间爱人的悲欢离合,那一幕幕凄美的旷世之恋,清新而浪漫、纯真而唯美。——作家 宋默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上彊村民(1857-1931)
清代词学大师。
本名朱孝臧,后名朱祖谋。字藿生,又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出身官宦世家,幼年喜好文学,青年随父游幕。早岁工诗,初露锋芒。后科举入仕,官至礼部右侍郎。居官十余年,兢兢业业,洁身自好。忧念时事,支持戊戌变法。
后厌倦官场,称病解职,居苏州吴门,寄心词学。为词三十余年,有《彊村丛书》《彊村词》行世。倡导词学风气,卓有成就,指导提携后辈,诲人不倦。
为指导子侄之辈掌握宋词精髓,耗费10多年心血,与友人、学生反复探论、数次增删修订,从浩如烟海的宋词中,精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柳永、陆游等81位文学大师的283首经典词作,终于编成风行海内外的《宋词三百首》,树立了宋词审美范本,问世后流传至今。
1931年逝于上海寓所,终年75岁。
世人誉之:“进为国直臣,退为世词宗。”
【译者简介】
姚敏,作家。四川蓬安人,现居成都。
代表作《不负如来不负卿: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与情》,靠口碑畅销40万册,多语种版本热销两岸三地、越南。经典解读作品《宋词三百首》,为其最新译注力作。
Ⅳ 读后感之一 《宋词是一朵情花》
亡国之叹如一江春水
-------《宋词是一朵情花》
唐诗是一棵大树,宋词是一朵情花。宋词以言情为多,或悲或喜,或缠绵或悠长,或感叹或激昂。总之,宋词虽好,写不完世上至情,抒不尽人间衷肠!-------题记
南唐,在绵远悠长的中国历史上实在算不得什么。既没有秦、隋短命却乱世统一的功绩,也没有汉唐盛世的繁华命。一段“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闪存,实在是千年岁月中的昙花一现。
可是,区区几十年的光阴,她却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三颗明珠:李璟、李煜、冯延巳。他们秀美精致的词风,已经有了宋词的影子。而在这三颗明珠中,最为璀璨的当属后主李煜了。
严格意义上讲,李煜应该算做南唐人。可他的确曾经在宋朝生活过,承蒙皇恩浩荡,被做了几年宋朝的“侯爷”。所以后人每每提及宋词,必会从他开始说起。“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皆枉然”,好像说宋词不谈李煜,也似乎有些不合“学术规范”。后主在天有灵,不知是否愿意依然和宋朝纠结在一起。
“违命侯”这三个字到底是殊荣还是羞辱呢?
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然而这个尴尬得有些卑贱的官职,好像并没有为李煜带来生的尊严。倒是人间的悲欢离合、春秋苦度,深深地扎疼了他的心: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花开花谢,时光匆匆,人世间最无常的就是自然的更迭,恰如晨起的寒雨晚来的冷风。在苦雨凄风的岁月中,不禁想到了分别时的场景。人生的哀痛莫过于“生离死别”,娇妻的泪水点点滴落,可惜连这样伤感的时光都不知几时还能再有?人生的遗憾犹如东流之水长绵不休。
这首《相见欢》,初读字字写景,细品却句句言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岁月匆匆,不仅有红花凋落,也有国破山河碎的悲凉。“朝来寒雨晚来风”简简单单的七个字,既写出了晨昏的景致,也写出了处境的凄苦。李煜被软禁期间,虽然名为侯,实则与外界几乎隔绝,恐怕除了自然的风雨,真的再也没有什么来客了。
终于,有一天旧臣徐铉来探望。李煜拉着徐铉的手悲切地哭了起来,感慨当初听信谗言错杀忠臣,抚今追昔,悔恨难平。不料,徐铉是宋太宗派来的“眼线”。贰臣终究是贰臣,被宋太宗一逼问,吓得什么都说了,当然吞吞吐吐透露出的还有李煜对近况的哭诉。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虽然李煜已经“虎落平阳”,但是他还怀念自己称王称霸的生活,这是宋太宗所无法忍受的。
很快,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到了。这个浪漫的皇帝恰恰生于中国最为浪漫的七夕。
明月当空,故国不堪回首。后主的文人情思在这夜色和月色中被深深地唤起,“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推杯换盏之际,竟然忘了寄人篱下需低头的道理,酒入愁肠,一时兴起,国仇家恨喷薄而出。一首虞美人,成就了李煜个人词史上的辉煌,也葬送了他宝贵的生命。
宋太宗被“小楼昨夜又东风”激怒,赐下毒酒一杯。相传毒酒为中药马钱子,服后全身抽搐,头脚蜷缩,状极痛苦。李煜死后被追为吴王,爱妻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美人香销玉殒随爱仙逝;空留一段《虞美人》孤独遗世千古传唱。
李煜死后,人们演绎出不同的版本。有人说是因为宋太宗自以为也会写两句“歪诗”,但无论如何也写不过李煜,一生气把他毒死了,有点“文人相轻”的意思。也有的人说,宋太宗看上了他漂亮的媳妇小周后,花轿抬走,旬日才返;后来嫌李煜碍事,索性就宰了他,以绝小周后的情思。
无论如何,李煜被毒死了,追随着先他而亡的国家,一并烟消云散了。留下绵绵的词风和冤死的孤魂。
李煜是一个典型被历史“玩弄”的人。本来无心当皇帝,身为中主(李璟)六子,帝位无论如何也轮他不着。结果历史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他的叔叔哥哥们,一个个嘎嘣嘣全都死光了,偌大的场子就剩下他独自来撑。
李煜不是宝玉,开心的时候可以躲在暖纱橱里吃姐妹们嘴上的胭脂,不开心了,头发剃光光,跑去当和尚玩。毕竟,王府的公子哥儿和帝王的子孙总是有所差别的。李煜没处躲,只好硬着头皮当了这个皇帝。
假如落在手里的是一个盛世王朝,估计李煜也会励精图治,说不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可惜,南唐到了他的手里,气数已尽。加上李煜主观上也没什么称帝的精神准备,所以,很快就被初起的北宋给灭了。
末代皇帝的历史抉择通常都别有意味,自杀和投降都没有什么好结果。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言人,历史可以解散,但人生却不能。所以,李煜终于还是决定活下来,哪怕没有尊严,他也希望可以苟延残喘地活下去。
纵观李煜的一生,半是词人,半是帝王。为词,他香艳旖旎;为王,也多如此。这和赵氏兄弟截然不同,赵氏兄弟首先是帝王,其次才是文人(不管是真文人还是装文人)。文治武功、文臣武将,虽然可以并立而称,但重心上还是有所不同。政治家首先想到的是韬光养晦、运筹帷幄;而文人,清茶烈酒、风花雪月,最在乎的是才情;这便是文武之道的不同。李煜文质彬彬,本无登基妄想,也无一统山河的野心;只希望偏安一隅,有立锥之地可以吟诗作画。但是,文人的梦想多半很难实现,何况他毕竟是一个皇帝。
然而,人算终究不如天算。宋太宗虽然毒死了李煜,但李煜所倡导的三寸金莲,却犹如历史巨大的包脚布,牢牢地捆绑了宋朝的审美。宋朝理学对女人的迫害和禁锢,仿佛中了咒语,由脚到头不断蔓延,牢牢地裹住了人们的思想。
毫无疑问,宋朝重文轻武,文人们都过得十分潇洒;有的官至宰相,直接影响政治的走向;有的匹马戎装,驰骋疆场守土固疆。假如李煜不是一个皇帝,而只是宋代一个普通的文人,或许他会活得非常滋润:郎情妾意,提笔成文,拈花醉酒,一幅人生写意。但是转念一想,假如他一生都不过是浪荡才子,辗转于软香温玉之中,恐怕词作就会是另外一副模样了。
李煜实在没有柳永“淡扫蛾眉”的福气,估计也不愿意体会“天上人间”的巨大反差, “词帝”的称呼恐怕也未见得心里受用。但无论如何,“国家不幸诗家兴”的论断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李煜走后,世间留下了他的词作。人们记不得他当皇帝时候的词,却感慨他阶下囚生活的无尽心酸,“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字字看来皆是血,今非昔比痛断肠。所以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李煜的谢幕和赵宋的华丽登场,都是历史的巧妙安排。
李煜虽死,但绵绵词风却在宋代词坛依然绽放,他的清丽、洒脱、落寞和深情,都在后世词人的血脉里不断延展,并内化为一种超拔、俊秀的力量,继而温婉、狂放。
呵呵,有点长
Ⅳ 宋词是一朵情花的作者简介
李会诗,女,非典型80后,小硕,喜欢看纸页书,写毛笔字儿。因仰慕魏晋风骨,沾染了北方粗犷气息,乐天知命,开朗达观,遨游书海,始终坚持并执着相信“人为财死,我为情生”。
Ⅵ 《在最美宋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在最美宋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宋默)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在最美宋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豆瓣评分:7.3
作者:宋默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年:2013-9-1
页数:224
内容简介:
《在最美宋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宋词,美得令人窒息;爱情,美得令人陶醉。史上最好的爱情古词,带你走进最浓清蜜意的的爱情世界,丰富的情感溶化了时间的久远,飘逸激扬的文字倾诉了才子佳人的离情悲欢,那一幕幕凄美的旷世之恋,清新而浪漫、纯真而唯美。宋词是一朵情花。无论是才子佳人还是市井百姓,达官显贵,他们的爱情都是平等的,他们都在这一字一句间释放情感,让最美的爱情悠游其中。宋词与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两颗巨钻,与唐诗并称双绝。在文学的阆苑里,它以姹紫嫣红、字字珠玑、千姿百态的风韵俘虏了一代又一代爱词之人。古典才女宋默守宋词的清韵,解读史上最好的爱情古词,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堪比白落梅、安意如!在最美的宋词里邂逅最美爱情,让唯美清丽的文字,写尽宋词的温柔与缠绵、深情与哀愁。
作者简介:
宋黙,一个游走于现代生活中带着桃花源气质的女人,喜欢古典文学,喜爱低调生活,虽无倾城美貌,确有倾国之才。她文风多变,在柔弱的外表下有一个狂野的心,因而她的文风颇有“汉”味。
Ⅶ 宋词是一朵情花和最美不过诗经哪一本好些
各取所好。
个人喜欢宋词,喜欢婉约多过豪放。
婉约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这种美不是与宋词齐名的唐诗的绝句律师所能表达出来的。
婉约更倾向于迷蒙的思恋更多的倾向于理想的升华。
诗经则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
但是诗经的意义对于后世的贡献绝对是一座里程碑。
诗经里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
Ⅷ 宋词是一朵情花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内短句、诗余、琴趣等。始容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求采纳
Ⅸ 宋词是一朵情花的介绍
《宋词是一朵情花》,由李会诗编写的书籍,讲述了绝情谷,断肠崖,世间生死相许,唯有情花。
Ⅹ 读《花千树:宋词是一朵情花》的读后感
近几年,点评宋词的图书和文章如汗牛充栋,内容选材也更是五花八门。词学大家的学术类图书在此不论,单讲普及类的,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本本包装光鲜,名字也晃眼。但打开书来,大都是秾词艳句的堆积,不知所云,读后让人云里雾里,如吃了一盘酸甜苦辣咸都不突出的菜,没法回味。这些不是书,是一堆滥用树木造的文字孽,是流进读者心里的毒。
五年前,《宋词是一朵情花》刚刚出版的时候,大家都为之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读的书。也正是它,引领了后来一个诗词赏评的潮流,无论是从封面、还是从内容,甚至从书名上。
好的文字都是耐读的。何谓耐读?其关窍就在四个字:文质彬彬。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词汇的文饰纵然必不可少,但没有内容让其附丽,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宋词是一朵情花》的文字就胜在这文与质俱有其价值、互相辉映上,作家给我们看的不仅仅是一首首美丽的词的解读,更多的是对词人、对他们的人生、他们的苦乐、他们的时代的深入理解。她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阕阕或秾艳、或清丽、或浩荡的情感激流,更让我们看到了宋词所生长的天地,那方不仅养育词人,也养育普通百姓的土地。如今时隔五年,作家又推出了这本全新增订本,取名《花千树》,这简洁的名字,可谓繁华落尽见真淳,三个简单的字却包含了宋朝几百年风雨、词人饱蘸着深情吟唱出的百态千姿。
“宋朝重文轻武,经济富足的前提下,愿意对周边政权纳税称臣,用经济利益换政治和平,这基本符合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不战而屈敌。另一方面,先是辽后是金接着是元,这些剽悍的民族擅骑射尚武力,希望通过攻城略地来扩大自己的版图。所以,不论北宋如何屈己从人,金朝的铁蹄终将如期而至,踩碎北宋柔弱的抵抗。”这是对北宋的才子皇帝徽宗所面临命运的历史分析,可谓是见天地,让我们通过一个人想象着一个看似辉煌的王朝,如何在天地玄黄、风雨如晦的时代轰然崩塌。纵观中国历史,宋代的大一统从来都是残缺的,北宋太祖皇帝在取得国家政权后,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态度,一直没有彻底解决西部与北部的边患问题,而防守形胜之地也都留给了契丹人,当时关系中原王朝安危的“燕云十六州”就在他们的控制下,没有这些屏障,契丹的骑兵可顺着大平原直取北宋的都城汴梁,这也是为什么宋朝在澶渊打胜了,还要输送岁贡的原因。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版图狭小,军事积弱的国家,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这与宋朝的政策有关,首先,为了防止武人掌权,宋朝极重文人,不杀读书种子,另外,宋朝的版图占据中原和江南,特别是江南富庶的经济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也促进了文化的大繁荣,词这一文体正躬逢其盛,创造了别于诗的另一种辉煌。读《花千树》全书,我们可以通过作家广阔的视角、深切的关怀,触摸到赵宋王朝在那种残缺中盛放的美丽。
当然,作家的着力点更多在于描画一个个生动的生命,刻写一个个多彩的灵魂。全书七章35篇,作家精当地选择了35位宋代典型或非典型的词人,有落魄帝王、大家闺秀、青楼名妓、白衣才子、庙堂卿相等等,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思想维度,演绎了不同的精彩人生。作家将一阕阕情意饱满的词作放回他们人生的大环境中,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别有种天然的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