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像一朵
Ⅰ 描写黛玉的句子
1、红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华灵秀独具其魅,黛玉的美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
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3、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但父母让她读书识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母亲去世后黛玉进京,与宝玉一同深得贾母关爱。不久父亲病故,她便长住贾府,逐渐与宝玉相知相爱。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 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最后泪尽而逝。
4、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5、黛玉换上了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麾,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6、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7、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8、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9、林黛玉幼小失怙,寄人篱下的林黛玉过的是一种繁华中的苍凉生活。她没有真正贴心依靠的人,也没有什么属于自已的财产,绝顶的聪明和满腹的才华害了她,成就了她多思多虑,多愁善感的个性。同时孱弱的身体加剧了她对生命的幻灭感,缥渺无望的爱情煎熬着她易伤的心。
10、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11、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12、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刺是她唯一的坚强,掩盖在这脆弱的坚强下面的,是她那深深的自卑情结。
Ⅱ 红楼梦中,最像黛玉的三个女孩子,她们都是谁
《红楼梦》中写了无数的女孩子,可是黛玉在这么的人中依旧是那个最为耀眼的存在。黛玉好似一缕青烟,没有具体的样子,但是你却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她的存在。因为对黛玉的喜欢,曹公让很多女孩子都带有黛玉的影子,这或许就是“当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不过,在红楼梦中有三个女孩子最像黛玉,她们从不同的方面有着黛玉的样子。
第一,龄官,长得最像黛玉的女孩,拥有和黛玉一般的性情和爱情总的来说,贾府里晴雯、龄官和妙玉这三个女孩子是最像黛玉的人,她们三个人是黛玉的不同的侧面,她们的存在让黛玉有了新的生命,或者说让黛玉的生命有了新的延续。龄官,是长得像黛玉,还有着黛玉没有的好结局,如果黛玉和宝玉不能用幸福的结局,但是龄官就能有黛玉没有的幸福。晴雯是性格黛玉很像,她们都有相似的结局,虽然注定了早逝,可是这一生依旧要活得精彩热烈。
Ⅲ 《红楼梦》中林黛玉用一朵花来比喻她并说出理由
我们常常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比如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芙蓉如面柳如眉”、“梨花一枝春带雨”等等都是把这二者相关联了,而且让人感觉还特别的形象和有诗情画意,那么在《红楼梦》中有一众美丽的姑娘,若也用花来比喻她们的话,快来看看她们都会是什么花吧。
林黛玉——芙蓉花
为什么我会说林黛玉是芙蓉花呢,还记得有一句形容她的话吗“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刚”,既然姣花照水,那很大可能就是亭亭玉立在水中的芙蓉花了;还有就是宝玉生日时,姑娘们抽花签,黛玉就是抽到了芙蓉花,旁边的李纨还附和道“好极了,除了她,谁也不配做芙蓉”,所以说林妹妹是芙蓉花可是有根有据的哦。
薛宝钗——牡丹
宝钗一枝花签抽到了牡丹花,得到了众人的肯定,被尊称为“花王”,艳冠群芳,牡丹雍容华贵,和薛宝钗这个仪态端庄的大家闺秀正好相配。
贾探春——杏花、红玫瑰
有人说三姑娘探春就像是那带刺的红玫瑰,又香又好看,就是扎手,这简单的几句话正好概括了探春的性格脾气,她有很强的治家之才,只可惜是个女子,又是庶出。
另外,探春在抽花签时抽到的是杏花,上面的几句诗词也暗示了她日后远嫁的命运。
Ⅳ 有哪些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Ⅳ 形容林黛玉的句子
描写”黛玉"的句子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玻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时,他眼中的黛玉便是这样。从总体上看,她具有一种柔弱美,病态美。眉间隐隐笼着丝丝轻愁,似皱而未皱,如有轻烟缭绕,可见她总是心事重重;目中依稀有缕缕渴望,似喜而非喜,常有深情凝驻,可见她总是细腻善感。这样的眉与目配合在一起,该是何等的清丽而凄美!黛玉原是绛珠仙子的化身,为“还泪”而来,所以她的眉目之间凝聚了灵河之畔的清风细雨,离恨天外的灵晖秀气。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玻”更突出地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
黛玉天生有一种诗人的气质,柔情似水,忧郁细腻。一身之病是由两靥之愁而起,两靥之愁又因一身之病而生。
她深深陷入了与宝玉的恋情之中,用全部心血去爱宝玉,用整个生命去追求美好的生活,但身世孤苦,寄人篱下,她怎能不愁?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怎能不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进一步写她的愁与病:无事时也有闪烁的泪光,无恙时也有细微的娇喘,可见愁与病已经深入到她的内心,不可医治了。
黛玉的愁与病,除了身世原因外,实际上是在追求自由与美的过程中与世俗发生矛盾引起的。
在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宝钗那样的“贤德淑女”受到人们的赞赏,而黛玉生性孤傲,过于敏感,又常常直率地讽刺他人,当然不会得到认可。她高洁的心志不为人所知,她梦想的爱情不被世所容。当她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剧烈冲突时,她无力反抗,只能默默饮下苦涩,日久天长,郁结成玻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两个比喻用得很形象。秀丽柔弱的花儿,把纤纤瘦影投在清澈的水中,波光荡漾,花影相映,多么清朗典雅;纤弱的柳条在风中依依而舞,时而形成一道弯弯的波痕,时而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真是楚楚动人。用这样两种美丽的事物来形容林姑娘真是再妙不过了,把她的美写到了极致。小说中有许多与此呼应的句子,如:“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避远,不忍再听。”“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等等。
“心较比干多一窍”写黛玉的聪慧多才。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智慧过人,因进谏被剖心,心有七窍。后世以心有七窍来形容聪颖过人。黛玉的聪颖,在大观园众姐妹中是闻名的。无论是吟菊花,还是咏柳絮,她总表现得才华横溢,卓然不群。“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幽淑女悲题五美吟”等情节,无不展示了她过人的诗人天赋。在小说中,作者总是把最优美最动人的诗句归在林姑娘的笔下。试看这些句子:“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沟渠。”孤傲不群;“毫端蕴秀临窗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潇洒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凄苦悲凉;“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见识过人。
“病如西子胜三分”,则是更进一步地写黛玉的病态美。传说春秋时的美女西施在心口疼痛时捧心皱眉,其姿态更美。而黛玉比之“胜三分”,可见黛玉之美,惊人绝代,真是“颦儿才貌世应媳。
悲剧总是把美的事物毁灭给人看。黛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女子,是寄托了作者理想的、高洁美好的形象。她美丽而才高,但不为世俗所容,与唯一的知音宝玉的爱情更不为人所容,故而走向最终的悲剧结局。
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哪得不伤悲!
昔有绛珠,轻吟花谢花飞花满天,她寞落了无,留下的却只是心疼。世人皆言她怜,但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一世孤高傲才,清白来世,清白离开,一生只为一人,没有尘世如潮,没有浮生未歇。带走了一人痴心,留下了一世轻安,心如止水,万念俱灰。 此生如此,足矣。
Ⅵ 红楼梦黛玉有关花的诗是
林黛玉《葬花诗》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Ⅶ 林黛玉是什么样的人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林黛玉。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1、 林黛玉是真正的“香玉”
黛玉出身名门望族。她的母亲是贾敏,贾家、贾岱山、史泰君的长女。她的父亲林如海是列侯之后的一个文人家庭。林如海也是一个前罪犯,访问盐业和审查。因此,黛玉是一个大家庭中的淑女,名门之后。
宝玉和黛玉开玩笑,编了一个关于老鼠精的故事。他说:“林师傅的女儿才是真正的香玉。”
即使后来奶奶去世了,黛玉也得靠在她身上。她是贾妈妈心中的宝贝。她不是别人家的孤儿。她被摧残和压迫。相反,她得到了细心的照顾和爱。
无论是佳木、宝玉还是杜鹃,都是她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温暖。
2、 林黛玉是个美人
每个人都有一颗美丽的心。《红楼梦》中有很多美女,黛玉的美是如此不同。她的美丽在于她的心情和气质。”这两条曲线就像皱眉,但不是皱眉。一对似乎很幸福,但并不深情。国家产生两个悲伤的酒窝,攻击全身。安静的时候,它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在水面上闪闪发光,它的动作就像一棵柔弱的柳树支撑着风。心脏比碧根多出一个孔,西子病得三分。”这是曹巩写的黛玉。
宝玉生日被薛潘骗了。黛玉整天担心。宝黛的爱情是建立在心灵相通的基础上的,两人是灵魂伴侣。正因为这样的爱,黛玉的形象更加生动动人。
虽然,最后黛玉的眼泪渐渐消失,但她对宝玉的深情是可以借鉴的。
在一千个读者的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在我看来,黛玉既不朽又细腻。
她不是一个悲伤燃烧的手稿破碎的痴情恨死的悲伤的女人,她是一个盛开、活着、被爱的女人。就像一朵花,她的生命虽然短暂,但绝对不是贫穷的。
Ⅷ 《红楼梦》里林黛玉到底是一朵什么花,有什么证据吗
《离魂》伏黛玉之死,这是脂批。
元妃的省亲宴,点了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第四出《离魂》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闹殇》,其中有句“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玉芙蓉”可指白牡丹,也可指白荷花,关建在于“风剪玉芙蓉”前还有“萍踪浪影”四个字,浮萍水中物,常与荷花为侣,宝玉的奶兄李贵回答贾政问话,就特意选了“呦呦鹿鸣,荷叶浮萍”一句博贾政笑。
以此可度,这里的“玉芙蓉”指白荷花。
我以为,“残荷”是林黛玉自喻。父母早亡,兄弟俱无,弱质病躯,无倚无靠,可不是像残存的荷?潇湘秋夜,雨滴荷响,那样凄冷的况味怎会不让客居的黛玉引为同调?
所以贾宝玉马上明白了,他说:“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至于有人说,宝玉作《芙蓉女儿诔》时,诔文是挂在芙蓉“枝”上,足以说明此芙蓉不是水芙蓉。
我同意。
多情公子本就明诔晴雯,实诔黛玉,对木芙蓉遥祭水芙蓉,反正他行为偏僻性乖张,自己心里各有所因,哪管世人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