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节现状

七夕节现状

发布时间: 2022-01-21 14:06:18

Ⅰ 乞巧节现状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牛在鹊桥上村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从针穿过,就叫做巧。这习俗唐宋最盛况。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少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州、邹城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Ⅱ 七夕节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节的传统意义很大,而7是个很有魔力的数字.在现实生活中它已被现在的年轻人看作是一种对纯洁爱情的美好向往,因为现实实在太浮,人们甚至很向往古代那种简单的男耕女织的生活,活的太累实在是辛苦,所以它是东方的情人节,是情侣们最最期待的日子.而它的意义就在于唤起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唤起人们心灵最纯洁美好的一面!唤起那些幸福的回忆!

Ⅲ 中国传统的爱情节日七夕节是如何从衰落被重新发现的

七夕节在古中国又被称为乞巧节,最早出现在汉朝,是在七月七日这天妇女向织女星祈求智巧的节目。的起源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大自然的尊崇,后来随着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乞巧节也被覆上一层浪漫的色彩。后来随着人们将七夕节定义为中国情人节的,这个传统节日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后来什么将牛郎跟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中,姑娘们也都信以为真,于是每到七夕的时候姑娘们就抬头仰望星空,暗自期待自己的意中人什么时候才回来。后来因为国际文化交流密切,西方情人节传入中国,于是与它对应的七夕节就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Ⅳ 七夕节都有什么感受

一。

“今天七夕。”

“对哇,要给我发红包吗?哈哈哈哈”

“给你红包。”

红包上的祝福语是,我喜欢你但是以后不只是喜欢,会更喜欢你更爱你的,跟我在一起吧。

红包迟迟没有点开,聊天框的顶端也没有“对方正在输入…”的字样。

等了很久,谁也没有再说话,男生的手在发完红包的时候就一直在抖,高考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紧张过。时间慢慢过去,手已经不抖了,心也已经麻木了。

七夕结束的前三分钟,女生发来一句话,红包我就不领了,以后我们还可以做朋友的是吗?

小心翼翼的询问,能想象得到手机屏幕对面的她瞪着大眼睛咬着嘴唇回信息的模样。

盯着信息看了三分钟,时间跳到零点的时候,男生一个翻身直躺在了床上,手机被弹在一旁,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看着看着就笑了,慢慢地将手覆在了眼睛上。

“好啊,还是好朋友。”

男生可能不知道,红包上面的那句话,女生没点开,能看到的是“我喜欢你但是以后不…”

“以后就不喜欢了吗,但是为什么要在今天说呢?”

没点开的红包里,藏着一段少年们错过的爱情。

Ⅳ 七夕节是怎么回事

七夕节,
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传统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版
也是东亚权各国的传统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这一天,中国少女主要活动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 、晒书·晒衣、贺牛生日。

Ⅵ 七夕节问题

不是你在他的心目中不重要,也不是你们的感情出了问题,而是你认为爱情需要浪漫,他内心感觉相爱需要轻松。
每年都会有很多节日,在女生看来,每一个节日都是应该浪漫的时间,不浪漫便是不在乎自己;在男生看来,每一个不同的节日,其实都是同一个节日的重复,天长日久,一到节日只会更累。
建议你不要把节日看的太重,其实最重要的节日就是你们在一起的每一天。从你的描述看,他的工作比较特殊,越到节日越忙。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让他在节日期间轻松一点呢?如果一直累下去,爱情对他来说还会有感觉吗?彼此换位思考,才是爱情的保鲜之道,相信你能做到。

Ⅶ 七夕节是怎么回事

这个节日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和妇女穿针乞巧的习俗,
后来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回,被赋予了爱情的意义。
再后来又答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七夕的传说

这个节日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和妇女穿针乞巧的习俗,后来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被赋予了爱情的意义。七夕节起源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相知、相识、相爱。

却因人仙有别,被王母娘娘棒打鸳鸯,让他们只能隔着银河遥遥相望,但是还好有喜鹊们,可以为他们搭建一座鹊桥,让他们在桥上相见。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就是在农历7月7日,所以便将这一天定为七夕。又因为织女有一双能织云霞的巧手,而民间的少女们都希望能得到织女的灵气,所以在七夕节那天才有了“乞巧”的习俗,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热点内容
牡丹鹦鹉快死的症状 发布:2025-07-16 07:08:04 浏览:269
樱花退学 发布:2025-07-16 07:07:56 浏览:309
刚见面就是情人节 发布:2025-07-16 07:07:08 浏览:284
梅花灰度图 发布:2025-07-16 06:58:43 浏览:599
去花卉公园 发布:2025-07-16 06:58:04 浏览:396
情人节搞笑短语 发布:2025-07-16 06:53:48 浏览:35
陈允斌玫瑰花 发布:2025-07-16 06:49:45 浏览:53
七夕杜牧解释 发布:2025-07-16 06:41:28 浏览:181
梅花形鞋带 发布:2025-07-16 06:36:41 浏览:550
情人节安妮风行 发布:2025-07-16 06:28:45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