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和七夕
㈠ 李煜的《虞美人》和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
㈡ 李煜和小周后的爱情故事
李煜(937~978年),字重光,五代后期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毒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名。诗文语言生动,充满了对身世及现实的吟叹情绪。其作品在题材及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艳情为主的窠臼。
五代十国后期,南唐国主李煜去世,其第六个儿子李煜即位。李煜年少聪颖,相貌清癯,一目是重瞳,好诗词书画音律,才华横溢,他就是历史上的南唐后主。
李煜即位之后,从不关心国事,每日谱词度曲,以风流自命。春天到来时,他将殿上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砌,都装成隔c,密插各种花枝,称之为“锦洞天”;令宫里的妃嫔,都绾高髻,鬓上插满鲜花,在锦洞天内饮酒作乐。
时光飞驰,转瞬又到七月七日乞巧夜,李煜在碧落宫内,张起八尺琉璃屏风,以红白罗百匹,扎成月宫天河的形状。又在宫中空地上,凿金做莲花,高约六尺,饰以各种珍宝。不多时布置完毕,只见一座月宫,天河横亘于上,四面悬着一色琉璃灯,照得内外通明,月宫里面,有无数歌伎,身穿霞裾云裳扮成仙女,执乐器奏《霓裳羽衣曲》,音韵嘹亮,悦耳怡神。好似真到了月宫一般。周后连声称扬道:“陛下巧思真不可及!如此布置,与广寒宫一般无二,倘被嫦娥知道,恐怕也要奔下凡间,参加这个盛会了。”李煜含笑说:“昔唐人有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虽居月宫为仙,也未免有寂寞凄凉之感,哪里比得上朕与卿,身在凡间,反可以朝欢暮乐呢!”
李煜与周后开怀畅饮,直至天色已明,方才席散。不料周后在七夕夜间,多饮了几杯酒,忽然生起病来。李煜十分着急,召周后的家属入宫省视。周后的父母携带次女,入宫问候。周后留家人在宫中多住数日,待自己病愈后再回去。周后母因家事繁冗,不能不回去,只留次女在宫侍疾。小周氏秀外慧中,才色比周后尤为佳妙。李煜已在暗中垂涎,不由地生了一箭双雕之心,只因无由亲近,惟有心中羡慕。现在听到小周氏居住宫中,遂命心腹宫人,将小周氏引诱至后苑红罗小亭里面,逼着她勉承雨露。
李煜曾在群花之中建筑一亭,罩以红罗,装饰着玳瑁象牙,雕镂得极其华丽,榻上铺着鸳绮鹤绫,锦簇珠光,生辉焕彩。只是面积狭小,仅可容两人休息。李煜遇到美貌的宫女,便引至亭内,任意临幸,所以亭中备有床榻、锦衾绣褥等床上用品。宫女把小周氏引入之后,转身退出。小周氏见内中地方虽小,却收拾得金碧辉煌,设着珊瑚床,悬着碧纱帐,锦衾高叠,绣褥重茵,有一男人端然坐在床上,正是李煜。小周氏不觉红潮晕颊,羞惭无地,慌忙翻转身来,用手启门,哪知这门闭得十分坚牢,用尽气力也不能打开。李煜早已执定了小周氏的纤手。
小周氏无处可以藏身,只得含羞说:“陛下请放尊重些。倘被姊姊知道,妾之颜面何存。”
李煜笑道:“自古风流帝王,哪一个不惜玉怜香呢?此处甚为秘密,宫人们不奉传宣不敢擅入,万无泄漏之理,可尽管放心。”
小周氏生得玉貌花容,慧质兰心,常常对镜自怜,深恐自己具有这般才貌,将来落于庸俗人的手内。又见姊姊嫁得李煜,册立为后,做了南唐的国母,享不了的欢娱快乐,心里本来羡慕;现在见李煜看中了自己,软语温存,愿效鸾凤,芳心早已许可,却不得不。做出娇羞的样子,故意推却。一经李煜再三央告,也就半推半就顺从了李煜。李煜是个风流天子,得着小周氏这样的美貌佳人,与自己有了私情,心中非凡得意,少不得又要借诗抒情了,便填了《菩萨蛮》词一阕,把自己和小周氏的私情,尽情描写出来。其词道:“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i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这阕词填得十分香艳,早被那些宫人妃嫔传唱去了。李煜和小周氏的暧昧事情,连民间也知道,传为风流佳话。幸亏周后病卧在床,不知道这事。李煜偏生还不肯谨慎,每天和小周氏在红罗小亭里歌唱酣饮,李煜亲执檀板,小周氏宛转歌喉,明月风清,良辰美景对佳人,便是天上神仙,也不过如此。那李煜见小周氏饮了几杯酒,略带微醺,柳腰一搦,玉肩双削,樱唇微启,香气扑人,不禁趁着酒兴,以香口为题,又填《一斛珠》词道:“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洗,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李煜这一阕《一斛珠》的词更把自己和小周氏饮酒歌唱,及平日间的情趣一齐描写出来。
李煜只在红罗亭内日夕取乐,早把众妃嫔抛在九霄云外。那些妃嫔经了李煜这样的冷落,未免心怀怨意,恰巧李煜填了这两阕词,把所有的私情,都真实描写出来。就有妃嫔借着探问周后疾病的名目,来到中宫,把两阕词作为证据,将李煜与小周氏的私情,一齐告知周后。
周后正在病中,心内又气恼,又怀着一股妒意,顿时病势加重起来,从喉中吐出一口鲜血,立刻昏晕过去。过了半晌才悠悠醒转,长叹一声,喘息不已。周后经此一气,疾病愈加重,不上数日,竟自撒手尘寰。李煜见周后亡故,传旨从厚殡殓,附葬山陵,谥为昭惠皇后。过了些时,便立小周氏为皇后。
小周后爱绿色,所服的衣装,均为青碧,艳妆高髻,身服青碧色的衣服,群裾飘扬,逸韵风生,妃嫔宫女见小周后身穿青碧之裳,飘飘然有出尘之气质,便都效仿小周后,争穿碧色衣裳。宫女们又嫌外间所染的碧色不纯正,便亲自动手染绢帛。有一个宫女,染成了一匹绢,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取,被露水所沾湿。第二天一看,颜色却分外鲜明。李煜与小周后见了,都觉得好。此后妃嫔宫女,都以露水染碧为衣,号为“天水碧”。
李煜与小周后寸步不离,视六宫粉黛如尘土。小周后不但相貌生得美丽,并且知书识字,素擅音律,较之已故的大周后尤为精妙。她好焚香,自出巧思制造焚香的器具。每天垂帘焚香,满殿氤氲的芬芳。小周后坐于其中,如在云雾里面,望去如神仙一般。但在安寝时,帐中不能焚香,恐怕失火,所以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香气散发出来,其味沁人肺腑,令人心醉。沉香遇热气,其香方始发出来,现在用鹅梨蒸过,置于帐中,沾着人的汗气,所生之香,便变成一股甜香。小周后取了一个名,叫“帐中香”。
李煜将茶油花子制成花饼,大小形状各异,令宫嫔淡妆素服,缕金于面,用花饼施于额上,名为“北苑妆”。妃嫔宫人,自李煜创了“北苑妆”以后,一个个去了浓装艳饰,都穿了缟衣素裳,鬓列金饰,额施花饼,行走起来,衣袂飘扬,远远望去,好似广寒仙子一般,别具风韵。
李煜与小周后日夕研究,将茶乳做片,制出各种香茗,烹煮起来,清芬扑鼻。李煜将外夷所出产的芳香食品,通统汇集起来,或烹为肴馔,或制成饼饵,或煎做羹汤,多至九十二种,皆是芬芳袭人,入口清香。李煜对于每种肴馔,亲自题名,刊入食谱。命御厨师将新制食品配合齐全,备下盛筵,召宗室大臣入宫赴筵,名叫“内香筵”。李煜在夜间不点蜡烛,宫殿都悬挂着夜明珠,到了晚上,夜明珠放出的光如同白昼。
李煜只图歌舞酣宴,却不知宋太祖已出兵平了南汉,正调将遣兵,训练水师,预备荡平江南。李煜听说南汉灭亡的消息,震恐异常,便上表宋廷,愿去国号,改为南唐国主。宋太祖命李煜入朝。李煜推说有疾,不肯入朝。宋太祖便借口说李煜违逆,心怀异志,命曹彬领兵十万,即日南下攻取南唐。
南唐的边将毫无防备,皆弃城遁去。宋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李煜在宫内召集僧道,诵经烧香,祷告神灵保佑,亲自写疏祀告皇天,立愿宋师退后造佛像若干,自称莲峰居士,敬告上苍,速退宋师。最后李煜没法可施,只得命徐铉驰赴汴京,面见宋太祖,哀求罢兵。徐铉说尽千般好话,宋太祖无奈,只好调侃道:“卧榻之旁,岂能任他人酣睡。”李煜知道已是山穷水尽,只得率领臣僚,到军前投降。曹彬将李煜一行押往汴京。
宋太祖封李煜为违命侯,并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江南自李■篡吴建唐,传于李煜,在位十九年,为宋所灭,共历三世,计四十八年。
宋太祖去世后,太宗即位。又加封李煜为陇西郡公,与小周后在赐第内居住。李煜不比刘chang,虽是同一样的失国投降,刘chang却长于口才,能言善道,最工谄媚,在太宗面前,曲意逢迎,所以太宗对于刘chang,并无猜忌之意。那李煜便大不相同了。他只能拿着一枝笔,吟风弄月,做几首华瞻哀怨的诗词,若说口才,是一些也没有的。所以到了朝见太宗的时候,刘chang总是谈笑风生,曲意奉承;李煜总是垂头丧气,并不开口。况且太宗不如太祖厚道,见李煜这般样子,便疑心他有怨望,暗中命人监视李煜。
㈢ 李煜的生日是几月几号我是指他出生的那一年的七夕是几月几号
8月15日
他是狮子座
㈣ 从古至今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是七夕生的我就知道有李煜,麻烦知道的告诉一下。
穆沙拉夫1943) 克劳狄一世 许海峰1957) 拉马克1744) 麦尔维尔1819) 米仓凉子1975) 黑川智花1989) 王若琳1989) 陈国坤1975) 麦家琪1975) 李菁1978) 杨立新1957) 柯叔元1971) 周璇1920) 萨姆·门德斯1965) 吴晗1909) :崔健1961) 吴君如1965) 鲍蕾1976) 谢振轩2007) 罗时丰1970) 萨姆·沃辛顿1976) 彼德·奥图1932) 马季1932) 速水奖1958) 北岛1949) 纪晓岚1724) 熊井友理奈1993) 罗切特1984) 蔡淳佳1977) 蒙嘉慧1975) 金亨俊--ss501成员1987) 常铖1975) 伊藤英明1975) 卡莉·克劳斯(1992) 安住绅一郎(1973) 路易·威登1821) 奥巴马1961) 阿拉法特1929) 黄文豪1962) 福田麻由子1994) 雪莱1792) 张根锡1987) 罗切特1984) 冈萨雷斯1974) 朱丹1981) 李佳璘1980) 莫泊桑1850) 柳承敏1982) 徐娇1997) 郭静1980) 佩莱格里尼1988) 帕特里克·尤因1962) 周杰1970) 权相佑1976) 尼尔˙阿姆斯特郎1930) 叶豪1993) 杨雅筑1990) 伊利亚·列宾1884) 王馨平1968) ) 王家珧1989) 柴崎幸1981)周丽晶1992)科林·麦克雷1968)埃里希·克莱伯1890)黄俊郎1970)
㈤ 简介李煜和李璟。
1、李璟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即南唐元宗,初名景通,曾更名瑶,字伯玉。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于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
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被后周夺取淮南江北之地,遂从金陵迁都洪州,称南昌府。
961年逝世于南昌,时年四十六岁,葬顺陵。死后获宗主国宋朝特许而被追上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诗词被收录《南唐二主词》中。
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
2、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
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5)李煜和七夕扩展阅读:
1、李璟迁都去世
李璟为太子时,冯延鲁等都同入东宫,礼部尚书常梦锡自从李昪在世多次说不可让冯延鲁等接近太子。李璟继位,冯延鲁专权,常梦锡每每排斥他。李璟已经割地称臣,有说到朝廷为大朝的,常梦锡大笑说:“你们曾经想让君主如同尧、舜,今日自为小朝吗?”
钟谟一向与李德明交好,回来后,听说李德明因为宋齐丘等被杀,想上报李德明的冤屈,没能发作。陈觉是宋齐丘的同党,与严续一向有宿怨。陈觉曾经奉命使周,回来说周世宗以为江南不立即听从命令的原因,是由于严续的谋划,劝李璟杀严续谢罪。
李璟怀疑,钟谟于是请求出使后周,验查此事。李璟已经割地称臣,于是派钟谟入朝谢罪,说不立即割地,不是严续的谋划,希望赦免他。
周世宗大惊,说:“严续能够谋划,这是忠于他的主人,朕难道杀忠臣吗?”钟谟回来后,说陈觉奸诈,李璟发怒,流放陈觉到饶州,杀死。宋齐丘与陈觉结党犯罪,被流放青阳,赐死。以皇太弟景遂为洪州节度使,燕王弘冀为皇太子。
显德六年(959年)九月,太子弘冀去世,李璟封第六子李从嘉(李煜)为吴王,居住东宫。钟谟说李从嘉轻浮放纵,请立纪国公李从善,李璟大怒,贬钟谟为国子司业,立李从嘉为太子。
周世宗派人对李璟说:“我与江南,大义已定,但顾虑后世不能容纳你,可以在我在世时修造城隍、整治要害为子孙计。”
李璟于是修葺各城,计划迁都于洪州,群臣都不想迁,只有枢密使唐镐赞同迁都,于是升洪州为南昌府,建南都。
建隆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留太子从嘉监国,李璟迁往南都。但洪州狭窄,宫府营廨,都不能容纳,群臣日夜思念回去,李璟后悔愤怒不已。唐镐惭愧害怕,生病而死。
同年六月,李璟去世,终年四十六岁。太子李从嘉继立,以丧事回金陵,派使入朝,希望恢复李璟的皇帝名号,宋太祖同意,于是谥为李璟“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元宗,陵于顺陵(位于今江苏省江宁区)。
2、李煜国破人亡
开宝七年(974年),李煜上表求放李从善归国,宋太祖不许。秋,宋太祖先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为由,诏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从,回复“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
太祖闻信,即遣颖州团练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随后出师,水陆并进;李煜亦筑城聚粮,大举备战。
闰十月,宋军攻下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严,并停止沿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时吴越乘机进犯常州、润州,李煜遣使质问,说以唇亡齿寒之理,吴越王不答,转送李煜书信至宋廷。
北宋攻陷芜湖和雄远军,沿采石矶搭建浮桥,渡江南进。李煜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因强弱悬殊,兵败如山,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阻隔战败消息,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尚不知情。
开宝八年(975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三月,吴越进逼常州,诛杀皇甫继勋,权知州事禹万诚献城投降。六月,宋与吴越会师,进发润州,留后刘澄投降。
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万前往救援,行至皖口,遭遇宋军。朱令赟下令焚烧宋船,不料北风大作,反而烧至自身,朱令赟与战櫂都虞候王晖皆被擒(皖口之战)。
外援既灭,北宋尽围金陵,昼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死者不可胜数。李煜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太祖答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宋太祖封为违命侯,拜左(一说右)千牛卫将军。 [46-47] 同年,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㈥ 七夕是李煜的生日和忌日七夕是指旧历7月7日
七夕是指旧历 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既是李煜的生日,也是他的忌日。史书上写的 他出生那年的七夕是阳历8月15.狮子座
㈦ 李憬为七夕出生的 李煜取名从嘉有什么含义吗
小故事: 很多年前,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想休假,所以他们决定晚上去城镇。他们叫来最信任一个人来照看孩子。当保姆来的时候,他们的连个孩子已经在床上睡着了。所以保姆只是看了看孩子是否睡的好,就坐下了。
深夜,保姆觉得无聊就想去楼下看电视。但是她看不了,因为楼下没有电视(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希望他们的孩子看太多垃圾)。她就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问是否可以在他们的卧室看电视,当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
但保姆又想要最后一个请求。
她问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盖住那小丑雕像,因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电话沉默了一会。
(此时爸爸在和保姆通话)
他说:带孩子离开房间……
我们将会叫警察……我们从来没有什么小丑雕像。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个从监狱逃出来的杀人犯。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
(正在跟保姆通话的孩子的父亲)说:带上孩子们,离开房子……我们会通知警察……我们没有一个小丑雕像……
孩子们和保姆被小丑谋杀了。
结果是,小丑是一个从监狱里逃出来的杀人犯。
如果你不在5分钟内转发这个贴子,这个小丑在凌晨3点时将会拿着刀站在你的床前。
我在这里发了,这就是恶魔般的小丑没有杀我的原因。
㈧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为何写于七夕,却说东风
或许是虚笔,暗示对东南故国及旧时春意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