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文章名

七夕文章名

发布时间: 2022-01-15 15:45:31

❶ 描写七夕的诗词、散文都有哪些

1、《七夕》

宋来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自,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2、《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3、《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4、《七夕》

唐 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5、《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❷ 有关“七夕节”的名言名句、诗句有哪些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东汉·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释义:那遥内远而亮洁的牵容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释义: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3、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宋·杨朴《七夕》

释义: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怎么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

4、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唐·徐凝《七夕》

释义:仙鹊架起了小桥于渺渺银河之上,环佩轻盈作响,款款走来神话中的女子玲珑的身影。

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宋·秦观《鹊桥仙》

释义: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6、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释义:怎么会忘记不酬谢填河以渡的乌鹊,单给蜘蛛的偏爱向它乞求巧丝。

❸ 有关七夕的民间故事的名称

七夕节,首先是乞巧节。
传说中,织女在天上的职责是编织云彩。既然她是天上的纺娘,自然要有超于凡间的纺织技艺,她所织出的,是美丽的云霞。
一次织女下凡,结识了勤劳朴实的牛郎,二人结为夫妻,育有一儿一女。但天帝发现织女私自与凡人成亲,便将她押解回天庭。牛郎在老牛的神力帮助下,用扁担挑起一儿一女就上天追寻织女,就在二人即将相会的时候,王母娘娘用金钗在他们两人之间划出一条银河,让牛郎织女遥遥相望、不可渡河。但是喜鹊被他们的爱情所打动,每到七月初七的夜晚,便以成千上万的雀身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得以一年一度相会一次。
在七夕之夜,因为民间故事称织女能和牛郎相会,这是一个属于她的特殊节庆,她可以让人间一窥仙踪、可以把好心情洒落凡尘,所以女孩子们便在这个夜晚拜求织女,希望她能把自己作为天庭纺娘的心灵手巧也分落给凡人一些。七夕节,由此开启了“乞巧”的主题。
七夕之夜,女孩子们在自家庭院中通过一些风俗活动来过节:
她们要祭拜织女、向织女诉说心愿;然后和闺中密友进行对月穿针、水面投针的游戏,看谁先把线穿过针别、谁放置在水面上的绣花针不沉底,谁就获得了最好的运气和巧劲儿;之后,在夜风吹拂中,她们分别躲到葡萄架下盼望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情话,期待得到姻缘天赐的眷顾;她们还会捉一只蜘蛛养在小盒子里,在第二天一早打开盒子比较谁的“喜蛛”吐丝织网最多、就预示着谁得巧最多。
整个七夕节的乞巧过程,唐人祖咏都写成了一首诗《七夕》: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这首诗,就完整地叙述了七夕乞巧风俗中祭拜织女、穿针投针、养喜蛛比蛛丝等活动。
所以,七夕节,是属于闺中女儿的节日,是未出嫁的女孩子们,乞求心灵手巧、祈望幸福姻缘的一次大型许愿会;而她们过节的场所,也是在自家院子里完成的。
七夕节之所以也被唤作是“中国的情人节”,是由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参与了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至少在西汉初年,这个神话传说就已经盛行于民间。汉初的《古诗十九首》中就写他们的故事说: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传说讲,牛郎父母早亡,被哥嫂赶出家门,只与一头老牛为生。老牛有灵性,促成了他和下凡织女之间的情缘,牛郎织女遂结成恩爱夫妻,育有一儿一女。但天庭发现了私自下界与凡人成婚的织女,将她押解回上天,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扁担挑着一儿一女追赶织女。就当夫妻二人将要会合的时候,王母娘娘用金钗在他们两人之间划出一道银河,让他们隔河相望而无法相亲。最后,是喜鹊有感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每年七月初七,成千上万的喜鹊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才能一年一度相会一次。这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我们看故事的人,总是愤恨为何天庭要拆散一对恩爱夫妻,总是不满为何王母娘娘要设置障碍。其实,这样的故事,正是以形象化的演绎,传递着真实化的道理,那就是:
人生永远存在着情欲和法理之间的对立冲突,情与理,是相生相伴的一对矛盾。
天条规定仙人与凡人不能结合,这代表的是法理;
织女与牛郎就是要两情相依,这代表的是情欲;
押解织女回天庭,这象征着法理的执行;
银河划下的距离,这象征着人世间总有逾越不了的距离、现实中总会存在的障碍;
而一年一度得以相会一次,就是在情与理之间留存的弹性空间。
所以探讨天人和凡人之间能不能结合、追问牛郎和织女能不能在一起,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人,都要不得不去面对情与理之间该如何抉择、如何平衡的考验。如果偏重情欲多了,就必然要交付法理的代价;如果背负法理多了,又必然要偿付情欲的丧失。
对于社会规律也是这样。有时候情欲泛滥,就宣扬“存天理,灭人欲”;有时候法理沉重,就开始倡导解放人性、肯定人情,比如欧洲文艺复兴的发起、中国《牡丹亭》的产生,等等。
法理和情欲也可以不是决然对立的,而是互相平衡的关系。比如这个民间故事里,王母娘娘连银河都能造就,难道打散一群喜鹊做不到吗?当然不可能。但是她和天庭偏偏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了鹊桥的存在,让牛郎织女有一个宣泄情感的通道,让世人也有一个圆满喜剧的寄托。这就是情与理之间重叠馄饨的一个合理空间。
闺中女孩儿们遥想着牛郎织女的挣扎与幸福,也在七夕的星空下许愿,希望为自己求得一份好姻缘。所以,与上元节的“情人会”不一样,七夕节只是“情人盼”,是没有约会、没有情郎、没有爱情的空想阶段。
其实,女孩子们的乞求许愿,与其说她们在求一段爱情,不如说她们是在求一个良人,更不如说她们是在求一个人生。
这就涉及到古人的生活方式与婚姻观念:
在古人看来,女儿在家是客,是暂居于娘家,只有当她出嫁、嫁到了终身仰仗的夫家、嫁往了托付整个大半生的外姓家庭里,那才算是“有家”。所以:女有夫,就叫“有家”;相对应的,男有妻,叫做“有室”;男女成婚,双方共同组成了“家室”。
因此,女子出嫁,叫“归来”,是回归到了命中注定、三世有缘的屋檐下。古语称女孩嫁人,就叫“之子于归”。
在《诗经》里的一首贺新娘曲《桃夭》,是为踏出闺门的新娘子送上的一首贺歌,里面就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女子归来,家室完整。因此,女人成婚,是将终身赌注给了她要陌生面对的丈夫以及她要只身融入的夫家。所以闺中女儿期许未来的姻缘,说她们甜蜜幻想爱情那是奢侈的,她们紧张揣度丈夫与夫家,那才是真实的,因为那个男人、那个夫家的好坏,决定了她无可悔改、不可转圜的下半生命运。
七夕节,是我们臆想中的“情人节”,但古代女子甚至无缘言情、无心痴盼“情人”,只要命运赐给她的能是一个比较好的“良人”,那就是姻缘善待了她的人生。
七夕的“情人节”,如果两心情热,那就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如果心境秋凉,那就是“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但无论如何,这一个“情人节”的本质:从牛郎织女的本源苦情算起,就是一个相思相望不相亲的节日,是苦中作乐而已的暂时私会;从女孩儿的闺中岁月看,又是一个望穿秋水候良人的节日,是没有良人时的一厢情愿。所以秦观最著名的宋词《鹊桥仙》形容这一个情感节点,也只好半是安慰半是无奈地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若两情相悦,自然还是朝朝暮暮的好,何必常做久别离;
若两心相依,每一天便都是幸福情人节,不需要特定日期的苦盼。
所以,七夕节的风俗,古代女孩的乞求,无论乞求心灵手巧也好、乞求良人姻缘也好,都有无限辛酸在其中。——那样苦苦地求盼,那样深深地许愿,那样迷信地通过游戏来求一个吉祥预兆,正是说明了女性不能自主命运、不能把握幸福的悲哀。

❹ 关于七夕的作文题目 要古风的

七夕,乞巧

一觉醒来,只觉做了一场很长的梦。一

场,关于前生的梦。

笑听一曲古筝,今是七夕。乞巧拜月,

看万般苦难皆在今朝落幕。飞针走线的双手

织出岁月如梭,那细长的针却是记忆中一点

一滴的痛,一寸一寸挖出繁华背后的凄凉。

饶是一盘未完的弈,万般纠缠,拼出一串如

歌如泣的历史。

雕木窗棂,天际已是落日熔金,暮云合

璧,那绽满荷塘的娇羞,即是待字闺中的少

女,欲拒还迎。

发丝滑落,一阵风,带起满园清香。那

些看破红尘之人,往往是最可悲的,只因他

们只有回忆前程往事的权利罢了。在这错杂

的凡尘,一句“珍惜眼前人”,便可在儿女情

长的考场中赢得满堂彩。然,说到做到又怎

是简单?从古至今,又能有几人在这场科举

中夺得状元?真正醒悟之时,早已是无力回

天。

我知道此刻我虽面无表情,眼中却渗出

点点笑意。和心爱之人一起,就算是粗茶淡

饭,也心甘情愿。相视一笑,交握的双手再

也不愿放开。

蝶,蹁跹而至,小心翼翼的落在摊开的

书页上,不曾期望地洒荧荧的光。风,又起

了,惊扰了蝶儿,落魄而去。

万物沉默了,是夜。清风残月舞出优雅

与清静,独属于夜的,优雅与清静。青瓦白

墙,不再如白昼那般狰狞,那般充满窒息与

掠夺,而是渐渐地,渐渐地,在月与风的细

细爱抚中,一点一点,变得柔和。

来到了灯市,触及到的便是满目的红。

似乎所有人,都喜欢躲在这个微微嗜血的颜

色之下,伪装自己。

现在发觉,烟花是多么孤独且虚伪的东

西啊!那么绚丽的升空,华丽的在清冷的夜

幕中绽放,却在人们的欢呼还未响绝的时候

,殆作灰烬。如同情,人们追逐着,却没有

想到这只是一个解不了的结,一场结不了的

局。

“不要放手。”我笑了,手上的力道又重

了几分。

走到河边,我们听到一名男子轻吟浅唱

,晶莹的星光落在河面上,也坠满了他的眸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

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

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沚。

所谓伊人……

我紧张的抬头,满是惊慌。却发现,那

个人一直握着我的手,就在我身后。他的眼

里,也坠满了星光。

我微微偏头,看他,一同启齿:

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我在他脸上,看到了满城灯火……

❺ 描写七夕的文章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专。
终日不成章,属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❻ 花火中,所有夏七夕的文章名…越多越好

长篇《后来我们都哭了》已经出版网上也有的《妖孽只在夜里哭》只要花火上面有连载网上目前还找不到。短篇《伤痛不过百日长》《下个冬季的白色婚》《蓝色气球和苏夏》《海是倒过来的天》《我喜欢你是寂静的》《悲伤的穿山甲找不到穿山乙》《悲伤的穿山甲找不到穿山乙》《如果猫七忘记了摩天轮》《永远告别流离失所》《那年夏天的一场浮华童话》《你给不起的未来,我来告别》《再美的萧邦,也弹不出我的悲伤》等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文章,而且在网上也都有建议你去网络文库看。

❼ 七夕的著名散文有哪些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❽ 七夕情人节文章

时光荏苒,岁月磨砺,物是人非。

爱情,不管它在哪里,不管它在什么时候,是人类回生活中答最敏感、最亘固的主题,是最古老而又最新鲜的

话题,是骚人墨客讴歌吟咏的对象.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一个没有勇气坦然面对自己感情的人,是可悲且可怜的。一个没有爱过或

被爱过的人,在他生命的履历中是一页空白,是一个不完整的人。

七夕情人节之际,我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❾ 夏七夕的文章名列表

《蓝色气球和苏夏》 《海是倒过来的天》 《不见茶花好多年》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你是我的天下无双》《悲伤的穿山甲找不到穿山乙》 《请收留奥菲利亚的第4个影子》《如果猫七忘记了摩天轮》 《永远告别流离失所》 《带着眼泪去流浪》 《那年夏天的一场浮华童话》 《如果你是我眼底的一滴泪《灯笼易碎,恩宠难回》 《爱你,是我孤单的心事》《你的路途,看不到我苍老》 《伤痛不过百日长》《天使也一样》 《往南往北,忘南忘北》 《走失在记忆里的塔塔》《刹那翻过年少的风景》《宁生,你不来,我不老》 《青春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再美的萧邦,也弹不出我的悲伤》《让我感激你,曾予我欢颜》《天夏,你是我的整个天下》《你的夏至不挽留》 《我的吻注定吻不到最爱的人》 《天央的青春,海啸不忧伤》 《那年的文字,叫做沧海桑田》《你给不起的未来,我来告别》《你是我等不到的路人》 《女巫彻夜未眠》 《后来我们都哭了》 《下个冬季的白色婚礼》

❿ 关于七夕感人的文章

五龙口民间,祖祖辈辈津津有味地讲述着这样一个天体神话。

天河的东南岸上,有一个漂亮的星叫牵牛星。牵牛星两边有两个不太亮的小星叫儿女星。离牵牛星稍远的地方,有颗比较亮的星叫榴子星。天河西北岸哟一颗最亮的星叫织女星,它的一边还有颗梭头星。天上为啥有这几颗星呢?这还要从地上的牛郎织女说起。

有个牛郎,从小跟着哥嫂放牛,他的嫂子总是不让他吃饱穿暖。但牛郎任凭挨饿,找野果吃,也把牛放得饱饱的。

一天牛郎喝罢稀菜汤,刚走到坡角,老黄牛就挣着回家。牛郎不知道为啥,只好依从。回家一看,嫂子正在烙油馍吃哩!嫂子觉得难看,就骂了一顿。牛郎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哩,嫂子就把碗摔在他脸上。牛郎拉着老黄牛边走边哭,老黄牛轻轻地舔着牛郎的手臂,还瞪眼拐回头望着他。

有一天,嫂子笑盈盈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花儿面条走进牛屋。她说:“兄弟!以前嫂子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你别生气。眼看你也大了,我能光对你不好吗?哈!快把这碗饭吃了好去放牛。”牛郎是个老实孩儿,听到嫂子这话,把过去的气消完了,伸手去接。老黄牛挣开笼头,一下子拱掉了面条碗,把面条洒了一地。嫂子气得大骂,又在牛槽边取出了一条大棍,想使使厉害。老黄牛瞪着眼睛朝她扑去,她才放下棍子跑了。

牛郎把老黄牛拦住,老黄牛说起话来:“牛郎啊!这面条里有毒药。你看!”牛郎一看,两只啄了面条的母鸡,扑楞几下死了。牛郎说:“老黄牛,好险呀!”老黄牛说:“你嫂子存心害你,你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事情到了这一步,那女人一会儿就来同你分家,她说咋分,你就说中!分家后往南走上一天,晚上就有安家处了。”

过了一会儿,嫂子真同牛郎分家来了。牛郎按老黄牛的话,听嫂子摆布。嫂子说:“老的死的时候也没留下啥遗产,俺把你养活这么大,按说,你净人出去就行,嫂子咋忍心呢?你哥俩总是一个奶头吊大的嘛!给你头牛总行吧!”其实她是害怕这头牛,才把它分给牛郎。牛郎二话没说,牵着老黄牛往南走了。

走啊走啊,一直走到太阳落山,他俩来到了一个背靠大山的小村。牛郎前去借宿。村上一位老头说,山那边竹园里有两间新房子,是自己看竹竿住的,里面常闹鬼,没人敢住。黄牛点点头,牛郎就谢过老头,牵着牛就进去住了。半夜,屋里有一道星光,一个身高头大的人把门踢开了。老黄牛窜上去,把那人抵倒。那人一倒,门前有了一堆银子。那个身高头大的人是看银子的山神啊!

牛郎得了银子,一半买了这间房子,一半置了几亩地,春种秋收,过起了好日子。

一天老黄牛对牛郎说:“你也不小了,咋不娶一个妻子过日子呀!”牛郎说:“牛大哥咋和我开起玩笑了,咱是个庄稼人,笨手笨脚的,谁跟咱?”老黄牛说:“五龙口阳落山后大水潭里,常有一群仙女在洗澡,你去把潭边的一条红裙子拿在手里。”老黄牛又同他耳语一阵子,他俩就往山后走去。

来到山后潭边,真见一群年轻漂亮的姑娘在潭边玩水。潭边石板上放着一堆衣裙,牛郎拿了那件最红最鲜的裙子,躲进树丛里,又用力咳嗽了两声。那群洗澡的姑娘一听有人来,赶忙穿衣系裙,轻飘飘地离开大地,腾云走了。水池边留下了一个非常俊美的姑娘,着急得大叫:“我的裙子呢,我的裙子呢?”牛郎从树林里走出来,说:“大姐,裙子在这里呢!”这姑娘叫织女,是王母娘的仆女,专给老天爷织锈衣裳。织女羞得满脸通红地说:“大哥,我离开了裙子,咋回家呀?”据说仙女离开了裙子,就不能起风驾云。牛郎不管这话,抱着裙子就往家跑,织女只好跟在后边。

就这样,在黄牛的说合下,牛郎和织女结了婚,成了夫妻。男耕女织,勤勤俭俭,日子非常甜蜜。牛大哥呢,整天掉泪。牛郎给他端来了绿豆汤,它闻也不闻。牛郎急得问它是咋回事儿,老黄牛才慢吞吞地说:“我本来是天上的力神,为人间挪了几架山,触犯了天规,被贬成牛。我又让织女和你成了亲,老天爷非处死我不可。我死后,你把我的肉挂到树上喂喜鹊。它们是我的朋友。你再把我的皮剥下,做一双靴子,里边放一把青草,穿上就能腾云驾雾。”老黄牛说罢,长出一口气,死了。牛郎和织女痛哭不止,又烧香又烧纸,供祭一番,按照牛大哥的嘱咐,把牛皮做成了靴,把肉挂在树上喂喜鹊。

一晃三年,织女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可喜人啦。一天,牛郎正在地里干活儿,听见轰隆隆一阵响雷,接着就起了乌云。云越来越低,连房顶上都是昏昏沉沉的。他觉得蹊跷,回家一看,王母娘娘拉着织女往外拽。织女附着身子不走,两个孩子拽着织女的衣裙哭叫着。牛郎把锄头往地上一捣,说:“干啥呀?”王母娘娘说:“我是天上圣母!从西天归来,顺路拿她服罪!”牛郎直跺脚,“不行!不行!放下她!放下她!放下她!”王母不听,抓起织女,一阵风上天了。

牛郎想起老黄牛临死时的嘱咐,忙从屋里找出那双皮靴子穿上,身子轻得像燕子,一步迈到半空云里了。两个孩子见妈妈走了,爹也走了,就哇哇地哭得更厉害了。牛郎连忙拐回,把两个孩子放进两个篓儿里,抽根扁担一挑,脚一蹬,离开了地面,追织女去了。

追啊追啊,透过云缝儿看见了王母和织女。王母往前拉,织女向后挣,还向后望着。牛郎牙一咬,步子更大了。王母娘娘见牛郎追上来了,忙从发髻上取出一枝金簪一划,一条茫茫大河,拦住了牛郎。牛郎想从河面上跑过去,却起不来劲儿。原来他走时太慌,没顾上往靴子里放把青草。牛郎没力气了,游过河吧,又不会游。他一急,见竹篓里放着一个牛梭头,拿着使劲朝织女扔去,牛梭头不偏不斜落在织女身边。牛郎大声哭喊:“看见梭头别忘记我!”织女忙从袖子里取出织布榴子扔向牛郎,还说:“每月初七来看你!”织女的手不准,织布榴子落在离牛郎很远的地方。牛郎只顾招呼接织布榴子,把每月初七听成了七月初七了。

五龙口民间传说:每年到了七月初七,晚上夜静时,站在葡萄架下或丝瓜架下,还会听到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说悄悄话呢。

现在,天上的牵牛星、织女星、牛梭头星和榴子星,就是牛郎追赶织女时互赠礼物变成的。牵牛星一边还有两个小星星,那是织女的一双儿女呀!

热点内容
一朵朵火焰 发布:2025-07-09 15:38:44 浏览:787
海棠要闻 发布:2025-07-09 15:18:38 浏览:985
海棠有毒性 发布:2025-07-09 15:12:10 浏览:442
雨意荷花 发布:2025-07-09 14:51:38 浏览:460
盆栽头像画 发布:2025-07-09 14:49:17 浏览:209
莱芜荷花 发布:2025-07-09 14:39:44 浏览:711
盆栽樱桃图片大全 发布:2025-07-09 14:36:17 浏览:877
石什么水盆栽 发布:2025-07-09 14:35:23 浏览:853
夏羽花卉 发布:2025-07-09 14:24:08 浏览:43
17梅花扳手 发布:2025-07-09 14:05:59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