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动图
1. 七夕节的图片和祝福语
1、明月几时有,举目望青天,已知天上宫阙,牛郎织女相见,真爱佳话千古传。回祝愿你,有相答知,爱永远,风雨携手心不变,幸福生活比蜜甜。七夕快乐。
2、缘分是上天给的。快乐是要自己找的。欢笑是朋友带来的;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烦恼是用智慧自解的,希望你天天开开心心。七夕快乐。
3、我的爱像太阳,那么炽热。我的爱像月亮,那么柔情。无论白昼黑夜,无论阴睛冷暖,我的爱永远陪伴着你。七夕之际,送上我最真的祈祷,真爱久久。
4、清风明月,交织丝丝浪漫。喜鹊翩翩,搭建爱情鹊桥。星光点点,成全牛郎织女,爱意深深,表白真心爱恋,七夕情人节,爱你一辈子,永远不分离。
5、银河一泻千里,鹊桥浪漫美丽,牛郎织女相会,快乐甜蜜相随。今日七夕来临,给你一颗真心。此生幸福携手,恩爱直到白头。
2. 七夕节的民俗活动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诗词
唐 - 林杰 -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杰
【题目】:乞巧
【内容】: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作者简介】: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赏析】: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3. 关于七夕的图和起因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4. 七夕节发什么动态
这个要看你个人恋爱经历了,如果有对象那肯定是秀恩爱了,此时不秀何时秀
5. 七夕节幽默带字图子
三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气呼呼的对我说:“爸爸,老师一点都不好,总是凶我,回中午还不拍拍我睡觉。答”
我:“老师不可能像妈妈一样照顾那么多人的,你要听话。”
儿子:“让老师和妈妈换换就好了,妈妈每天在幼儿园陪我,老师在家陪爸爸睡觉。”
想想竟然有点激动呢。
6. 七夕节qq表情 七夕搞笑短
农历:二零零八年七月初七——七夕节。
公历:2008年08月07日。
2008年七夕情人节 七夕情人节表情 七夕情人节QQ表情
http://www.rmloho.com/user7/54209/archives/2008/377521.html
爱情QQ表情 爱情QQ表情图片 爱情QQ表情下载
http://www.rmloho.com/user7/54209/archives/2008/377522.html
听说七夕这天恋人相互说句我爱你,就能在来年七夕不会分开,如果每年都说就永远不会分开。我爱你!
牛郎织女七夕相忆,山水相隔我俩千里;爱人身边无我相伴,万望为我惜爱身体!
或许你已忘记了我,但我会等你的,直到感动上天,感动你为止!
今夜,让我枕着你的名字和你的长发入眠,愿你我在梦中想见,晚安想你!
今天我在鹊桥的这边等您,另一边的你在想我吗?我俩不如就鹊桥中定终生。
独自莫凭栏,千里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你还想我吗??
今夜我们相处两地,玉簪银河隔不断卿卿之情,两地之遥阻不了郎情妾意,我俩亦有心灵相约的鹊桥!
老天给我最大的恩赐就是让我拥有了你,拥有了你的爱!在这七夕之夜,我祝福我们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
写张给牛郎给织女的贺卡,让它飞翔在天际!写出你心中我心中的话语,永恒美丽的相遇!
七夕之夜,面对皎洁的明月,让我郑重许下我的心愿:我要爱你,直到永远!
让日光去温暖你,让月光去滋润你,虽无法相见,那璀璨的银河都已撒满我对你爱的誓言。
当星河都在变迁,你我却仍天各一边。但请相信,纵使万水千山,日日夜夜对你的思念从未曾改变。
走上鹊桥的牛郎如今不愿再对织女说“我爱你”了,因为单调的重复再也诠释不了他心中那份狂热的爱!
天上鹊桥见,人间今宵圆。月上林梢头,人约黄昏后。七夕鹊桥见,情谊两绵绵。无语相见事,尽在不言中。
七夕其实并不美丽,美丽的是和你共度七夕的那种感觉……我爱你!节日快乐!
天鹅湖边鸟飞绝,良无一点双人行。双木非林心相连,您若无心先自飞。(我很想你)
喜欢看著你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喜欢看著你恬雅娴静的身影。节日过得好吗?可有想起我!
放上一颗心在你的枕边,让你每夜都在我的心边,甜蜜的入眠。世界上不再有七夕,只有我们永不分开
天生腼腆的牛郎痴情得可怜,但是那种善良与执著造就的爱情,本身就是值得情人们永恒歌颂!
我们的第一个七夕情人之夜,你却不在我的身边,宝贝,让我们搭着今晚的鹊桥相拥在灿烂的星空下吧。
明天不能陪你过七夕,因你我不是织女牛郎;望谅解工作关系,等我回去天天过七夕!:)
我没有更多的言语!只有一句话要告诉你:和你在一起,你是一切!没有你在身边,一切是你!爱人,你好吗?
独自莫凭栏,千里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你在乎我吗??
天上七夕鹊桥见,新月如钩境缠绵。人间今宵喜团圆,良宵美景莫蹉延。
丝丝清风缠着你心情万缕,绵绵的夏雨拌着我思念如潮!寄语白云朵朵,与你共赏七夕。
不羡慕一年一相逢的金凤玉露,不愿做生离死别的连理枝。只想与你朝朝暮暮,年年岁岁!
生活的平淡,有七夕的点缀;平凡的日子,有佳人的思念。情义相随,不枉一生。
祝情人节快乐!你在我心中永远是最具有气质,最特别和最具吸引力的!不管将来怎样,你依然是我最爱的人!
也许你我之间的距离很长很长,但我相信我们之间会有一座桥,我会等待你的回归,一生一世!
说不尽相思苦,道不完爱你浓,七夕明月能传情,只望鹊桥可相会,爱你,到永远!
夜,七夕,鹊桥会,新月如钩,几许相思愁,望秋水此刻求,千言万语欲罢还休。。。。。。
7. 七夕节的活动有哪些
七夕又叫七巧节,原本是女孩子比手工艺品的节日,她们看到喜欢的男孩会送上自己做的工艺品
8. 七夕节是什么节日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8)七夕节动图扩展阅读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一个“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独特之处,表达出了人们追求心灵手巧、合家安康、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
1、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七夕晚上人们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围坐,品尝做“巧果”人的手艺。
现在这种习俗在许多地方都已经不流传了,“乞巧果子”这种传统食品,也演变成多种花色糕点。 巧果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2、酥糖
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糕点铺,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3、巧巧饭
在我国山东,这一天要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4、瓜果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9. 急求:有关七夕节的资料和图片
七夕的新意】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传统的“七夕节”有一定的仪式:夜晚设香案、置瓜果、迎巧娘(织女),少男少女学习模仿男耕女织,此谓之“乞巧”,主要是祈求得到忠贞爱情与美满家庭。史料记载,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并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现在,大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古老的传统也在以新的面目回归。今年“七夕”将至,“快乐e行”就巧妙地将“七夕”文化融入了新意,为那些“当距离无可避免,想你便成为习惯”的现代“牛郎织女”搭起了一座“鹊桥”,为“乞巧”赋予了现代涵义。
这次以“两心相聚,为爱导航”为主题的活动,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牛郎织女”们的情感需求为导向,凭借“物质精神双美味的烛光晚餐、精致完美的情人空间、浪漫奢华尊贵的270度梦幻海景套房以及单身觅友情侣嬉戏的舞会酒会”为组合,为爱人、恋人们策划营造诗意浪漫的约会,不仅以现代化的交通手段“填平”爱人之间的时空距离,更以贴心的策划服务,消除爱人之间因长期两地分居可能产生的心的距离。“快乐e行”还在合作网站上推出“我的爱人在远方——征集七夕长途求爱”计划,鼓励任何有意中人的未婚男女写出心中求爱巧计,谁的计划最有创意,就将帮助他实现求爱计划,还将免费获得机票代金券、四星级酒店住宿、浪漫烛光晚餐和99朵玫瑰等万元大奖。
为传统的“乞巧”仪式注入现代元素,但得到忠贞爱情与美满家庭的愿望并没有改变,而且从祈求发展到行动,使传统“七夕”的“乞巧”更具有现实意义。
回归七夕
宋代所载的七夕盛景“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已经很难见到了;夜设香案、置瓜果、向双星乞愿,还要穿针乞巧,少男少女学习模仿男耕女织,祈求得到忠贞的爱情与美满的家庭,这样的景象也只是在书中看到。不过,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爱情的节日,现在已经开始了新的回归。
按照民俗专家的研究,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七夕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比起源于公元270年古罗马的每年2月14日情人节,七夕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同时,相比西方的情人节,从人文历史、情感诉求等方方面面,七夕都占有天时地利。对于国人而言,西方情人节时不仅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寒冬,并且经常出现在传统节日最多、最重要的正月里。而传统的七夕,则是旅游的大好时节。近些年,从进入8月以来,越是临近七夕,出行人数越是明显增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甜蜜的情侣。
相关人士认为,目前在保护传统文化上,虽然申报文化遗产是一种保护方式,但如果不走向市场,做到更贴近人们生活,传统文化只是被“养”起来,难以继续发展,最终只能“活”在博物馆里。对于传统文化,要既保护文化遗产,又要使其成为大众娱乐方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传统节日得以弘扬。
现在这一点已经被意识到,今年“七夕”的景象,就已经在悄然发生改变,市场上参与七夕活动的商家也明显增多了,而且其中的传统文化意味,也愈加浓重了。今年“七夕”,“快乐e行”就巧妙地将“七夕”文化融入商业活动,联合国内几十家鲜花、婚嫁网站共同推出“随e而行飞向你,快乐e行为爱导航”的七夕主题活动,不以打折价格诱惑为主推动力,而是提出了“两心相聚,为爱导航”的理念,以贴心的策划服务,消除爱人之间因长期两地分居可能产生的心的距离,为爱人、恋人们策划营造了诗情浪漫的约会。为那些“当距离无可避免,想你便成为习惯”的现代“牛郎织女”们搭起了一座“鹊桥”,为“乞巧”赋予了现代涵义,为因缺少现代符号而一度遭遇冷落的“七夕”传统佳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七夕的主题活动共分三个阶段,包括与莎啦啦鲜花网、久久婚嫁网、百合婚嫁网、久游网、途牛旅行网等合作网站共同推出“我的爱人在远方——征集七夕长途求爱”计划,鼓励任何有意中人的未婚男女,写出心中求爱巧计,并帮助最佳创意实现七夕求爱计划。随后的真人秀活动和“全国十大最浪漫、最适合约会酒店”评选,也都为传统七夕增添了新意。
东晋《西京杂记》曾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关于七夕的最早记载。自此,七夕文化流传至今,而新的文化回归,将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