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李叔同

七夕李叔同

发布时间: 2021-03-03 08:27:59

1. 李叔同诗词

李叔同最有名的抄是莫过于《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2. 有哪些古诗歌是可以唱的

带有词牌的诗词都是可以唱的。
词牌,又称词格、词典。是用来填词的曲调名。历史上的诗词文人几乎都填过词牌曲。
如:《蝶恋花》、《菩萨蛮》、《卜算子》、《点绛唇》、《浣溪沙》、《虞美人》等词牌。

3. 有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的诗句各五句

1、关于春节

弹唱迎春节,东风天地新。(老舍《一九六五年春节与北京曲艺团诸友欢聚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2、关于元宵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3、关于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4、关于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端午》)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今日青山端午节,不劳拈出再施呈。(释宗演《颂古二十四首》)

摩挲两眼摺纸衾,人道今辰正端午。(白玉蟾《端午述怀》)

5、关于七夕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王涯《宫词三十首》)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东西一水隔,迢递两年愁。(权德舆《七夕》)

弯桥销尽愁奈何,天气骀荡云陂阤。(温庭筠《七夕》)

6、关于中秋

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中秋八月祥风遍,慢上东轮云游转。(宋太宗《缘识》)

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无可《中秋月》)

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徐放《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

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刘沧《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7、关于重阳

重阳佳节菊花贵,婀娜如金叶青翠。(宋太宗《缘识》)

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陆游《秋夜》)

白玉阶前菊蕊香,金杯仙酝赏重阳。(和凝《宫词百首》)

高秋风日过重阳,佳节坤成启未央。(王国维《颐和园词》)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王昌龄《九日登高》)

8、关于冬至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杜甫《冬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迎銮曲(十首)》)

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式《雪晴》)

9、关于除夕

除夕阴寒怕卷帘,雨声断续下疏檐。(刘克庄《除夕》)

除夕春朝共此辰,强凭迎送说新陈。(周永年《岁除立春》)

除夕愁难破,还家梦愈频。(郑作《除夕》)

除夕无诗侣,灯窗酒独斟。(黄庚《除夜即事》)

除夕风霜节,家人锦绮筵。(曾丰《除日送龙涎香与宋评事二首》)

4. 有关节日的诗句

1. 有关除夕的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有关春节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有关元宵节的诗: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有关清明节的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有关端午节的诗: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 有关七夕节的诗: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有关中秋节的诗: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 有关重阳节的诗: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5. "为谁惆怅为谁颦" 是谁的诗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省平湖县,清光绪六年农历九月二十
日出生在天津。父亲李世珍是名进士,与直隶总督李鸿章同年会试,是挚友。李世珍官任吏部主事,又
是天津最大盐商,兼营银号,家财万贯。李叔同为其三姨太所生,五岁那年父亲去世。他是在长兄文熙
和母亲教导、关怀下成长的。李叔同七岁就有日诵五百,过目不忘的本领。九岁学篆刻,就在这一年,
他看到一个戏班演出,激起他对京剧的兴趣。“二十文章惊海内”,当其长成青年,便已在诗词歌赋、
金石书画方面有了广博的知识和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
李叔同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
河。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
经典名曲。其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剃度为僧后,法号弘一。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
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
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 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 。

·李叔同诗词选·

废 墟

看一片平芜,家家衰草迷残砾。玉砌雕栏溯往昔,影事难寻觅。千古繁
华,歌休舞歇,剩有寒螀泣。

七月七夕在谢秋云妆阁,有感诗以谢之

风风雨雨忆前尘,悔煞欢场色相因。
十日黄花愁见影,一弯眉月懒窥人。
冰蚕丝尽心先死,故国天寒梦不春。
眼前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

6. 哪里可以下载到李叔同的 《国学唱歌集》里面的歌曲 文本不给分 请勿给文本链接 需要音乐的链接

没有李叔同的全部歌曲,《送别》可以找到。于文华的《国学唱歌集》中国节日之记忆15首歌曲网上都能搜到。
于文华《国学唱歌集》中国节日之记忆歌曲目录:
01上巳 兰亭序 节选 晋 王羲之
02 寒食 应天长 宋 周邦彦
03 清明 蝶恋花 宋 晏殊
04 端午 离骚 节选 战国 屈原
05 七夕 鹊桥仙 宋 秦观
06 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清 庞垲
07 中秋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08 重阳 醉花阴 宋 李清照
09 冬至 小至 唐 杜甫
10 腊八 乙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诗 元 虞集
11 小年 鹊桥仙 宋 刘辰翁
12 除夕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13 元日 元日述怀 唐 卢照邻
14 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 辛弃疾
15 花朝 花朝 民国 舒曼殊

于文华《国学唱歌集》之诗经,上篇中风雅颂各选一首,曲目在其官方网站或中国音乐基地可以听到。

《诗经》上所选篇目

周南:01 关雎
召南:20 摽有梅
邶风:32 凯丰
鄘风:54 载驰
卫风:61 河广
王风:65 黍离
郑风:91 子衿
齐风:106 猗嗟
魏风:112 伐檀
唐风:124 葛生
秦风:129 蒹葭
陈风:143 月出
桧风:148 隰有苌楚
曹风:150 蜉蝣
豳风:156 东山
小雅:161 鹿鸣
大雅:242 灵台
周颂:279 丰年

于文华国学唱歌集《诗经》下所选篇目

周南:3 卷耳 9 汉广
邶风:28 燕燕 31击鼓 42 静女
鄘风:48 桑中
卫风:55 淇奥 57 硕人 58 氓 64 木瓜
王风:72 采葛
郑风:76 将仲子 94 野有蔓草
魏风:113 硕鼠;
唐风:118 绸缪、
陈风:136 宛丘、
豳风:155 鸱鸮、
小雅:167 鹿鸣之什 采薇

7. 李叔同先生做人的特点是什么

最简单的两个字,认真。

8. 离别的古文佳句

江天一色相知老,皱水楼高特别清。

勾忆当年伤透事,与君挥手泪专长亭。

……属

江天日月清,挥手泪长亭。

诗赋三千首,佳人是否听。

……

江天碧海映高楼,倒影青山入水流

总忆当年些许事,堤前折柳泪难收

……

碧海清清倒影楼,一江春水向东流

栏杆倚断难收泪,明月何时照我头

我不是诗人,只是一个爱好者,没有古诗词的韵味,还是将古诗词摘几首分享下

唐朝张九龄“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写赏春游乐。

宋苏轼“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遶螺亭。”写酒宴的过程和宴后余味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9. 芳樽饮尽孤独泪,凄凄暮雨伤离别。古诗什么意思

春天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②春雨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 徐俯《春游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春色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④春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⑤春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⑥春物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⑦其他带“春”字的诗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唐·李白《月下独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夏天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野望 王绩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秋日 耿湋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秋日湖上 薛 莹
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

宫中题 文宗皇帝
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

汾上惊秋 苏 (廷+页)
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
秋月 程 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雨悠悠

七夕 杨 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几多

立秋 刘武子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叶月明中

七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 杜 牧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冬天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思乡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

友情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曹雪芹: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太白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抽眠——张继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诗经·斯干》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诗经选》P200

叠石流泉,
茂林修竹。
——晋·王羲之《兰亭序》

竹亦得风,
夭然而笑。
——苏轼

修竹凝妆,
垂杨系马。
——宋·陆睿词句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1.王翰·凉 州 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王维·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3.苏 轼·新酿桂酒
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
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主恩。烂煮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村。

4.范成大、南宋淳熙年间·东楼锁江两重客(公元1126---1193年)
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客。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

5.秋瑾·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6.宗臣过采石怀李白
阊阖天门夜不关,酒星何事谪人间?为君五斗金茎露,醉杀江南千万山。

7.醉酒歌
酒不醉人人自醉,千杯饮尽刘伶愧。对月邀饮嫦娥伴,一江愁绪酒中会。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千百杯。醉卧桌头君莫笑,几人能解酒深味?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8.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1.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平道中》)

12.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曾己《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1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5.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壮志

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2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世家》
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辛弃疾《江城子》
6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
7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8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
9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10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

惆怅

1.高逸图
何处寻黄鹤?
只留下长空万里,
白云飞过。
昔日良宵成佳节,
疑是阴差阳错,
谁曾想千金一诺?
此情悠悠竟为何?
只好向天涯问过客:
镜中花,
水中月。

千古赤壁遗英烈,
风雨中大江南北,
龙腾虎跃。
群山尽染英雄色,
天上寒星闪烁,
五千年不甘寂寞。
醉卧长亭长叹息,
看人间花开花又落:
秋风起,
声瑟瑟。
2.渔 父 图
春风吹碧树,
红尘中奈何难断,
离愁别绪。
纵无寸功报苍天,
壮心依然如故,
不祈求天赐神助。
世人皆逐东流水,
唯豪杰独行天涯路:
看飞舟,
又南渡。

一叶浮萍归何处?
叹往事不堪回首,
伤心一幕。
千古江山今犹在,
万丈豪情难诉,
风雨中春秋几度。
重上九霄会有时,
何须问苍天万千句?
驾飞鸿,
冲霄去。
3.秋山问道图
大雁又南飞,
极目天涯无尽处,
落日难追。
无边野火烧荒草,
一路乱石成堆,
埋不尽,
落尘残灰。
只有滚滚长江水,
后浪依旧把前浪推:
淘尽了,
是与非。

自称无坚不可摧,
为这话受尽多少?
雨打风吹。
桌上雄风九万里,
笔下战鼓重擂,
虎将何曾失虎威?
为了万家能团圆,
自己却有家不能归。
对何人,
诉伤悲?
4.式 微
提起这一生,
不知道走过多少?
春夏秋冬。
年少时候心太盛,
也曾一呼百应。
至而今说与谁听?
一人无力再高歌,
更何况人情冷如冰:
听不见,
我歌声。

一梦醒来万事空,
对明镜愁恨不减,
白发徒增。
只好躲到峨眉山,
做个世外高僧,
任世间冷冷清清。
好汉都有当年勇,
不要再谈什么曾经:
消失在,
寒风中。

10. 好词 好句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热点内容
牡丹的科属 发布:2025-05-21 21:47:35 浏览:955
独揽梅花扫腊雪 发布:2025-05-21 21:37:40 浏览:44
年度七夕梗 发布:2025-05-21 21:23:08 浏览:909
做一朵干净的影子 发布:2025-05-21 21:18:22 浏览:615
乾隆画牡丹 发布:2025-05-21 21:16:55 浏览:612
浙江百合网 发布:2025-05-21 21:05:38 浏览:581
天刀七夕怎么潜入 发布:2025-05-21 21:03:46 浏览:676
玫瑰想太多 发布:2025-05-21 21:00:12 浏览:395
垂丝海棠6 发布:2025-05-21 20:56:10 浏览:207
商河盆景 发布:2025-05-21 20:32:49 浏览: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