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酱鸭
『壹』 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二月二龙抬头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其实,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将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贰』 200~300字以内的作文
母爱 天下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试问一下,谁会在我们生病的时候,不分昼夜的照顾我们,为我们担忧?又有谁会在我们还不懂分辨是非的时候,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答案只有母亲,母亲是多么伟大啊。 然而,就在我3岁那年,我的妈妈永远的离开了我,从那时起,我就没有再体会到母爱的温暖。每当看到同学们说起自己的妈妈如何的关心他们,如何的给他们做好吃的等等,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有一天,我对爸爸说:“爸爸,你给我找个新妈妈吧”,爸爸默然地点了点头。几个月的一天,爸爸给我找来一位眼睛大大的,高高鼻梁的漂亮阿姨,爸爸告诉我,眼前的这位阿姨就是我的新妈妈。 看到新妈妈,我不仅想起了去世已久的妈妈,心想这位新妈妈会对我好吗?日后发生的一件事打消了我心中的疑虑。有一次,我不幸生病,新妈妈把我送去医院,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当我醒来时,我看到妈妈焦虑的眼光,深深感受到因为我身体的病痛而使她的心灵也在痛苦,我为此而感动,大声地叫着:“妈妈,妈妈,您就是我的亲妈妈。”妈妈也因此留下了幸福的眼泪。从那以后,我和妈妈相处的非常好,妈妈无时无刻不细心、贴体的照顾着我的生活和学习。 啊!母亲是伟大的。她为了我,而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母爱是根本无法补偿的。所以,希望我们在长大成人之后不要抛弃母亲,要尽量使她快乐,作为回报她抚养我们的养育之情! 补充: 走亲戚 今天,妈妈带我去亲戚家。妈妈很早就把礼物准备好:给外婆的八宝饭、牛奶;给小姨的苹果、梨。出门时,妈妈还要检查我的指甲有没有剪干净,衣服上有没有沾着灰,好像亲戚家是卫生检查院。亲戚家住的很远,在挤第三辆公共汽车时,妈妈带的八宝饭被压扁了,苹果从口袋里钻了出来,像球一样在车厢里滚来滚去。我去摸口袋里的苹果,苹果少了四只,倒摸到几粒葡萄,大概也是别人送亲戚的礼物。妈妈抱怨亲戚家住的远,其实,我是不喜欢亲戚家住的太近,太近了有点像邻居,穿着拖鞋就能去,一点也不正规。 到了亲戚家,外婆就端了一盆糖果给我吃,妈妈说:“不用了,我儿子又不是五岁。”我不知道是听外婆的还是听妈妈的。过了一会儿,大人们开始说话了,我连打了几个哈欠,妈妈怕我的哈欠越打越多,就说:“快去玩吧!”我连忙奔到弄堂里玩,于是半个哈欠也打不出来了。我和弄堂里的小孩一块玩,开心得像在过年一样。 吃饭像是大人们在做游戏。今天吃的菜一盘一盘端上来,他们坐下来慢慢吃,可以吃几个小时。特别难受的是,我的碗里已堆满了菜,但外婆又夹了两只鸡腿给我,小姨像是和外婆比赛,夹了四块酱鸭要我吃。我想吃得快些,在大家下一轮夹菜前逃走,可手忙脚乱,两次打翻酱油碟,一次打翻醋碟,挨了妈妈三次骂。 我跟妈妈离开亲戚家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我:头发乱糟糟的,衣襟上有三块酱鸭油渍,纽扣掉了两颗,新鞋子变成了旧鞋子。但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我期待着下次去亲戚家的日子快点来临! 检举 补充: 夕阳西下 我登上了五层楼顶,极目眺望,看到夕阳已经悬挂在半空中了,就像玉盘一般。它照在人的脸上,人的脸就仿佛镀上一层金;它照在水面上,河水就浮光跃金,似乎一颗颗神奇的小星星在闪闪发光;它照在绿树上,绿树就好像搽上了一层油,显得更加翠绿了。 我抬起头,去看夕阳,阳光好像千万把利剑,直刺入我的眼里,我的眼泪都流了出来。 夕阳旁边的云霞色彩变化极多,一会儿百合色,一会儿金黄色,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红,只要你一眨眼,它又变成了紫檀色了,真是色彩缤纷,变幻无穷。 云霞的形状也一会儿一个样。有时像团团棉花,有时像江面上的波浪,它们变化得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迅速,那样的瑰奇。 过了一会儿,夕阳突然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它通红通红的,上面好像压了块千斤重的钢板,逐步下坠了。忽然,太阳的下部陷入了天边的乌云里,把乌云染成了紫檀色,我知道太阳快要下山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它,一眨眼,太阳只剩下了小半边的红脸盘,它微笑着对我们说:“小朋友,明天见!”说完,便摇着头倏地钻进了云层里。顿时天边红彤彤的,好像那里着了火。这时不仅天边红彤彤的,就连我自己也染成了红色的了。 啊!这真是少有的奇观! 难怪唐代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原》这首诗中会这样写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补充: 一个有趣的梦 清晨,我被智能电脑叫醒,一看睡过了时间,急忙起床,漱洗后,匆匆忙忙地吃了几口智能电脑为我准备的早餐,就驾驶声控汽车向研究院急驰。 我在研究院生物试验室从事生物基因研究,近几年来,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未实行计划生育,导致地球上人口急剧膨胀。目前,世界上面临的粮食危机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整个世界的安全。受联合国的委托,我所在的试验室承担起水稻基因转换的研究,以大幅度提高世界粮食产量。经过我和助手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科题的研究,我们已将控制树木生长的基因和控制玉米颗粒大小的基因移植到水稻上。这样以后生长的水稻就跟树木一样,稻粒的大小跟玉米一样,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世界粮食产量,而且也使农民朋友免受年年栽种收割的辛苦。目前,这项科研成果已走出试验室,在农场试验成功。根据联合国的决定,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为此,我和所在的试验室受到了联合国的表彰。 昨天,我刚从联合国总部参加表彰大会回来,今天要参加单位为我举行的欢迎会。不一会,汽车开到了研究院门前,只见研究院门前的广场上摆满了鲜花,大楼上悬挂着条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著名科学家邹昕参加联合国表彰大会胜利归来!”院领导和同事们以及许多记者正在广场上等候我的到来,我一下汽车,大家热烈鼓掌。我被掌声惊醒了,原来是爸爸在看电视,因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获得冠军而热烈鼓掌。 啊,原来这是一场梦,这是一场多么好的梦。相信不久的将来,梦中的科研成果会变成现实,到那时,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补充: 我的理想 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从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仁人志士都有着崇高的理想。理想是我们奋斗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理想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懵懂的小时侯,当我看到那些富有爱心的幼儿教师用手轻轻抚摸摔伤了的小朋友红扑扑的小脸蛋、想方设法来哄住他的时候,我便在我童稚的心里立下志愿-我,也要做一名杰出的幼儿教师,做一位辛勤的园丁,细心照料祖国大花园里的每一朵鲜花! 如果我的理想实现了,成为了现实的话,我就会把上面的语句落实到行动当中去。我会用爱心去征服那一个个顽皮的身影。但我也不会逼迫他们去学习! 然而现在,这一切都还只是泡影。 理想是一个深渊,从跳下那一刻起,就逼迫你奋力搏击。要么,大鹏展翅,扶摇而上;要么,石沉渊底,再无声响... ...而我,则选择前者,我会努力奋斗,向自己的理想一步步迈进! 补充: 想成功只能靠自己! 如果有人问我,我的祖国在哪?那么我一定仰起头骄傲的告诉他:地球上那一个像金鸡的地方便是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说起中国,首先要说的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万里长城。 一位曾经遨游太空的宇航员说过:从太空中俯瞰地球,地球是一个深蓝色的球体,然而在这个深蓝的球体上就有一条巨龙在蜿蜒盘旋,而这条“巨龙”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当初秦始皇建造长城的时候,为的只是防御北方游牧民的侵扰,然而他不会想到的是,在五千年后的今天,万里长城竟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更成为了炎黄子孙的骄傲。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出了多少位闻名世界的人物。 从秦始皇到毛泽东,从祖冲之到华罗庚,从杨利伟到聂海胜、费俊龙,再从许海峰到刘翔。这一个又一个的骄人成绩,哪一个没有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足迹?哪一个没有在世界的舞台上得到肯定? 现在,中国的航天科技也达到了世界的巅峰。从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再到神舟六号的顺利返回,这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 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申奥的成功,不仅实现了中国人民几个世纪的梦想,更让中国的体育水平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现在,走在街头,会看见许许多多的外国人,他们都是为了观看中国的风景而不远千里赶来的。的确,中国确实不失为一个旅游胜地。北京的故宫,,内蒙古的大草原,西藏的布达拉宫,云南的西双版纳……这些都是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 现在,中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摆脱了“东亚病夫”这个有失尊严的称呼,但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相信,经过更多人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那些曾经羞辱、侵略过中国的国家和人民,会向中国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汉语说声:中国,棒!
『叁』 谁能提供一篇作文《过年的感觉》
年味儿淡了”,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连才上小学的小表弟,都一脸无聊地说,过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压岁钱。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有人说,过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春节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节毕竟是春节,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和一般的节假日也就没啥区别了。过年,要过出年味儿来才好。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爷爷说,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当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
『肆』 二年级作文《你是怎样过年的》
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最盼望的一件事情就是吃饺子,因为妈妈包的饺子版味道特别鲜美。但权去年吃饺子的经历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去年过年,妈妈包的饺子有两种味道:一种是芹菜馅的,一种是肉馅的。妈妈包完之后就开始煮了,她把饺子一个一个放进锅里,大概煮了十五分钟饺子熟了,妈妈把锅端到桌子上,味道香喷喷的,我和爸爸都忍不住留下了口水。
我们一家人开始吃了,我先夹了一个芹菜味的,特别好吃,接着妈妈给我夹了一个肉馅的,我说:“妈妈,我不喜欢是这个味道!”妈妈非让我吃,还笑着说:“孩子,这个肉馅的饺子是甜的饿,不信你尝尝!”我咬了一口,一块硬硬的东西碰到了我的牙齿,我吐出来仔细一看是一块水果糖,于是,我又放回口中,酸甜可口,果然好吃!这时候,妈妈笑眯眯地说:“如果吃到了带糖的饺子,这一年都会幸福甜蜜的!”接着,我们全家人欢呼起来,他们一起为我祝福。我这才知道刚才妈妈的良苦用心,眼里闪动起感动的泪花!
我喜欢吃饺子,更喜欢吃妈妈亲手包的甜饺子,因为吃饺子的时候,我能感到妈妈那份浓浓的爱!
『伍』 散装酱板鸭,酱鱼,酱牛肉放在保鲜柜中能存放多久
保鲜最多3一5天!
『陆』 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
一、安徽集居与散居.安徽宣城民俗风情
旧时民间村落多为集族而居。如至今还保存明清时期建筑风貌的黄山市黟县宏村、西递村等,村民居舍相连一体,依山抱水,坐北朝南。
各户头喜欢建立独门独户的居室,如建成连三、连五、连七(七间屋并排建筑),或“明三暗五”式居室,中间为大厅,左右室各间隔为二,前场后院。多数为土砖瓦房,少数建青砖墙壁;贫户则盖土墙茅屋遮顶。
共和国成立后,少数城市民众住进了单元楼房;80年代后兴起老城改造,各街道大都建筑有整齐划一的高楼大厦,城镇人以居住单元楼为主。90年代以来,小区建设渐成气候。
(6)一朵酱鸭扩展阅读:
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
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
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
(6)一朵酱鸭扩展阅读来源:网络:民俗
『柒』 写三篇过年的感受与经历一篇作文六十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充满了过年气氛的诗《元日》。现在,只要你打开窗户那么一瞧,你准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耳旁的鞭炮声声不断、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春联、还有那酱鸭、酱肉……
过年的感觉日益平淡,不像小时候那样日思夜盼。或许是年逾半百,心如静水,没有璀璨的涟漪,或许是时过境迁,愿望不再,日子似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穿红着绿的城里人给我视觉的冲击,鞭炮、音乐、过年好的祝福给我听觉的刺激。忙碌离我遥远,喜庆与我无缘,生活总是平平淡淡,内心亦无牵绊,只是往事仍在眼前浮现。
一转眼,一年忽悠地又过去了。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就等着新年的钟声。外面的炮声渐渐地浓密,一直到天放亮都有炮声不断。我想没有了这鞭炮,年该是多么地寂寞哦!
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家,老人是喜欢过年的,孩子也是喜欢过年的。老人在平常的日子总是见不到儿孙,盼着过年的时候一家人亲亲热热一大家,他们就一定是喜上眉梢。老人不图孩子们给他们带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只想到儿孙绕膝,享一点天伦之乐。如今的社会形态,孩子们出外工作,家里只留下许多孤独的老人,一年里能见的机会太少太少,所以他们就盼望过年,过年了孩子们才能回家,听听孩子们的声音,他们的笑声,看看晚辈们喜闹,老人的心里是多么地满足啊!但这样的机会又是何其少,又是多么地宝贵!而孩子们则是少了作业,可以不去上学,可以疯玩。想想现在孩子的学习简直是比打仗还紧张,一年除了上学吃饭睡觉,毫无顾虑地玩的时间又是多么地少!所以他们可以吃好的,玩得开心,可以上网聊天,可以在大年初一玩花炮,穿新衣。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作为人,哪有老人在年节的幸福和孩子在新年的快乐更叫人满足的呢!
终于吃晚饭了,大家齐聚一堂,欢欢喜喜的吃着晚餐,借着窗外放起了烟花,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绚丽缤纷,尽情地绽放自己的笑脸,像花一般迎接新年的美好,一朵比一朵高,一朵比一朵漂亮、绚丽。整个夜空像一片花海,是那么的惊艳。
过年了,过年了,年就像一个驿站,这个驿站里有满满的欢喜,满满的盛装。过了年,就预示新年的开始。
慢慢地,我的年走了,不在我的渴望中了,我觉得过年很无聊,饭菜平日里常吃,衣服想买就买,随着季节更换。年,在我的心里不再凝聚成一件新衣服,不再是那白白的馒头和丰盛的菜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