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钗头凤

七夕钗头凤

发布时间: 2021-02-23 23:18:10

⑴ 玉簪落,两相隔,烟笼玉阶凝眉锁。指暮天,残月半,七夕何夕,天上人间。怨怨怨是哪首词

词牌是 钗头凤 但是你说的这个词没听过 陆游 和唐婉对的那几个比较出名

⑵ 李清照的一首词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
上片写秋凉情景。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写重九感怀。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之间的关系来说,这下片写的是结果。
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设问手法也是词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之一。明茅映在《词的》中说:人们“但知传诵结语(指“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消魂’。”这话是很有见地的。“莫道”一句,实际上可以与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句相媲美。所不同的是“莫道”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
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 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体验得了的;他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也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模仿得了的。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正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因为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阶层的产物。
所以,今天我们在欣赏时,主要借鉴她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法。千万不要成了“爱上层楼”者,到时还要“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愿读者诸君莫道不受用,金榜题名时,你比我高兴。

记得采纳啊!thanks!

⑶ 虞美人注释--急用

李煜词《虞美人》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说明〕
李煜(yù)(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当他即位之时,赵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岌岌可危,他在对宋王朝委曲求全中过了十五年偷安、享乐的生活。公元975年,南唐被宋朝消灭,李煜成了俘虏,被从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押到宋都汴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最后被宋太宗派人毒死。
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由于从南唐君主降为宋朝囚徒的巨大变化,他的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叙写原先宫廷豪华生活和男女欢爱之情,后期词几乎都是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和倾泄变为囚徒后的深哀巨痛。
李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他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他的词语言明净,优美,生动,在题材和意境上均突破了“花间词”派镂金刻翠,以写艳情为主的狭窄意境,对词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
李煜的词,与他父亲李王景(南唐后主)的词收在一起,称为《南唐二主词》。
⑴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阙均两仄韵转两平韵。⑵春花秋月:春花开秋月圆的省语,比喻人生最美好的时刻。⑶了:完结。⑷往事:这里指过去寻欢作乐的宫廷生活。⑸小楼:自己被俘降宋后在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居之楼。⑹东风:刮起了东风,意为春天来了。⑺故国:旧国,指已被宋朝灭了的南唐。⑻堪:禁得起,受得住。⑼回首:回头想,回忆。⑽雕栏玉砌:雕花的栏杆和白玉一样的台阶,这里借代帝王的豪华宫殿。⑾应犹在:该还存在。⑿朱颜改:红润的脸色改变了(变得苍白、憔悴)。⒀问君:君,你。这是假设的问话,作者把自己作为第二人称来发问。⒁恰似:正象。⒂春水:春天的江水。

读《虞美人》,选出对该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画了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完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

C.词的前六句是三次对比,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

D.最后两句是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绵绵细长,时断时续。 (跟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

〔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

⑷ 七夕女友送男友的情诗

七夕女友送男友的情诗


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内案》


春如旧,人空容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


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陆游《蝶恋花》)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66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辛弃疾《念奴娇》)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近》)

⑸ 请问 关于爱情的宋词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简析】
上片句句藏着一个"春"字。残红褪,柳绵吹少,是春衰的景象;青杏尚小,芳草绿遍,又呈生机勃郁。春光已老,春光犹在,正是这么一个恼人的时节。中间插写的燕子飞来,流水人家,既是补足""的信息,更使画面增添动态的美。花残、杏小、燕飞、水绕,柳绵纷纷芳草处处,不言"春"而春在其中,这叫做"藏中有露"。

雨霖铃①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都门帐饮③无绪, 留恋处,④兰舟摧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⑩

--------------------------------------------------------------------------------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 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 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 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 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 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 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 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 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 ,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 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

玉女摇仙佩(佳人)

【宋】柳永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人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简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简析】
陆游初娶唐氏,夫妇风情甚美。然儿媳不合婆婆的心意,老人家活活拆散了这一姻缘。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城南禹迹寺这次的沈园邂逅已经别嫁的前妻,她仍遣人送酒肴致意,使陆游惆怅莫名,即成此词,挥笔题写于园壁。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赏析:

由于母命难违,陆游被迫和表妹唐婉离婚。离婚后虽然他们各自嫁娶,但是依然深深思念着对方。几年后的一天,他们在沈园偶然相遇,唐婉和她的丈夫赵士程设宴招待了陆游。分手之后,陆游在沈园的墙壁上题写了这首《钗头凤》,表达了他的对往日爱妻的思念。

看到陆游的词后,唐婉和了上面的另一首《钗头凤》。据说在此后不久,唐婉就在悲伤中死去。

由于外人的好恶,导致有情人的凄惨分离,古已有之。先有孔雀东南飞,后有陆游唐婉。从古到今,多少不幸的有情人“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暂且抛开表兄妹不能结婚这一现代伦理观念,陆唐二人在婚前肯定只是表兄妹的感情,但是婚后能够产生深厚的夫妻情感,可见“先结婚再恋爱”并非是不可能的事。即使现代中国社会的夫妻,也有很多很多是经过红娘、婚介认识并结成伴侣的!经过了漫长爱情马拉松的夫妻不乏离异的,而“先结婚后恋爱”的也有白头到老的。所以凡事不能一概而论。

期望“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永远是现实,而不仅是人类美好的愿望!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简析】

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歌。亦抒情,亦议论,哀乐交织,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无怪乎沈际飞评曰:"七夕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臭腐为神奇。"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简析】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上片与秋凉情景。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下片写重九感怀。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之间的关系来说,这下片写的是结果。
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
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设问手法也是词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之一。明茅映在《词的》中说:人们“但知传诵结语(指“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消魂’。”这话是很有见地的。“莫道”一句,实际上可以与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句相媲美。所不同的是“莫道”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
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体验得了的;他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也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模仿得了的。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正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因为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阶层的产物。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玉簟(dian)秋:指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简析】

此词最精彩的是歇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比起来,范词较平实,李词较灵活,她以"眉头:、"心头"对举,以"才下"、"却上"相应,便形成一条动荡起伏的感情流波。然而红花需有绿叶相扶,没有前文的铺垫烘托,这三句不可能如此精彩。

凤凰台上忆吹箫

【宋】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简析】

一般写离情,总是着重写别时如何难舍难分,此词则截取别前别后的两个横断面。别前词人神情慵怠,懒于梳妆,表达了害怕离别的心态。中间进行大幅度跳跃,过渡到别后。此时丈夫赵明诚远去,词人被重重烟雾所封锁,天天倚楼凝望楼前流水,觉得流水也对她的离别表示同情和怜悯。

⑹ 七夕的浪漫诗句有那些

春如旧,人空瘦,来泪痕红溢源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
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陆游《蝶恋花》)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辛弃疾《念奴娇》)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近》)
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⑺ 古诗:虞美人

四二、虞美人四首
1.桃源仙境图
一片翠绿一片荫,
幽幽秀竹村。
河流沙回滩和农田,
芦苇荡、白果答树、桃花园。

夜深人静不寂聊,
四面听海潮。
梦中谁来萦心怀?
只有千古名胜琅琊台。
2.竹石图
长空夜半寒星坠,
可怜慈母泪。
慈母泪作倾盆雨,
一任衰草落叶没石竹。

梦里飞身过江东,
醒来一场空。
踏遍青山何处寻?
唯见长空万里飘残云。
2. 梅花三弄
一弄梅花花未开,
两小无嫌猜。
二弄梅花花正红,
同窗共读留下多少情?

三弄梅花花已落,
独自享寂寞。
转眼又是杨柳青,
何不打开家门迎春风?
4.三下江南
一下江南到苏杭,
人间变天堂。
二下江南到桂林,
好山好水还有梦中人。

三下江南到昆明,
花开万山红。
一切尽在不言中,
自古以来无官一身轻。

⑻ 古诗词情诗

一、《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六、《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雁邱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八、唐代歌谣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九、《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十、《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⑼ 有谁知道与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相似的(有很经典故事的词)知道的告诉下,急需!!!

(歌词,也的确写的不错)

有人在兵荒马乱的分离中
折半面铜镜
漂泊经年又重圆如新

有人回在马嵬坡外的夜半时答
留三尺白绫
秋风吹散她倾城的宿命

有人在干涸龟裂的池塘中
见鲤鱼一对
用口中唾沫让彼此苏醒

有人在芳草萋萋的长亭外
送情人远行
落日照著她化碟的眼睛

我唱着钗头凤
看世间风月几多重
我打碎玉玲珑
相见别离都太匆匆

红颜霓裳未央宫中
舞出一点红
解游园惊梦
落鸿断声中繁华一场梦

我唱完钗头凤
叹多情自古遭戏弄
我折断锦芙蓉
走过千年还两空空

一城飞絮几度春风
长恨还无用
解游园惊梦
我几杯愁绪唱罢还是痛

⑽ 求宫斗侍寝签

以下诗词为各妃嫔的绿头牌,每人只可以选择一块牌子;
每日22:00之前(24小时为一日,每日需要挮交)将自己的绿头牌交到侍寝贴,然后由皇帝翻牌子
侍寝多者,可以安排怀孕,怀孕者可加分,促进晋升,巩固地位!
绿头牌只需要领了一次即可,记住自己所领的诗句,每日去递交帖子递交
以下诗句中,选择一句做为绿头牌: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朝思共饮琵琶乐,与君共奏鸳鸯弦;
往事前尘随风逝,携手云峰隐仙乡;
樱空释放花千树,一笑一频一影娇;
待到七夕风月落,有歌有酒有春宵;
【签面如下】
【千嶂里】 【人不寐】 【莺语乱】 【归无计】 【霜满地】 【孤城闭】
【春拍岸】 【肠已断】 【厌芳尊】 【几春暮】 【愁未醒】 【卷帘人】
【风不定】 【遮花羞】 【伤流景】 【离晚睡】 【淮安重】 【渡银宵】
【系盘丝】 【姣褪萼】 【屏露井】 【蒲剪昌】 【风呜咽】 【惜花语
【澡兰香】 【湖梦归】 【岁华去】 【裁绿意】 【青玉岸】 【烟水阔】
【凤楼吟】 【蕊珠闲】 【柳初新】 【期夜月】 【临江仙】 【月边娇】
【一萼红】 【点绛唇】 【锦帐春】 【苏幕遮】 【秋夜月】 【月下笛】
【彩云归】 【风蝶令】 【临波曲】 【一落索】 【月宫春】 【长相思】
【水龙吟】 【玉簟秋】 【天香引】 【红窗怨】 【忆秦娥】 【雨霖铃】
【陌上花】 【卜算子】 【秦楼月】 【金缕词】 【相见欢】 【满庭芳】
【钗头凤】 【更漏子】 【少年游】 【升平乐】 【潇湘曲】 【红袖扶】
【蝶恋花】 【一剪梅】 【浣溪沙】 【念奴娇】 【满江红】 【如梦令】
【天净沙】 【沁园春】 【伊人逝】 【月残缺】 【蔷薇夜】 【花凋零】
-------------------------、求签
姓名:
抽签签面:
-------------------------、望解
--------------------------、解签
姓名:
解签签面:
----------------------------、已解

热点内容
牡丹江武警 发布:2025-05-19 16:59:42 浏览:829
明天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发布:2025-05-19 16:58:58 浏览:634
七夕卦象 发布:2025-05-19 16:52:51 浏览:703
新裁兰花 发布:2025-05-19 16:50:23 浏览:900
朝天椒盆景 发布:2025-05-19 16:40:36 浏览:484
金桔盆栽能长多高 发布:2025-05-19 16:36:02 浏览:493
梅花易数窍门 发布:2025-05-19 16:35:27 浏览:605
公丁香10克 发布:2025-05-19 16:30:09 浏览:690
常见花卉名称图片大全 发布:2025-05-19 16:04:58 浏览:606
金了弹盆景 发布:2025-05-19 16:04:21 浏览: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