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海德格尔一朵花的美丽

海德格尔一朵花的美丽

发布时间: 2021-02-21 01:13:42

1. 用康德的美学观点谈谈这朵花是美的理解

柏拉图是公元前五至四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与美学家。“理念论”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美即理念”的基本观点渗透于他的美学观与文艺观的各个方面。不论是他的摹仿说、回忆说、灵感说、效用说,还是他的修辞学都被理论统帅,以其为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鼻祖康德的美学思想,不仅对十九世纪西方美学意义重大,而且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走向、嬗变亦有着深刻的影响。一、审美判断力与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转向。康德之前的西方美学有两个阵营,或坚信美是美感的根源,或强调美感决定美。康德借助于先验综合方法提出了审美判断力是美和美感的共同本源的思想,将对美和美感的理解定位于人的主体能力,实现了人本主义位移。而这一美学思想的重大变化又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转向。这表现为三个方面:(1)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纷纷通过批判黑格尔客观主义、继承和光大康德的人本主义来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克罗齐、科林伍德把康德做为自己的理论先驱,把主体情感、想象、直觉看成产生美、美感的根源,从而建立了全力张扬现代主义艺术、在二十世纪有着极大影响力的表现主义美学。胡塞尔、杜夫海纳则从康德的先验方法论中得到了启示,开创了追寻本体之本、思维之思的研究美与美感的现象学方法。而海德格尔则又将现象学方法和康德的先验方法再度综合,建立了存在主义美学研究方法。在萨特、加缪、雅斯贝尔斯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执二十世纪美学牛耳达40年之久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潮。(2)康德影响下的二十世纪美学人本主义的一个整体性倾向是非理性主义。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是一次脱胎于康德而又不同于康德的人本主义位移。康德将美与美感的根源视为审美判断力,判断力的外化是可经验的现象,其本质则是人的自由。自由不可为感知所把握,这正是美作为一种自由形式的超越性之所在。二十世纪人本主义美学却力图洞达、诠释这不可感知的美之本体,因而只能从意志、直觉、潜意识、存在之在等方面把握美之本体,构成了美学非理性主义性质。非理性主义实际表现出二十世纪西方人本主义美学对美与美感的独特见解,对美与人的现实关系煞费苦心的关怀,在美学史上具有一定积极意义。(3)与人本主义美学正面发掘、拓展康德的美学思想不同,二十世纪西方分析美学的立场则是康德在分析美与美感关系时使用的先验分析方法在语义分析方向上的反面延伸。分析美学认为,美与美感如果有存在意义的话,那么美与美感应是自足的实体。事实上,美与美感都不是实体,因而它们也就不具存在意义,美与美感不过是形而上的虚构。分析美学之父维特根斯坦坚持“意义即用法”的基本信念,认为审美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复杂的动态活动,整个活动又都由主体的审美能力来决定。由于主体的审美能力不同,具体的美与美感并无统一性而只有相似性,就像各种游戏之间无一致性而只有相似性一样。可见,分析美学把康德的先验分析方法在语义分析方向上用到了极致,彻底否定了美与美感的关系。尽管这未免过于极端,却为艺术成为当代美学的主角,为美学日常化、艺术化扫除了理论和方法上的许多障碍。二、审美过程与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唯美化倾向。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力现实外化为审美过程。审美过程既无功利又无概念,只拥有无目的合目的性,并且在审美过程中美与美感互相对应,共生共存。受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出现了明显的唯美化倾向。唯美化倾向在表现主义美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表现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不是功利活动。真正的直觉和表现决不追求感性快乐和效用目的。艺术不是道德活动,直觉与主体实践活动无关。由此可见,表现主义完全继承了康德对审美过程的诠释,只不过把这个理论搬置于文艺理论中,用来解释艺术问题。表现主义对艺术的康德式阐释,为艺术的独立性、自足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很大程度上西方现代艺术是在表现主义指导、关怀和鼓励下发展起来的。艺术中的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行动主义等流派都可视为在不同层面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表现主义这一美学观点的阐释和确证。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给现代主义艺术带来了最初的理论火种。三、关注艺术与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重构。康德从人的自由和审美判断力出发对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艺术定位于人的自由和对审美能力的确认。可以说,第一个使艺术成为美学的基本理论方向和研究领域的人是康德。这一做法在影响了黑格尔、马克思之后,又几乎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从形而上走向形而下的一个特征就是高度关注现实的艺术问题。许多当代有影响的美学思想都将艺术研究做为建立理论体系的大陆地。生命直觉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表现主义美学围绕着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的关系对艺术进行研究,在直觉、想象、情感、快乐等概念范畴的建构下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精神分析美学、人类学美学则通过对艺术动机的解析建立了具有艺术心理学、艺术史学性质的理论框架。形式主义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美学、解构主义美学在对艺术的意义构成研究中完成了理论建设。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地关注艺术的功能,把昭示艺术的社会价值视为美学理论建设的核心。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等则在为世人提供解读艺术作品价值的方法中树立了自己的理论权威。总之,由于康德批判性阐释了艺术,使艺术成为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中心,美从此走向了日常化、艺术化、现实化、经验化,美学与艺术一起共同成为当代人类人文精神不可缺少的支柱。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辩证法者,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市。黑格尔大学毕业后在瑞士和法兰克福担任多年家庭教师,1801年任耶拿大学讲师,此期间曾与别人合过《哲学评论》杂志。曾任报馆编辑、纽伦堡中学校长、海德堡大学教授,1818年被聘请到柏林大学任哲学教授和校长。黑格尔的著作很多,主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死后出版的有《历史哲学》、《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美学》。他的美学理论主要见于《美学》,这是他在海德堡大学和伯林大学期间所作的“美学讲演录”,是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的。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建立在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基础上的,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继承了柏拉图的“理念”论,核心是理念发展一切。具体分为三大部门:一是逻辑学,二是自然哲学,三是精神哲学。他把美学、历史、宗教、法律都归入了精神哲学。这就是他的美学在他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他的美学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如果说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人,那么,黑格尔便是这一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绩就是将辩证法全面地运用到美学中去,但他的辩证法仅限于精神辩证法,而不是自然辩证法。他说自己研究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刺激艺术创作,而是为了科学地认识艺术是什么”。他认为,绝对精神(即理念)在艺术中以直观形式认识自己,在宗教中以表象形式认识自己,在哲学中以概念形式认识自己。他的《美学》分为三部分:一是美学原理,二是艺术发展史,三是艺术种类。他使美学成为一门完整的系统的历史科学。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就是绝对精神,就是概念,他又称作“神”、“普遍力量”、“意蕴”,实际上就是指艺术的思想内容。理念是无限的,艺术形象是有限的,艺术就是在有限事物的感性形象中显现出无限的普遍真理,达到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客观与主观、理性与感性等的和谐统一。他指出艺术创作就是使思想内容灌注生气,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外化为作品,成为自己的对立面(作品),又从对立面中认识自己。他指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自然与理想的结合。“自然”是指社会现实,“理想”是指形象体现的思想。由此他提出,如果先有理想,再找自然体现理想,谓之理想主义;如果从自然中看出某种理想,从自然中产生理想,谓之现实主义。他要求将平凡的题材变成不平凡的题材。要求塑造典型性格,在“这一个”中表现普遍意义,达到个别与一般的辩证统一。他认为决定性格的有三个因素:一是“一般的世界情况”,即社会背景;二是“情境”,即具体环境;三是“激情”,即人物的理想、态度和感情。性格是在情境与激情的矛盾冲突中产生和表现的,要求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使性格具有丰富性、鲜明性、一贯性这三个特征。对艺术家,他要求具备想象、天才和灵感,要有独特风格和独创性。他把艺术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最古的是象征艺术,用符号象征理念,它是“物质因素超过了精神因素”,其次是古典艺术,如古希腊的雕刻、神像,达到了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统一;第三阶段是浪漫艺术,这是指西方的近代艺术,不等同于浪漫主义,它是精神因素超过了物质因素。认为浪漫主义发展到极端地追求理想、激情,就会毁灭,最后艺术就要让位于哲学,人类就没有艺术了。他认为艺术发展是精神与物质斗争的结果。他还根据显现理念功能的不同,区别了艺术的种类。认为建筑是最低级艺术,代表了象征艺术;雕刻比建筑进了一步,代表了古典艺术;绘画、音乐和诗是高级艺术,代表了浪漫艺术。他认为诗是最高级艺术,诗才是真正的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说的诗是指诗、小说、散文,称“美文学”。与“美文学”对立的是“硬文学”,包括科学、哲学、历史,他称为散文。他从认识方法、思维形式、语言使用三方面区别了诗和散文,即艺术与哲学、科学的不同。他又把诗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三种,分别论述了各自特点,认为史诗偏重客观,风格是冷的,抒情诗偏重主观,风格是热的,唯有戏剧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热和冷的结合,是诗中的高峰。然后他又把戏剧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种。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符合现实主义的,他驳斥了各种形式主义、颓废主义和纯艺术论,把辩证法和历史观点应用于美学领域,大大开阔了美学天地。后人以他的绝对精神为出发点,发展了美学。

2. 作文会不会走题有位哲学家说,人生只有不

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

1、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2、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3、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1889.4.26~1951.4.29,英国哲学家

1、一个人懂得太多就会发现,要不撒谎很难。

2、不要玩弄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3、对不可言说之物,保持沉默。

3. 一朵花可以点缀春天的美丽

放弃也美丽.
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固然可以成为你的座右铭,"咬住青山不放松专"的气势更是可以得到别人的属尊重,执着的心态更是你通向胜利的不二法门,坚持不懈固然可以取得最终的成功.尽管它意味着美好的未来,意味着光明的前程.但你依然可以发现:放弃才会轻松,其实放弃也美丽.

4. 一朵花比一朵花美丽的四字词语或者是四字成语有哪些

姹紫嫣抄红【拼
音】:chà
zǐ袭
yān
hóng
【解
释】: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出
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示
例】:春天到了;漫步在花园里;那~、五彩缤纷的春景;让人赏心悦目.

5. 海德格尔名言名句

1,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2,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曾经凋谢过。
3,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4,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
5,我们绝不应该让恐惧或别人的期望划定我们命运的边界。你无法改变你的命运,但你可以挑战它。
6,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只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7,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觉到诗意的生活。
8,有担当,才有自由。

9,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孤独的深渊里。
10,只有已经理解的人才会倾听。
11,人是被抛入到这个世界的,他是能力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要照料,对问题要照顾,而自己本身则常有烦恼。处于众人中,孤独生活,失去自我,等待良心召唤,希望由此成为本身的存在。
12,思的任务将是放弃以前的所思,把真正应该思想的事情决定下来。
13,诗人从跃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
14,人是存在的澄明。
15,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16,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
17,精神乃是涌向天空,追逐上帝的狂飙。

18,世界并不是世上诸多可见的存在者的总和,人也并不是世界的唯一组成部分;世界与人之间并不是客体与主体的二元对立关系。
19,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20,男人的下半身是成人,上半身却是婴孩,他用下半身做些成年男人的事,上半身却像婴儿一样嗷嗷地吮吸女人的乳房,希望获得母性的温暖。
21,唯有词语才让一物作为它所是的物显现出来,并因此让它在场。
22,人道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人作为万物的尺度凌驾于世界万物之上。处于“存在的遗忘”中,人何以为人的本质也是被遗忘的

6. 形容一朵花很美的成语有哪些

姹紫嫣红、娇艳欲滴、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7. 形容一朵花很美的成语

一、锦花绣草。

释义:形容花草长得非常美丽。

二、花红柳绿。

释义:形容明媚的春版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权纷繁。

三、百花争艳。

释义: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四、浪蕊浮花。

释义:指寻常花草。

五、柳暗花明。

释义: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六、百花齐放。

释义: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

七、簇锦团花。

释义:簇:聚成团。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五色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象。

八、锦团花簇。

释义:形容五色缤纷,十分华丽。

九、含苞待放。

释义: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十、娇艳欲滴。

释义:娇嫩艳丽得好像要滴下来了。形容植物色彩美丽。一般是用来形容花,也喻女子容貌姣好美艳。

8. 我有一朵花,美丽的小花开在祖国金灿灿的阳光下,是那个歌名

名字就叫 我是一朵小花

我是一朵小花,哟哟哟,

我是一朵小花,哟哟哟,

美丽的小花,美丽的小花,

开在祖国金灿灿的阳光下,

开在祖国金灿灿的阳光下,

哟哟哟。

9. 形容一朵花很美的成语是什么

形容一朵花很美的成语有:

1)锦花绣草:形容花草长得非常美丽。

2)花红柳绿:内形容明媚的春容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3)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4)浪蕊浮花:指寻常花草。

5)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6)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

7)簇锦团花:簇:聚成团。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五色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象。

8)锦团花簇:形容五色缤纷,十分华丽。

9)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10)娇艳欲滴:娇嫩艳丽得好像要滴下来了。形容植物色彩美丽。一般是用来形容花,也喻女子容貌姣好美艳。

10. “形容一朵花很美的也很坚强”的语句有哪些

1.它生根在一条小溪边的两块石头间,四周没有同伴。溪水从小山顶发端,与岩石激荡。冲击着裹夹着它。它避无可避,弱小的身子被水流覆盖又托起。它的无助和孤独横陈在我心里。我本能的伸手挡住水流,它的枝干稳住了,淡蓝的花朵如释重负般从水里抬起,恬静而平和。

2.绚烂的山花虽然有了凋谢的意味,但也开得泼辣:鹅黄的朵花衬在舒展着纤细绒毛的墨绿大叶上,显出铁似的风骨与刚强。

3.圣洁的荷花、羞涩的薰衣草、浪漫的玫瑰、幽香的兰花、妩媚的月季、神秘的曼陀罗、勇敢的蔷薇、坚强的仙人掌、绝望的鸢尾、幸运的四叶、孤单的狗尾、温柔的风铃、真挚的桔梗、快乐的风信子、凄美的彼岸花。

4.我真爱梅花,爱它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它虽不像玫瑰的香气那样浓烈,却如早晨的空气那样清新,令人陶醉其中。我更爱那坚强不屈,默默奉献,不在寒风中低头的那种令人敬佩的精神。

5.绽放的昙花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6.在寒冷冬天的早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那就是梅花。它虽然从不与百花争春,但经常被古今诗人画家所赞美。梅花以它那种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被我们中华名族的人民,称作为——中国国花。

7.在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但腊梅的身影却永远也找不到。但在寒风刺骨的冬天,腊梅花却傲然出现在枝头,开得正欢。这也说明了它具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它,默默的装扮着银装素裹的冬天,给一片洁白的大地增添了一份绚丽的色彩。

8.吊兰,很久不浇水都不会死,你一浇水就会回复生机,平凡朴质,低调地坚强着,不摇尾乞怜,卖弄无辜。

9.依米花生长在非洲的荒漠地带,默默无闻,很少有人注意过它。许多游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但是,它会在某个清晨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10.风雨花,象征着勇敢和坚强地面 对自己的挫折和困难波斯菊的花语:坚强 君子兰象征着坚强刚毅 仙人掌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 坚强

1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每一种花都比喻着美好的青春,坚强的性格,蓬勃的朝气。生命就像花儿一样美丽地绽放,在有限的时间里带给其他人们美的享受,所以,我们在这大好的青春里,要绽放自己的光华,自己的灿烂。

12.荷花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3.不知不觉,冬天快要到了。此时,站在我家那株梅花树前,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冬天里,寒风呼啸,雪花飞舞,到处是一片银色的世界。那光秃的树干上开满了或白或黄的梅花。成千上万朵梅花竞相开放,清香扑鼻,让人多么心旷神怡啊!

14.花瓣中间有金黄色的花蕊,花蕊顶端粘着花粉,散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引来一群蜜蜂“嗡嗡”地奔波忙碌,四周蝶飞翩翩,伴着可爱的玫瑰花。风吹着,玫瑰花随风摇曳。不管是谁,经过她的身旁,都感到她在朝你微笑点头;当你停下脚步,欣赏她时,就会觉得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15.太阳花只有在见到太阳时才开花,每天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时,太阳花们就争先恐后地张开塔门的一张张笑脸。微风吹去,太阳花“摇头晃脑”似乎在念诗,又似乎向行人点头。太阳花的花骨朵儿是红色的,形状有黄豆般的大小,和其它的花骨朵不同,短短的、圆圆的,看上去非常可爱。

热点内容
樱花花瓣简笔画 发布:2025-05-24 15:45:50 浏览:339
卷筒插花 发布:2025-05-24 15:44:56 浏览:384
老师让我插花芯 发布:2025-05-24 15:31:01 浏览:337
西兰花炒米饭 发布:2025-05-24 15:29:26 浏览:790
兰花酥来源 发布:2025-05-24 15:27:44 浏览:885
油牡丹枯叶 发布:2025-05-24 15:23:48 浏览:74
盆栽看石榴 发布:2025-05-24 15:05:29 浏览:642
草原烟花语 发布:2025-05-24 14:21:25 浏览:229
国内看樱花 发布:2025-05-24 14:17:16 浏览:137
茶花地载 发布:2025-05-24 14:17:05 浏览: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