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临摹
『壹』 平面设计多临摹别人的作品有用吗
有用的。
如何提升审美?
增加自己的审美活动
这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你就把它看成某种固定不变的东西,所谓的审美活动应该是你把它看成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和丰富的东西。比如你可以经常关注艺术性的东西,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理论以及相应的艺术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你也可以博览群书,不仅是名著小说,有关政治、历史、文化、社科等方面的书籍都应该涉猎,知识面越宽,你审美的能力就越强。
工作之余,可以学学绘画或是插花或是文学赏析,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坚持下去,久而久之,你的审美能力就会有相应的提高。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去听一场音乐会,或古典或爵士或蓝调或摇滚。要么去看一场话剧或是电影,这些活动都能帮助你培养和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其实就是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而审美感受也以“视、听”两种感官为主,虽然在这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不过即使你没有先天的条件,后天的训练活动起着也能起着很大的作用。
更多的接近自然
审美能力,是设计人员的一门必修课。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设计灵感具有重要作用。审美能力的高低也对一个设计人员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自然界除了给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外, 永远不吝啬给我们看他最美的一面的,生活中的点滴都应该是你发现美的地方。也不一定非要去什么名胜古迹,一轮落日,一株垂柳,只要你有发现美的眼睛,你都会觉得景色迷人。
『贰』 插花的手法
学习插花的方法与插花创作步骤插花虽人人喜爱,也人人可为之。但要插得好,则要懂得一些理论和技能,并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否则就像往笔筒里插笔一样,既无情趣更无韵味,根本称不上“艺术”。 (一)学习插花的方法 1.学习插花的有关理论 插花的理论知识包括花材知识和造型原理知识。此外,还可学些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修养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创作和鉴赏能力。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不断丰富作品的内涵,表达美的意境。 2.亲自实践 亲自实践包括投入到大自然观察一草一木和动手插作两个方面。学习花材知识不能只限于书本,必须迈开双脚走到大自然中去,亲近、了解花材,才能领会花材的风姿神韵,更好地去表现它们。动手插时可先临摹基本花型,推敲各枝条的角度、位置,领会造型原理中的理论和构图特点,练习修剪、弯曲和固定技能。插花的技巧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奏效的,必须多多实践,才能一点点加深体会,不断提高,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3.善于总结和吸收经验,努力提高 每次作品插完后,不断总结自己的体验,还可请别人提出批评,听取别人的评论。这些评论往往是无价之宝,令人得益匪浅。同时也不要放过观摩别人作品的机会,吸收别人的长处,启迪思路。久而久之,你必能畅游于插花艺术领域,享受创作的无限乐趣。
(二)插花创作步骤 1.立意构思 插花时必须先构思后动手。否则拿着花材也无从下手。立意就是明确目的,确立主题。可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a.确定插花的用途 是节日喜庆用,还是一般装饰环境用,是送礼还是自用等。根据用途确定插花的格调,是华丽还是清雅。 b.明确作品摆放的位置 环境的大小、气氛,位置的高低,是居中还是靠拐角处等,根据位置以选定合适的花型。 c.作品想表现的内容或情趣 是表现植物的自然美态,还是借花寓意,抒发情怀,或是纯造型。 2.选材 根据以上的构思选择相应的花材、花器和其他附属品。 花材的选用,古人虽有将花分成等级,几品几命,或分什么盟主、客卿、使命,但这都只是把人的意志强加给花而已。花无分贵贱,全在巧安排,只要材质相配,色彩协调,可任由作者喜爱和需要去选配,没有固定的模式。 3.造型插作 花材选好后,开始运用三项基本技能,把花材的形态展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应用自己的心与花“对话”,边插过看,捕捉花材的特点与情感,务求以最美的角度表现。有时往往超出了最初的设想,只要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你想要表达的中心主题上,让主题花材位于显眼之处,其他花材退居次位。这样,作品才易被人接受,获得共鸣。 4.命名 作品命名也是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东方式插花,赋上题名使作品更为高雅,欣赏价值也随之提高。 5.清理现场,保持环境清洁 这是插花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插花者应有的品德。日本人插花都先铺上废报纸或塑料布,花材在垫纸上进行修剪加工,作品完成后把垫纸连同废枝残叶一起卷走,现场不留下一滴水痕和残渣。这种插作作风值得发扬和学习。
『叁』 学习插花的步骤是什么
1.清晨露水未干时剪取花枝。立即插人盛水的桶中,可使插花经久。版
2. 从山野采摘的权花枝,可用事先准备好的药棉或废纸包住折断处,浸湿 药棉或皮纸装进食品袋,捆紧袋口携回,不让太阳晒着,这样可使插花经久。
3.将花枝末端在灶火上烧焦,然后将烧焦部位浸入酒精里1分钟,取出用清水漂洗后插瓶。这样处理可防止养分下泄和插后枝条烂坏。
4,对某些枝条硬而脆的花技,插瓶前不要剪断,以免剪刀压坏导管,改 用手折断,吸水力强,对延长花期有好处。
5. 玉兰、梅花、紫藤之类的花,击碎花枝末端长3厘米左右,可增加吸水 面积,有利于延长水养期。
6.在瓶中放0.1%的食盐可以防腐。放0.1%的食糖增加营养。
7. 可在瓶中放1/4000的高锰酸钾或适当的硼酸、硫磺、石炭酸、水杨酸、维生素等,都有延长花期的作用。
8.若在花瓶里放人一片阿司匹林,有延长花期的奇效。因阿司匹林经花枝吸水后,可促使叶子气孔闭合,减慢水分的蒸发。
『肆』 关于插花艺术赏析的论文
第一章 插花概况
第一节 礼仪插花概述
一、 用于各种庆典仪式(图、8)、迎来送往(图7),婚丧嫁娶(图9),探亲访友等到社交礼仪活动的插花,称为商业礼仪插花,简称礼仪插花。其主要是用途有:
(1)表达情意;
(2)渲染喜庆;
(3)慰藉或怀念等气氛。
图6 图7
二、 商品礼仪插花特点:(图6、7)
1、 造型整齐、简洁;
2、 色彩艳丽明快;
3、 体量较大,花材量多;
4、 插制较为整齐,繁密;
5、 花材花形规整,不宜过分硕大粗厚,也不宜纤细凌乱。
图8 图9
注意:制作礼仪插花还需要了解各国,各地,各民族的习俗与忌讳,以便选择适宜的花材种类、色彩与插花造型。
第二节 插花常用工具与其辅材
一 常用工具(图10):
(1)剪刀:长刀剪、尖嘴剪、日本花道专用剪;
(2)刀:弯头花艺刀、平头花艺刀、折刀;
(3)金属网:用于插花的骨架;
图10
(4)鸡笼网:主要用于插花的容器口处,固定用材用;
(5)花泥用的插花扦:用于插花的容器中固定花泥用;
(6)胶水:用于固定剑山和插扦;
(7)金属丝:用于固定花茎用;
(8)防水胶带:往容器里固定花泥时使用的强力胶带;
(9)花卉用纸带:绿胶带;
(10)铝丝、铜丝:作为花环芯材;
(11)透明胶带:有宽、窄之分;
(12)缎带:彩带;
(13)酒椰纤维:属于植物纤维,作于捆挷;
(14)金色金属丝:装饰金属丝;
(15)花环金属丝;
(16)蜡烛;
(17)插扦:用于固定蜡烛;
(18)纸皮金属丝:(天然色);
(19)锯;
(20)花泥锯;
(21)剑山;
(22)截断刀(工具刀);
(23)钢丝钳:剪断金属丝用;
(24)尖咀钳子;
(25)小剪刀;
(26)胶水枪;
(27)花泥;
(28)亚硫酸氢盐球:覆盖花泥用;
(29)薄地底:苔鲜;
(30)水苔鲜:保水性好。
二 常用辅材:
(1)包装纸(图11)
A玻璃纸: B麻络水纸; C印花纸; D折染纸; E 浮染纸; F瓦楞纸; G双色皱纹纸; H日本印花纸; I柳染纸; J云龙纸。
图11
(2)缎带:有塑料、布质、纸质的质地。
A纸绳、B嵌丝缎带、C纱质、D塑料缎带、E丝质、F布质
(3)包装绳:有金属、布、丝等质地。
三 插花器具:插花器具聚多,除烧陶、玻璃、金属和植物枝叶编织的篮筐以及塑料制等普通器具之外,还用日常用具如:贝壳、盐罐等。
(1)基本容器:小钵、小罐、小杯等长条形和圆形线盘、有脚的水盘,满足花枝下垂挂下来的细高筒形花器。
材质:不局限于烧陶,凡是来源丰富而且坚固的制品都可使用。
(2)其他造型的容器:容器形状、色彩、材质是否与花艺设计
题相吻合、比例是否适称是不可忽视的。
A陶瓷器:种类多、形状多但石粉制作瓷器敲击发出的是金属声,用粘土制作品敲击的声音发哑。
B赤土陶器:用专陶土低温烧制而成的,用作花艺容器时,一般内壁都有防水层,材质较脆小心使用。
C金属容器:铁、铜、银都有悠久的历史,给人视觉上厚重感。
D篮筐:形状多样多为竹、藤等植物器官编成。
E塑料容器;最新的塑料容器不但品质好,而且非常普遍,体轻而不易打破,价格便宜。
F玻璃器皿:多为透明的,所以要注意处理花茎,水也得保持清
洁。
四 花束包装材料
A丝带, B魔带、纸亚龙贴布、珠链、拉菲草, C金粉、天发丝、日本珠针, D心插, E香包, F 彩带, G花篮卡, H剪刀、缎带刷、卷边机、铁丝, I布娃娃、各种小球珠等。
第三节 学习插花的方法
学习插花和学习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有浅入深,循序渐进,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过程如下:
⑴认识花材名称→⑵了解花的形态→⑶了解各种花材生长自然环境→⑷学习插花美学构图原理→⑸临摹规范优秀作品→⑹把作品组合创作成新作品→⑺学习各种花卉在插花中的使用→⑻创作有个性的作品。
(1)--⑸是初学阶段初学者应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反复的过程; ⑹--⑺是中级阶段可加入个人的手法变法,在这一阶段中要不断思索; ⑻是提高阶段要在花卉选择,配置,花器选择方面要加强,并且要对各种手法溶汇贯通。
插花体会:
1、要肯花时间;
2、要肯练习(光看不练是不会提高,光练不看是不会进步的);
3、要经常给自己充电;
4、要时常激励自己制作思维。
第二章 插花基本理论
第一节 插花基本知识
一插花材料:
狭义概念:具有观赏价值的,具有色彩的花朵。
广意概念:
1、物质:植物根、茎、叶、花、果以及轻工材料;
2、精神:创作者的精神、感情、思维变化。
所以插花艺术是由物质和精神集中于一体的艺术品,有时间性(短暂性)的艺术品。
二 花材按花卉形态分类如下(图12、13、14):
图12 图13
(1) 线状花材:具有长状花序序,肉穗花序的植物,穗状花如:剑兰(唐菖蒲)、晚香玉、金鱼草、绣线菊、紫罗兰、蛇鞭菊、贝壳草、飞燕草等
(2) 团块状花材:以独立的单体花枝形象出现,花形固定而厚实如:玫瑰、现代月季、香石竹(康乃馨、大丁)菊花、扶朗花(非洲菊)、郁金香、翠菊、向日葵、芍药等。
(3) 异状花材:富有个性的形态花材,是具有特殊的造型.如:鹤望兰(天堂鸟)、帝王花、皇后花、红掌、火鹤花、百合、鸡冠花、黄金鸟等。
(4) 散状花材:花形小而碎,密集形成、有的聚成伞状具有花多、小、密的特点,如:满天星、情人草、勿忘我、小菊花、孔雀草、一支黄花(黄莺)、蕾丝。
观叶花卉(图15、16):具有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耐脱水性强的叶片,可分为线状叶、块状叶、异形叶、填充叶、羽状
图14 图15 图16
藤状叶等。
A、线状叶:叶形狭长,具有飘逸造型:熊草、龙血叶、虎尾兰叶、剑叶、刚草等;
B、块状叶:具有较大的展面如:蔓绿绒(小天使)、黄金葛、绿萝、星点木、花叶芋、富贵竹等;
C、异形叶:特异形状和光彩夺目色彩:龟背叶、变叶木、枫叶、八角金盘等;
D、填充叶:以烘托陪衬为主的小形叶或丛生叶具有叶多、密小的特点如:文竹、武竹、黄金侧柏、蓬莱松、高山积雪、石松、七里香、南洋杉等;
E、羽状叶:如苏铁叶、美丽针、散尾叶、排骨草等;
F、藤状叶:天门冬、常春藤等叶片。
叶片在插花中是作背景,打底(衬底)填充作线条、做造型等应用。特别是现代艺术插花更不要忽略了叶片作用,花材及叶片与花的本身选择时注意其本身花材的刚性材质、形态、色彩。
三 花艺与花材(图17、18)
(一)、市场上常见花材:唐菖蒲、香石竹、月季、菊花其它花材主要以当地市场的材料和叶为主如:
1、新西兰:海芋(白色)还有橙色、红色、粉色、金色、黄色、等钻石百合是新西兰的又一款新宠儿,还有飞燕草、八仙花等;
2、澳洲:帝王花、公主花、袋鼠花、木百合、澳洲梅、银桦等;
图17 图18
3、东南亚:石斛兰、嘉兰、卡特兰、拖鞋兰等;
4、台湾:蝴蝶兰、安祖花(红、粉、绿、白、绿白、绿红);
5、南美热带区:蝎尾蕉;
6、中国:大花蕙兰、乳茄等;
(二)、市场新品种:洋水仙、尾穗苋、草原龙胆、贝壳花、猪笼草、芍药、八仙花、气球棉、宫灯花、风铃草、小茴香、蕾丝花、夕雾草、连翘、水龙珠、菠萝花、山归来、大莎草、孔雀蔺、木贼、熊草、钢草、草叶蕨、星点木、乌巢蕨、竹芋、高山积雪、阔叶武竹、银荷叶、富贵竹、沙巴叶、巴西木。
『伍』 零基础如何临摹一副油画
分享点个人的经验,我就是零基础画的油画,第一幅作品就挂在我家墙上,外行人看着都觉着不错。 以上的例子告诉你,零基础学油画,咱不怕。 说说我的第一幅油画吧,是临摹雷诺阿的一幅少女肖像。我算是0.1基础,从小画美人头的底子,练习过一小段素描,水彩,后来陪女儿上绘画课,学了点儿童画。抽了一阵子风画了点国画,这个真是零基础,从网上下了老年大学的教学视频,买了几本书,就像模像样画了几幅。当然,这也在我家墙上挂着。 我突然兴起想画油画,就跑到美术馆那条街,买了几块简易的已经绷好画布经过处理的油画板,这个可直接画,不需要上底料。回想一下,我买的工具有这几样: 油画颜料,温莎牛顿或玛丽牌的,额外多买了几只大号白色系列比如钛白,因为我要画人像,感觉会比较费。 调色油,我买的亚麻仁油。 松节油,洗笔用的。 调色板,买的木质大号和中号各一个。 画笔,买成套的,各种形状都买一套: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如果画人物,需要一个小尖笔,大的猪鬃笔刷也买一个上底色用。 刮刀一套,不锈钢油壶至少两个吧。 画架,最好有一个,我当时没有,就用宜家那个小黑板架子代替画架。 大夹子,报纸,软布,铅笔,橡皮,这些零碎。 去一个小店,就能搞定所有的,店员都非常有经验,听他推荐就好。 买入门书。 先用铅笔构图。 然后用浅色比如灰色勾勒出大体的关系。绘画的每个阶段都保证是完整的一副画,不要先画细节,忽略了整体。 待干透之后,铺底色。 接着刻画细节。我提倡的仍然是由简到繁,就是你看到这幅画的任何时候,都是一副完整的画,开始是线条,然后是色块,再然后是略微有细节,最后是细致刻画。 二遍涂色的时候,要等颜料干了再继续,所以画油画需要时间,是慢工出细活。 我的那幅画2天之后有了点感觉,一周成品的,然后就没心思继续细化了。 我个人感觉,国画最难画,水彩有点难,水粉和油画,画坏了还可以补救,相对容易上手。 P.S. 这里这么多大神,我就不贴出来献丑了。
『陆』 想学习插画,初学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插图也称为插画,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插图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于唐、盛于宋、元,到了明代,插图的数量十分惊人。如《西厢记》,就有不同刻本的插图十种以上。插图取材范围很宽,广泛涉及文学读物、科技读物、儿童读物等各种内容,但属于艺术范围的插图,主要是文学作品插图,这是画家在忠于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成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先学习下用电脑来画插画,因为用电脑来画的话,有一个比较好的手绘板,就可以画到你想要的效果。纯手绘的话,现在的插画的概念已经和以前不同了,材料日新月异,而且现在很多画家都是用手绘结合电脑来画插画,所以还是建议你先用电脑来学习插画基本的东西。建议先找一些比较出名的插画师的作品来临摹,画画都是要从临摹开始的。当你到了一定的水平,自然可以开始想,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风格,方向,重要的是还是要先去临摹一下好的作品,当你临摹的过程,你就会总结到一套规律的。你刚刚开始画,不用太注重五官啊什么的,这些是细节,你可以慢慢完善,最重要的是先做要整幅画的整体效果,整体效果不错了,再去推敲细节。1.有色彩的基础,至少要对色彩的敏感度高
2.多看优秀的插花作品,自己临摹
3.在临摹了大量(着重大量,因为你是想自学)的基础 上,融入自己的思想,尝试创作
4.借助一些绘画工具的,同时,最好是用电脑绘制,可以达到比手绘的效果好
5.把自己画的第一张作品起,全都保存起来,做比较之后,就可以尝试着去网上发表,让专业站的网友们评论,再修改.
『柒』 我想临摹一些水果和花卉插花的油画,请问哪里有这些作品(不要太写实和抽象的)
你可以买些你喜欢类型的专业书籍,新华书店很多的,建议你不要去网站上找,因为网站上打印出来的图片基本都已经失真了,不适合临摹。
『捌』 校园插花比赛用真花好还是假花好
真花不能随意变形,假花可以达到随心所欲,当你感觉有点不理想假花可以方便修改,但是没有鲜花色彩那样活,我个人建议你用假花吧到我的QQ空间找一个你能临摹的,相信你能找到我的QQ号码的。祝你好运!
『玖』 谁知道清明上河图的有关资料
《清明上河图》介绍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这幅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迷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春光。疏林薄雾,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令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有间"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来往,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紧张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因状若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或用竹篙撑,或用长竹钩住桥梁,或用麻绳挽船,或忙着放下桅杆以顺利通过桥拱。邻船的人也指指点点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紧张议论,期盼大船顺利通过。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的专门经营,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整面修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做生意的商贾、看街景的士绅、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乘轿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计描绘了五百五十多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清明上河图》景物繁多,巨细无遗,却并不显得琐碎繁缛,表现出画家对大场面宏观把握的能力,以及于真放中见精微的绘画境界,令人无法不钦佩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表现力。
这幅是清明上河图的仿本,(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画的事物繁多,虽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
历尽劫难的《清明上河图》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是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尘埃历尽———中国珍贵文物蒙难纪实》一书(山东画报出版社),记述了《清明上河图》历尽劫难的遭遇。以下是摘自该书的部分内容。
奸臣严嵩夺画酿冤案
严嵩是明代大奸臣之一。他与其子严世蕃依仗权势,巧取豪夺了大批书画古玩。
明代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陆完死后,他的夫人将《清明上河图》缝入枕中,不离身半步,视如身家性命,连亲生儿子也不得一见。陆夫人有一娘家外甥王某,言辞乖巧,非常会讨夫人欢心。王某擅长绘画,更喜欢名人书画。便挖空心思向夫人央求借看《清明上河图》。反复恳请后,夫人勉强同意,但不许他带笔砚,只许他在夫人阁楼上欣赏,而且不许传给别人知道。王某欣然从命,往来二三个月,看了十余次以后,竟临摹出一幅有几分像的画来。当时专横跋扈的严嵩正四处搜寻《清明上河图》,都御史王忄予得知后,便花800两纹银从王某手中购得赝品,献给严嵩。严嵩府上有一装裱匠汤臣,认出画是假货,便以此要挟王忄予,令其出40两银子贿赂自己,但王忄予对其不予理会。汤臣恼羞成怒,在严嵩设宴欢庆时,将图上旧色用水冲掉,严嵩在众人面前大为窘迫,以后便寻机将王忄予害死,临摩此画的王某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抓去饿死狱中。
明代另一人沈德符所著《野获编补遗》中却是另一种说法:严嵩党羽鄢懋卿总理淮、浙盐政,胡宗宪总督吴、越兵事,他们都为严嵩搜罗名字画。他们得知《清明上河图》在已故内阁首辅王鏊家时,便去索购,但王家富甲一方,不为钱财所动。无奈之中,二人找严嵩府上装裱匠汤臣商议,汤与当时镇防蓟州的王忄予素有来往,对王忄予之子世贞、世懋有仇,因此鼓动王忄予买画,但王忄予亦购不来。汤臣便设计让王忄予把苏州人黄彪临摹本买来献嵩,又在严嵩高兴时将真情告知,严嵩窘怒,遂杀王忄予。
清代人《清夏闲记》上又载:太仓王忄予收藏有《清明上河图》,严嵩子严世蕃知道后强行索要,王忄予便送去摹本,当时汤臣恰好在旁。从前王忄予巡抚两浙时,见汤贫困潦倒,便将他推荐给严世蕃。汤臣不思报恩,反想构陷王忄予以求发达,便对严云:此画他曾在王忄予家中见过,王忄予送来的是赝品,如若不信,只看屋角雀是否一脚踏二瓦便可证实。严世蕃细看,果如其言,心中深恨王忄予。恰好此时俺答部进犯中原,王忄予为蓟、辽总督,严嵩父子乘机将他害死。后人曾据此写过《一捧雪传奇》一戏,只是将《清明上河图》改成了“一捧雪”白玉杯,王忄予改成了莫怀古。
以上几种说法虽然各执一词,但都与事实有些出入。实际上,陆完死后,其儿子急等钱用,便将《清明上河图》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去。这之前严嵩确曾托王忄予买过“名画”,王忄予也确曾买苏州人王彪之摹本献给严嵩,后被识破。只是南方人“王”、“黄”不分,黄彪应是王彪而已。
隆庆时,严嵩父子被御史邹应龙弹劾,终于官场失势,严世蕃被斩,严府被抄,《清明上河图》再度收入皇宫。
度尽劫波终得归宿
《清明上河图》到清朝后先由陆费墀(安徽相乡人)收藏。陆费墀是乾隆时进士,他得图后也在上面矜印题跋。后被毕沅购得。毕沅(1730—1797),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进士。毕沅生平喜爱金石书画,家中收藏颇为丰富。他得《清明上河图》以后,与其弟毕泷(清代收藏鉴赏家)同赏,现今画上有二人印记。
毕沅在关中任职时,对地方上的文物尽心修缮保护,不料这些却成了他的“罪行”。毕沅死后不久,湖广人民反清,清廷认为毕沅任湖广总督期间,“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费”,不但将毕家世职夺去,而且将其全家百口全部杀掉,家产也被抄没入宫。
清廷将《清明上河图》收入宫以后,便将它收在了紫禁城的迎春阁内。嘉庆帝对其珍爱有加,命人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此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在清宫珍藏,虽然经历1860年英法联军以及1900年八国联军两度入侵北京,洗劫宫室,但居然逃过了劫难,均未受损。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内的张园内。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于是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的末日也到了。溥仪和他的日本主子一见大事不好,便乘飞机逃往大栗子沟,伪满皇宫因失火而一片狼藉。混乱之中,有不少人便趁机进宫“抢洋捞”,伪皇宫的大批珍贵之物便在这场动乱中流散到了民间,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
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解放军干部张克威同志,通过当地干部收集到伪满皇宫流散出去的珍贵字画十余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1947年,张克威同志调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作,临行前他将这十余幅卷轴交给了当时开辟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林枫同志。
《清明上河图》经林枫之手进了东北博物馆,后来又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存。从那以后,这儿便成了它的最后归宿地。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大干将之一李作鹏,曾利用权势将《清明上河图》强行从故宫博物院“借”出,据为己有。他还伙同邱会作、吴法宪等人一起,霸占了其他一大批珍贵文物。林彪倒台以后,《清明上河图》才又重见天日,如今依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