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花艺大师川濑敏郎
『壹』 这花叫什么花
这个图片出自,日本“自然野趣流”花艺大师川濑敏郎的插花艺术,是2012年母亲节作品
瓶子是罗马时代的玻璃瓶,花是日本人叫母子草。
这个在国内名字叫做,鼠曲草
鼠曲草,原名:鼠麴草,别名:菠菠草、佛耳草、软雀草、蒿菜等,拉丁文名:Gnaphalium affine D. Don 为菊科、鼠麴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约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节间长8-20毫米,上部节间罕有达5厘米。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http://ke..com/link?url=Y96lUsz1ZBoX1LrHbRAQu_af-VqboTI_y0acOHwugoFH-cDbogpxjurRNOHq2hFU
『贰』 一日一花的社会评价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花艺大师川濑敏郎。他的“一日一花”行动,开始于东日本大地震后,当他有一天看电视新闻时,看到灾区的废墟上草木萌生、鲜花绽放,一副迟到的早春景象。最打动他的,是人们凝视着鲜花时的灿烂笑容。他于是以花为心中的曼陀罗来构思“一日一花”,他的心愿是想供奉所有的鲜花。
从2011年6月开始的一年,他用古老、质朴、布满历史痕迹的器皿当做花器,依据时节到山野里找寻最当令的花叶,融入花器中,并在网络上连载。在插花过程中,插花者本人也收获了对生命的思考。在寻寻觅觅中,他发现那些被鸟啄虫蛀、濒临枯萎的花草,比美丽绽放的花朵更加引人入胜,更能让他体会生命的无常、顽强以及执着。路边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通过插花,竟然也能呈现出一种崇高的姿态,构成一种素美的精致。一年四季366天,川濑敏郎用感官上最干净简约的方式,呈现生命最本质的元素。我们在阅读此书过程中,也有一种心灵之窗被开启的感觉。
川濑敏郎的这部作品,带着浓浓的禅意,425种来自山野的花草成为了视野中的主角,简约中浮现一种枯寂之美。而在《一日一花》被大陆引进成书之前,当中的一些图片去年已经在网络上风传。本书的编辑也是按图索骥找到这本书,起了引进的念头。可以说,是先有读者的口碑,才成就了此书的出版。而非按照相反的顺序。 (新京报:白明辉)
『叁』 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人道主义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罗生门》,在国际影坛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部日本影片。“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部影片”之一,标志着日本的电影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纪元。1950年出品 导演:黑泽明 主演: 三船敏郎 京町子 森雅之 ·第二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一九五一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意大利电影评论奖 影片《罗生门》是由著名剧作家桥本忍根据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于1921年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的,是大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依旧光彩夺目。 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凶手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 这一天,大雨倾盆,烟雾迷蒙,在平安京的正南门——罗生门下,行脚僧、樵夫、杂工3人一起在这里躲雨,谈着谈着,他们就聊到了这件事。 樵夫说,3天前他上山砍柴,在一片树丛里发现了一具男人的尸体,他就近报了官,被传到了纠察使署……实际上,他掩盖了自己因贪图小便宜而抽走了尸体胸口上的短刀的行为。 樵夫说凶手多襄丸是个有名的大盗,但他在事后很快就被抓到了。因为他恰巧喝了山沟里的泉水染了毒,所以抓来不费吹灰之力。 在审问中,多襄丸对自己的作案经过,是这样述说的——那天,他在林子里看到金泽武弘牵着他妻子真砂的坐骑走了过来,便为真砂的美貌所倾倒。于是便用诡计将武弘骗到丛林深处,在同武弘的搏斗中将其缚住,接着占有了真砂。本来他不想杀害武弘,可真砂让他们两个人决斗,并说“哪个活下来,我就跟哪个”,多襄丸于是给武弘割断绳子,和他决斗起来,终于把他一刀砍倒。等他再寻找真砂时,她已经吓得逃之夭夭了。 行脚僧却补充说,当时在纠察使署里,真砂是这样说的——她被多囊丸蹂躏之后,受到了丈夫的蔑视,这让真砂感到受了极大的刺激。于是悲愤之中,真砂就晃晃悠悠地扑向了武弘……可等她醒过来一看,那把短刀已插在丈夫的胸口上,他已经死了。后来她想自杀,但终于怎么也没有死得成。 行脚僧又向杂工和樵夫说出死了的武弘借女巫之口说出来的话——多囊丸强奸真砂以后,就要真砂和他一起走。谁料真砂同意了,但却让多囊丸先杀了武弘,多囊丸也没想到真砂竟是这样的女人,就问武弘应该怎样处理她,听了这话,真砂跳起身向树林深处逃走了,多襄丸向她追去。这时武弘拾起短刀,朝自己胸膛猛力一刺…… 三个人就这样争争吵吵,纷纷慨叹人心叵测,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正在这时,隐约传来婴儿的哭声。他们循声找去,看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杂工上去把婴儿的衣服剥了下来,樵夫骂他是恶鬼,杂工申辩说,生了孩子又把他丢掉的人那才是恶鬼呢!又揭露了樵夫偷拿了武弘尸体上的短刀的行为,说得樵夫哑口无言。 杂工走了,深受触动的樵夫收养了婴儿,行脚僧感动地说:“亏得你,我还是可以相信人了。” 雨停了,在夕阳的余晖中,行脚僧目送着樵夫抱着孩子渐渐走远…… 《罗生门》对于日本电影登上世界影坛和进入国际市场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它是东方电影首次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为东方电影敲开了国际影坛的大门。 影片以一宗案件为背景,描写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结尾的人性化转折又将原有的对整个世界的绝望和对客观真理的疑惑,一改成为最终强调人的可信,赞扬人道主义的胜利和道德的复兴。积极的主题和新颖别致的结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传奇色彩,使得《罗生门》获得了普遍的赞誉。 《罗生门》上映后,先是在欧洲引起轰动,继而又在美国掀起“黑泽明热”,黑泽明也因而被誉为“世界的黑泽明”。 我第一次看到的黑泽明的电影是《罗生门》,我一下子被它迷住了。……在50年代,《罗生门》被批评为将日本的愚昧和倒退暴露给外国人看——这种指责今天看来是愚蠢可笑的。在中国,我也曾面对过同样的怒斥,而我用黑泽明来作为我的盾牌。也许20或30年后,中国人将不会再用那种狭隘的眼光来看我的作品。 ——著名电影导演 张艺谋 《罗生门》是一部令人难忘而影像丰富的绝好影片。在片中,太阳的光线被假借为电影语言的一种被超乎想像地加以运用,可能这是过去日本电影中所表现的流动美的最光辉的范例。面对着太阳犯罪,面对着太阳达到从犯罪中获得愉悦的极致,这样的拍摄方式大概在以前的日本影片中是没有的。罪也好,恶也好,一般都以为表现于微暗的黑夜最合适,而周围的气氛常常是阴森而郁闷的。可黑泽明的电影则非要把这一切都暴露在烈日之下,更有力地揭示了人的无可比拟的罪孽。黑泽明在这里使一种电影样式纯粹到结晶的程度,而这种样式,对于人是可信赖的和人是不可信的这样用言语来表达的观念,可以说是一种重大的突破。 ——日本电影评论家 佐藤忠男
『肆』 佗寂怎么解释
佗寂日语译为侘び寂び,侘寂追求无需繁华,不要装饰。
侘寂也会被人们理解成中国回的禅意,人们很容易想答到日本寺庙,寺庙里爬满青苔的石灯,以及经历几百年风雨的,外表毫无涂漆保护的木柱。
侘寂直指事物的“本源",如未雕琢的璞玉,未上漆的木头和未被社会化的我们,重视事物最原始的模样,是一种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并且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
(4)日本花艺大师川濑敏郎扩展阅读:
缘由
佗寂美的意涵,得先理解日本的几种基础美学开始,精研日本文化二十余年的陈庆彰说,首先是都美,也就是受中国唐代影响的宫廷之美,标榜灿烂绚丽与金碧辉煌,其次是日本传统的清美,这是一种受大自然启发的清新之美,特色是清爽、自然,还有一种传统的简约美,强调简单俐落的造型。
而佗寂之美,就是日本人在外来的都美与本土的清美、简约美等多重文化激荡冲突之下的产物,由16世纪茶圣千利休总集大成,透过茶道空间与仪式来具体呈现 Wabi-sabi之美,并且为其定调。
『伍』 日本花道为什么忌用山茶花
查找了资料,并没有找到日本花道忌用山茶花的言论.
倒是送花里有忌用山茶花的.
以下摘专自 日本礼仪 词条属
日本人对送花有很多忌讳:忌讳赠送或摆设荷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仙客来及淡黄色和白颜色的花。因为山茶花凋谢时整个花头落地,不吉利;仙客来花在日文中读音为“希苦拉面”,而“希”同日文中的“死”发音类同;淡黄色与白颜色花,这是日本人传统观念就不喜欢的花。他们对菊花或装饰花图案的东西有戒心,因为它是皇室家庭的标志,一般不敢也不能接受这种礼物或礼遇。
『陆』 什么花一日一花
球根秋海棠。又名球根海棠、茶花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球根秋海棠花大色专艳,兼具茶花属、牡丹、月季、香石竹等名花异卉的姿、色、香,是秋海棠之冠,也是世界重要盆栽花卉之一。
株高约30cm,块茎呈不规则扁球形。叶为不规则心形,先端锐尖,基部偏斜,绿色,叶缘有粗齿及纤毛。腋生聚伞花序,花大而美丽。品种极多。花色有红、白、粉红、复色等。花期春季。
(6)日本花艺大师川濑敏郎扩展阅读: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8月份播种比较好,这样在10月下旬的时候,会形成直径0.5厘米左右的球根,而后采收储存。等到第2年2月份时,精细栽培,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就可开花,且花大色艳,整齐一致,商品性比较好。播种要非常精细,进口种子多为包衣种子。
如果是非包衣种子,则播种时要加细沙和匀后才能撒匀。播后盆口盖上玻璃,保持温度。温度在18-21℃,约10-15天可发芽。如果温度不够,有时要达到20多天后才能发芽。发芽后要使之见半光,约2个月后,具有2-3片真叶时移栽到6厘米盆。
『柒』 一日一花是什么花
《一日一花》是日本著名花艺大师川濑敏郎的作品。起初是在网络上连载的专栏,内后来汇编容成书籍。
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川濑敏郎从2011年6月开始的一年,用古老、质朴、布满历史痕迹的器皿当做花器,依据时节到山野里找最当令的花叶,融入花器中,并持续在网上连载“一日一花”专栏,广受好评后汇编成这一册精美的图鉴。
川濑敏郎的这部作品,带着浓浓的禅意,425种来自山野的花草成为了视野中的主角,简约中浮现一种枯寂之美。路边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通过插花,竟然也能呈现出一种崇高的姿态,构成一种素美的精致。一年四季366天,川濑敏郎用感官上最干净简约的方式,呈现生命最本质的元素。
(7)日本花艺大师川濑敏郎扩展阅读:
川濑敏郎1948年生于京都,自幼师从最古老的“池坊”花道。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毕业后,前往巴黎大学留学,回国后不拘泥于流派,回到花道的原点自由创作。著有《一日一花》《四季花传书》《花会记》等。
川濑敏郎擅长用古老、质朴、布满历史痕迹的器皿当做花器,依据时节到山野里找最当令的花叶,融入花器中,简约中有一份枯寂之美。他的花艺有 着浓厚的禅意,常被人当作对四季更迭、时间流逝的一种冥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