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诗酒精
① 请问什么是酒精颜料.
答:酒精颜料是以酒精作为溶剂的能使物体染上颜色的物质。
乙醇是一种有机物内,俗称酒精,结构简式CH₃CH₂OH、容C₂H₅OH或EtOH,分子式C₂H₆O,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颜料就是能使物体染上颜色的物质。颜料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性的,有无机的和有机的区别。无机颜料一般是矿物性物质,人类很早就知道使用无机颜料,利用有色的土和矿石,在岩壁上作画和涂抹身体。有机颜料一般取自植物和海洋动物,如茜蓝、藤黄和古罗马从贝类中提炼的紫色。
② 铜錾刻花卉诗文六方提梁壶大家鉴定一下年代价值出处
铜质六角花卉诗文温酒壶,品相完好,民国器物,参考市场价格五至八千元。
③ 中国古代诗词对联欣赏 咏花篇
中国来古代诗词对联欣赏
咏花篇(自一)
一、花与中国古代文学
花卉诗 ,顾名思义,是以花卉为咏吟对象的诗词。它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在 古代 文学发展史上,虽然没有形成 花卉诗 派,但历代诗人的咏花之作车载斗量,蔚为大观。
千万年来,花深深地渗透进了中国文化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花文化。美丽的花儿代表了人类许多的情感,如爱情、亲情、友情、敬仰之情;鲜花还象征了人类的许多精神,如坚忍、自由、高贵、雅洁等等;鲜花更是人类美好愿望的寄托,如长寿、幸福、吉祥、财富……赏花、咏花、赞花、论花,花和中国文学有着说不尽、道不完、评不够、议不厌的不解之缘。
......
④ 花卉诗品牌是英国的还是西班牙的
这个是西班牙的
⑤ 中国酒与日本酒的包装差异
想到日本庭园,自然离不开松、竹、梅;说到日本文化,自然离不开沁人心肺的日本清酒。金秋之际,吹来阵阵秋风,是畅饮清酒的好时节。坐在广州天河北中森名菜日本料理店里,听着挂帘瀑布落入水中被石激出的清脆响声,用眼“吃”着刺身的那种非凡享受,再来一壶清酒,那种惬意尽在不言中,在中森名菜日本料理店里,有一道清酒“进行曲”的美丽风景线,让人为它壮观而折服,不妨细细地倾听它的传说。
□等级
日本的造酒文化源于中国,日本的风土将其精练,并发展成现在的清酒。它的发展历程是经验不断总结、完善和高质量原料的追寻过程。清酒种类繁多,该如何分辨呢?从前,日本人以特级、一级、二级等不同等级来区分日本酒的好坏。但是现在日本酒的分等制度已经废除,因此一般人无法一眼就分辨出日本酒的优劣。目前,日本酒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有特定名称的日本酒以及称为普通酒(或经济酒)的日本酒。特定名称的日本酒从本酿造酒到大吟酿酒,一共分为8种,这些酒都属于从前一级以上的特级酒。而相对较便宜的普通酒则占了所有日本酒的8成。
□流派
根据日本造酒工会中央会的调查,日本各地每年酿制的日本酒大概有140万公升。最近10年来,产量略有减少的倾向。不过,价位较高、有特定名称的日本酒却大受欢迎,以明显的幅度持续增长。以本酿造酒为例,1986年的年产量大约有8.7万公升,到1992年就增长了一倍多,达到21.2万公升。包括大吟酿酒在内的吟酿酒也同样由9500公升成长到2.65万公升。从日本酒的名称可以猜得出日本酒的等级,从酒瓶上的标示也可以看出酒的来历。一般日本清酒的标示内容包括产地、酿造者(日文汉字以杜氏称之)出身地、原料米比例、日本酒度以及氨基酸度等。从酿造者的出身地可看出不同流派的酿造法。日本北部的口味较清淡、西部的味道来得较为丰润,品尝时可以从中体验不同的风味。
□传说
日本清酒是典型的日本文化,有这么一说,每年成人节(元月15日),日本年满20周岁的男男女女都穿上华丽庄重的服饰,所谓男着吴服,女穿和服,与三五同龄好友共赴神社祭拜,然后饮上一杯淡淡的清酒(据日本法律规定不到成年不能饮酒),在神社前合照一张饮酒的照片。此节日的程序一直延至今日不改,由此可见清酒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古往今来,诗歌、酒、美人、工作是日本男人生存意义的基本要素,活到老做到老是日本人生存的信念,故异常勤劳。工作之余,一杯清酒,富裕的人会来一杯“上善如水”或“男山”,做体力劳动的人则来一杯“百鹤”,希望能像仙鹤一样神游于心中美好的地方。
□心得
在中森名菜日本料理所见到的清酒,品种繁多,价位也分高中低,凭喜好而选。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饮用过后的清酒瓶并没有被人随意丢掉,而是点缀在不同的角落,不仅突出了日本清酒文化的精髓所在,更重要的,那一排排“声势浩大”的清酒瓶,成为了中森名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若是有朋自远方来,三五知己把酒言欢,自然少不了冰上一壶松竹梅;拜访长者,显示孝心,千寿、万寿是首选的佳品;公司聚会,商谈生意,菊正宗既不失身份,又彰显自然;若想享受天伦之乐,热上一壶朝香,真可谓乐也融融。
天冷时,暖一小瓶,用“猪口”(喝清酒的小瓷杯)盛来喝,也是一件乐事。但不要忘记帮朋友倒酒,“猪口”是不能空着的!冷饮当然用玻璃杯较好,更地道的可用那种四方小木杯,以前的工人在杯角放一把盐来佐着喝,现在却只能在喜庆节日看到了。
□情结
日本法律规定酒的酒精度只能在15°-16°上下,醇香入口,略饮会有益身心,舒筋活络,美颜壮阳。清酒有档次之分,由低至高的顺序是清酒—上撰—特撰—吟酿—大吟酒,无论哪一样清酒,都是日本菜肴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美食当前,绝对不能没有与日餐匹配和谐的既轻度又爽口、既香又易入口的日本清酒。要知道冷藏5°的酒是最爽最美味的,特别是大吟酿、吟酿的清酒,经过用精选的上好日本米(世界上最好的米是日本米,由于品质好、产量少,一般都用于本土供应)以及矿泉水酿制而成。如上善如水,男山大吟酿,菊源氏大吟酿,久保田(万寿、千寿)等,清酒把饮酒的艺术推至至高点,正如“上善如水”的牌子一样,日本语意即“尊贵好饮的感觉就像奔流的水一样向四面八方流传”。以下几种清酒取名之意为:
朝香——酒的清香就好像清晨扑面而来的空气一样,怡人惬意。
松竹梅——松、竹、梅,日本庭园自然高贵的植物,此酒就像他们一样给人和谐自然又不失高贵的感觉。
菊正宗——菊花在繁花丛中显自然淳朴,到处可见。人人喜爱的花卉,不求高贵但求人人喜爱。
千寿、万寿——长寿之人必不可少之意。
日本清酒品牌众多,“上善如水”、赤磬雄町、久保田万寿、千寿等是成功人士的首选,因而价格也较高;玉乃光、醉心吟酿、朝香大吟酿、万寿纯米吟酿、菊源氏等价格适中,很受中级白领的青睐;菊正宗、美少年、日本盛、朝香等走平民化路线,特别被一般家庭所推崇。 日本清酒品牌众多,“上善如水”、赤磬雄町、久保田万寿、千寿等是成功人士的首选。
我国白酒生产历史悠久,形成了风格各异、特色不同的各类白酒,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和发展,已在世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独树一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改善与提高,发展到今天,有不少人对酒的爱好已经远远超越了酒本身的饮用价值,很多人对酒包装也情有独钟。正如艺术史家格罗塞的比喻:“装潢在发展的初期只有一种次要的艺术性质,悦目的形式只是依附于实际的重要状态上的,正像一颗藤子的卷须附着于大树枝干一样,可是后来藤子的稠密绿叶和花朵掩蔽住了大树。同时,次要的装潢也渐渐失去原来的意义而发展到纯粹的美的形式中去了。”可见包装的价值在酒文化中日显重要。正因为酒包装的这种重要性,迫切需要我们更重视其包装质量。
酒包装作为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产品的信息传达和宣传的重任。但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酒包装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相似,亮点不多,具有创造性的不多,模仿抄袭严重。同时还陷入了另一个误区——过度包装。盲目追求高度,不仅造成成本的浪费,还给社会环境带来破坏和污染。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品牌资源挖掘不够深入,对设计元素缺乏整合和创造,对市场缺乏了解,没有很好地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仅仅局限于对现有资源的简单复制,盲目追求包装的艺术性和美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多意义上来说是一件纯粹的艺术品,只重在体现其审美价值的一面,而忽略了其实用性的一面。
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美的欣赏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提高,从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这个层次上来说,中国的白酒包装应当顺应时代美学的发展,创造具有现代美的作品。因此,酒的包装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实用的艺术,一门文化的艺术。未来中国酒包装设计,必然是朝着文化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将会越来越多的借鉴和吸收历史、人文、地域、民俗等设计元素,还原文化本色,展现艺术特性。只有真正做到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搭起包装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才能使包装的感染力深深植入到每个消费者的心里,方能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共鸣,从而促进销售。
深圳市柏星龙包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牛栏山经典二锅头包装(2007世界之星),设计上以故宫文化为创意核心,通过对故宫皇家纹饰、古鼎基座和红桃木外盒等高尚元素的运用,使其皇家韵味十足,营造出了一种“京华皇风,君临天下”的非凡气度。从产品的特点、档次、地位、文化性和时尚性体现出其独有的个性,制造出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个性明显。
传承了千年文化的中国白酒包装与不断创新的加工工艺同步发展。基于中国白酒的包装特性,不仅要在新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中,还要结合当代日新月异的印后加工工艺技术,全面满足客户的高质量要求。比如针对当前市场假酒横行、经销商窜货严重、包装污染等现象和问题,针对包装设计在防伪、保护环境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快技术创新,研制包装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朝着低消耗、绿色材料、再利用、再循环和可降解的方向发展,是提升白酒包装质量的关键一环。
专家指出,未来10年内,“绿色产品”将主导世界市场,“绿色产品”毫无疑问需要“绿色包装”。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包装设计公司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对营销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大多数包装设计公司还缺乏“绿色营销”意识,盲目追求大而全,“游击战”式思维严重,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价格体系混乱,社会大环境意识、环保意识薄弱,售后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服务跟不上。
上述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带来客户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间接地对社会大环境造成了破坏。所以,当前环境下包装公司的营销人员只有具备市场营销、生态营销、社会营销及大市场营销观念,强化绿色管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善于从环保、反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才能满足社会大环境下的绿色消费需求。
⑥ 花卉诗句每个季节4句
《白牡丹》唐 裴士淹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专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属中看。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不第后赋菊》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梅花》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供参考。
⑦ 花卉诗句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1.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平道中》)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4.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15.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16,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23.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元稹《行宫》)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5.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一,填写下列含有花名的诗句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有(芦花)浅水边.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填写下列含有花名的诗句
1.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____繁
2.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_____蘸水开
3.寂寞空庭春欲晓,_____满地不开门
4.四月南风大麦黄,_____未落桐叶长
5.最爱_____经雨后,一蓬烟雨饭渔船
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_____秋瑟瑟
7.人闲_____落,夜静春山空
8._____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9.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_____
10.棠梨叶落胭脂色,_____开白雪香
11.风吹_____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12.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_____
13.有情_____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8._____竹裹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兰花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李白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和令狐楚公别牡丹》 刘禹锡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灵隐寺】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陈与义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自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唐 张志和《渔歌子》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梅花绝句(之—)——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新栽梅——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投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 宋.唐琬
身寄东篱心傲霜,不与群紫竞春芳.
粉蝶轻薄休沾蕊,一枕黄花夜夜香.
⑧ 关于诗词的题记
1.民间谚语类
用民间谚语作为瓷器的装饰,是从唐代长沙窑器物开始的。民间谚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是反映商人和市井小民的生活和意识,。如“众人少语”、“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等。
2.四季风景诗类
在器物上描绘四季风景,并配以诗句,如清代乾隆时期的一件粉彩山水转颈瓶,器面开光内绘春夏秋冬风景图,以便于随季节来展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用隶、楷、行、篆四种书体题写诗句,春季图题“春到人间饶富丽,柳烟花雨总宜人”;夏季图题“风绉谷纹回远濑,霞堆峰势映明川”;秋季图题“澹月梧桐影,轻风梦薛香”;冬季图题“梅帐春融血,松窗月舞龙”。
3.山水诗类
将描写山水美景的诗题写于器物上,如一件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壶清代的碗上就写道了“翠绕南山同一色,绿围沧海绿无边”,并配以“山高”、“水长”印章。诗句与山水景色相得益彰。
4.花卉诗类
一般是在瓶、碗等器物上一面描绘花卉,一面题诗。常见的花卉有:月季、牡丹、天竹、兰草、腊梅等。常见的题诗有:“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等。
5.对联类
在清代康熙时期的瓷器上,常见对联类题记,如康熙五彩加金锦地瓷器,在菱形开光内书“聪明当此发”,“步步是莲花”,横批“锦地永常”。
6.仕女诗句类
仕女类画是瓷器装饰的主要题材之一,仕女诗句类题记正是由此产生的。如清代乾隆时期的这类瓷器中,有“惜花春起早,爱日夜眠迟”,“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高烧银烛照红妆”,“轻罗小扇扑流萤”等题记。
7.短文类
这一类题记在清代康熙时期较为流行,也是以整篇古文装饰瓷器的一种手段,常用的短文有《出师表》、《滕王阁序》、《兰亭集序》、《赤壁赋》、《圣主得闲臣颂》等。短文的'字体也比较讲究,多仿书法名家,有不同风格的行、楷、隶、篆等形式。这类短文题记主要见于文具和陈设品上的装饰。
8.歌颂名人类
这是一种以歌颂古代历史名人为内容的题记,如明代龙泉瓷器上的“孔子泣颜回,韩信武志才”。李白书。
9.御题诗类
清代乾隆时期,盛行在唐宋名窑瓷器上的题写御制诗,目前所知乾隆一生所作的有关瓷器的诗文达1 9 9首,基本上都由宫廷造办处为其刻在唐宋瓷器上。
10. 祈愿类:祈愿的主要内容是祈求幸福、健康、平安和升官发财,在寺庙道观使用的香炉花瓶等供器上常见。
11. 记事类:将一些重要事件记录在陶瓷器上。
⑨ 关于各种酒的文化介绍
1 酒是天然产物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漫漫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天体, 就是由酒精所组成的。所蕴藏着的酒精,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几亿年。这说明什么问题?正好可用来说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种天然产物。人类不是发明了酒,仅仅是发现了酒。酒里的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学名是乙醇,分子式为C2H5OH),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变成酒精。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将某些物质转变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备产生这些条件的基础。 我国晋代的江统在<<酒诰>>中写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在这里,古人提出剩饭自然发酵成酒的观点,是符合科学道理及实际情况的。江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总之,人类开始酿造谷物酒,并非发明创造,而是发现。方心芳先生则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在农业出现前后,贮藏谷物的方法粗放。天然谷物受潮后会发霉和发芽,吃剩的熟谷物也会发霉,这些发霉发芽的谷粒,就是上古时期的天然曲蘖,将之浸入水中,便发酵成酒,即天然酒。人们不断接触天然曲蘖和天然酒,并逐渐接受了天然酒这种饮料,于是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久而久之,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 现代科学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剩饭中的淀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自然转变成了酒香浓郁的酒。在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最易发酵成酒。
2 果酒和乳酒--第一代饮料酒
人类有意识地酿酒,是从模仿大自然的杰作开始的.我国古代书籍中就有不少关于水果自然发酵成酒的记载。如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曾记载山梨被人们贮藏在陶缸中后竟变成了清香扑鼻的梨酒。元代的元好问在<<蒲桃酒赋>>的序言中也记载道某山民因避难山中,堆积在缸中的蒲桃也变成了芳香醇美的葡萄酒。古代史籍中还有所谓"猿酒"的记载,当然这种猿酒并不是猿猴有意识酿造的酒,而是猿猴采集的水果自然发酵所生成的果酒。 远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水果自然是主食之一。 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如葡萄糖,果糖)及其它成分,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很容易自然发酵生成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果酒,另外,动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质,乳糖,极易发酵成酒,以狩猎为生的先民们也有可能意外地从留存的乳汁中得到乳酒。在<<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一种"醴酪",即是我国乳酒的最早记载。根据古代的传说及酿酒原理的推测,人类有意识酿造的最原始的酒类品种应是果酒和乳酒。因为果物和动物的乳汁极易发酵成酒,所需的酿造技术较为简单。
3 谷物酿酒始于农耕时代还是先于农耕时代?
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有两个问题值得考虑:谷物酿酒起源于何时? 我国最古老的谷物酒是属于哪类?对于后一个问题,在第五章啤酒部分介绍。 谷物酿酒始于何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传统的酿酒起源观认为:酿酒是在农耕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早在汉代就有人提出了,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说:"清盎之美,始于耒耜"。 现代的许多学者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有人甚至认为是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剩余粮食后,才开始酿酒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谷物酿酒先于农耕时代,如在1937年, 我国考古学家吴其昌先生曾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们祖先最早种稻种黍的目的,是为酿酒而非做饭 ……。吃饭实在是从饮酒中带出来。"这种观点在国外是较为流行的, 但一直没有证据。时隔半个世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索罗门·卡茨博士发表论文,又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人们最初种粮食的目的是为了酿制啤酒,人们先是发现采集而来的谷物可以酿造成酒,而后开始有意识地种植谷物,以便保证酿酒原料的供应。该观点的依据是:远古时代,人类的主食是肉类不是谷物, 即然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不是谷物,那么对人类种植谷物的解释可能也可另辟溪径。国外发现在一万多年前,远古时代的人们已经开始酿造谷物酒,而那时,人们仍然过着游牧生活。 综上所述,关于谷物酿酒的起源有二种主要观点,即:先于农耕时代、后于农耕时代。新的观点的提出,对传统观点进行再探讨,对酒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极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