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爱插花
㈠ 你如何评价林徽因的一生
1955年3月31日,林徽因几天没有进食,全身无力,多个器官衰竭。夜半,她忽然用微弱的声音对护士说:“我要见一见梁思成。”
护士看了眼指针刚刚落到“2”的时钟,回答:“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谈吧。”
可是,她已经没有明天了。
她很快陷入了深度昏迷,再也没醒来。最后的话,她终究没能亲口告诉梁思成。当陪伴了她二十七年的丈夫在护士的搀扶下走进病房时,她平静、安详、冰冷,再也没有了气息。
他第一次哭得不能自已,摸索着坐到她的床边,拉着她的手,不停地重复:“受罪呀!受罪呀!徽,你真受罪呀!”凄惶又感伤。
原来,在生命的尽头,无论曾经怎样的丰富与绚丽,都不过是一个苍凉的句号,她的句号划在1955年4月1日6时20分。
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嫁得好、爱得好,“五好女性”林徽因完美得像一尊偶像,把其他同性映衬得平淡而局促。
女人们对她总是两边倒的态度,欣赏的奉为指路明灯,恨不能按模子复刻一份爱情事业双丰收的灿烂人生;不入眼的鄙夷她虚伪作秀,花蝴蝶一般穿梭在男人堆里,靠绯闻、花边和半吊子的才情博得美女兼才女的虚名。
而男人们,却把她当做解语花,争先恐后挤进她的“太太客厅”,他们都是那个年代最出色的男子,胡适、徐志摩、沈从文、萧乾、金岳霖、李健吾、朱光潜等等,把这样一批优质而成功的异性聚拢身边,至少,她不是个虚妄的女子。
抛开那些夸张的吹捧、泛滥的溢美和捕风捉影的八卦,她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子?
1904年6月10日,她出生在浙江杭州一个极品牛棚(牛人之棚),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与梁启超、胡适、徐志摩等当时的顶尖牛人都是好友;堂叔林觉民就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与妻书》的作者。
或许上苍为了平衡,给了她如此优秀的父亲便为她安排了极其平凡的母亲,她的生母何雪媛是父亲的侧室,思维就像自己的小脚,守旧还有点畸形,家里开小作坊,目不识丁不说,还急躁任性,与自己工书法善女红的大家闺秀婆婆游氏素来不和。何雪媛为丈夫生下了最得宠的长女林徽因,之后,还生过一男一女,却接连夭折了。于是,林长民续娶了上海女子程桂林,林徽因便叫她二娘,二娘虽然没有文化却性情乖巧,一连生了几个儿子,得到了丈夫全部的宠爱,何雪媛被长期遗忘在冷僻的后院。
童年,她陪母亲住在后院,前屋常常传来父慈子孝、夫敬妻贤的笑声,母亲的院落却死一般的寂静。这个敏感的女儿,夹在爱她的父亲,与不被父亲爱的母亲之间进退两难,母亲常年被冷落的怅恨积攒成了无孔不入的怨怼,脾气越来越坏,性格也愈加偏执,她珍惜父亲的爱,却逃不开母亲的仇恨。
中国传统式多妻家庭孩子的委屈、痛楚,使她异常自尊、早熟和焦虑,甚至,庶出的身份也成为她心底恒久的痛。不幸福的家庭生活让她在面对自己的婚姻时异常慎重——徐志摩以为离婚后就能和她在一起,多少有点儿诗人式的一厢情愿。
少女时代,她最幸福的时日便是陪同父亲旅欧的那段光阴,骄傲而开明的父亲慈爱地望着她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父亲,是生命中第一个欣赏她的男子。
我常想,如果她临终前有机会见上梁思成一面,她留给他最后的话会是什么?是感谢他一生的宽厚吗?
㈡ 最美人间四月天
又是四月了。
每年一入四月,林徽因的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便如约而来。在四月早天的云烟里,黄昏吹着风的软,细雨点洒在花前,有“鲜妍、鹅黄、绿、白莲”的色彩,有“风舞动的声音、雨滴洒落的声音、花开的声音”。这首充满爱和暖、希望和美丽的诗慢慢成为四月的基调:天空睛蓝、春水如碧,看姹紫嫣红开遍,看燕子多情徘徊。就像四月田野里一朵一朵开放的花儿,在心头一茬一茬美好地生长。
读这样的诗是一种享受。只是,我总是有一些贪心的,觉得这样的诗美则美矣,然则似乎与我无关,因着这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是江南的四月天,而不是我的四月天,不是昆明的四月天!
是的,我的城是云贵高原上的昆明,与江南相隔千里的昆明。但这并不妨碍我骨子里的江南情。读唐诗宋词,爱极了古人笔下的江南:那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明净绚丽;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自然秀美;是“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的清澈空灵;是“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生机勃发。读着读着,总期待在那“海棠经雨胭脂透”“明日落红应满径”的清晨,一场绵绵的春雨后,从枝头飘落的花瓣一片片晕染在陌上,青山碧水,不染红尘的画面直入你心,而“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过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的轻快流丽,明朗和谐中蕴含的那份喜悦则让人心生向往:期盼在春和景明的人间四月天,携“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的滇池湖畔那“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去生长闲情的江南,赴一场撩人情思的约会,相会在“雨打梨花深闭门”的幽静里,任那一场从唐宋清晨,一直下到今朝黄昏的梨花雨,打湿春衫!也任乍起的暖风,吹皱了一池春水,荡漾人心!
江南总是这样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梧桐雨把南京变回金陵,漫天飞絮,千年轮回;水边泼墨的深宅大院边的菜花一黄,安徽又是那个“一生痴绝处”的徽州,小桥流水人家的河堤旁,垂柳吐绿、春风似剪,苏州就美成了姑苏;烟雨轻舟、西子湖畔、浅唱低吟,杭州便在深巷杏花声里梦回临安城……可昆明呢?江南的烟雨朦胧不了高原的彩云,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无法抚慰莲花池边落寞的美人。所以,昆明只能是昆明,从庄蹻建立古滇王国的二千多年历史里,她一直只叫--昆明,高原上的“昆明”。
人们一直把江南比作一位婉约的女子,而高原却总与雄壮的男子并称,昆明分明不是这样的,她虽处高原,却秀丽清逸,她“苹香波暖泛云津,渔杝樵歌曲水滨。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世人惜春,只因陌上花开、春林初盛,却总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而昆明,却是“夏不酷暑,冬无祈寒”的四季如春,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滇池西涯,万顷烟波旁静卧着长发飘飘的西山睡美人,使得高原的城市亦有了海滨的风光。她是一位“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多情女子啊!春天是她浓厚的底色,河堤上柳条被风拂动,翩跹脉脉一帘春意,她也有她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千万别说,只有江南那样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之地,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时,“把酒听歌、斜风轻度,红灯向晚,闲情正与春长”,方是人间四月天时应有的情致。那是因为,江南的四月,是从湿漉漉的三月里走来的,在温暖的阳光下,变得清爽干净。这时,小园深处,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流水桥旁,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而我的城,在四月天里早已是另一幅模样儿:当江南的早莺还在争暖树时,昆明早已把满城的花都开好了,遍布大街小巷的冬樱花在江南还是“霏微腊雪不沾尘”时就已开得绚烂,待得江南花开如海之际,昆明的花儿却“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早已是落红满地,化作春泥。即便是雨,江南的春雨是随风潜入,润物无声的;而昆明的春雨不下则已,一下便要响起春雷,唤醒万物。所以,在昆明是难寻江南那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迷蒙的。但清明前后因着万物吐故纳新,天空总有一层薄薄的云雾,幼时,总报怨昆明春天的天空不如平时那般蓝得通透,老外婆用她那自民间积累下来的经验娓娓道来:清明清明,得过了清明天空才能又清又明哪!换作文绉绉的语言,便是: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此时再看,天空中那似有似无的薄云,遮住了平时蓝得纯粹的天空,阳光透过薄云温柔地照在绿得发亮的树叶上,昆明也有了几分江南的婉约了。而蓝花楹正在酝酿一场紫色的浪漫,待江南花事荼蘼,蓝花楹便给昆明平添了几分“东来紫气满函关”的诗意:蓝紫色的花朵,缀满了高大挺直的树冠,也缀满了城里的天空,把昆明拥入蓝紫色的迷雾中,微风拂过枝头,蓝紫色的花瓣雨纷纷洒落,此时的昆明城是静谧深远的,走在花树下,人和事都恍惚起来,那些纷扰的世事、那些熙攘的烦忧,都因着这澄明开阔而远去,唯有清明、唯有雅丽。清代第一才子纳兰性德禅意地写道: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场花事,初见的一刹那,便是永远的清晰难忘。
人间最美四月天!四月的日子特别悠长,悠长到有的已然芳菲尽,有的春天来得正热闹,而有的春天才刚刚“水暖鸭先知”。四月的风,温柔地吹着,四月的雨,细细地下着,让人一心只想徜徉在这悠长悠长的日子里,诉说等待了一年的思念。
一年的相思,已经足够长久。对于跟随季节变化写下春满庭芳、夏醉花阴,秋雨霖铃、冬点绛唇的古人来说,遵循季节的变化是自然而然之事。他们用生命的体验来衡量季节与时间的变化,真切地感知时间、理解万事万物,享受季节的细微变化,不让自己错过每一季的花开与叶绿,春花秋月,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所以,他们为我们留下“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草木同苏;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开心欢喜;留下了“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长空湛碧、大地橙黄;也留下了“绿蚁醅新酒,红泥小火炉”的温馨炽热。时至今日,透过这些诗句去感知身边季节的变化,感受被忽略的美,心被世间的美慢慢浸泡,渐渐发掘出了更多的美,身和心便都平和下来,脚步慢下来了,开始享受生活中每一个微小变化和浪漫,听得见花开的声音,看得见风吹种子发芽的样子,被生命感动得心地柔软,觉得日子甚是亲切,诗意美好!
所以,人间最美四月天,不止是江南、不止是昆明。不止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丰茂,在夏日的田边采莲、冬夜里煮茶焚香,在温暖的日子里插花写字,一样有着千姿百态的恣意情长,一样有着不同寻常的岁月静好。
江南多雨,所以古人懂得推窗看雨的愉悦,懂得焚香听雨的冷清。过了四月,昆明的雨季就要来了。四月天的雨,细细的、凉凉的,那么,就带着一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怅然、带着“沾衣欲湿杏花雨”的迷醉,在这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一起把彼此看醉,把岁月看老!
㈢ 插花的快乐
扶郎花又称非洲菊或太阳花,是我最喜欢的花之一。她不像康乃馨或牡丹那样热烈,而像一个小太阳一般独自盛放,神秘中充满着希望和快乐,让人的心情顿时明媚了起来。把三支太阳花分别插入花泥的呈三角形方位的三个点,使之拥有主角的光环。
与阳光的扶郎花不同,将高洁的白玫瑰插入另外一个三角形支点,与扶郎花交相辉映,仿佛在对扶郎诉说着纯洁的爱情。
同样充满着神秘感的花卉是那高贵的闪耀玫瑰。闪耀玫瑰顶部为深红色,下方的叶片透着香槟色。花虽不大,却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闪耀的花语是神秘和羞涩,象征着青春和爱情。
插完了主花,拿一把小雏菊放入花泥中进行点缀,高高低低的清雅高胜的紫色小雏菊让花丛显得错落有致。
当然,好看的花必然少不了绿叶的陪衬。找一些空位置插入清香扑鼻的尤加利和芒叶,既可以遮挡绿泥,又可以渲染意境。
插花的乐趣之一在于选花。每一种花都有独特的灵魂,选择吸引眼球的几种花作为主花,主花的搭配也甚是考究。在插花的过程中可以听一首舒缓的音乐,让整个人放松起来,陶醉于于眼下的花花世界里。
漫随花起,境由心生 。昨日的插花是在胜因院的一栋小楼里,这里据说曾经是林徽因的故居。在这充满年代感和故事感的房子里插花更是让人浮想联翩,思绪跳跃。
今日是妇女节,祝愿所有女性都可以像这些花代表的花语一样,永远快乐,永远幸福,青春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