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关于插花的事

关于插花的事

发布时间: 2025-10-05 07:58:14

插花从来不是什么高雅的事

插花是一件高雅的事。
喜欢花花草草,似乎是每一个人的天性,但说起生活中的插花艺术,很多人又会觉得离自己很远,有些缥缈,也有些太过于艺术。
其实,在漫长的插花史上,花事一直都是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蕴含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从六朝时期的佛前供花开始,插花便是先人表达对生命虔诚的象征。后经唐宋,插花氛围达到高峰,民间插花风气盛行;在宋代文人的参与下,插花又逐步变成了生活中的雅事,人人雅好插花。
北宋时期,甚至已然出现了专门事花的店铺,中国人的精致生活普及程度可见一斑。当时,插花艺术已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民间的书斋、厅堂里,插花随处可见,风雅变成了人们的生活日常,一枝花是先人对生命的供养。

Ⅱ 水浒里的男人爱戴花是怎么回事,男子簪花最开始是怎么来的

水浒传正处于宋朝,而宋朝的有一个风俗就是男子也喜爱簪花。

簪花在水浒传中成为了一种特色

宋代男子簪花是从宫廷中流传出来的

在唐代已经出现了男子簪花的情况,而到了宋代,已经把这种风俗习惯传承下来了,宋太宗时期曾经举办过百花宴,帝王君臣全体都簪花参加宴会,宋徽宗也特别喜欢簪花,他自己喜欢簪花也赏赐花给臣子,因此这种风俗就在宋代特别盛行。

Ⅲ 2024插花文案朋友圈 晒自己插花的说说

插花文案朋友圈

1、一束鲜花,胜过一千个吻。

2、花草之美,美在这份繁华;养花之乐,乐在这份情趣。

3、用一束花,讲述一个浪漫的故事。

4、一场春雨,一缕清风,一簇花开。

5、细雨生寒意,情随花艺浓。

6、花美,心情也美,所谓养花也。

7、把各种花材分门别类的养护起来,再组合起来就是幸福。

8、凉酒隔夜三两明月清风各一半,清风二月扰枝端,摇曳花枝在城南,花开城南愿君安,城南花开待君还,花香三月望满怀,温酒三杯敬城南。

9、暮色黄昏的花朵也是时间烙印下的痕迹,很美!

10、开花的花就是好花。

11、我的快乐就是创作出一个个精美的花艺作品。

12、三分茉气、四分黄橘,尽欢意、不语别离潇潇满是桂花雨。

晒自己插花的说说

1、岁月如花,笑看花开,静赏花落是人生的一种极致。

2、一曲云水一闲茶,一树菩提一烟霞。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

3、节日礼物提前天就买了,还需要我自己动手剪枝插花还是很开心哦。

4、一瓶,一花,一室阳光,一室芬芳,一心欢愉。

5、修剪掉的树枝,拿来插花瓶,别样的风景。

6、主要是自己动手,享受劳动的快乐!

7、春天的周末在家多动手插花整理花草做菜,期待小苗茁壮成长。

8、在家动手插花,既陶冶性情,又为家里增添了一道自然风光,何乐而不为呢?

9、自己动手插花,看着这些鲜嫩的花朵,心情明媚了许多,小玫瑰的花苞好多啊,静待绽放。

10、昨天在家插花,给自己做了蛋糕塔可惠灵顿。

11、这么好的天气碰上限号日,我已经在家插花了。

12、被它们的生命力与美所感染,那颗烦躁的心瞬间俘获。自己动手插花。

13、自己动手买花,配花瓶修剪插花,半个花艺师的赶脚,有点小成就感,以后要多插花。

14、一次比一次的漂亮!自己在家动手插插花,就是有成就。

第一次插花感悟语录

1、插花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情调,第一次动手插花,自拍一张留个纪念。

2、今天的计划:去乡下山上砍树枝插花,在家扫胶片,傍晚去看樱花

3、第一次自己动手做这么文艺的事情,静下心来插花的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4、我一个人在家学插花,颜色是很温柔,不过不是我的调调。

5、时隔一年半,花瓶终于又插上了鲜花,大半夜在家倒腾插花的我是快乐的。

6、春天来啦,想起去年的我天天在家无聊插花,这么快又过了一年。

7、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插花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呀,尤其是自己动手尝试。

8、今年春天的沙尘天气真是频繁,乖乖在家插花,喝茶,犯傻吧。

9、第一份插花作业。以前觉得插花很简单,不明白为什么这也值得开课,真正动手做时才懂。

10、生活要羡于去发现美,自己动手插花美不美?

Ⅳ 茶室插花六大讲究,瞬间提升喝茶格调

插花,一场生活美学的修行。

横斜触目千万条,赏心只有三两枝

折枝插瓶,回归性灵之美

让生活散发一缕芬芳

简约朴拙的意境中,流淌着四时的低语

入眼是画,入心是禅

在室内独怜花影,心性得以安放

素的极致之美

如花在野,如风清凉

无的丰富之美

如鱼在渊,如月素净

多一分为过,少一分不足

浓淡相宜,素雅清心,疏疏落落,气韵无穷

插花雅事,由来已久

插花始于六朝,作为礼佛出现,那时中国人用花表示对生命的虔诚。后经唐宋而达到高峰,在宋代文人的参与下,插花变成了生活的雅事,北宋年间,出现了专门事花的店铺,中国人的精致生活开始得到普及,插花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民间,书斋插花、厅堂插花等都随处可见,风雅变成了人们的生活日常,一枝花,便成了先人对生命的供养。

器不在贵,花不在香

插花是从古代的折枝花鸟画而来,这为中国的插花增加了厚重感,即使千百年后,插花的器具、形式千变万化,但最终还是脱离不了中国艺术的传统内核。

器不在贵,雅致就行,花不在香,清心即可,插花就是最简单的美学修行。

陶瓷瓦罐,铜瓶器皿,一枝春花,几枝秋树,都可以成为案上的风雅,重要是在于心性的陶冶,让我们感受这片土壤上,文化生发的温度,它像熙暖的春风一样,让审美的种子,开出满枝的清香。

清虚有致,韵律无穷

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生活中的插花就是一幅画,一首诗,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幽逸隽永,赏心悦目。

那是虚实结合、比例的协调之美,当我们能从日常的插花艺术里,感受到美学成分的时候,那我们对风雅的领悟,便成了对生命的赞颂。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艺术境界的根据,用心灵的清疏看待生活的美,让生活变得摇曳生姿。

Ⅳ 84岁的老人蔡仲娟,一生只做一件事,把插花做到极致

这段时间火遍外网的阿木爷爷,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手上中国功夫—传统木艺,创下了1178万次的点击量,让无数外国人叹为观止。

持一事,终一生,阿木爷爷用他的坚持,把木艺做到了极致。

如今社会,无数年轻人把工作辞了又找,找了又换。他们到底为什么如此浮躁,坚持真有如此困难吗?是时代改变了他们,还是他们无法适应当下的时代?

来看另一个老人的故事,和阿木爷爷一样,她坚持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她是蔡仲娟,中国插花花艺终身成就大师,被人们尊称为蔡先生,她用她60年的坚持,带动中国花艺走向美丽新世界。

意境美、自然美、线条美,灵动自然,不拘一格就是中国插花艺术的特点。

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璀璨的中国文化之一。

当我们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在中国文明刚刚发芽的时候,花就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汉魏南北朝时,中国插花步入了初级阶段。

隋唐五代时期,佛前供花广为流行,当时,日本使者来中国考察佛教时,对中国插花印象极深,从此传入日本。

由于唐宋朝时期,朝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文人雅士众多,插花在此时,广为推崇,成为了一种生活艺术。


清朝随着朝代的的衰退,中国插花也一步步走向没落。在改革开放初期,几近断流。

在世界舞台上来说,中国插花源于中国,却兴于日本,中国传统插花艺术3000多年历史,却在经历多年曲折后,在今天的影响力不如550多年一脉相承的日本花道。

难道,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自己却做不到发扬光大吗?

1983年,她和同事参加了南斯拉夫的国际花展,简单的几枝黑松、白菊、红枫,完成一幅名为《松菊图》的作品,赢得了特别奖。

问道为什么会请中国时,主办方回复道:因为上一届的日本花艺师在表演时说,日本插花是从中国传入的,所以我们自然邀请你们中国花艺师来献艺。


在回家的飞机上,蔡先生认识到,这是我们中国的艺术,我们炎黄子孙,有责任要继承发展,于是,这份爱好和工作,从此变成了一份使命和事业。

当蔡先生下定决心投入到这份事业中的时候,没有教材,她就自己从史料中,从花鸟画中一步步去查找,去摸索,去总结,去创新。

1987年她创办了上海插花花艺协会,聚集大家共同研究和实践,初期的研究会只有10人,工作艰辛。

1)设坛授艺

当时还没有什么师资力量,为了把中国插花传承下去,在1988年,她举办了师资培训班,把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传授出去,让老师们带回各地去发展。

除上海之外,蔡先生也经常受邀请在各地培训教学,例如山东、兰州、浙江等。从2006年在乃夫插花学校设坛授艺以来,仅山东一处就培养了500多名学员。

她的学生,有的成为了花艺大师,有的成为花艺教授,有的成为花店业领军人物。


2)展出美丽

为了把插花艺术推广到生活中,从1996年开始就已和国际友好基金会合作,主办《上海国际插花艺术展“花之韵”》,至今已举办了6届,成为国际上知名的花艺展览。

她和她的学生,多年来,在台湾、扬州、上海、武汉、广东、兰州、深圳等地均举办过中国传统插花花艺展览,参观的民众络绎不绝,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了解这一项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

3)比赛竞技

不仅是培训和展览,花艺比赛能总结经验,快速成长

她想把这种中国文化变成学校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

于是中小学生插花比赛、海派市民插花大赛、专业比赛开始一场一场举行,更多人感受了花艺的乐趣。

国内很多专业人士开始进入国际赛事,进入国际舞台。


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the art of chinese flower arrengemant》中国插花艺术英文版,是蔡先生2017年发布于美国及全球的一本书。

内容有中国插花艺术简史,风格特点,构图原理,造型法则,色彩配置,立意命题,在材取及加工,器皿和工具,插花类别,基本形态,制作技巧等。

非常全面、系统、详实介绍了中国插花,同时把中国文化推向了世界。

在这之前,蔡先生已在国内发布了多本插花专注,例如:《艺术插花指南》《中外艺术插花作品选》《中国插花荟萃》等,让很多人获得了知识,也受到了启发。

没有一条路是好走的,从决定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终身的道路,一步一步的坚持,终会迎接黎明的曙光。

这月21日,上海植物园举办了“璀璨非遗 匠心传承”蔡仲娟师生插花艺术作品展,以及 “德艺双馨 传道授艺”蔡仲娟插花艺术60周年研讨会。

在2017年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拉,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 ,在国家花艺教练组组长项一鸣的指导下,中国的花艺项目获得金牌,中国最年轻的18岁选手潘沈涵站上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


走一段艰辛之路,完成一个青年匠人攀登技能巅峰的梦想。

在今年的俄罗斯喀山,中国再次在世赛花艺项目取得金牌,值得骄傲。要知道,就在一年前,陆亦炜还是一名花粉过敏者。这个今年才18岁的少年,靠着他的坚韧与热忱,顶着过敏红疹、荨麻疹,靠着不断吃药、涂药膏,慢慢调整,逐步适应、坚守所爱,最终站上了世界花艺技能的巅峰!

中国已不再是那个受人欺压的中国。


结语:

蔡先生今年84岁,仍然活跃在花艺行业的各个重要场合。

在各种花艺赛事上,她是评委。在各地花艺课堂里,她是老师。在各种花艺展览中,她是大师。

她腿脚不便 ,却常常在讲课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一次,中国花卉报记者去学校采访,蔡老师一下课就立刻转战备课教室继续忙碌。工作人员都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打扰她。记者采访都“碰了钉子”,听到说“课程结束后再采访”,她高兴地说:太好了,你太理解我了!

找到一份自己喜爱并愿意付诸一生的事业实属不易,但阿木爷爷做到了,蔡仲娟做到了,希望你也能做到。

只要努力,时光不会辜负你。


Ⅵ 刘嘉玲用500万古董花瓶插花,会不会对古董造成损伤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会遇到一系列的考古物品,这一些有着历史价值的物品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珍贵,所以说我们非常地珍惜他们。然而在这一些文物的保护方面,我们也是付出了非常大的心血,但是却有保护不到的一些地方。在一些私人的古董文物落入到一些不珍惜他们的人手里,这一些古董就会遭受到一定的损伤。在热点上就有这么一件事情,那就是刘嘉玲用500万的古董花瓶插花,网友们对于这件事情都比较关心,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刘嘉玲用500万古董花瓶插花这一件事情也是暴殄天物,这样的话肯定会对古董造成一系列的损伤。

Ⅶ 彝族插花节的传说故事

彝族插花节的传说故事

每年的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彝族颇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插花节,以云南省大姚县昙华山区的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盛大,以下为您带来彝族插花节的传说故事,欢迎浏览!

彝族插花节的传说故事

从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热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提拉巴,两人都有拔山之力,没有人能够摔倒他们。斯热阿比听到阿提拉巴是地上的大力士,很有本领,就从天上下来,和他比试。那天阿提拉巴正好出门,临行时,他对母亲说:“天上的大力士来找我,请老人家抬一块铁块招待他,就说这是我吃的东西,请他尝尝。让他等一会儿,我马上回来找他摔跤。”

说完,阿提拉巴就走了。一会儿,斯热阿比来了,阿提拉巴的母亲真的抬了一块铁块给斯热阿比,斯热阿比咬了一口,怎么也咬不动。他想:阿提拉巴吃铁块,他的力气一定比我大。想罢,他急急忙忙回去了。

阿提拉巴回来以后,他母亲把经过说了一遍,阿提拉巴听说斯热阿比咬不动铁块,就知道力气一定没有自己大,所以,他便跑去追斯热阿比。斯热阿比刚刚要上天,就被阿提拉巴追上了。

“不要走,你既然找我来摔跤,那咱们就比试比试吧!”

斯热阿比听了他的话,就张开双手,猛地抱住他,两人就开始摔跤了。他们的力气真的非常惊人,大地被他们震得格格的.响,那些山峦、树木都抖动起来。斯热阿比抱住阿提拉巴一摔,阿提拉巴踉跄一下,被斯热阿比压在地上。但他的背脊还没有着地的时候,阿提拉巴一个挺身,从斯热阿比头上翻过来压在他的身上。斯热阿比脊背落了地,但他不服输,还要求再摔一次。这一次。阿提拉巴站成一个骑马式,斯热阿比用力摔他,他的两脚像生了根,一动也不动。阿提拉巴乘对方不留神,抓住对方的一只胳膊用力一摔,斯热阿比被摔出两丈多远,趴在地上动不了了。阿提拉巴走近一看,斯热阿比口吐鲜血,已经死了。

阿提拉巴回到家里,哪知天菩萨知道斯热阿比被摔死的事以后,非常生气,但又没有办法对付阿提拉巴,便派来大量的虫子来吃地上的庄稼。阿提拉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那天晚上,砍了许多松树,领着人们烧虫子,把天菩萨派来的虫子都烧死了,保护了庄稼。从此,彝族百姓就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火把节。

【延伸阅读】

1、彝族插花节的来历

每年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节,又叫马缨花节。它是怎么来的呢? 很久以前,整个世界洪水连天,淹没了土地,世界上只剩下了两兄妹,他们躲在一个大葫芦里,葫芦口用蜡封住。这个葫芦在洪水中漂流了许多天,也不知漂到什么地方。有一天,洪水开始退了,露出了山头,树梢。这个葫芦落到一棵大树丫杈上。老鹰在山头飞翔,它听到葫芦里的声音,那是人种在里面啊!老鹰把葫芦抓了起来,把它放在山顶上。现在葫芦细着腰,那是当年老鹰抓成的。耗子从地下钻出来,他听到葫芦里的声音,这是人种在里面。耗子啃着蜡,把蜡啃通了,葫芦里出现一股光芒。兄妹俩顺着光爬了出来。在荒凉的世界上,只剩下他们了。

2、兄妹结为夫妻

金龟老人来到兄妹面前说:“为了传人种,只有你们结为夫妻了。”兄妹俩回答说:“一个父母生的,怎么能够成亲?”金龟老人吩咐说:“人种只有你们两人,你们一定要成亲。”兄妹二人很为难,哥哥想了一个注意,说:“我们俩各在一方烧一炷香,问问天公地神,如果香烟升起来绕在一起,我们才能成亲。”结果,香烟升起来,真的绕在了一起,但是妹妹坚持不肯成亲,哥哥又说:“我们两人各在山头滚磨,如果两盘磨拢在一起合起来,我们才能成亲。”他们又按照这样办了,结果两盘磨不偏不倚合拢在一起。那是,妹妹仍旧不肯成亲。妹妹说:“我们在滚一次簸箕,如果两个簸箕不偏不歪,面对面合在一起,才能成亲。”结果两个簸箕果然合在一起了。金龟老人说:“你们还有什么可说,就成亲吧。”妹妹再试也没有用,又说道:“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 为证,怎么能够成亲。”金龟老人回答说:“这阵人烟已经灭绝,那里找人?你看那棵松树就是你的父亲,那棵万年青就是你的母亲,那边那棵梅树就是你们的媒人。你们就成亲吧。”兄妹俩再也坚持不住,为了传下人种,他们终于结成了夫妻。

3、生下肉团

过了十二个月,妹妹有了身孕,生了一胎,可惜不成人形,是个肉团。怎么办?妹妹埋怨哥哥,哥哥埋怨金龟老人。这时金龟老人又出现了,他笑嘻嘻地前来向兄妹俩贺喜:“你们已经产下人种了。”说罢,抽出宝剑,一剑劈开肉团,出现五十六个童男,五十六个童女。那一张包着人种的肉皮还流着血呢,金龟老人用剑一挑,甩在旁边的一棵小树上,从此这棵树就开出了红彤彤的马缨花。这天正是农历二月初八。 五十六个童男童女出生以后,妹妹一个人怎么哺育这些孩子呢?这时,飞禽走兽都来帮忙,它们把孩子一个个都领走了。我们彝族就是野马奶喂大的,所以我们彝族现在不吃马肉。五十六个童男童女长大后相互婚配,就是今天彝族、汉族、苗族、回族、藏族、白族、傣族等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是同一个父母的后代。

4、寻找爹娘

五十个童男童女长大后,找不到自己的爹娘,就一齐出发寻找。 他们遇到的第一件东西是土蜂,他们问道:“土蜂弟弟,你看见我们的爹娘了吗?”土蜂嗡嗡地飞来飞去,不理睬人,有一个人用树枝把它打下来,腰也断了。另一个人又把它拾起来,用马尾系好让它飞去。从此,土蜂成了细腰杆,见人就叮。 第二次遇到的是松树,他们问道:“松树爷爷,我们的爹娘那里去了?”松树不耐烦地回答:“我没有看见,什么爹娘,我肩膀倒下来就把他们压死了。”人们说:“好,等人丁兴旺起来,你长一棵就砍一棵。”所以,今天造房子都用松树。 第三次遇到的是棕树。人们问道:“棕树哥哥,你看见我们的爹娘了吗?”棕树回答:“没看见,要是看见,就剥了他们的皮。”人们说:“哼,有一天人多起来,肯定要剥你的皮。”所以,现在每年都要剥一层棕树的皮。 人们又继续向前走,遇到一棵罗汉杉,人们问道:“罗汉杉大哥,可见我们的爹娘?”罗汉杉回答说:“刚才还在这里乘凉呢!”人们高兴起来,爹娘找到了,人们感谢罗汉杉说:“谢谢你,将来你断了枝,被砍倒了,根还会再发起来。”因此,现在即使罗汉杉只剩下一点仍旧会再发芽。 人们又继续向前走,遇到一个小蜜蜂,人们问道:“小蜜蜂,你可看见我们的爹娘?”蜜蜂说:“刚从那个丫口过去。”人们高兴地说:“好心的蜜蜂,今后人们繁衍起来,你就同人们一起住吧。”蜜蜂回答说:“那太好了,如果我能和人一起居住,我每年还要给人上一点粮呢。”所以,现在每年人们要割一次蜂蜜。 人们追到水塘边,遇到一棵杨柳,问道:“杨柳姐姐,可见到我们的爹娘?”杨柳回答:“看见了,刚才还吃水。”人们兴奋地说:“好心的杨柳,你一定会有好结果,处处生根发芽。”从此,杨柳树十分好栽,怎么插都能活

5、定居

人们又不停脚的往前赶,可惜始终没有遇见他们的爹娘,只是在山坡上看见了遍山红彤彤的马缨花,他们就下来。 每逢农历二月初八,是我们彝族的节日。这一天,男女老幼一齐跳舞,唱山歌,还要杀鸡煮肉庆贺,把,马缨花插到各处,这就是马缨花节的来历

6、节日活动

大姚彝族插花节是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当地彝族群众把从山中采回马樱花(就是杜鹃花)等鲜花,插在房门、农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届时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起唱歌跳舞,举行祭花活动,并且互相插戴马樱花,表示美好祝愿,祈祷人寿年丰。在秀丽的昙华山上,人山人海,遍岭是歌声,处处是彝族群众欢庆节日的热闹场面。来自四面八方的彝族群众身着彝族盛装相聚一起欢歌笑舞。人们从山野中采摘马樱花,畅游昙华山;有的亲朋好友相邀坐到路边临时搭起的小摊前,要上一碗美味的全羊汤锅,一份刚烙好的苦荞粑粑,畅饮香醇的包谷酒;或和着芦笙对起悠扬的彝家小调一唱一答,一歌未落,一歌又起,飘荡在花间林下,陶醉在春天里。 大姚彝族插花节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祭花神仪式,手持法铃的毕摩(祭师)口颂经文,祈求花神赐福给人类,给彝族人民带来世代安康和幸福。

;
热点内容
海棠苑租房 发布:2025-10-05 09:23:15 浏览:634
玫瑰花牛奶 发布:2025-10-05 09:16:17 浏览:525
短花枝插花 发布:2025-10-05 09:11:22 浏览:879
樱花赞日语 发布:2025-10-05 09:10:36 浏览:911
巴中花卉批发市场 发布:2025-10-05 09:09:11 浏览:850
茶花马可波罗 发布:2025-10-05 09:04:42 浏览:707
雨中兰花图片 发布:2025-10-05 08:46:18 浏览:527
丁香冯延巳 发布:2025-10-05 08:40:43 浏览:220
民国风插花 发布:2025-10-05 08:40:36 浏览:899
牡丹烟红色软包多少钱 发布:2025-10-05 08:32:33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