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与花期
㈠ 花卉的生育期和花期一样吗,什么是花卉的生育期
花卉的生育期和花期不一样。两者在概念上略有不同。
(1)花卉生育期: 一般指植物从播种(移栽)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以所需的日数表示。花卉整个生育期又可分为:以生长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为主的营养生长期,和以分化形成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为主的生殖生长期。
(2)花期:通常指植物每年开花的季节或月份。比如:山茶花、梅花,蟹爪莲、春鹃、小苍兰、马蹄莲、仙客来、春兰的花期在二月份。
花卉生育期:也就是植物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单位:日。
[花期]:当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时,从花朵开放,雌、雄蕊从花被中暴露出来,至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花朵凋谢的一段时期。花期的长短因花卉植物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开花期要求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低温和阴雨等不良条件,均会影响开花、传粉和受精,造成落花、落果和空秕粒。一般禾谷类作物花期较短,仅3~10天,豆科植物较长,约10~30天。
如:花期在一月份的植物有,南天竹、梅花、一品红、君子兰、水仙、腊梅、小苍兰、马蹄莲、仙客来、樱草、瓜叶菊、四季海棠等。
[植物的生育期]:植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时间。植物生育期的长短,除主要决定于其遗传性外,还与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有差异。如秋播、冬播植物,因冬季气温低,生长发育缓慢,生育期较长。春播、夏播植物因气温高,生长发育快,生育期较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纬度地区种植,由于温度、光照的差异,生育期也随之发生变化。
㈡ 如何对花卉的花期进行调控
对花卉的花期进行调控,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温度调控法 增温法:通过提高温度,阻止花卉进入休眠期,从而提前开花。例如,在温室或冷库等环境中人为地创造出满足花卉植物花芽分化和花蕾发育所需的温度条件,以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 分期播种:对于球根花卉等,通过选择不同时间播种,结合适当的温度控制,可以调控花期。
2. 光照调控法 长日照处理:对于长日照花卉,如唐菖蒲、瓜叶菊等,在短日照季节采用人工光源补光,使其每天保持较长的光照时间,可以促进开花。 短日照处理:对于短日照花卉,如菊花、一品红等,通过遮光处理,每天给予较短的光照时间,可以使其提前开花。
3.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法 使用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促进开花的激素或抑制剂,可以达到加速开花或延迟花期的目的。但需注意选择适宜的激素种类与浓度,以及合适的花卉品种。
4. 栽培管理措施调控法 摘心、摘叶:通过摘除花卉的顶端或叶片,可以调整花卉的生长节奏,进而影响花期。 干旱处理:对某些花卉进行适度的干旱处理,可以延缓其生长速度,从而延迟花期。 修剪:通过修剪花卉的枝条或叶片,可以改变其生长形态和开花习性。
5. 综合调控法 实际上,对花卉花期的调控往往不是单一方法的应用,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在温度调控的基础上结合光照处理,或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同时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等。
综上所述,对花卉花期的调控需要根据花卉的种类、生长习性和所需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灵活应用各种调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