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扦插方法
1. 花卉扦插的方法有哪几种
扦插繁殖是从母株上剪取根、茎、叶等营养体的一部分插入土中或浸入水中,在回适宜答的环境条件下促其生根、发芽,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新植株。
常用的扦插方法,因所用的扦插材料不同,分为枝插、根插、叶插、芽插等。
(1)枝插:又名茎插。是目前大量繁殖花木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枝插又分为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
(2)根插:利用根上的不定芽萌发而长出新的植株。此法适用于具有肥大肉质须根或直根系的花木,如牡丹、芍药、紫藤、紫薇、凌霄、贴梗海棠等。
(3)叶插:利用叶脉的伤口部分产生愈合组织,然后萌发出不定根和不定芽,从而形成新的植株。此法常用于一些叶脉粗壮的多年生草花,景天科和龙舌兰科等的多肉植物以及个别的常绿木本花卉。叶插分为平置法、直插法等。
2. 银叶菊怎么扦插
银叶菊的繁殖一般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其中播种繁殖耗时比较长、苗期生长比较缓慢,而且还会出现品种变异。而扦插繁殖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还能延续母株的优良品性,因此、繁殖银叶菊最常采用就是扦插的方式。
总结:银叶菊繁殖最常用的就是扦插繁殖,而扦插繁殖虽然操作过程比较简单,但也要最好消毒工作,以免出现繁殖失败的现象。扦插繁殖后的银叶菊要注意温度、光照、水分等方面的管理,等银叶菊成活、生长稳定后再进行正常的养护管理。
3. 球根花卉的扦插方法可以分为几类
根据所选取球根花卉营养器官的不同,可分为枝插、叶插和鳞片插三大类。
(1)叶插
进行叶插的球根花卉要求生长健壮,具有肥厚的叶片、粗壮的叶脉和叶柄,充分成熟等,并且其叶缘、叶柄或叶脉具备生根发芽的能力,如球根秋海棠利用叶脉生根、大岩桐利用叶柄生根等。叶插法多在温室中进行,可以周年繁殖。
叶片扦插又分为全叶插和片叶插两种。全叶插是利用整片叶子进行扦插,依生根部位的不同又有平置法和直插法之分。平置法是在叶脉或叶缘处生根的花卉繁殖时应用的方法,将其叶片的叶柄切去后平铺在插床基质上,加以固定,使叶片与插床基质紧密结合,有利于吸收水分,防止萎蔫干枯。球根秋海棠的全叶平置扦插可在叶片基部的切口处或叶脉处生根发芽产生新植株。有时平置法扦插需要将叶脉处刻伤或切断,有利于吸水生根。直插法是扦插时将叶柄插入插床的基质中,叶片直立,由叶柄的伤口处生根发芽,如大岩桐于6~7月进行叶片直插繁殖,基质保持20℃,先在叶柄的基部产生子球,然后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株。
片叶插时利用部分叶片进行扦插,一片叶子可以分成数块,分别扦插,大大提高繁殖量。如大岩桐的片叶插是在各对侧脉下方从主脉处切开,切除叶脉下方较薄部分后分别扦插,由主脉处发生新植株。
(2)鳞片插
鳞片是叶的变态,所以鳞片插相当于叶插,鳞茎类球根花卉,如百合、水仙、朱顶红、风信子、石蒜、网球花等都可采用此种方法。
百合鳞片插:是百合最常用的商业繁殖方法。于秋季或冬季选择大、充实、无病虫害的鳞茎剥取鳞片,依球的大小每鳞茎可剥取鳞片25~75片,经杀毒剂消毒后,将鳞片均匀地撒播在装有湿泥炭或蛭石的浅箱中,然后将箱子堆放在高湿、适温、黑暗的温室中。开始温度保持在23℃下8~12周(子鳞茎形成期),然后转至17℃下数周(花茎形成期),再转到5℃下8~12周。子鳞茎形成的速度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短的2~3周,长的12~14周。子鳞茎形成后,将带着子鳞茎的鳞片一起储存在4~5℃的冷藏室中待翌年春季种植。子鳞茎需经过两年的栽培才能长成开花种球。
水仙鳞片插:在球根休眠期将水仙鳞茎纵切成8~10等份,再将以茎盘相连的每两片鳞茎分割成一个繁殖体,用0.5%苯菌灵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混于湿蛭石中(1升水配12升蛭石),装入塑料袋置于25℃的温室或温箱中,12~16周后在鳞片基部形成子鳞茎,繁殖率可提高50~60倍。此法又称双鳞片繁殖,在朱顶红、风信子等鳞茎类球根花卉上亦常应用。朱顶红于2月或8月进行,风信子于6月下旬进行。将分割的双鳞片繁殖体洗净,用100倍的升汞溶液消毒30分钟,置于25℃、80%~100%空气湿度下2~3天,待伤口愈合后再种植。
(3)嫩枝插
又称茎插、嫩茎插。对于球根花卉来说,要求在生长健壮的茎顶端截取未木质化的幼嫩部分作插穗,做到老熟适中,过老生根慢,过幼嫩易于腐烂。
大丽花商品生产中主要采用嫩枝插繁殖。于早春2~3月将未分割的块根密排于温室的繁殖床或温室中,覆土至球顶,温室内的昼夜温度保持在18~20℃/15~18℃,新芽可从根颈部不断发生,待嫩梢长到6~7厘米、茎还未出现中空时取下进行扦插,扦插生根的昼夜温度为20~22℃/15~18℃,2~4周后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