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花卉喜字罐

花卉喜字罐

发布时间: 2025-09-16 17:25:19

❶ 青花喜字罐怎么简单鉴定年代

器型特点

其器型是由一坛,一盖相组而成。这种器型为盖罐,在清代称为人头罐,又称为冬瓜罐。当时也流行于欧洲,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特别流行吃姜,经常用这样的器皿来盛放姜,所以在欧洲称为姜罐。

纹饰特点

双喜纹这种字体画清中期以后才有,以这样的纹饰作为装饰的瓷器也是诞生在清中期以后。

第二个特点是它缠枝花卉的画法,像这样的缠枝莲纹清三代就开始有而且它整个花卉画的柔美且细腻,而到了嘉道时期它整个缠枝莲纹,画的非常的生硬、死板,它整个莲子的叶片画成了钩子状,这样的叶片我们也叫钩子莲。

盖罐器型较大,烧制上采用了一个接胎的手法,所以在这样的罐子上可以看到,在中部有一个很明显的接胎痕,有的喜字罐可以明显看到接胎痕,而有的罐子是看不到这样的接胎痕的,但是用手触摸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中部有一个凸起,那么它也是采用的接胎工艺。


(1)花卉喜字罐扩展阅读

清代青花“囍”字盖罐,始于清朝中期。俗称为“喜字罐”,亦有“双喜”罐之说。其器型是由一坛,一盖相组而成。古人对双喜罐用途多作于婚嫁之时用来装糖果花生之属,后来亦有被大户人家用作于泡菜等功能。

清代瓷器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彩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

❷ 元朝与明清小喜字罐区别

清代时期,青花瓷器占主导地位,上服务于皇室,下普及于民间,外远播于世界。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高峰。皇宫内、外流传至今的清代青花瓷器,数量之多,品种之繁,是非常惊人的。它们不仅时代特征鲜明,而且烧造脉络清晰,为世人再现了清代青花瓷器的发展历程。

青花喜字罐

最早起源于元代,盛行于明清时期。俗称为“喜字罐”,亦有“双喜”罐之说。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浓郁的喜庆气息,可在家中摆放观赏,清代青花喜字罐在当时是非常典型的器物,只有人们在婚嫁时期才会特意去定制烧制双“囍”罐,表达双方欢喜之意,一般不会像其他瓷器一样批量烧制。因其蕴含了古代文化,为老百姓婚嫁喜事增添了喜庆吉利的色彩,寓意十分美好。

热点内容
干梅花十三 发布:2025-09-16 19:12:54 浏览:448
巴西和七夕 发布:2025-09-16 19:02:46 浏览:664
兰花小兔 发布:2025-09-16 18:52:40 浏览:703
赞山石盆景 发布:2025-09-16 18:52:38 浏览:975
玫愧花花语 发布:2025-09-16 18:50:27 浏览:817
湖南卫视七夕晚会2013 发布:2025-09-16 18:49:49 浏览:472
海棠湾6 发布:2025-09-16 18:33:12 浏览:320
荷花母亲教案 发布:2025-09-16 18:32:18 浏览:7
室内盆景空气 发布:2025-09-16 18:23:03 浏览:363
插花的插泥 发布:2025-09-16 17:57:55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