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花卉
① 蓝色木槿 和 黄色杜鹃 很名贵吗
拉丁语学名:Hibiscus syriacus,Althaea frutex,Hort. ex Mill
英文名字: Rosemallow,Rose of Sharon,Rose of Althea
中文别名: 木槿花、篱障花,根花.其花仅荣一瞬,故曰:木槿.
【原产地】 中国和印度。
【科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锦葵目 Malvales
科: 锦葵科 Malvaceae
属: 木槿属 Hibiscus
种: 木槿花 H. syriacus
【种类】
韩国系
白色单心系
赤色单心系
紫色单心系
蓝色单心系
阿斯达系
产地分布
原产可能是东亚,现在在全国和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通常作为绿篱或观赏用。
形态特征
锦葵科(Malvaceae)灌木或小乔木,学名Hibiscus syriacus或Althaea syriaca。原产于亚洲东部,花艳丽,作为观赏植物广泛栽种。高可达3公尺(10呎),通常低分枝,植株呈塔形。花似锦葵,白色、粉紫色到紫色,基部一般深红色;某些品种有重瓣花。藤黄科(Clusiaceae)的大萼金丝桃(Hypericum calycinum)也称木槿。
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6米,茎直立,多分枝,稍披散,树皮灰棕色,枝干上有根须或根瘤,幼枝被毛,后渐脱落。单叶互生,在短枝上也有2-3片簇生者,叶卵形或菱状卵形,有明显的三条主脉,而常3裂, 基部楔形, 下面有毛或近无毛, 先端渐尖, 边缘具圆纯或尖锐锯齿,叶柄长2—3厘米;托叶早落。花单生于枝梢叶腋,花瓣5,花形有单瓣、重瓣之分,花色有浅蓝紫色、粉红色或白色之别,花期6-9月。蒴果长椭圆形,先端具尖嘴,被绒毛,黄褐色,基部有宿存花萼5裂,外面有星状毛。蒴果5室,种子三角状卵形或略为肾形而扁,灰褐色。
习性特征
木槿适应性强,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喜阳光也能耐半阴。耐寒,在华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能在粘重或碱性土壤中生长,惟忌干旱,生长期需适时适量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常见变种:
白花重瓣木槿:白色花瓣上有紫红色的细线条和小斑点,重斑。
玻璃重瓣木槿:枝直条,花重瓣,天青色
紫红重瓣木槿:花瓣紫红色或带白色,重瓣
斑叶木槿:叶片生有白斑,花紫色,重瓣。
[编辑本段]栽培管理
木槿管理比较粗放, 耐修剪,是抗烟尘, 抗氟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极好植物, 也是美化、绿化、净化空气的好树种。在天旱时适当浇水, 生长旺季稍施稀薄液肥即可, 每年只稍作修剪, 使之通风透光就行。 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春季萌芽前施肥1次,6-10月开花期,施磷肥2次。通过修剪来控制株形和树姿,最好冬季剪枝到2尺高,3月份再剪枝一次,但不要剪枝太多。移植宜在落叶后进行。
繁殖
常用扦插和播种繁殖,以扦插为主,多在早春或梅雨季节进行, 秋末冬初也可, 均极易生根成活。尤其是在母株根基部培上土, 让其多生发枝条, 待芽条长1~2年后, 带部分根挖取移栽, 更易成活扦插,春季发芽前,剪取枝条20-25厘米长,插于沙床,约30天生根。播种,单瓣木槿结种后干藏至翌春播种,播后约20天发芽
1、扦插育苗
木槿扦插成活率高,扦插材料的取得也较容易,因而常以扦插法繁殖。扦插育苗宜在早春枝叶萌发前进行,选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为母株,在母树萌发前选取1-2年生、径粗1厘米以上的中、上部枝条为繁殖材料(繁殖材料的选取也可结合早春树冠整形修剪进行),将枝条剪成15-20厘米长的枝段,清水浸泡4-6小时后进行扦插。插前整好苗床,按畦带沟宽130厘米、高25厘米作畦,每平方米施入厩肥6公斤、火烧土1.5公斤、钙镁磷75克作为基肥。扦插要求沟深15厘米,沟距20-30厘米,株距8-10厘米,插穗上端露出土面3-5厘米或入土深度为插条的2/3,插后培土压实,及时浇水。扦插苗一般1个月左右生根出芽,采用塑料大棚等保温增温设施,也可在秋季落叶后进行扦插育苗,将剪好的插穗用100-200毫克/升的NAA溶液浸泡18-24小时,插到沙床上,及时浇水,覆盖农膜,保持温度18℃-25℃,相对湿度85%以上,生根后移到圃地培育。
由于木槿扦插极易生根,栽培数量较少时,可进行直插栽培,直接净播穗按栽培密度栽入定植穴中,不需移栽定植;也可用长枝条直插栽培,要深入土深度在20厘米以上,以防倒伏和由于根系过浅而受旱害。
2、定植 木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山坡地、边角荒地种植,也可作为绿篱在菜地、果园四周单行种植,或成片种植进行专业化生产。
木槿为多年生灌木,生长速度快,可1年种植多年采收。为获得较高的产量,便于田间管理及鲜花采收,可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110-120厘米,株距50-60厘米,垄中间开种植穴或种植沟。木槿移栽定植时,种植入或种植沟内要施足基肥,一般以垃圾土或腐熟的厩肥等农家肥为主,配合施入少量复合肥,移栽定植最好在幼苗休眠期进行,也可在多雨的生长季节进行。移栽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以利成活,定植后应浇1次定根水,并保持土壤湿润,直到成活。
田间管理
①肥水管理。当枝条开始萌动时,应及时追肥,以速效肥为主,促进营养生长;现蕾前追施1-2次磷、钾肥,促进植株孕蕾;5-10月盛花期间结合除草、培土进行追肥两次,以磷钾肥为主,辅以氮肥,以保持花量及树势;冬季休眠期间进行除草清园,在植株周围开沟或挖穴施肥,以农家肥为主,辅以适量无机复合肥,以供应来年生长及开花所需养分。长期干旱无雨天气,应注意灌溉,而雨水过多时要排水防涝。
②整形修剪。新栽植的木槿植株较小,在前1-2年可放任其生长或进行轻修剪,即在秋冬季将枯枝、病虫弱枝、衰退枝剪去。树体长大后,应对木槿植株进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宜在秋季落叶后进行,根据木槿枝条开张程度不同可分为直立型和开张型。直立型木槿枝条着生角度小,近直立,萌芽力强,成枝力相对较差,不耐长放,可将其培养改造成有主干不分层树形,主干上选留3-4个主枝,其余疏除,在每个主枝上可选留1-2个侧枝,称为有主干开心形。主要修剪方法:一是合理选留主枝和侧枝,将多余主枝和侧枝分批疏除,使主侧枝分布合理,疏密适度;二是对主枝和侧枝重回缩,新枝头分枝角度要大,方向要正,对外围过密枝要合理疏剪,以便通风透光;三是对1年生壮花枝开花后缓放不剪,翌年将其上萌发旺枝和壮花枝全部疏除,留下中短枝开花,内膛较细的多年生枝不断进行回缩更新,对中花枝在分枝处短截,可有效调节枝势,促进花芽质量提高;四是对外围枝头进行短截,剪口留外芽,一般可发3个壮枝,将枝头竞争枝去掉,其它缓放,然后回缩培养成枝组。开张型木槿枝条角度大,枝条开张,抽生旺枝和中花枝比直立型强一些,可将其培养成丛生灌木状。开张型木槿,常发生主枝数过多,外围枝头过早下垂,内膛直立枝多且乱现象。主要修剪方法:一是及时用背上枝换头,防止外围枝头下垂早衰,对枝头处理与开心形相同;二是对内膛萌生直立枝一般疏去,防止枝条过多,扰乱树形。
鲜花采收
木槿花采收期长,1年中从始花到开花结束的几个月间每天都有鲜花开放,作为菜用的花朵采摘宜在每天清晨进行,采收刚开的花,采收时应轻采轻放,并采用适当的包装尽快上市,以确保花朵新鲜。
病虫害防治
木槿生长期间病虫害较少,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叶枯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蓑蛾、夜蛾、天牛等。病虫害发生时,可剪除病虫枝,选用安全、高效低毒农药喷雾防治或诱杀。应注意早期防治,避免在开花采收期施药,保证采收的木槿花不受农药污染。
常见叶斑病和锈病危害,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还有粉虱和金龟子,以蚜虫为主,也有尺蠖和卷叶蛾,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对环境安全的除虫法是用稀释后的洗涤剂。
[编辑本段]价值和用途
观赏:
美丽的木槿花木槿盛夏季节开花,开花时满树花朵,花色天公共场所花篱、绿篱及庭院布置。墙边、水滨种植也很适宜。
木槿分布广泛,在湖南、湖北一带,盛行槿篱,用木槿做绿篱,是开花的篱障,别具风格。苏州农村中也常以槿篱作围墙,年年编织,非常坚固,也很美观。在北方常在公路两旁成片成排种植,不仅增强了公路两旁的景观,还起了防尘的作用。在公园的景点、海边的绿地、家居小院、隔离空间的绿篱等,都可大量选栽木槿。它还是保护环境的先锋,环保工作者测试出,木槿是抗性强的树种,它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抗性,同时又有滞尘的功能。
结上所述:木槿适用于公共场所花篱、绿篱及庭院布置。墙边、水滨种植也很适宜。
药用:
木槿花含肥皂草甙,系一种黄酮甙,并含异牡荆素。此外,尚含有皂甙及粘液质。根含鞣质和粘液质。种子含脂肪油。木槿花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治痢疾、痔疮出血、白带、疮疖痈肿、烫伤。根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治咳嗽、肺痈、肠痈、痔疮肿痛、白带、疥癣。根皮和茎皮可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治痢疾、脱肝、阴囊湿疹、脚癣等。果实称“朝天子”,可清肺化痰,解毒止痛。治痰喘咳嗽、神经性头痛、黄水疮。
药方
1.痢疾:木槿花50克,水煎,兑蜂蜜服,忌酸冷。
2.治白带过多:木槿鲜根,50-100克,装入500克左右重的公鸡腹内,酌加开水烧两小时,饭前分2-3次吃鸡肉、喝汤。
3.治水肿:木槿鲜根50克、灯心草50克,水煎,食前服,日服两次。
4.治疔疮疖肿:木槿鲜花适量,甜酒少许,捣烂外敷;或鲜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
5.治烫伤:木槿花研末,麻油调敷。
6.治疥癣湿痒:木槿皮25克、马齿苋50克、白癣皮50克,煎汤,熏洗患处。
7.治气管炎: 木槿枝条120克,水煎浓缩,每日2次分服。
8.治肺热咳嗽、干咳、燥咳:木槿花9克,水煎加白糖冲服,或加卷柏9克,水煎服。
9.治乳腺炎:木槿花适量,搅酒研碎,敷贴患处。
10.治肾炎、水肿:木槿鲜根120克,切片用白酒炒,水煎服。或木槿根30-45克、灯心草20-30克,水煎服或加冰糖30克服。
11.治痔疮出血、肿痛:木槿花15克,水煎服。木槿根或根皮适量,煎汤,先熏后洗患处。
12.治大肠脱肝;木槿皮或木槿叶适量,煎汤熏洗后,再用白矾、五倍子合研末敷之。
13.治阴囊湿疹:木槿根皮60克、蛇床子60克,水煎服,熏洗患处。 木槿花制作的菜肴
*内服前最好先咨询医生*
食用
在福建汀州一带,以木槿花拌面然后再下油锅制而成的油炸木槿花,花形依稀存在,色、香、味俱全,被称为“面花”,是花宴上的珍馐;安徽徽州有名的木槿豆腐汤,就是把木槿花和豆腐里一起煮制而成,食之花香,豆腐鲜嫩,香滑可口。木槿花作菜制作简单,可凉拌、炒制、作汤,其质地脆嫩,细滑可口,味道清香,能润燥,除湿热,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
*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吃花卉,有花粉过敏症的最好不要随便吃花卉类菜肴。
② 木槿是甚么植物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jǐn)(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木槿花多色艳,非常美丽!是作自由式生长的花篱的极佳植物,适宜布置道路两旁、公园、庭院等处,可孤植、列植或片植。木槿花也可以作为一种中药使用,同时可以食用。
[ 植物木槿花 【学名】Hibiscus syriacus L.
木槿花 【别名】白槿花、榈树花、大碗花、篱障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蕣、顺华、顺花、朝菌、朝蕣、椴、榇、日及、藩篱草、槿树花、平条树花、木桂花树、菜花树、篱沿树、金漆树、白布篱、里梅花、疟子花、喇叭花、白玉花、打碗花、灯盏花、白面花。
科属】锦葵科,木槿属
【产地分布】 木槿属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木槿属物种起源于非洲大陆,非洲木槿属物种种类繁多,呈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此外,在东南亚、南美洲、澳洲、中美洲也发现了该物种的野生类型。我国也是一些木槿属物种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木槿属树种研究与栽培多集中在美国的夏威夷、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马来西亚、韩国等地,主要用于观赏栽培,应用最广泛的为扶桑(H.rosa.sinensis)、木槿、木芙蓉(H.mutabilis)及其品种与杂交种。其中扶桑是马来西亚和斐济的国花,1950年美国成立了木槿协会,对全球木槿属树种进行了广泛收集,在扶桑和木槿品种选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每年都有新品种推出。在木槿的200多个品种中,有100多个为韩国本土品种,1990年,韩国将单瓣红心系列品种定名为韩国国花。
【花语】坚韧,永恒,美丽,温柔的坚持.
【形态特征】 重瓣的木槿花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米~3米,多分枝;叶三角形或菱状卵形,有时中部以上有3裂。花大,单生叶腋,直径5~8厘米,单瓣或重瓣,有白、粉红、紫红等色,花瓣基部有时红或紫红;花期6~9月,花甚多,虽每花只开一日,但每天都有大量的花开放,十分美丽。在园林中常用作花篱、单植、成列种植或作其他灌木的背景。花期满树花朵,娇艳夺目,甚为壮观美丽。
【生长习性】
其性喜温凉、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条件,喜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较耐干旱,耐瘠薄,耐半荫蔽,忌涝,耐寒冷,生长适温15~28℃。
【繁殖】
木槿可用播种、扦插和嫁接繁殖。扦插可于4月结合修枝整形进行,插穗选择木质化的健壮枝条,长10~12厘米,露天扦插于红壤或沙壤中,每月上午浇水一次,极易成活。
单瓣的木槿花 【栽培】
木槿适应性强,粗生易长,栽培管理较易。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南方旱季,此时木槿进入半休眠状态,管理以浇水保苗为主;4—10月进入高温多雨季节,可于4月对植株进行短截,并加强肥水管理,以促发新梢,使花开繁茂。
【病虫害】
木槿主要的病虫害有:黄刺蛾、毛虫、蚜虫、吹绵蚧、圆形盾蚧和煤烟病等。 [编辑本段]二:中药木槿花 【学名】Flos Hibisci
【别名】里梅花,朝开暮落花,疟子花,篱障花,喇扒花。白玉花,藩篱花,猪油花,打碗花,灯盏花,白饭花,白面花,舜花,朝菌花,椴花,榇花,日及花,植树花,平条树花,白牡丹花,清明篱花,木桂花,菜花,篱沿树花,金漆树花,白布篱花,川槿花,鸡肉花,白槿花,花奴。
【商品名】木槿花,川槿花。以花朵大而完整,干燥,色白无杂质者为佳。
【处方名】木槿花,槿树花,鲜木槿花。
【其他标准称谓】英文名Shrubalthea Flower。
【原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3~4m。茎多分枝,幼枝密被黄色星状毛及茸毛。叶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7cm,宽2~4cm,不裂或中部以上3裂,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花大,单生叶腋,直径5~6cm,花柄长4~14mm;小苞片6~7,线形,有星状毛;花萼钟形,5裂,有星状毛及短柔毛;花瓣白色、红色、淡紫色等,常重瓣;雄蕊和柱头不伸出花冠。蒴果长圆形,长约2cm,顶端有短喙,密生星状毛。种子褐色。花期7~10月,果期9~10月。
【采制】夏、秋季晴日花初开放时采摘盛开花朵,晒干。
美丽的木槿花 【性状】花呈不规则形,工1.5~3cm,宽1~1.5cm,基部钝圆,柄短,苞片一轮。花萼灰绿色,裂片卷缩或反卷;花柄、苞片、花萼外均有细毛;花瓣10枚,皱折,淡黄或淡紫蓝色,倒卵形,基部密生白色长柔毛;雄蕊合生成蕊柱,花药多数,呈紫黑色。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含皂草黄甙(saponarin)、肌醇(inositol)、粘液质。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用于痢疾,腹泻,痔疮出血,白带;外用治疮疖痈肿,烫伤。
【用法用量】 2~4钱;外用适量,研粉麻油调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治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焙入药;作汤代茶,治风。
2.《本草纲目》:消疮肿,利小便,除湿热。
3.《本草汇言》:能除诸热,滑利能导积滞,善治赤白积痢,干涩不通,下坠欲解而不解,捣汁和生白酒温饮。
4.《本经逢原》:红者治肠风血痢,白者治白带白痢。
5.《安徽药材》:治皮肤病。
6.《江西中药》:白花与山雅雀同煮食,能止鼻血。
7.《医林纂要》:木槿花,白花肺热咳嗽吐血者宜之,且治肺痈,以甘补淡渗之功。又赤白花分治赤白痢,以大肠与肺相表里,小肠与心相表里,凡痢,二肠湿热也,以滑去滞,则愈矣。 [编辑本段]三:食材木槿花 木槿花是一种食用花卉
木槿花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白色、水红色、红色、黄色及紫色的,纷披陆离,迎霞沫日,临风招展,光彩秀美,受到历代诗人的赞扬。
吃木槿花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福建汀州人用木槿花和稀面和葱花,下锅油煎、松脆可口,俗称“面花”。徽州山区的居民用木槿花煮豆腐吃,味道十分鲜美可口。
木槿花味甘性凉,食之可清热利湿凉血,排毒养颜。
木槿花蕾,食之口感清脆。完全绽放的木槿花,食之滑爽。
木槿花的营养价值极高,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有蛋白质1.68克、脂肪0.19克、总酸0.38克、粗纤维1.4克、干物质10.3克、还原糖2.10克、维生素C24.6毫克、氨基酸总量1.19克、铁0.8毫克、钙60.6毫克、锌0.30毫克,并含有黄酮类活性化合物及粘液质。若是指花粉的话,它的营养价值更高。
这里介绍木槿常用的食疗方法,供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