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花卉作品
① 《向日葵》是谁画的作品
《向日葵》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所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
《向日葵》系列作品是梵高的代表作。梵高共创作了11幅有关向日葵的画作,如今作品分布在荷、英、美、日、德等国。本次合璧展将展出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的馆藏。
梵高博物馆向英国出借的这幅《向日葵》创作于1888年,是该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伦敦国家美术馆馆藏画作由博物馆1924年直接从梵高家人手中购得,是系列作品中的第四幅,描绘了向日葵花瓣逐渐凋零、色彩逐渐褪去的形态。
专家评估,这两幅画作的拍卖价格均在1亿英镑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向日葵》绘制过程和所用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将同两幅画作一起展出。据悉,《向日葵》一直是伦敦国家美术馆最受欢迎的馆藏之一。过去10年内,美术馆售出了上百万张以《向日葵》为主题的海报和明信片。
(1)一幅花卉作品扩展阅读
梵高创作和再创作《向日葵》时显示出的自我批评精神,很让人受启发,没有已完成的艺术,只有被抛弃的艺术。
梵高的一生几乎都被挤迫在命运的边缘,饱尝世态炎凉和接踵而至的创伤,但他反而鞭策着自己在逆境中寻找阳光,更强悍地成长。
带着对凡高苦难人生的理解,再度审视这幅作品,眼前的向日葵不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诚挚而热烈绽放着的生命,犹如凡高本人。凡高通过描绘向日葵,向世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且展示出了他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梵高通过向日葵向后人传递着这么一个信息:怀着感激之心对待家人,怀着善良之心对待他人,怀着坦诚之心对待朋友,怀着赤诚之心对待工作,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生活,怀着一颗欣赏之心享受艺术,宛若眼前那灿若花开的向日葵。
从某种程度上讲,《向日葵》是对时代变幻莫测的礼赞,它充满活力的色彩孑然一改17世纪以来荷兰花卉绘画的悠久传统。
② 泼彩朱荷的画作欣赏
《泼彩朱荷》此图为屏风巨制,墨色交融,富丽堂皇,红荷以金线勾勒,加上深绿渲染效果,泥金底的材质使画面灼灼生辉,给人一种犹如仙境般的感觉。这也是张大千晚年泼彩荷花的典型代表,由此创下张大千作品拍卖的最高价。
2002年,香港苏富比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张大千《泼彩朱荷》六折屏风引起了买家极大的兴趣,最终以20,220,000港币成交。此成交价是2002年为止中国近现代绘画拍卖成交价的最高纪录。屏风高168厘米、长369厘米,以泼彩技法于泥金绢上绘就。画面荷叶浓郁,枝干挺拔,朱荷映日光艳灿烂,构图大胆严谨,气势磅礴。画右侧题诗云:“花如今隶茎如籀,叶是分书草草书;墨落一时收不住,任讥老子老逾疏。”钤“张爰”、“大千居士”等印五方。画作于1975年,当时大千77岁,正是绘画技艺炉火纯青、臻至高峰之际。
张大千善画花卉。在诸多花卉之中,荷花为张大千所偏爱。荷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画家曾以“君子之风,其清穆如”赞美之。特别是荷花挺峻,荷叶宽硕,在水气弥漫的氛围里伸展自如、千姿百态的特性,能充分展现画家大起大合、肆放洒脱的画风,所以大千的荷花作品贯穿其绘画的各个时期。而大千以晚年最擅长的泼彩绘制荷花金笺通景屏风则是唯一的一件,可称为画家巨荷系列的压卷之作,至为珍贵。
这件作品于1975年3月,地点在美国加州的画家寓所环华庵。张大千选用的泥金绢六折屏风乃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委托日本“喜屋”特别订造。“喜屋”经常为大千在东瀛采购文房用品,《泼彩朱荷》屏风并非一般点以金箔,而是铺足金泥金于绢上,故色泽炫丽夺目,气派富丽堂皇,其亮丽远胜于普通金笺。据说,仅此屏风已价值两万美金,可谓用料考究,非同凡响。
在创作《泼彩朱荷》时,大千已是病痛缠身,而屏风体积庞大,不可随意挪动搬转,金绢汲彩留墨效果的控制较纸张又难上百倍,这就需要画家具有极高艺术功力。画家在泼彩与勾描花叶时,只能靠身体的移动来满足画面经营,或立或蹲,颇费体力,对于绘画技巧更是极大的考验。大千凭借顽强的毅力,耗时三周方最后完成此画,可谓耗尽心血之力作。
用料考究,金绢汲彩留墨效果的控制较纸张难度较高,这是这幅作品拍出2022万港元,成为张大千作品最高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千在创作时全无底稿,先凝视画面,构筑腹稿;待胸有成竹之后,方动笔墨。先写花蕊、添叶,以墨打底,复施花青、藤黄,再加石青、石绿,不足之处添墨修饰,最后写朱荷、钩金,颜色逐层添上,厚度质感毕现。泼彩配合泥金绢的色泽效果,瑰丽眩目,于传统绘画技巧中幻化出现代派的流动奇诡之类,令人拍案惊奇。全画运笔雄强劲健,泼彩淋漓以势取胜,墨分五色,浓淡相宜。布局尤见匠心,花叶参差密聚,上下呼应;中幅空间中,一根花茎自中央横亘斜出,与右端拔地昂立的叶片一横一直,相互顾盼,如应乐跃舞,令画面动感十足、充满张力。荷叶以大写意表现,相得益彰。
这件作品是张大千的晚年之作,这是张大千同类作品中最大的一幅。
③ 宋代吴炳的什么是一幅经典工笔重彩花卉作品
关于宋代吴炳的什么是一幅经典工笔重彩花卉作品如下:
中国历代名画中各类名家名画可谓不计其数,作品千姿百态。其中南宋时期画家吴炳的传世精品画作《出水芙蓉图》以清丽的画风效果受到了文人雅客的称颂和赞美。今天紫色百合香与您一起赏析这幅南宋时期的精品画作,从画作中体会这幅名作优雅的艺术意境。
一、《出水芙蓉图》-画家小传
《出水芙蓉图》是我国南宋时期画家吴炳的一幅传世精品画作。吴炳-毗陵武阳人士(今江苏常州人士),他生卒年代不详。绍兴间(1131-1162)为画院待诏,赐金带。他工画花鸟,非常擅长写生。宋光宗时期赵悖的皇后李氏,非常赏识他的画作,并且推崇有加。
二、《山水芙蓉图》-创作背景
历代文人学士对荷花的题材都较为偏爱,因为以荷花高尚的品德可以比喻谦谦君子之美德。而且以荷花为题材的精品诗句也是不胜枚举。
古代有诗为证:“四面垂扬十里荷,问云何处花最多”、“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等。”
这些名词佳句都描述了古人对荷花别样的深厚情怀,《出水芙蓉图》因此应运而生,这也是画家吴炳的绝佳画作经典题材。
五、《出水芙蓉图》-艺术赏析
《出水芙蓉图》-虽然整体画作的篇幅比较小,但是画家吴炳通过对荷花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他意在强调荷花自身的意韵和气韵,他对荷花的描绘细腻而生动,既保持了宋代时期花鸟画的写实精神,又表现出诗画合一的优美意境。
《出水芙蓉图》-通过这幅精品的传世画作传递了画家吴炳极其丰富的个人内心世界和闲情雅致的心态,流露出他恬静、与世无争、超凡脱俗的个人真实情感。《出水芙蓉图》-笔法精工细琢,画作构思独特而巧妙,也是我国南宋时期院体画作之中的精品佳作。
六、画家吴炳-精品佳作
画家吴炳的个人画风谨守院体风格,作品也比较多。除了他的传世精品画作《出水芙蓉图》之外,他的画迹还有《鸳鸯瑞莲》、《春池睡鸭》、《宝珠玉蝶》、《折枝绛桃》、《山茶鹁鸽》等26件,著录于《绘事备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