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防菌
『壹』 花卉上发生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细菌性根癌病怎样防治
多发生在木本花卉的根部,是一种重要的细菌病害该病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已发生在60多种140属植物中病害发生于根颈部位,最初病部出现肿大,不久扩展成球形或半球形的瘤根物该病由野杆菌属的一种细菌引起
防治方法:①种植前用农用链霉素500~1000倍液浸泡苗木10分钟②用50∶25∶12的甲醇冰醋酸碘片混合液或20∶80的二硝基甲酚钠木醇液涂敷,能使病瘤消失
『贰』 花卉的细菌病害要怎样防治
细菌病抄害:细菌病害是袭由细菌引起的。表现为斑点、溃疡、萎蔫、畸形等症状。常见的细菌病害有樱花细菌性根癌病、碧桃细菌性穿孔病及鸢尾、仙客来细菌性软腐病。
防治:不同细菌病害不同处理。
第一,软腐病:一是贮藏地点要用1%福尔马林液消毒并注意通风、干燥;二是实行轮作,盆栽最好每年换1次新的培养土;三是及时防治害虫,从早春开始注意选用辛硫磷等农药防治地下害虫;四是发病后及时用敌克松600~800倍液浇灌病株根际土壤。
第二,根癌病:一是栽种时选用无病苗木或实行轮作或用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70%粉剂6~8克拌细土0.5千克翻入土中;二是发病后立即切除病瘤,并用0.1%汞水消毒。
第三:细菌性穿孔病:一是发病前喷65%代森锌600倍液预防;二是及时清除受害部位并销毁;三是发病初期喷50%退菌特800~1000倍液。
『叁』 花卉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花卉的细菌性病害种类不如真菌的多,它们为害花卉后形成的典型特征主要的有叶斑、穿孔、腐烂、枯萎及畸形(见下图)。其病原菌在病部的表现特征也不如真菌那样明显,肉眼惟一能看到的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生出的黏稠状透明黏液(亦称菌脓),黏液干燥后形成块状物。
彩图54 菊花褐斑病
彩图55 君子兰软腐病
叶斑一般表现为急性坏死,呈水渍状,病斑周围有一个黄色晕圈,如菊花、秋海棠等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病和真菌性叶斑病有时难以区分,尤其在发病前期,菌体还未聚集到患病组织的表面,用常规的方法诊断难以进行,但我们可根据细菌病的一些特殊症状进行确诊,如细菌性叶斑病是有半透明状坏死斑,周围有黄色或紫色的晕圈,部分伴随着穿孔、疮痂等现象。
细菌性腐烂在花卉中发生较多,往往发生在球茎、根茎上,引起腐烂,如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鸢尾细菌性软腐病、紫罗兰细菌性腐烂病等。这类病害发生后,往往有一种恶臭味,且伴有患病组织黏稠的现象。
枯萎是花卉根系被破坏或维管束被破坏,而导致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下降,因此表现缺水枯萎的特征。细菌为害花卉,可使维管束坏死,不能运输水分,如菊花细菌性枯萎病、香石竹细菌性枯萎病等。将发病的根系拔起,用刀切开根,会发现维管束变褐色坏死。但有的真菌也可引起这种特征的病害,如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区别它们的办法是:将病根洗净后,用刀切断,放置在一个盛清水的透明杯子里,过一会儿,细菌引起的枯萎病的病根切口地方就会冒出一些黏稠状物。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措施。细菌性病害一般为害较弱的植株,且从花卉伤口进入花卉体内,因此避免伤口、及时护理伤口和采用其他合理的管理措施都能提高花卉的抗病能力。对带病的种子、苗木、花卉应加强检查,防止栽培带病植株。对于已发病的花卉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尤其是在发病前期,应及时清除,以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扩散。二是喷施药剂。用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34%绿乳铜500倍液,或7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脂酮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千克,或5%防细菌粉尘剂1千克,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