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插花赵店

插花赵店

发布时间: 2025-07-27 17:59:11

A. 闸南村位于哪里


闸南村位于插花镇东部,东与郭营村相邻,北与张湾村隔河相望,南与兰楼村相接,西与中心居委会相连。辖区内有安徽省电视转播台、武警支队教导队、插花二学区中心学校、闸管所、水文站、二水厂等单位。全村人口3762人,所辖16个村庄,19个村民组,国土面积约2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813.86亩。
为深入推进我村综合改革,切实加强我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我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民主、公开、透明、科学的农村“三资”民主管理新机制,我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民主权利的基础上,于2009年12月在我村推行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工作。在代理服务工作中坚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权不变,村级账务的审批权不变,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权不变,村民理财小组监督权不变等“四权不变”的原则,采用“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核算、统一公开、统一归档”等举措,全面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严格督促检查,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摸清了村集体家底;二是确保了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安全有效使用;三是有利于化解村级债务;四是促进了我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五是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为了进一步规范工作开展,建立工作长效机制措施,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闸南村与中心社区、郭营村、成功社区、朱楼村、新园社区、兰楼村、杨桥村、赵店村、前于村、东黄村、曾桥村、毛桥村、板桥村、人民社区相邻。
2021年1月1日,闸南村被认定为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闸南村附近有杜康烧酒遗址、阜阳火车站、程文炳宅院、北照寺、淮海战役魏沟口狙击战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插花姚塘大棚菜、插花牛肉汤、插花高家牛肉汤、口孜大蒜、格拉条等特产。

B. 阜阳颖东区各个乡镇请分别告诉我谢谢

截至2019年6月,阜阳市颍东区辖9个乡镇,其中有8个镇和1个乡。

8个镇分别为:口孜镇、插花镇、袁寨镇、枣庄镇、老庙镇、正午镇、杨楼孜镇、新乌江镇;

1个乡为:冉庙乡。

颍东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东部,南依颍河,与颍州区、颍上县相望。北跨茨淮新河与利辛县接壤,东临乌江,与颍上县和利辛县毗邻。西与颍泉区的阜阳北站和伍明镇为界。

截至2019年,面积685平方公里,耕地56.16万亩,人口约65万人,辖8个镇、1个乡、3个办事处,101个村委会,22个居委会,1643个自然村。

(2)插花赵店扩展阅读:

颍东区的区划历史沿革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后,阜阳专员公署属安徽省人民政府,辖阜阳、亳州、风台、涡阳、蒙正游州城、颍上、阜南、临泉、太和、界首10县,现颍东区辖域,一直归阜阳县管辖。

1958年,阜阳县在现颍东区范围内设置城关、插花(辖冉庙、正午、赵店等周围乡村)、老庙(辖枣庄集、王胡同等周围乡村)、口孜(辖杨楼孜等周围乡村)、袁寨(辖洄溜集等周围乡村)5个人民公社。

1961年至1962年,阜阳县划小公社,公社之上建区,公社以下仍划分生产大队和小队。

1965年,建磨滚置利辛县和阜城镇,今颍东区辖域,分别归阜阳县和阜城镇管辖。

1969年,阜阳县进行了撤区并成大公社。

1975年12月在阜城镇的基础上建置阜阳市(县级市),1979年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阜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并再次划小公社,社上建区。除原老庙区变成枣庄区,区政府驻在枣庄集外,其余和1962年相同。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建置,改建为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民小组。

1992年,撤销阜阳县和阜阳市,重新组建阜阳市(县级市)。

1996年,撤销阜阳地区,设立地级阜阳市。同时撤销县级阜阳市,设立颍东、颍州、颍泉三个区。

C. 阜阳市高中一览表

阜阳市 - 颍州区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 阜阳弘文中学 阜阳汇文中学 阜阳市大田中学 阜阳市第十五中学 阜阳市民族中学 阜阳市清河第一中学 阜阳市颍南中学 阜阳市颍州区清河中学 阜阳市颍州区沿河希望中学 阜阳私立育英中学 阜阳市第八中学 阜阳市第七中学 阜阳市西苑高级中学 阜阳市颍州区颍西办河水中学 阜阳市颍州中学 阜阳新世纪双语学校 阜阳颍州学村二中 阜阳颍州学村一中 阜阳市第六中学 阜阳师范附中 颍州区共青中学 颍州区王店镇桃花中学 阜阳市红旗中学 颍州区姜营中学 颍州区马寨中学 颍州区九龙中学阜阳市 - 颍东区 安徽省阜阳市振兴中学 阜阳卷烟厂职工子弟学校 阜阳市董门中学 阜阳市京九实验中学 阜阳市颍东区第十四中学 颍东区袁寨镇临颍中学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 阜阳市第十一中学 阜阳市城郊中学 中铁四局二公司子弟中学 阜阳市插花中学 颍东区插花镇杨桥中学 颍东区插花镇赵店中学 颍东区正午镇高台中学 颍东区正午镇正午中学 颍东区正午镇遵化中学 颍东区枣庄镇王庄中学 颍东区杨楼孜镇杨楼中学阜阳市 - 颍泉区 阜阳市第二中学 阜阳市第四中学 阜阳市第九中学 阜阳市颍河中学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 阜阳市振华中学 颍泉区苏屯乡大刘中学 颍泉区苏屯乡滑集中学 阜阳市行流高级中学 颍泉区邵营四九中学 颍泉区邵营乡马庄中学 阜阳市北站中学 颍泉区伍明镇桥口职业中学 颍泉区伍明镇三门中学 颍泉区周棚办事处茨河中学 阜阳市颍泉区苏集镇彭庄中学 颍泉区苏集镇店集中学王寨教学点 宁老庄职业高级中学 安徽阜阳临泉县实验中学阜阳市 - 临泉县 城关镇城东中学 城关镇汇英中学 城关镇靖波中学 城关镇郁文中学 城关镇振宇中学 临泉第二中学 临泉县第三中学 临泉县第三中学分校 临泉县第五中学 临泉县第一中学 临泉县南城一中 临泉县农机化技术学校 临泉县农机校 临泉县四中 临泉县田桥乡李老庄中学 临泉县田桥中学 于寨镇于寨老刘中学 临泉县私立东城中学 于老庄私立中学 临泉县古城私立中学 临泉县牛庄乡中学 杨桥镇第二中学 杨桥镇第三中学 临泉县谭棚镇郭大中学 临泉县谭棚镇王寨中学 谭棚镇谭棚中学 范兴集乡范兴集乡中学 范兴集乡清华中学 范兴集乡正清中学 老集镇第第三中学 老集镇李营中学 安徽省临泉县高塘中学 临泉县高塘乡新街中学 滑集镇崔寨职业中学 滑集镇杨金中学 临泉县滑集中学 临泉县谢集中学 临泉县土陂中学 吕寨镇吕寨中学 吕寨镇小庄学校 长官镇长官铁佛中学 临泉县长官中学 宋集镇第一中学 杨小街乡柳集私立中学 杨小街乡新集中学 杨小街乡杨集中学 临泉县陈集镇闫楼中学 临泉县陈集中学 张新镇张新马楼中学 张新镇张新中学 陶老乡陶老中学 临泉县韦寨中学 临泉县庙岔中学 庙岔镇后范庄村思诚中学 庙岔镇王吕庄霞光中学 临泉县黄岭中学 安徽省临泉县同城中学 临泉县关庙镇关庙中学 临泉县庞营中学 临泉实验中学阜阳市 - 太和县 太和县城关民族中学 太和县第二中学 太和县第三中学 太和县第一中学 太和县国泰中学 太和县实验中学 太和县水上学校 太和县五星高级中学 太和县新兴私立中学 太和县中学 太和县大新镇李各中学 太和县大新镇张路口中学 太和县大新中学 太和县胡总中学 太和县肖口镇陈庙中学 太和县肖口镇肖口中学 太和县关集中学 太和县张新中心学校 太和县旧县中学 太和县税镇培英中学 太和县税镇洼张私立中学 太和县税镇中学 安徽省太和县双浮镇吴高中学 太和县双浮中学 太和县五星中学 皖北少林武术学校 太和县蔡庙中学 太和县皮条孙镇希望中学 太和县皮条孙镇中学 太和县赵庙中学 太和县李兴镇程寨私立中学 太和县李兴镇李台中学 太和县李兴镇李兴中学 太和县双庙镇陈堂中学 太和县双庙镇双庙中学 太和县双庙镇司疃中学 太和县清浅镇清浅中学 倪邱镇崔寨中学 倪邱镇叶堂中学 太和县马集乡港集中学 太和县马集中学 太和县倪邱镇双语中学 太和县倪邱中学 桑营镇桑营中学 太和县洪山镇洪山中学 太和县洪山镇马湾中学 太和县桑营镇淝南中学 太和县郭庙中学 太和县原墙中学 太和县三堂镇中学 太和县坟台中学 太和县二郎中学 太和县宫集中学 太和县朱庄中学 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 阜阳市 - 阜南县 阜南县城成中学 阜南县城关镇城关中学 阜南县城关镇黄寨中学 阜南县城关镇九年制学校 阜南县城郊乡城郊中学 阜南县城郊乡大温中学 阜南县城郊乡民安中学 阜南县第二中学 阜南县第三中学 阜南县第四中学 阜南县第一中学 阜南县龙生中学 阜南县三塔中学 阜南县实验中学 阜南县薛城中学 阜南县永兴私立中学 阜南县张文侠中学 阜南县中岗中学 阜南县段郢乡阜临中学 阜南县段郢乡李城中学 阜南县王堰镇李腰村中学 阜南县王堰镇芦楼中学 阜南县朱寨镇闵庄中学 阜南县朱寨镇双沟中学 阜南县朱寨镇邢庄中学 阜南县朱寨镇朱寨中学 阜南县黄岗镇黄岗中学 阜南县焦陂镇大杨学校 阜南县焦陂镇杨行中学 阜南县张寨镇华陀中学 阜南县张寨镇贾岗中学 阜南县张寨镇张寨中学 阜南县柳沟乡田堂中学 阜南县苗集镇杏集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赵集镇大聂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赵集镇耿集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赵集镇冷庄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赵集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会龙乡吕大元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柴集镇后湖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柴集镇普善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柴集镇赵寨中学 阜南县王店孜乡高庄中学 阜南县王店孜乡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新村镇郭洼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洪河桥曾沃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赵集镇刘大郢中学 阜南县地城镇母子岗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王化镇皖蒙行之私立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王化镇万沟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于集乡于集中学 阜南县龙王乡合胜中学 阜南县龙王乡学仕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三塔集镇大堂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三塔集镇葛庙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许堂乡大桥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许堂乡东徐职业中学 安徽省阜南县田集镇孙寨中学 第一完全中学阜阳市 - 颍上县 安徽省颍上县第二中学 颍上县城关中学 颍上县第三中学 颍上县第一中学 颍上县夷吾私立中学 颍上县颍河乡保丰中学 颍上县八里河镇东十八里铺中学 颍上县八里河镇韩郢中学 颍上县八里河镇淮望教育中心 颍上县十八里铺中学 颍上县南照镇中谷职教中心 颍上县谢桥中学 颍上县张庄中学 西三十铺镇仁和中学 西三十铺镇余塘中学 西三十铺镇中学 颍上县王圩子中学 颍上县新集镇下湾学校 六十铺镇桃花店回民中学 五十铺乡交通希望学校 颍上县六十铺镇马桥中学 颍上县六十铺镇中学 颍上县五十铺中学 颍上县耿棚潘庄中学 颍上县耿棚镇大店中学 颍上县耿棚镇淮北中学 颍上县耿棚镇灵台中学 颍上县耿棚中学 颍上县盛堂乡中学 颍上县半岗镇临淮中学 颍上县半岗镇庙台中学 颍上县半岗镇清凉寺中学 颍上县关屯乡关屯中学 颍上县关屯乡赵集职业中学 润河镇杨庙汪堂中学 颍上县润河中学 颍上县甘罗教育社 颍上县赛涧回族乡中学 颍上县王岗镇中学 颍上县杨湖镇五星中学 安徽省焦岗湖农场中学 颍上县鲁口乡中学 颍上县刘集乡晨光中学 颍上县刘集乡苏屯中学 颍上县刘集中学 颍上县黄坝中学 颍上县江店孜镇江店中学 颍上县江店孜镇尚庄中学 安徽省颍上县实验中学 安徽省颍上县夏桥中学 夏桥镇王桥中学分校 颍上县普阳中学 汤店镇迪沟高级职业中学 颍上县陈桥中学 颍上县江口镇中学 颍上县黄桥中学 颍上县建颍乡大桥中学 颍上县建颍乡二龙中学 颍上县建颍乡中学阜阳市 - 界首市 安徽省界首市第二中学 界首市朝阳高级中学 界首市第六中学 界首市第三中学 界首市第上中学 界首市第四中学 界首市第五中学 界首市第一中学 界首市光明中学 界首市荣文中学 界首市实验高中 界首市实验中学分校 界首市私立树人高级中学 界首市益民中学〈民办〉 界首市中州中学 界首市邴集乡大觉寺中学 界首市邴集赵大智慧中学 界首市靳寨乡靳寨中学 界首市芦村中学 界首市杨庄中学 界首市光武镇兴光学校 界首市光武中学 界首市马集中学 界首市小黄中学 界首市新马集镇范寨中学 界首市大黄中学 界首市鸭王中学 界首市陶庙镇陈平营中学 界首市陶庙镇段寨中学 界首市陶庙镇普九中学 界首市陶庙镇中学 界首市田营中学 田营中学卢窑分校 界首市王集镇王集中学 界首市砖集镇福生中学 界首市砖集镇利民中学 界首市砖集中学 界首市顾集镇顾集中学 界首市顾集镇贾老家幸福中学 界首市顾集镇李纥营希望中学 界首市泉阳镇王烈桥中学 界首市泉阳镇王烈桥中学黄庄教学点 界首市泉阳镇翟庄村新华学校 界首市任寨中学 界首市舒庄中学 界首市育英中学 泉阳镇王烈桥中学董庄教学点 界首市代桥镇华兴中学 界首市代桥镇尹庄中学 界首市代桥中学

D. 阜阳颖东区各个乡镇请分别告诉我谢谢

截至2019年6月,阜阳市颍东区辖9个乡镇,其中有8个镇和1个乡。

8个镇分别为:口孜镇、插花镇、袁寨镇、枣庄镇、老庙镇、正午镇、杨楼孜镇、新乌江镇;

1个乡为:冉庙乡。

颍东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东部,南依颍河,与颍州区、颍上县相望。北跨茨淮新河与利辛县接壤,东临乌江,与颍上县和利辛县毗邻。西与颍泉区的阜阳北站和伍明镇为界。

截至2019年,面积685平方公里,耕地56.16万亩,人口约65万人,辖8个镇、1个乡、3个办事处,101个村委会,22个居委会,1643个自然村。

(4)插花赵店扩展阅读:

颍东区的区划历史沿革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后,阜阳专员公署属安徽省人民政府,辖阜阳、亳州、风台、涡阳、蒙城、颍上、阜南、临泉、太和、界首10县,现颍东区辖域,一直归阜阳县管辖。

1958年,阜阳县在现颍东区范围内设置城关、插花(辖冉庙、正午、赵店等周围乡村)、老庙(辖枣庄集、王胡同等周围乡村)、口孜(辖杨楼孜等周围乡村)、袁寨(辖洄溜集等周围乡村)5个人民公社。

1961年至1962年,阜阳县划小公社,公社之上建区,公社以下仍划分生产大队和小队。

1965年,建置利辛县和阜城镇,今颍东区辖域,分别归阜阳县和阜城镇管辖。

1969年,阜阳县进行了撤区并成大公社。

1975年12月在阜城镇的基础上建置阜阳市(县级市),1979年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阜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并再次划小公社,社上建区。除原老庙区变成枣庄区,区政府驻在枣庄集外,其余和1962年相同。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建置,改建为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民小组。

1992年,撤销阜阳县和阜阳市,重新组建阜阳市(县级市)。

1996年,撤销阜阳地区,设立地级阜阳市。同时撤销县级阜阳市,设立颍东、颍州、颍泉三个区。

E.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下辖村委会包括人民居委会、中心居委会、成功居委会、新园居委会、杨桥居委会、曾桥居委会、前于居委会、赵店村委会、闸南村委会、兰楼村委会、毛桥村委会、板桥村委会、东黄村委会、朱楼村委会、郭营村委会。

F. 从阜阳西站打的到颍东区插花镇赵店大概多少钱

几十块钱

G. 颍东区的历史沿革

夏代,颍东区地域属豫州所辖。
商代,颍东区地域属梅伯国。
西周初,颍东区的现辖区域隶属胡子国。东周敬王25年,即鲁定公15年(公元前495年),颍东区之地归楚。颍河北岸建立的城邑有慎(今颍上县江口集北面古城自然村,如今这里北枕济河,西临乌江古河流),今颍东区杨楼、乌江和老庙三个乡镇属慎所辖。
秦置汝阴县在今阜阳市区泉河北(即今颍泉区泉颍街道办事处古城村),属陈郡(治所在陈,即今河南省淮阳县),颍东区归汝阴县管辖。
西汉时,置汝阴都尉于今颍泉区泉颍街道办事处古城村,置慎县于今颍上县江口集北面古城自然村,属豫州刺史部(治所在谯)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省的上蔡县)。今颍东区杨楼、乌江和老庙三个乡镇属慎县所辖,其他区域属汝阴都尉管辖。
王莽建立新朝时,改汝阴为汝坟,改慎县为慎治,颍东区归属依旧。
东汉时,恢复西汉时期建置旧称,并在颍河流域有所增加建置,但汝阴和
慎阳仍属豫州刺史部汝南郡(治所移于今河南省的平舆县)。颍东区归属依旧。
三国时期,颍河流域属魏。仍置汝阴、慎县等7县,属豫州汝南郡(治新息,即今河南省的息县)。颍东区归属依旧。
西晋置汝阴郡,辖8县,属豫州。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炎封其叔司马骏于汝阴为汝阴王,封陈温于慎县为慎子。汝阴与慎以乌江为界,今颍东区归汝阴王国所辖。
东晋十六国时,战事纷争,国家分裂,群雄割据,建置混乱。东晋南迁后,境内地属后赵。汝阴地当南北要冲,又有淮、颍诸河交通之便,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战事频仍,人口流亡,咸和2年(公元327年)前后,后赵石勒政权保留汝阴郡,郡下废县。永和5年(公元349年),晋将褚裒率兵3万伐赵,收复汝阴之地,不久又丧失。
前燕代后赵,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前后,境内仍仅置汝阴郡,郡下无县。
前秦灭前燕,太元7年(公元382年)前后,境内仍仅置汝阴郡,郡下无县。太元8年(公元383年)在今淮南市八公山下淮河之滨发生了淝水之战,东晋收复了包括汝阴和古慎邑在内的大片土地,因战争连年,人口流失大多,此地未置郡县。
南北朝时期,汝阴之地初属南朝宋。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侨置楼烦县(原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境内)于慎(今颍上县江口集北面古城自然村),属豫州管辖(治所在悬瓠城,今河南省汝南)。直到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宋收复汝阴地,置汝阴郡。泰始三年(公元467年),北魏围攻汝阴城,被宋汝阴太守张景远打败,第二年张景远病故,北魏占领汝阴。泰豫元年(公元472年),宋侨置南汝阴郡于合肥,并同城侨置汝阴县。侨置慎县于今合肥东面梁园镇。升明二年(公元478年),宋收复汝阴故地。南朝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萧道成黜宋顺帝刘准为汝阴王。第二年,北魏步骑20万南侵,占领汝阴。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拓跋元宏封拓跋景和为汝阴王。永元元年(公元499年),南齐伐北魏,收复汝阴。同年,北魏卷土重来,再度占领汝阴。
南朝梁天监七年(公元508年),梁攻克汝阴故地,封刘端为汝阴王。侨置“双头郡”--汝阳弋阳郡,辖汝阴县。又置颍川郡,仅辖一个许昌县(今颍东区口孜镇康桥行政村西古城孜自然村)。所谓“双头郡”,实际上一个治所。一个官员管两郡,有时郡县同在一个土城内,如颍川郡和许昌县,实际人口不多,所辖区域也有限。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北魏攻入汝阴。梁普通5年(公元524年),梁武帝北伐,又收复汝阴,可谓战事不断,政权更迭。
北魏孝昌四年(即武泰元年,公元528年),北魏攻进汝阴故地,改置颍州,这是历史上首次使用颍州地名。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干汝阴故地置颍州。炀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废州,行郡县制,改颍州为汝阴郡,辖汝阴、颍阳、青邱(今颍东区口孜镇康桥行政村西古城孜自然村)、颍上、下蔡(今淮南市凤台县)5县。今颍东区之地域属汝阴、青邱两县管辖。
唐初称汝阴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信州(阜阳城)、青邱(今颍东区口孜镇康桥行政村西古城孜自然村)、永乐(阜阳城西闻集镇附近)、永安(阜南县永安店)、高塘(临泉县高塘集)、沈丘(今临泉县城)、汝阴、颍阳、颍上等县,今颍东区之地域属汝阴、青邱两县分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信州为颍州,撤高塘、永乐、永安3县入汝阴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撤沈丘、颍阳、青邱等4县,并入汝阴县。同年,全国设10个道,颍州属河南道,辖汝阴、颍上、下蔡3县。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封李为颍王。至德2年(公元757年),唐肃宗封来为颍国公。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唐文宗封李为颍王。天复2年(公元902年),唐昭宗封李为颍王。
五代十国时期,本地域先后分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称颍州,沿袭唐朝设置。
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置颍州,辖汝阴、万寿(今太和县原墙集)、沈丘(今临泉)、颍上四县,属京西北路(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今颍东区地域属汝阴县管。庆历年间,仁宗先后封赵从霭和宠籍为颍国公。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宋英宗封其子赵项为颍王(后即帝位,是为神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因颍州为龙飞之地(赵项封地),升颍州为顺昌府。哲宗封赵宗育为汝阴侯。
金天会八年(南宋建炎四年,即公元1130年),金兵南下,占领顺昌府。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收复顺昌府。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攻打顺昌府,宋将刘锜大败金兵。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宋金议和,顺昌属金,改为颍州,辖汝阴、泰和、沈丘和颍上4县。属南京路(治所在南京,即今河南省的开封)。
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蒙古太宗窝阔台率军侵犯淮西,占领颍州。蒙古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因战乱侵掠,人口亡散,蒙世祖忽必烈撤汝阴、泰和、颍上、沈丘等县,并县入州。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蒙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颍州隶属元河南行省汝宁府(治汝阳,今河南省汝南县)。辖沈丘和颍上两县。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刘福通在颍州东乡的白鹿庄(今枣庄集北白木桥附近)发动农民起义,于颍州柳沟(治所先后在今颍东区的公平集和枣庄集)组建红巾军,攻打颍州东门。随即破颍州,继而往南,焚颍水县(今阜南县地理城),又攻下朱皋镇,并分兵连陷上蔡、罗山、确山、舞阳、叶县及汝宁、光州、息县等地,从者如流,众至十万。公元1355年,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小明王,彻底动摇了元朝的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由于元军多次围剿,颍州各县名存实亡,人口大量流散,耕地荒芜。
明朝建立,颍州辖太和、颍上两县,属南京(又称直隶省)风阳府管辖。颍东今口孜镇、杨楼乡、老庙镇、乌江乡属颍上县,其余乡镇隶属颍州管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颍州设军事机构颍川卫,属河南都司,形成了军事、行政两条线管。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封傅友德为颍国公,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封王佐为顺昌伯。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封杨浩为颍国公,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封朱子埯为汝阴王,嘉靖年间,曾封朱载为颍王。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军攻占颍州,颍州辖太和和颍上两县,属江南省风阳府管辖。康熙6年(公元1667年),以江南左布政使司置安徽省,颍州属安徽省风阳府管辖。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置颍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颍州升为颍州府,附廓置阜阳县,直属安徽省。颍东区地域当时称阜阳县的东乡。但需要说明的是,清朝时期,现颍东区辖域,仅有老庙集附近有些村庄属颍上县管,是颍上县插入阜阳县的一块属地(详见道光《颍上县志》),其余皆归阜阳县所辖。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府存县,阜阳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省下增设道一级行政机构,阜阳县属安徽省淮泗道(道尹驻凤阳)。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废道,在阜阳设置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阜阳、亳县、涡阳、蒙城、颍上、太和6县,至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改称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8年,阜阳全境解放,建置阜阳专员公署,辖阜阳、亳州、风台、涡阳、蒙城、颍上、阜南、临泉、太和9县及阜阳、界首、亳州3市,隶属皖北行署(驻合肥)领导。现颍东区辖域,一直归阜阳县管辖。当时,县下设区,今插花镇和冉庙乡归属王老人集区,正午乡、老庙镇、枣庄镇、口孜镇、袁寨镇、杨楼乡和乌江乡隶属洄溜集区管辖。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后,阜阳专员公署属安徽省人民政府,辖阜阳、亳州、风台、涡阳、蒙城、颍上、阜南、临泉、太和、界首10县,现颍东区辖域,一直归阜阳县管辖。当时颍东设有茨河区(辖辛桥、洪山和颍河以东等周围乡村)、洄溜集区(辖袁寨集等周围乡村)、正午区(辖枣庄集等周围乡村)、口孜区(辖杨楼孜等周围乡村)、插花区(辖冉庙及赵店和高集等周围乡村)和胡集区(辖乌江和老庙集等周围乡村)等七八个区。
1958年,阜阳县在现颍东区范围内设置城关、插花(辖冉庙、正午、赵店等周围乡村)、老庙(辖枣庄集、王胡同等周围乡村)、口孜(辖杨楼孜等周围乡村)、袁寨(辖洄溜集等周围乡村)5个人民公社。
1961年至1962年,阜阳县划小公社,公社之上建区,公社以下仍划分生产大队和小队。
1965年,建置利辛县和阜城镇,今颍东区辖域,分别归阜阳县和阜城镇管辖。
1969年,阜阳县进行了撤区并成大公社。
1975年12月在阜城镇的基础上建置阜阳市(县级市),1979年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阜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并再次划小公社,社上建区。除原老庙区变成枣庄区,区政府驻在枣庄集外,其余和1962年相同。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建置,改建为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民小组。
1992年,撤销阜阳县和阜阳市,重新组建阜阳市(县级市)。
1996年,撤销阜阳地区,设立地级阜阳市。同时撤销县级阜阳市,设立颍东、颍州、颍泉三个区。

热点内容
牡丹花个人 发布:2025-07-27 20:26:15 浏览:813
百合绚斗 发布:2025-07-27 20:22:01 浏览:579
浓情花卉 发布:2025-07-27 20:19:43 浏览:876
东方式花艺图片 发布:2025-07-27 20:18:39 浏览:812
520情人节图片素菜 发布:2025-07-27 20:17:19 浏览:24
来月经能不能喝玫瑰花茶 发布:2025-07-27 20:13:05 浏览:598
浪花一朵朵集剧情 发布:2025-07-27 19:57:50 浏览:417
一朵小黄花图片 发布:2025-07-27 19:49:40 浏览:821
荷花全身都是 发布:2025-07-27 19:49:28 浏览:854
海棠燃气炉 发布:2025-07-27 19:47:58 浏览: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