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兰深紫花语
兰花,自古以来便是高洁典雅的象征,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以下是关于雪兰花的花语和传说的内容整理,旨在提供准确且优美的信息。
**花语:至纯**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通常生长在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叶子二列,带状或偶尔呈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总状花序上着生数花或多花,花色丰富,包括白色、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等。
**传说一:**
在大别山的一个深幽谷中,住着婆媳二人。婆婆常诬陷童养媳兰姑娘,不仅不给她吃喝,还让她做重活。一日,兰姑娘在门外舂米,家中的糍粑被猫拖走。婆婆误以为兰姑娘偷吃,对她进行毒打,并罚她在一天内舂出九斗米。疲惫不堪的兰姑娘在石碓旁因饥饿与疲惫而倒下,她抓起一把生米放到嘴里。婆婆发现后,错误地认为兰姑娘偷吃了糍粑和白米,于是用木棒打到她晕倒。失去理智的婆婆甚至用簪子在兰姑娘舌头上乱戳,直到血肉模糊。兰姑娘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去了。
多年后,在兰姑娘死去的幽谷中,长出了一棵小花,其花朵淡妆素雅,玉枝绿叶,静静地散发着清香。人们认为这朵小花是兰姑娘的化身,卷曲的花蕊像舌头,花蕊上的红斑点像是血痕。
**传说二:**
在仙女山下,兰花娘娘某日经过,听到屈原讲课,被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她变成凡人,立在窗外静听。屈原激昂地讲述着振兴楚国的梦想。感动之余,兰花娘娘用法术将窗下的三株兰花化作精灵。
兰花品格高尚,开着淡绿或浅黄的花朵。屈原忘我地传授知识,他的热血与激情洒落在窗外的兰花上。弟子们看到老师如此辛勤教书育人,都心疼地流泪。那三株兰花得到屈大夫的心血滋养,一夜之间长成了一大蓬,屈原的病情也因此好转。大家将兰花分株移栽到学堂四周的空地上,兰花第一天入土即生根,第二天发蔸抽芽,第三天伸枝展叶,第四天就绽蕾开花。到了第五天,每一株又发出新蔸。屈原带领学生们在溪边、山上移栽兰花,兰花得以广泛传播。
后来,屈原含冤投汨罗江自尽,当地的兰花突然全部凋零枯萎。人们悲痛欲绝,仙女山上的兰花娘娘也哭红了眼睛。屈原的学堂被改建成芝兰庙,广植兰草,以纪念屈原。
**价值:**
- **观赏:** 兰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而闻名。花色淡雅,香气清馨,即使非花期,其叶也极具美感。
- **食用:** 兰花香气清洌,多用于茶,也可熏茶或做汤等菜肴。
- **药用:** 兰花全草可入药,具有养阴润肺、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可用于内、妇科诸症。根可治肺结核、肺脓肿及扭伤,花梗可治恶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