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助农平台花卉

助农平台花卉

发布时间: 2025-05-02 00:44:41

『壹』 栀子花的养殖方法

栀子花种植存不住水解决方法:增加一些土或者锯末即可解决。更多栀子花种植技术,您可以网络一下:助农驿站项目园

栀子花,又名林兰、木丹、越桃、木横枝,属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
栀于花洁白,花香浓郁,除可供观赏、佩带外,其果还可作药用,有消炎解毒之功效。另外,栀子叶长绿,具有抗烟尘、抗二氧化硫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环保绿化花卉。叶形很像兔耳,有光泽。6~8月开花,花着生于枝顶。花冠白色,形大质肥厚,很像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卮”,故得名卮子花(后将卮作“栀”),每朵花开3~5天,一株花可开1个月左右,至萎谢而香不减。
栀子花原产我国西南部。目前主要栽培品种及其变种有大叶栀子(也称大花栀子),叶大、花大、重瓣、香浓,水栀子,植株矮小,花小叶子也小,重瓣:单瓣雀舌,叶小花小,单瓣,多野生,此外还有卵叶栀子和小叶栀子等。
栀子花可地栽也可盆栽,盆栽时土壤宜用含腐殖质丰富、肥沃的酸性土壤栽培,这对地域偏北的家庭成功种植至为关键。一般可选用腐叶土加腐熟豆饼肥,同时掺入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或上盆后用0.2%硫酸亚铁或矾肥水淋透3~5次。
用扦插苗和压条苗进行栽植,要保证植株的根系充分舒展,同时用细土把根系中的空隙填实,且要注意下紧上松,培土深度在根系上方1cm左右。栽后及时浇透水,一般以盆底渗水为宜。
栀子花要求的空气湿度较大。浇水的原则为干透浇透,浇水以天然水或发酵过的淘米水为好。生长期每7~10天浇一次含O.2%的硫酸亚铁水或施一次矾肥水。栀子花夏季宜放树荫下有散射光的地方养护,春、夏、初秋经常浇水和叶面喷水,以增加湿度。冬季宜放阳光处,停止施肥,浇水不宜过多,可经常用与室温相近的水;中浇枝叶,保持叶面洁净,北方有暖气的房间更应如此。不要把花盆放在暖气片或空调的正面,以避免叶片脱水。
家庭盆栽一般1~2年翻盆一次,以春季进行最佳。为防止盆土碱化,每年可进行一次翻盆,换盆前须进行扣盆,扣盆在盆土干后略有松动时进行,一般停止浇水10天左右即可。换盆时剪掉病虫根、过密根,再进行栽植。
整形修剪一般也在春季进行,剪去徒长枝、弱枝和其它影响株形的乱枝,以保持株形优美。栀子花为项部着花,生长季节可适当进行顶部摘心,促进花枝生长,增加开花数量。
栀子花春、夏、秋季均可进行扦插,但以春季3月至4月扦插成活率较高。扦插时从生长健壮的母株上剪取1~2年生的枝条,截成20cm左右的插条,每段要有3个以上的节点,剪去下端叶片然后将下端剪口放入500ppm生根粉溶液中浸15秒钟,取出稍晾干药液后随即扦插。插前在修整好的苗床上按行株距10cm×7cm画线打点,并用小木棍在点上打孔,再将插条的2/3插入孔内,用土压紧后浇水保湿,成活后进行除草、追肥管理,当苗长至50cm左右即可出圃定植。
栀子花不是十分喜肥的花卉,但是由于它生长旺盛,又受盆土养分有限的限制,所以在生长期内,需要合理补充肥料。一般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人粪尿或饼肥,在施肥前1天应停止浇水,施肥后浇1次透水,9月中旬起停止施肥。成年植株,在6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增施一次麻酱渣,每次25g~50g,粉碎后与表土充分混合。
栀子花喜大水,故有人叫它“水栀子”。北方春天因风多、风大、空气干燥和降雨稀少,每3天浇水一次,并每日早晚在盆花的周围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夏季入伏后天气炎热,上午要少浇水,下午两点以后浇透水。夏季以软水浇灌为宜,因硬水中含钙、镁较多,这对栀子花的生长十分不利,轻则枝叶变黄,重则很快死去。为了克服土壤和水质的碱性,在生长季节里每周浇一次矾肥水,使栀子花保持枝叶浓绿。冬季应控制浇水,不干不浇,长期含水量过多,易造成烂根死亡。
栀子花易发生黄化病,黄化病由多种原因引起,故应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防治。缺肥引起的黄化病表现为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逐渐向新叶蔓延:缺氨则表现为单纯叶黄,新叶小而脆:缺钾的时候老叶由绿色变成褐色;缺磷则老叶呈紫红或暗红色。可针对以上诸种情况,追施不同类型的肥。栀子花在夏季高温及通风不良时易发生介壳虫、红蜘蛛和煤烟病,可喷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介壳虫,4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至1 500倍液防治红蜘蛛,同时亦可减少煤烟病发生。家庭为安全起见可用洗衣粉液喷洒,亦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更多栀子花种植技术,您可以网络一下:助农驿站项目园

『贰』 生鲜行业的疫后重塑,双循环下“鱼和鲜花”如何兼得

文 | 王小胖

「双循环」火了。

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持续扩大内需,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才能持续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作为受季节、物流影响巨大的生鲜行业,诸如水产、鲜花,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创。农产品、海产品无法及时运输出去,而鲜花、水产也不像蔬菜水果那样是刚需,疫情之下面临市场需求萎缩......

这是很多传统行业的缩影,也是「双循环」经济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直以来,生鲜行业互联网化是个很大的难题。

互联网电商发展的成熟阶段,才开始了针对生鲜产品的进一步尝试。究其原因,是早期供应链和冷链物流技术不成熟,而中国幅员辽阔,如何以可控的损耗完成配送,是一大难题。

这个硬骨头,12 年前就有小型互联网电商公司易果网以及专做有机食品的康乐及沱沱公社等试图正面求解。然而由于货品难保鲜,以及当时不完备的物流,最终未能成功。

但是,生鲜产业一直被巨头们惦记着。

目前,国内生鲜市场的总体规模近 5 万亿,而生鲜电商的规模近 1000 亿,线上的渗透率并不高,只有 2% 左右,是所有行业里渗透率最低的,且相对于 3C、服装等成熟行业,增速也很缓慢。从这方面看,其可供行业参与者发挥的空间巨大。

入局者众,各大互联网巨头均有布局,但似乎仍然没有摆脱低速增长的桎梏,以盒马鲜生为例,2018 年也只开出了 20 家门店。

传统生鲜行业有自己的供应链。以鲜花为例,传统的鲜花供应链,要通过至少四级以上渠道:花农生产出来,运到交易市场或是采购商到田间地头收花,之后经过一级、二级甚至三级批发商,才到达城市和花店

这也带来诸多问题: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下;交易时间长,导致鲜花损耗严重;鲜花价格高,品质却难以保证。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每层批发商要加价 15%-20%,而花店零售环节至少加价 60%。而一旦链条中某一环出了问题,整个供应链就受阻无法运转。

这个供应链,在疫情下被打破了。农户们种出的鲜花由于运输问题,无法送到批发商的手中。更有甚者,即便是送到批发商手中,传统线下花店的需求也因为人们居家隔离而萎缩。

大量农产品被困在产地,消费者获取商品的难度和成本也在提升,这时候亟需一个破局者,把消费者依旧存在的需求,和农户之间对接起来,重新点燃内需引擎。

科技 真正的力量,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互联网直播开辟鲜花销售新局面

对于云南的花农来说,情人节本是个增长点。但是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让一切都有了不确定性。2 月 13 日,情人节前一天,京东收到云南昆明、楚雄、玉溪多个鲜花种植基地的紧急求助,涉及 3000 亩花田、45 个品种的 3000 万支玫瑰滞销。

花期不等人,京东第一时间开展「救花」助农行动,推动鲜花产业从线下走到线上突围。一方面,京东物流迅速部署供应链和冷链配置,解决鲜花从地里走出来、运出去的难题;另一方面,京东开辟绿色通道,让鲜花基地极速入驻京喜开店,两天后,2 月 15 日滞销鲜花便已在京喜上架。同时,针对鲜花生命周期短的问题,京喜发起了「鲜花助农」专场营销和 600 多场直播,尤其是京喜直播成为本次「救花行动」中重要的实时播报窗口,通过视频讲解、现场连麦,直观为消费者呈现真实的鲜花滞销景象,直播带货快速打开鲜花销路。

疫情期间,助农直播为滞销鲜花打开了新局面,而开辟日常鲜花消费的增量市场,才是京东为农户提供的「长久之计」。

鲜花市场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节假日和庆典赠送为主的礼品鲜花,另一部分是以日常消费为主的生活鲜花。在中国市场上,前者占据主流,鲜花在非节假日备受「冷落」,从业者也面临旱涝不均的局面。根据荷兰花卉协会的统计数据,在日本、美国等对鲜花没有特别偏好的发达国家,日常消费占到鲜花市场的 30%—40%;而作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中心,我国的日常鲜花消费占比仅为 5%。

在买花这件事上,存在一片巨大的日常生活鲜花消费蓝海。京东正「唤醒」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建立消费意识。

对于下沉新兴市场,人均鲜花消费显著低于一二线城市,京东通过有针对性的货与场的重构,释放新兴市场的鲜花消费力。在京喜、京东秒杀,通过产业带直播的方式省去中间环节,给予鲜花品类重磅资源和流量扶持,撬动供给端降低成本、提高备货效率。9 月 8 日,在京东 9.9 超级秒杀节的云南鲜花产业带直播中,消费者身临其境「走入」花田,加之低于日常价 50% 的京东秒杀价,大大激发了鲜花消费潜能。这一天并不是特别的节假日送花高峰期,但消费者当天买走了 20 万枝花,其中 70% 来自下沉新兴市场。

对于那些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京东在挖掘原有的节假日消费需求外,开辟了一块全新的日常鲜花消费增量市场。8 月底,京东 PLUS 会员上线了鲜花特权,向超过 1500 万会员提供每月一次的立减 30 元优惠,可享受 9.9 元、19.9 元的包邮月度定制鲜花。用半杯咖啡的价格,培养这群已接触过鲜花的品质型消费者,形成鲜花日常消费习惯。

「数字化卖鱼」拉动产业消费新趋势

其实不止是鲜花这样的非必需消费,包括像水产这样对冷链要求更高,消费需求也更刚性的类别,也在数字化手段的推动下,发生着「人货场」的重塑升级。

水产行业今年过的也不好。即便是有助农直播,渔民的苦衷仍旧显现的淋漓尽致:近日,一位渔民走进京东直播卖货,与其它品类在直播间的订单成交火爆相比,一些消费者并不愿意为鱼买单,评论区里充斥着拆台声:「无良商家,这个时候卖鱼安全吗?」……委屈的渔民抹起了眼泪,解释说「卖给大家之前都是经过安全检测的。」然而,还是有消费者不买账,情急之下,这位渔民在镜头前竟生吃鱼「以证清白」。

「渔民的无奈我们感同身受!」京东生鲜海鲜水产业务负责人李晓飞对此叹道。京东注意到这场直播,立刻联系这名渔民,包下了他今年所有捕捞上来的鱼。

「考虑到像他一样困难的渔民还有很多,京东生鲜当晚决定面向水产品全行业,推出包销国内 20 万吨水产品的计划,聚合京东全平台资源、全渠道能力帮助渔民摆脱困境,同时又让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水产品。」李晓飞表示。

20 万吨不是一个小数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2020 年中国人均海鲜消耗量预计在 36 公斤,京东包销的数量,相当于 550 万国人的年消费水产量。

京东生鲜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目标,是因为今年以来,京东生鲜已经通过产品创新开发、电商运营指导、营销资源倾斜等多维举措,成功帮助海南、福建、广东等水产主产区走出滞销困境,打造了诸多成功案例。

以海南水产龙头企业翔泰渔业为例,京东生鲜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用户需求,联合翔泰将罗非鱼大宗冻品开发成酸菜鱼、水煮鱼等新型方便菜产品,即便在疫情期间,翔泰的罗非鱼系列产品销售额也增长超 100%。

京东怎么让生鲜电商跑起来?

对于生鲜行业来说,京东的优势毋庸置疑。

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数年来积累的智能供应链服务能力,尤其是不断完善冷链物流,为生鲜电商的发展带来新契机。依托京东搭建的电商物流一体化体系,生鲜可以通过京东物流自建的干线、支线运输网络及 社会 化冷链协同网络,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

早在 2018 年 12 月,京东物流就推出了冷链卡班,以集散分拨的方式提供点到点的固定班次冷链运输服务,来满足商家多批次、小批量不足整车的冷链运输需求,这种模式非常适合鲜花、水产等生鲜商家。并且,京东自主研发的智能温度监控平台,可实现全流程的可视化溯源,以及温控冷链车全程「0 断链」、「0 腐损」,让鲜花、水产「鲜活」送达,解决生鲜电商历来存在的痛点难题。

在销售和品牌建设方面,京东更是经验丰富的好手。有许多生鲜企业或种植户、养殖户还未「触网」,不懂怎么玩转电商,京东为他们提供电商运营指导和电商直播培训。依托全渠道的销售方式,京东让鲜花、水产等生鲜产品在线上电商平台、线下生鲜超市都能买得到;针对生鲜产品缺少大品牌背书的问题,京东则利用线上线下全矩阵营销资源,推动各地区生鲜产品品牌建设升级。

在当前双循环的经济战略方针下,以京东为代表的零售平台,正在发挥既有互联网、又有供应链的长处,通过智能供应链升级传统生鲜行业,减少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流通环节,提升消费增量市场。

行业震荡之下,把一二线市场的消费需求和产地对接,让花农和渔民都能提高销量、创收增收,也让一二线城市居民享受到了源头产品的实惠产地价。

依托京东强大的冷链网络和供应链一体化,疫情之下,京东平台上的线上花卉、水产商家受到的负面影响远低于传统的线下从业者。而这场疫情,也让包括花卉、水产在内的生鲜行业对供应链效率的需求和产业数字化达成了广泛深刻的共识。

互联网 + 的意义就是能在线上畅通数字渠道,让数据、网络为人服务,以人为本,把疫情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让技术落地,赋能产业的过程中,又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难题,包括调动资源、在供需两端的新通路切换、用户教育的成本等等。但是这些成本的付出,有利于把疫情造成的高额损失减小,这也是为什么,疫情显著加速了智能供应链的推广。

而在这样一个双循环时代,京东的实践还多了一层意义。通过建立起新的通路,在供需之间产生新的链接,本质上来说,就是在制造出一片增量市场、拉动内需——原本因为麻烦不常买花的人们,发现日常的鲜花消费也能愉快简单,原本水产消费频率较低的消费者,饭桌上也多了几道鱼鲜。

内循环,从不意味着在固定存量里零和搏杀,它可以在 科技 力量的推动下,做精做深,扩大边缘,打开一片广阔的新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京东等 科技 企业,在最艰难的时刻,「啃下最硬的骨头」,也是一种 社会 责任和商业效益的双赢。

『叁』 乡村振兴项目有哪些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项目

以资源集聚区和物流节点为重点,促进产业前延后伸、横向配套、上承市场、下接要素,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培育生产、加工、流通、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建设乡村产业集群。

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

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主线,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要素集聚和模式创新为动力,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

引导各地建设特色粮、油、薯、果、菜、茶、菌、中药材、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种养基地。创新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仓储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加强质量管控和品牌宣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水平。

4、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

加快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建设,落实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提升优势制种基地建设水平,扶持创新型种业企业发展。推进重要粮食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联合攻关,强化植物新品种保护。

5、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实施数字农业农村规划,整合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应用。

热点内容
一朵一果郴州 发布:2025-05-02 05:50:06 浏览:376
茶花做香水 发布:2025-05-02 05:45:23 浏览:503
荷花烟真假鉴别 发布:2025-05-02 05:39:54 浏览:768
兰花辨识 发布:2025-05-02 05:25:18 浏览:933
看片下载樱花 发布:2025-05-02 05:06:03 浏览:805
鲜花女朋友 发布:2025-05-02 05:02:16 浏览:245
lol安妮情人节皮肤视频 发布:2025-05-02 05:02:15 浏览:665
雪天里的鲜花 发布:2025-05-02 04:50:20 浏览:356
工笔花卉叶子 发布:2025-05-02 04:33:59 浏览:643
9枝玫瑰 发布:2025-05-02 04:31:49 浏览: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