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山林
① 江西吉安的永丰县和抚州的乐安县交界的插花山林为什么办不了林权证
不知道啊,你去找专家等等等等等等~~~~
② 真的想归隐山林,避世出家
你出家就是为了避世吗?要知道出家不是消极躲避的方法。如果你的事业大好,人生道回路很平坦,生活很快答乐你还会想着去当和尚吗?如果不会,那你只是想逃避生活,而不是想要出家。你首先要知道出家的目的是什么,是躲避吗?那么世界上岂不是全是和尚了?不要因为暂时的消极而做出这样的决定。
当然,因为我并不知道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可能对你起不了劝解的作用,在这里先向你道歉。想要出家必须要有一定的觉悟,禅宗四谛,苦谛是禅宗的基石,现实存在的全是痛苦的,生苦,老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这一切不论你在哪里都是存在的,即使是在寺庙里也是一样的,你无法摆脱痛苦,没人可以达到人生最高境界的灭寂状态的。
希望你可以善待自己,笑对生活,谁都希望有一个世外桃源,既然无法,那就接受生活吧。
③ 山林租赁三十年需要多少租金
山林租赁三十年,根据各地经济状况,价格不一样。具体以与村民组织谈判的结内果为准。
你容可以通过最高人法院裁判文书网,输入关键词“山林租赁”,这里面会出现各地的各类山林租赁合同纠纷,而且所有的裁判文书,都会描述林地租赁价格。
比如:案例一,广西省的案号为(2014)桂市民一终字第210号的判决书就表明,涉案山林租赁价格为:“具体实用面积共22亩”,“承包期为70年,一次性支付承包金35200元“‘
案例二, 湖南省的(2013)永中法民再终字第9号,载明:300余亩插花山,合同期限15年,承包费18,000元。
④ 中国插花的风格
1. 师法自然,天人合一
我国明代园艺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是中国插花的最高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插花艺术家毕生追求的理想目标。插花作品是人们利用自然界植物的花、枝、叶、果、根等为素材,经过巧妙的构思,遵循构图原理而创作出来的花卉艺术品。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人工美与自然美的有机结合,是“天人合一”的结晶。因此。中国插花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人为地刻意造作,尽量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中国插花自然多变、既有形式,又不拘泥于形式,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给插花作者以极大的自由创作空间,一切以顺乎自然之理、合乎自然之态、饱含自然之情、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
2.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美的创设
中国插花讲究“外师造化,内发心源”。“外师造化”就是师法自然;“内发心源”是讲插花创作中要注入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要以“情”写“景”,情景交融;以“景”写“神”,形神兼备。这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插花作品,不只外在的造型,优美动人;其内在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更传达出无限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使人们在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并得到视觉的美感享受之后,进而步入美妙的意境之中,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诠释作品,实际是参与了作品的再创作,与插花作者进行了心灵的对话与沟通。从而产生“文己尽而意无穷”,“神似胜形似,无声胜有声”的感叹。所以中国插花讲究含蓄,认为“藏之愈深,其境愈大”,会加强与加深意境的感染力。这与西方插花豁然率直的风格是全然不同的。在意境美的创设中,作品的标题和花材的寓意起着重要的作用。
3. 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形式
东方式插花作品的造型常采用不对称式构图形式。虽然有直立式、倾斜式、水平式(或称平展式)、下垂式等四类基本构图形式,但是,没有不变的格式,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直,各得自然之妙趣,正像袁宏道在《瓶史·宜称》中说的“参差不伦,意态天然”,在这四个基本构图形式的基础上,构成变化万千的不对称式自然构图。这类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不受任何形式和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环境布置和主题的需要,充分发挥作者的艺术创作才能。这正是中国插花引人入胜、独树一帜的突出特色。
有人说,日本古典插花有严格而固定的构图形式,各流派有各自独有的构图形式,这是日本古典插花的重要特色。日本现代插花对形式则没有什么严格限制。
4. 线条造型,追求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多用木本花材
中国国画采用线条造型为主要表现手法,在插花创作中,花枝就像绘画中的线条,以优美自然、姿态多变的花材勾勒出插花作品的轮廓和造型,这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线条的粗细、平斜、曲直、张弛、高下等变化和这些线条的组合,能表现丰富多彩的画面;能反映深厚的情感和诱人的意趣。可以展现人间百态;可以描绘自然万象,人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可表现入神;自然的风雨雷电,春夏秋冬都可展现在眼前,其表现力是无穷的!所以中国插花十分考究花材的选择,它不以量取胜,注重花材的姿态和质量。由于木本花材具有优美多变的姿态,易于人为加工成有画意的线条,水养寿命长,所以在东方插花中多见应用。常用于作品外形轮廓的构成,可欣赏到作品中花材个体的线条美。
5. 强调花材的寓意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热爱真、善、美的民族,寄情树木花草之风代代盛行,在爱花、赏花、育花、用花的过程中,对之产生深厚的感情。以花为伴,将花当成有生命、有灵性的知心朋友,相知甚深!流传下来很多动人的故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酷爱菊花的陶渊明;如退隐山林,妻梅鹤子的林和靖;苏东坡与牡丹结缘等。中国在隋唐以后,树木花草多被人格化,根据树木花草的习性、形态、开花季节等,被赋予种种美好的寓意,以花喻人,表达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和期盼,用自然之理推及社会之理和人生之理。如荷花,根生长在污泥里,花和叶却高高挺立水面之上,视为“出污泥而不染”,称之为“净友”,是清净圣洁、品格高尚的化身。常用于佛教用花。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被尊为“花中之王”,称为“贵客”,是富有显贵、兴旺发达的象征。曾作为唐代宫廷插花的主要花材。梅花,以“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为特征,“零落成灰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被称为“清客”,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特征。另有一些品高韵胜的花材,根据开花习性或品格特征等,组合一起,赋予一定的寓意。如玉兰、海棠和牡丹组合一起,合称“玉堂富贵”;冬季开花或常绿的松、竹、梅组合一起,名为“岁寒三友”;品格高雅的梅花、兰花、竹、菊花组合一起,合称“四君子”;还有一种“谐音花”,以花材名称组合的谐音,构成吉祥的意义。如铜钱、拂尘、万年青、李子组合一起,谐音名为“前程万里”,是提职宴会的佳品;柏枝、万年青、荷花、百合的组合,谐音名为“前程万里”,是新婚插花的良好花材组合等。这些为中国插花意境美的创设和发挥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6. 季节特色的表现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材在开花,经过人们一代代的追寻和遴选,每一个季节都确认了其代表性花材。如兰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护秋、梅竹斗寒。表现什么季节的主题,就要用那个季节的花材来创作,这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使作品富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即时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该季节的动人景象。相反,若表现某季节的主题,而使用其它季节的花材,就被认为是用错了。
7. 重视作品与环境的统一
插花作品是为美化环境服务的,东方式插花特别重视插花作品与环境的完美统一。讲究环境、音乐、诗、书、画、配件与插花作品的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是追求多感官美感享受的高雅艺术。我们把环境陈设包括在整个插花创作的过程中,是插花创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在进行插花创作时就要清楚陈设环境的具体情况,将它考虑在插花设计之中,作品完成后,陈设在设计好的环境中,必然会起到最好的艺术效果。达到插花创作的目的,这时,才算全面完成了插花作品创作的任务。
⑤ 什么是森林风格装修高人指点指点!
森林风格,也即森系,这个词语来源于日本的“森女”,指的是穿着打扮和生活习惯都贴近自然,轻松随性的女孩子。衍生出森林风格,就是指自然随性清新的一种风格。表现在装修上,就是森林风格装修。因此,森林风格装修就是贴近自然,显现出清新舒适的气质,表达了一种随性自然的生活方式。 森林装修风格具有如下特点: 1.原木式的阳台 森林系最爱的应该是阳台了,那是最贴近自然的地方。做旧的防腐木,木质的座椅再加上木质的搁置柜。最后点缀上几盆绿色的植物,是最佳休闲的场所了。 2.简单自然的厨房搭配森男和森女们崇尚自然简单,不会用繁复的图案来装扮自己,他们的打扮永远舒适自然,像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孩子。木头作为一种天然材料,有着经过千百年进化生成的纹理和接近自然的本质,这种出自天然的古老材质时刻给人一种干净、清新的舒适感觉。 3.森林草丛系的卫生间 用密密麻麻的花枝壁纸贴满墙面,原木制得镜框,加上吊灯的树枝状,整个卫生间就好像处在森林草丛中,很有感觉也很有味道。 4.纯白系的卧室设计 纯白的卧室设计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明亮绚丽,清透的大窗户射进暖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环绕着卧室,森林系卧室设计的焦点都在卧室床和背景墙上,床上软装搭配出酷炫民族风,低调质朴的颜色有野花的气息,木板门有些做旧,放在床头当做背景墙使用,其他没有多余的装饰,简简单单的森林系卧室就浮现在我们面前。 以上就是关于森林装修风格方面的一些介绍,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此外,森林风格装修也多运用体现自然的装饰物品,如在餐桌摆放插花,在房间角落摆放绿植,在阳台打造小花园。满意请点个赞,亲的肯定是我最大的动力哦!
⑥ 帮忙查下资料~谢谢咯(世界文化)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
1970-01-01 2 字体: [大 中 小]
早在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前苏联莫斯科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为了保证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毒害、虐待儿童,提出了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的建议。从此以后,每年的6月1日,各国儿童举行集会,庆祝自己的节日。
我国是在1949年12月23日做出决定,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1950年的6月1日,毛泽东主席还亲笔为儿童节题写“庆祝儿童节”。今年已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52个儿童节了。同学们在欢度节日的时候,要时刻牢记: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将来要做社会主义大厦的栋梁。
关于“儿童节由来”
每当“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时候,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那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都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但是你是否知道这“六一”节的来历?是否知道当年确定儿童节的时候,是因为世界上有无数的少年儿童在战争中被夺去了幼小的生命。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作出决定,规定6月1日为新中国的儿童节,同时宣布废除旧中国国民党政府1931起实行的4月4日为儿童节的规定。
目前,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儿童的未来,保护儿童的权益。联合国1990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是参与制定国和签约国之一。在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同一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对维护少年儿童的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切实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中国立法、司法、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都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分别设有负责妇女儿童保障的立法和监督机构。国务院下设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儿童权益的保障工作,为儿童办实事。
五一节的来历
1970-01-01 1 字体: [大 中 小]
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关于“五一节的由来”是这样的: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 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节日,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1970-01-01 1 字体: [大 中 小]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驱者,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1893年,孙中山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他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此后,在他的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 “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重视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父亲节的由来和传说
1970-01-01 1 字体: [大 中 小]
关于“父亲节由来”,有两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
1909年,华盛顿一位叫布鲁斯·多德的夫人,在庆贺母亲节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母亲节,为什么不能有个父亲节呢?
多德夫人和他的5个弟弟早年丧母,他们由慈爱的父亲一手抚养大的。许多年过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亲的生辰忌日,总会回想起父亲含辛茹苦养家的情景。在拉斯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笔给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呼吁建立父亲节,并建议将节日定在6月5日她父亲生日这天。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仓促间将父亲节定为19日,即1909年6月第3个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庆祝这一节日,市长宣布了父亲节的文告,定这天为全州纪念日。以后,其他州也庆贺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选择特定的鲜花来表示对父亲的敬意。人们采纳了多德夫人伯建议,佩戴红玫瑰向健在的父亲们表示爱戴,佩戴白玫瑰对故去的父亲表示悼念。后来在温哥华,人们选择了佩戴白丁香,宾夕法尼亚人用蒲公英向父亲表示致意。
为了使父亲节规范化,各方面强烈呼吁议会承认这个节日。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这个节日终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个说法:
专门用一天向母亲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07年在美国首先提出来的。2年以后华盛顿州的一位妇女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提出应有类似母亲节的一天来向一家之长的父亲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丧母,由父亲把她带大。她非常爱自己的父亲。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华盛顿州州长作出反应,宣布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这个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尔逊总统正式批准。1924年,卡尔文·柯立芝总统建议把父亲节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以便“在父亲和子女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并且使父亲铭记自己应尽的全部责任”。红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认的父亲节的节花。
父亲节在全美国作为节日确定下来,比母亲节经过的时间要长一些。因为建立父亲节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开始看到商机。他们不仅鼓励做儿女的给父亲寄贺卡,而且鼓动他们买领带、袜子之类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英国的美国军人要求得到父亲节的贺卡寄回国内。美国军人的要求得到英国贺卡出版商的回应,因而印制了贺卡。虽然英国公众对这个人为节日接受缓慢一些,但今天英国在六月里第三个星期日也热烈庆祝父亲节,和美国的庆祝方式差不多。
父亲节似乎远不如母亲节那么重要,没有孩子给父亲送礼物。但是,美国的父亲仍然认为他们的命运比许多其它国家的父亲强得多,因为那些国家的父亲们连个名义上的节日都没有。
近年父亲节日期:2005年6月19日、2006年6月18日、2007年6月17日
5题:
“中法文化年”主题活动之一的“世界之城”在上海开展。上海将成为本次展览的全球首发站。届时,法国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将出席揭幕仪式。
“世界之城”(COSMOPOLIS)是以“城市发展”为主题的互动式多媒体展览,它利用高科技技术把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巴黎、柏林等12个世界名城的风景全部“建筑”在一起,以独特的艺术效果反映城市问题,如城市规划、交通、生态等。
本次展览由法国最前卫的数码艺术设计师莫里斯·本纳亚于设计完成。同济大学城市设计教授潘海啸参与了上
海部分的工作。
展览制作人雨果·贾可明介绍:“为达到给人以借鉴的目的,这次展览选择了在城市规划上有创新并各具特色的12个城市,中国有4个城市名列其中。上海之所以被选为本次展览的首发站,是因为上海是全世界最吸引人的城市。”他还透露,“世界之城”已被ARTSELEC-TRONICA这个电子艺术的奥斯卡奖提名,并有希望夺冠。上海展后,“世界之城”将移师重庆和成都
2题:
元 旦 1 月 1 日 世界电信日 5 月 17 日
冰雪节 1 月 5 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 诗人节 农历五月初五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国际儿童节 6 月 1 日
情人节 2 月 14 日 世界环境节 6 月 5 日
龙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 父亲节 6 月 17 日
插花节 农历二月初八 建党日 7 月 1 日
植树节 农历二月初八 建军节 8 月 1 日
国际妇女节 3 月 8 日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3 月 15 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世界气象日 3 月 23 日 教师节 9 月 10 日
愚人节 4 月 1 日 世界旅游日 9 月 27 日
清明节 4 月 5 日 国庆节 10 月 1 日
世界卫生日 4 月 7 日 国际音乐日 10 月 1 日
世界无烟日 4 月 7 日 世界邮政日 10 月 9 日
国际劳动节 5 月 1 日 世界标准日 10 月 14 日
中国青年节 5 月 4 日 世界粮食日 10 月 16 日
芒种节 5 月 6 日 国际学生日 10 月 16 日
母亲节 5 月 12 日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国际护士节 5 月 12 日 圣诞节 12 月 25 日
法 国
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德 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⑦ 森林火灾的危害有哪些
1、林木资源损失:
林木资源损失是森林火灾损失中最重要的直接损失,主要指火烧造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中一切可利用的生产、生活及其其他用途的活立木和枯立木的木材损失。立木资源损失的大小主要与火面积、立木烧伤程度、树种、树龄有关。
2、流动资产损失
指森林火灾造成的火烧区内流动资产的损失。包括林副产品、农牧业产品、存货等经济损失。其中林副产品损失是指火烧区内林副产品(如香菇、木耳、中草药等有采集、加工价值的副产品)的损失:农牧业产品损失是指火烧区内的农业产品(如粮、棉、油等)和畜牧产品(畜、家禽等)的损失;存货损失是指火烧区内的原料、在产品、成产品等的经济损失。
3、火灾扑救费用损失
指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所带来的附加损失。具体包括:扑火消耗物资(消防器材、手工工具、油料和燃料等的消耗)和参加扑火人员的工资支出(职工工资补贴、社会用工工资、军警扑救费用补贴和临时伙食补贴);飞机、船舶和车辆租赁费用;善后处理费用,包括火烧迹地及火烧现场的清理费用、伤亡人员的抚恤金和医疗费用。
4、旅游业的损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已把目光从森林具有生产木材的商品机能转向了旅游观光、保健疗养等功能,人们走进森林,拥抱绿色,在森林里消除疲劳、疗养休息、避暑度假。一旦发生火灾,森林的这种作用将失去,从而造成旅游业的损失。
5、对土壤的影响
森林能降低风速,防风固沙,防止土壤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形成。森林火灾后,原有的绿色屏障不复存在,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土地沙化,沙漠迁移,干旱将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⑧ 有哪些女诗人写的诗(词)很美尽量列举出多的作品
唐琬:陆游表妹兼妻子。
代表作: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意缄心事,独语斜难。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花蕊夫人:先为孟昶爱妃,后被赵匡胤招入宫中。
代表作:述国亡诗
宋灭后蜀时,只用了一万军队,而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了这首《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
《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
离恨绵绵。
春日如年,
马上时时闻杜鹃。
李清照
这个应该大家都很熟悉了··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满庭芳
【宋】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朱淑真
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蝶恋花 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⑨ 山林纠纷怎么解决
你好:
你的问题比较专业,涉及界线纠纷与山地(土地)所有权归属问题,此事处回理建议如下答:
一、区域界线争议归县(市、区)民政部门负责调处,你可以通过镇政府向民政部门反映情况,要求民政部门(代表政府)出面处理。
二、你的问题是村级界线纠纷,严格的说,村级之间是没有行政界线的,因为村不是行政区划的单位,一般来说,村与村之间只存在着生产线,以生产线替代界线,即使存在界线,界线附近的土地是允许有插花地的,处理此问题应本着谁开发谁拥有的原则,也就是说原来是谁的山地,现在仍然归谁所有,以保持边境居民生产生活的稳定。
三、处理此问题还须通过国土资源部门参与,目前国内一般均初步完成了土地资源的详查,他们对你提到的山地应该有个定性,也就是说该山地的属性是茶园还是耕地、林地等,并且所有权是集体的还是国有的,具体是否有手续。
四、你们村要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此山地原来就是自己村的,这样民政和土地部门才能将该地块所有权归还给你们村。
五、村级界线一旦确定以后,插花地(越界地块)应当保持现状不变,不得再扩大面积。
六、该片山地被划为农林保护区,通常不影响土地所有权归属问题。
上述原则仅供参考,希望能对你起作用。
⑩ 插花山是什么意思
所谓插花山,就是山权在外地,不在本辖区内的山地!比方说,A县有一块叫做B的山林,其权属是C县的,那么B山就叫做插花山!
谢谢楼主。